寫給我的獨自旅行,京都7天6晚
對於我來說, 京都 已經不算是一個陌生的城市。出 京都 站那天,出租車經過東本願寺,突然想對這個城市說聲“我回來了”,而非”我來了“。畢竟,浪漫的櫻花之行,仿佛就在昨天。
這次不想再寫長篇大論的游記,但還是想有些輸出。所以,就寫寫我這次出行的所見所感所想吧~
具體的行程和路線請見: http://www.mafengwo.cn/i/11270694.html 體驗日本膠囊旅店
↑京都百夫長膠囊間膠囊旅館及Spa
↑京都百夫長膠囊間膠囊旅館及Spa 其實,我一直特別嚮往的,是 東京 那種像太空艙一樣的膠囊旅店。不過,這家滿滿的日式風情也很有味道。雖然門外就是 京都 商業街的繁華,但是走進門的一瞬間,仿佛就穿越了。
住在這裡的客人, 日本 人>歐美人> 中國 人。因為趕上 日本 的周末連休,周末時更是熱鬧無比,很多拉著小小的行李箱到 京都 進行短途旅行的 日本 人。可能歐美游客也很多的緣故,這裡工作人員的英語程度很好,溝通完全沒問題。
和傳說中的一樣,也有加完班錯過末班車的打工族。身穿西服裙和黑絲的 日本 妹子,帶著一臉疲憊前來。這不禁讓我想起從前經常需要熬夜加班的季度末、財年末,如果公司附近有這樣的旅店,也可以省去我的奔波之苦了。
由於浴室和洗漱間是公共的,”鄰居“們免不了碰面,通常都是微笑點頭而已。歐美人絕不會跨進大溫泉池,而 日本 人則刻板地保持著和陌生人的距離。有趣的是:每次我說著”excuse me“借過時,歐美人往往回覆すみません,可見他們根本區分不出 亞洲 人的不同。 全世界最熱衷排隊的民族
↑東福寺
↑瑠璃光院
↑常寂光寺 眾所周知, 日本 給游客帶來的舒適感,很大程度上來自他們良好的秩序。而這秩序,與 日本 民眾的自覺分不開。可以說:大和民族真的是全世界最熱衷排隊的民族了。
正趕上 京都 的旅游旺季,不論是買門票、入場還是吃飯,都需要排隊。一般的外國觀光客會皺著眉離開,而 日本 人則是很開心地排著。印象最深的是去東寺夜拜那次,真的是一條見不到盡頭的隊伍,但前前後後的人都在說著笑著。不過,隊伍行進的速度也不慢,因為 日本 人恪守著”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原則,按工作人員的提示準備好門票錢。
日本 的公車也是如此,車上的人再多,大家也是按順序上下,絕不會爭搶。下車時,哪怕再慢,司機也會耐心等待。只有在高峰時段,人最多的幾個車站,交通局會派出工作人員,引導大家下車後在機器上付款刷卡,以免堵住後面的隊伍。
不論兩個國家和民族之間有什麼過結,必須承認的是: 日本 民眾,尤其是昭和時代的民眾,素質絕對過硬。而在國內,很多地方依然是”隊伍不長但很粗“,或者理直氣壯地插隊。於是,在 日本 的幾天,我經常會反省”剛纔是不是不小心插隊了“。 日本妹子的優雅從何而來
↑圓山公園 我們經常感嘆櫻花妹子的軟萌,她們的優雅到底從何而來呢?
首先,日語就是相對軟萌的語言,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它的特點就是口型小,所以不大可能做到聲音很大。
還有, 日本 妹子個個都很精緻。走在景區,凡是頭髮一絲不亂、化著精緻妝容的,大多是櫻花妹子。而像我這樣素麵朝天,任由頭髮亂飛的,恐怕只有我們 中國 北方人,尤其是 北京 人。在去往 宇治 的JR上,幾位極為精緻的 日本 老太太一起出行,一下讓我想起每周爬山的朋友們。後來轉念一想,這絕對不是我們 北京 大妞兒的風格。
和大嗓門的國人相比, 日本 人說話的聲音也小。可能因為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困擾別人。所以感覺這個國家的人總是靜悄悄的。當然啦,很多 日本 人到國外非常放肆,可能也是因為國內太壓抑了。 用眼睛看 VS. 用取景器看
↑瑠璃光院
↑瑠璃光院
↑瑠璃光院 這個問題是在過了好幾天之後,我才意識到的。雖然時間很是寬裕,但是每到一個地方,我總是急於尋找取景的角度,或者給眼前的美食凹造型,而忽視了視覺上的享受。
大自然的美,是我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用相機百分之百捕捉的。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旅行更多地成了“打卡”。都急於尋找那個網紅的角度,相機的取景器代替了眼睛,雖然,只有眼睛看到的才是最立體的最美的。
↑南禪寺
↑南禪寺
↑南禪寺
↑南禪寺 在很多日式庭園,可以買上一份茶點(有的是門票就含),坐在廊子下麵欣賞風景。在南禪寺,上茶的小哥用傳統茶道的方式為我遞上茶杯,非常具有儀式感。突然明白,在這裡,不該用相機的“咔嚓”聲打破這特有的寧靜。
↑寶泉院
↑寶泉院
↑寶泉院
↑寶泉院 寶泉院,是最具有這種意境的地方之一,開放的窗子給眼前的風景添加了寬銀幕效果, 日本 人真的就是這樣靜靜坐著看風景,或者在放空自己,或者在默默想著心事。
↑高臺寺
↑高臺寺
↑高臺寺
↑高臺寺
↑高臺寺
↑高臺寺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走了多少景點,而是發現一個地方的美。於是,在 高臺 寺,我也試著放慢腳步,坐在這裡靜觀枯山水。想象幾百年前,或許寧寧就坐在這裡懷念亡夫豐臣秀吉,可能在懷念醍醐寺賞花會,也可能在擔憂豐臣家的命運。 享受一個人的旅行
有人說,獨自旅行是最純粹的旅行。想想也是,在旅途中唯一不會和你發生衝突的,就是自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身體狀況,隨意安排路線。所以,這次我基本上沒有安排逛街,要不是其中一天實在太冷放棄了夜間參拜,恐怕連逛藥妝店的時間都沒有。
日本 是個很適合獨自旅行的國家,因為這裡每個地方都為獨行俠提供了便利。而在旅途中,也完全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
在享受孤獨的同時,也有很大的機會去“遇見”。在飛機上認識了陳姐,我們一路搭伴從 關西 機場到 京都 。感謝大姐姐的寬容,即便是我買錯了票需要補交錢,還是對我充滿了信任。
在去往瑠璃光院的路上,認識了一位小弟,巧合的是,還同是/曾是 IT人。在後來的旅途中,我們不停地交換信息,為我後面的行程提供了不少指引。需要拼飯吃頓大餐,就約一下,然後各自開始行走。而且,要不是他的提議,我很可能就錯過了青蓮院的夜間參拜。
↑青蓮院庭園
↑青蓮院庭園
↑青蓮院庭園
↑青蓮院庭園
這次不想再寫長篇大論的游記,但還是想有些輸出。所以,就寫寫我這次出行的所見所感所想吧~
具體的行程和路線請見: http://www.mafengwo.cn/i/11270694.html 體驗日本膠囊旅店


