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的捷奧夢
加滿了一肚子柴油,又可以上路了 前一秒還是烏雲密佈,下一分鐘就是孤寂的蔚藍和青翠。 很少遇到一輛相向而行的車,於是就在某些下坡索性掛起了空檔直接順勢而下。因為一路上都是了無人煙,直接開了巡航,兩腿盤在座位上開車。 5月的天倒是不冷,空氣也不乾。當車輪越過最後一個山丘的時候,頓時被眼前出現的漫野麥田美得踩了一腳剎車。濃厚的色彩感讓人覺得仿佛走進了油畫一般,眼前三兩的小木屋、金色綠色的地,不正是大師畫作下常出現的場景麽。 穿過麥田的時候,老黃已經悄悄地把車從D檔掛到了S檔,開得飛快。有時候突然鑽入一片林子,被周圍密密麻麻的松針奪取了一絲一毫的光明。在進去的瞬間,我倆嚇了一跳,有些陰森森的恐懼,老黃推上了遮陽板,打開了車燈....我也不知道是哪一種魔法可以讓一望無際的田野里突然冒出這片樹林,還長得如此茂密,想著下次進去瞧仔細,卻再也沒遇到這樣的林子了。 ↑奧地利 ↑奧地利 在一個個山丘後,終於在路上遇到了過客——一群奶牛。只是它們對我們愛搭不理,像極了 奧地利 人的傲慢。 ↑奧地利 雖然人家不愛理我們,我們也停下車來近距離地打個招呼。
誰知剛一下車,所有奶牛齊刷刷把頭扭過來,靠最近的三隻奶牛徑直朝我們走來,一定也是對我們產生了好奇。百分之八十的可能,這是它們這輩子第一次見著黃皮膚人。
打著耳環的牛湊上身子來,對我們“謬”了幾聲,再看它們一眼,它們仨竟整齊地排好了一動不動站著,動作、表情一摸一樣,我和老黃笑得喘不過氣。 老黃給它們取名——奶牛三兄弟。
慢著?你確定它們是兄弟?不是姐妹? 看到漫山遍野的黃色蒲公英花,我們停下來休息。綿延的綠草黃花好似一張地毯,讓人忍不住想暢快地從這邊滾到那頭。 這裡可能是很久之前的一個巴士停靠站,現在家家都有車,再也沒有人去趕這趟巴士了。只是這把曾經的椅子為今後的人留下了一個可以駐足的地方。 之後的路程因為天黑,失去了大部分樂趣,只好聽老黃唱歌了....
到達 薩爾茨堡 已是晚上,原計劃的登上堡壘看全景只好泡湯。那就早點睡覺吧! 早晨唱一首 Do Re Mi老黃還是一如既往地起了大早。
倒不是因為這裡有任何的喧鬧打攪到我們,實在是因為這裡靜的有些離譜了。水沒有流淌的聲音,鳥的叫聲似乎也沒有多麼嘈雜。每一扇窗戶都有一個角度,把清晨的陽光照射到你的臉上,給足了你一切起床探索這個城市的理由。
在他讀完新聞的30分鐘後,就開始想辦法讓我離開美好的被窩。沒辦法,經過昨天ck小鎮吵了一架浪費掉幾小時後,留給 薩爾茨堡 的時間實在太少,只有暫且辜負這柔軟的床了。 ↑薩爾茨堡 天是亮了,但一看表只有6點半。
提醒自己別忘了旅行最好的時光在於清晨。
於是起床,梳洗打扮,早餐時間還未到,餓著肚子也能精神抖擻地出門。 整個酒店的設施很新,到處點綴著用木材裝飾的細節。
邊看著這些裝飾,老黃邊說著他們公司業務有對 奧地利 出口的部分,所以這家酒店里使用的軟楓木很可能就來自他們公司。
好吧, 奧地利 所有的木材可能都來自你們公司。(白眼) ↑薩爾茨堡 不得不說, 歐洲 的三廂車很多,以BMW、大眾和斯科達最為暢銷。雖然是家用旅行車,但是動力又常常在2.0T,也許 德國 和 奧地利 人的內斂在 上高 速的一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吧。 昨夜到得晚,沒能好好觀察這座城市。今天出門一見,才發現 薩爾茨堡 真是妙。
它不像 歐洲 的大多城市一般有著綿延的紅房頂,而是整體建築以灰白為主,顯得獨特又肅穆。
它 滿城 春色,卻在汽車駛入一條街道後,驚現遠方一座白色的雪山。
想想上次見到城市裡的雪山,還是在 尼泊爾 的 博卡拉 遠遠望去的魚尾峰。 朝著雪山越來越近,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就快到了。
打算把車停在一片居民區,下車後四處打探有無禁止停車標誌,路過的跑步大叔一眼看明瞭我們的意圖,擺擺手告訴我們可以隨意停。 眼看著四周的房子,大致猜出這是一塊富人區,不僅有上圖那樣奇形怪狀的現代化建築,也有如下圖的傳統木屋。 用一部電影引出今天的第一個景點(也可以說是所有景點):
1\. 電影的女主角在若干年後主演了《公主日記》
2\. 電影是根據百老匯劇目改編
3\. 導演因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4\. 故事的背景定在二戰中的 奧地利
5.故事的男主人公有七個小孩子
6\. 想必大多數小學或初中的音樂老師都放過這部電影的插曲 ↑薩爾茨堡 放上一段歌詞,不少人便能跟著唱出來: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Tea, I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 oh oh
不用再說,你一定早就猜到是《音樂之聲》了。
這麼緊的行程中, 薩爾茨堡 這座城市本是打算直接略過。
作為“莫扎特故鄉”,這個名頭並不能打動我。不是我不愛音樂,莫扎特固然是神一般的存在,但在學琴的小孩子心裡哪有什麼膜拜,一篇篇考級曲目上的作曲家們才是每天和我打交道的朋友,於是比起莫扎特來,塞茨、維瓦爾弟更能觸動我心。
所以拋棄掉“莫扎特故鄉”這個名頭, 薩爾茨堡 仍然如此吸引我,便是因為《音樂之聲》拍攝地了。
印象里我小時候認認真真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便是《音樂之聲》。一盒三張碟片的vcd,看完了頭兩張,我和媽媽已是沉沉欲睡,以至於看了幾遍都沒看到後面逃亡的緊張劇情。而前面的取窗帘做衣裳、馬車上唱著歌、花園裡奔跑、落水在宅子旁的湖邊..... 幕幕片段早已爛熟於心。
於是,奔著朝聖的念頭,我們來到了Schloss Leopoldskron 這棟房子便是電影中大部分場景的拍攝地——上校和孩子們的家。
現在這裡成了一家酒店。
本是抱僥幸的心理想著能找到條小路進去看看,然而問了周邊晨跑的路人,得知好像酒店四周圍得挺嚴實。
除非你是一隻鴨子,可以輕鬆地游到對岸。
老黃問我:既然這是酒店,你又那麼想看,為什麼沒有訂在這裡住?
負責訂酒店的我:.......對啊,那麼我為什麼沒訂在這裡住???
但說實話,能遠遠地看上一眼,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在2015年 歐洲 歷史酒店的評選中,Schloss Leopoldskron酒店列第一位。
之前作為 奧地利 親王的皇宮被代代相傳,直到遇上了喜歡油畫的主,把這裡變成了 歐洲 名畫的陳列室。歲月淘沙,在二戰中,她所保存的諸多名畫和珍寶被納粹以“猶太人財產為名”被一一接管,也算是薩爾斯堡文化史的一次浩劫。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一顆盟軍的炸彈落入了花園中,玻璃悉數被毀,負一層的地板和裝潢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好在戰後這座昔日輝煌的宮殿得到了完善的保護。Helene Thimig作為家族遺產的繼承人,把這座命運多舛的勝地交給專業機構管理。 ↑薩爾茨堡 雖然我們不是上校和 瑪利亞 , 但是在鴨子的叫聲中,我們還是假裝在湖邊一次偶遇吧。 ↑薩爾茨堡
誰知剛一下車,所有奶牛齊刷刷把頭扭過來,靠最近的三隻奶牛徑直朝我們走來,一定也是對我們產生了好奇。百分之八十的可能,這是它們這輩子第一次見著黃皮膚人。
打著耳環的牛湊上身子來,對我們“謬”了幾聲,再看它們一眼,它們仨竟整齊地排好了一動不動站著,動作、表情一摸一樣,我和老黃笑得喘不過氣。 老黃給它們取名——奶牛三兄弟。
慢著?你確定它們是兄弟?不是姐妹? 看到漫山遍野的黃色蒲公英花,我們停下來休息。綿延的綠草黃花好似一張地毯,讓人忍不住想暢快地從這邊滾到那頭。 這裡可能是很久之前的一個巴士停靠站,現在家家都有車,再也沒有人去趕這趟巴士了。只是這把曾經的椅子為今後的人留下了一個可以駐足的地方。 之後的路程因為天黑,失去了大部分樂趣,只好聽老黃唱歌了....