住在這裡的客人, 日本 人>歐美人> 中國 人。因為趕上 日本 的周末連休,周末時更是熱鬧無比,很多拉著小小的行李箱到 京都 進行短途旅行的 日本 人。可能歐美游客也很多的緣故,這裡工作人員的英語程度很好,溝通完全沒問題。
和傳說中的一樣,也有加完班錯過末班車的打工族。身穿西服裙和黑絲的 日本 妹子,帶著一臉疲憊前來。這不禁讓我想起從前經常需要熬夜加班的季度末、財年末,如果公司附近有這樣的旅店,也可以省去我的奔波之苦了。
由於浴室和洗漱間是公共的,”鄰居“們免不了碰面,通常都是微笑點頭而已。歐美人絕不會跨進大溫泉池,而 日本 人則刻板地保持著和陌生人的距離。有趣的是:每次我說著”excuse me“借過時,歐美人往往回覆すみません,可見他們根本區分不出 亞洲 人的不同。 全世界最熱衷排隊的民族



正趕上 京都 的旅游旺季,不論是買門票、入場還是吃飯,都需要排隊。一般的外國觀光客會皺著眉離開,而 日本 人則是很開心地排著。印象最深的是去東寺夜拜那次,真的是一條見不到盡頭的隊伍,但前前後後的人都在說著笑著。不過,隊伍行進的速度也不慢,因為 日本 人恪守著”不給別人添麻煩“的原則,按工作人員的提示準備好門票錢。
日本 的公車也是如此,車上的人再多,大家也是按順序上下,絕不會爭搶。下車時,哪怕再慢,司機也會耐心等待。只有在高峰時段,人最多的幾個車站,交通局會派出工作人員,引導大家下車後在機器上付款刷卡,以免堵住後面的隊伍。
不論兩個國家和民族之間有什麼過結,必須承認的是: 日本 民眾,尤其是昭和時代的民眾,素質絕對過硬。而在國內,很多地方依然是”隊伍不長但很粗“,或者理直氣壯地插隊。於是,在 日本 的幾天,我經常會反省”剛纔是不是不小心插隊了“。 日本妹子的優雅從何而來

首先,日語就是相對軟萌的語言,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它的特點就是口型小,所以不大可能做到聲音很大。
還有, 日本 妹子個個都很精緻。走在景區,凡是頭髮一絲不亂、化著精緻妝容的,大多是櫻花妹子。而像我這樣素麵朝天,任由頭髮亂飛的,恐怕只有我們 中國 北方人,尤其是 北京 人。在去往 宇治 的JR上,幾位極為精緻的 日本 老太太一起出行,一下讓我想起每周爬山的朋友們。後來轉念一想,這絕對不是我們 北京 大妞兒的風格。
和大嗓門的國人相比, 日本 人說話的聲音也小。可能因為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困擾別人。所以感覺這個國家的人總是靜悄悄的。當然啦,很多 日本 人到國外非常放肆,可能也是因為國內太壓抑了。 用眼睛看 VS. 用取景器看



大自然的美,是我們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用相機百分之百捕捉的。然而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旅行更多地成了“打卡”。都急於尋找那個網紅的角度,相機的取景器代替了眼睛,雖然,只有眼睛看到的才是最立體的最美的。
















日本 是個很適合獨自旅行的國家,因為這裡每個地方都為獨行俠提供了便利。而在旅途中,也完全可以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
在享受孤獨的同時,也有很大的機會去“遇見”。在飛機上認識了陳姐,我們一路搭伴從 關西 機場到 京都 。感謝大姐姐的寬容,即便是我買錯了票需要補交錢,還是對我充滿了信任。
在去往瑠璃光院的路上,認識了一位小弟,巧合的是,還同是/曾是 IT人。在後來的旅途中,我們不停地交換信息,為我後面的行程提供了不少指引。需要拼飯吃頓大餐,就約一下,然後各自開始行走。而且,要不是他的提議,我很可能就錯過了青蓮院的夜間參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