到達 薩爾茨堡 已是晚上,原計劃的登上堡壘看全景只好泡湯。那就早點睡覺吧! 早晨唱一首 Do Re Mi老黃還是一如既往地起了大早。
倒不是因為這裡有任何的喧鬧打攪到我們,實在是因為這裡靜的有些離譜了。水沒有流淌的聲音,鳥的叫聲似乎也沒有多麼嘈雜。每一扇窗戶都有一個角度,把清晨的陽光照射到你的臉上,給足了你一切起床探索這個城市的理由。
在他讀完新聞的30分鐘後,就開始想辦法讓我離開美好的被窩。沒辦法,經過昨天ck小鎮吵了一架浪費掉幾小時後,留給 薩爾茨堡 的時間實在太少,只有暫且辜負這柔軟的床了。 ↑薩爾茨堡 天是亮了,但一看表只有6點半。
提醒自己別忘了旅行最好的時光在於清晨。
於是起床,梳洗打扮,早餐時間還未到,餓著肚子也能精神抖擻地出門。 整個酒店的設施很新,到處點綴著用木材裝飾的細節。
邊看著這些裝飾,老黃邊說著他們公司業務有對 奧地利 出口的部分,所以這家酒店里使用的軟楓木很可能就來自他們公司。
好吧, 奧地利 所有的木材可能都來自你們公司。(白眼) ↑薩爾茨堡 不得不說, 歐洲 的三廂車很多,以BMW、大眾和斯科達最為暢銷。雖然是家用旅行車,但是動力又常常在2.0T,也許 德國 和 奧地利 人的內斂在 上高 速的一瞬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吧。 昨夜到得晚,沒能好好觀察這座城市。今天出門一見,才發現 薩爾茨堡 真是妙。
它不像 歐洲 的大多城市一般有著綿延的紅房頂,而是整體建築以灰白為主,顯得獨特又肅穆。
它 滿城 春色,卻在汽車駛入一條街道後,驚現遠方一座白色的雪山。
想想上次見到城市裡的雪山,還是在 尼泊爾 的 博卡拉 遠遠望去的魚尾峰。 朝著雪山越來越近,我們的第一個目的地就快到了。
打算把車停在一片居民區,下車後四處打探有無禁止停車標誌,路過的跑步大叔一眼看明瞭我們的意圖,擺擺手告訴我們可以隨意停。 眼看著四周的房子,大致猜出這是一塊富人區,不僅有上圖那樣奇形怪狀的現代化建築,也有如下圖的傳統木屋。 用一部電影引出今天的第一個景點(也可以說是所有景點):
1\. 電影的女主角在若干年後主演了《公主日記》
2\. 電影是根據百老匯劇目改編
3\. 導演因此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4\. 故事的背景定在二戰中的 奧地利
5.故事的男主人公有七個小孩子
6\. 想必大多數小學或初中的音樂老師都放過這部電影的插曲 ↑薩爾茨堡 放上一段歌詞,不少人便能跟著唱出來:
Doe, a deer, a female deer
Ray, a drop of golden sun
Me, a name I call myself
Far, a long, long way to run
Sew, a needle pulling thread
La, a note to follow Sew
Tea, I drink with jam and bread
That will bring us back to Do, oh oh oh
不用再說,你一定早就猜到是《音樂之聲》了。
這麼緊的行程中, 薩爾茨堡 這座城市本是打算直接略過。
作為“莫扎特故鄉”,這個名頭並不能打動我。不是我不愛音樂,莫扎特固然是神一般的存在,但在學琴的小孩子心裡哪有什麼膜拜,一篇篇考級曲目上的作曲家們才是每天和我打交道的朋友,於是比起莫扎特來,塞茨、維瓦爾弟更能觸動我心。
所以拋棄掉“莫扎特故鄉”這個名頭, 薩爾茨堡 仍然如此吸引我,便是因為《音樂之聲》拍攝地了。
印象里我小時候認認真真看的第一部外國電影,便是《音樂之聲》。一盒三張碟片的vcd,看完了頭兩張,我和媽媽已是沉沉欲睡,以至於看了幾遍都沒看到後面逃亡的緊張劇情。而前面的取窗帘做衣裳、馬車上唱著歌、花園裡奔跑、落水在宅子旁的湖邊..... 幕幕片段早已爛熟於心。
於是,奔著朝聖的念頭,我們來到了Schloss Leopoldskron 這棟房子便是電影中大部分場景的拍攝地——上校和孩子們的家。
現在這裡成了一家酒店。
本是抱僥幸的心理想著能找到條小路進去看看,然而問了周邊晨跑的路人,得知好像酒店四周圍得挺嚴實。
除非你是一隻鴨子,可以輕鬆地游到對岸。
老黃問我:既然這是酒店,你又那麼想看,為什麼沒有訂在這裡住?
負責訂酒店的我:.......對啊,那麼我為什麼沒訂在這裡住???
但說實話,能遠遠地看上一眼,就已經非常滿足了!
在2015年 歐洲 歷史酒店的評選中,Schloss Leopoldskron酒店列第一位。
之前作為 奧地利 親王的皇宮被代代相傳,直到遇上了喜歡油畫的主,把這裡變成了 歐洲 名畫的陳列室。歲月淘沙,在二戰中,她所保存的諸多名畫和珍寶被納粹以“猶太人財產為名”被一一接管,也算是薩爾斯堡文化史的一次浩劫。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一顆盟軍的炸彈落入了花園中,玻璃悉數被毀,負一層的地板和裝潢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好在戰後這座昔日輝煌的宮殿得到了完善的保護。Helene Thimig作為家族遺產的繼承人,把這座命運多舛的勝地交給專業機構管理。 ↑薩爾茨堡 雖然我們不是上校和 瑪利亞 , 但是在鴨子的叫聲中,我們還是假裝在湖邊一次偶遇吧。 ↑薩爾茨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