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隨筆】4月,夏至而至
↑烏本橋 ↑烏本橋 ↑曼德勒 ↑曼德勒 ↑烏本橋 緬甸最好吃的糕點店這是回酒店路上無意中遇到的糕點店,因為看到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每人出來手裡都提著一包東西,好奇的我們走過了酒店對面的馬路,因此發現了 緬甸 最棒的糕點! ↑曼德勒 ↑曼德勒 這家糕點店在當地可以說相當的出名,僅憑著當地的男女老少、女尼、僧人在這櫃架前來來往往,不亦樂乎足以見得。往矮櫃里一瞧,各式各樣的糕點,雖然樣式普通,但滿房子里的飄香,和櫃員親切的微笑,我已垂涎欲滴。
黃衣服的櫃員們鼓勵我們先嘗試剛剛切出來的不同口味的糕點,然後再做選擇。看到我們好吃到驚訝的互相對視,咯咯的笑著。
的確,我們絕對想不到, 緬甸 盡有如此好吃的糕點。
↑曼德勒 ↑曼德勒 於是我們買了一盒大大的南瓜糕,那甜,不過分,那糕,不乾膩,滿滿的南瓜味,香氣撲鼻。
因為保質期只有7天,多想帶回來給親人們嘗一嘗。但路途遙遠,天氣炎熱,擔心會變質,因此,我在酒店狂吃下這糕,內心滿足之餘時只能跟親人們說聲抱歉了。
至此,想念那南瓜糕的味道,即便在 香港 糕點從來都有很多選擇的情況下,我依然找不到這裡獨特的味道,和那驚人發現之感。
↑曼德勒 ↑曼德勒 在 曼德勒 的小路上,我們找到了這家當地人開的餐廳,屬於快餐類型的,幾樣菜可自選,配米飯和湯。老闆像極了僑胞,因為他與皮膚黝黑的當地人比起來,那白嫩的皮膚簡直就有種富人家少爺的感覺。
來這裡吃飯的人還蠻多,但都是普通百姓,與下館子不同,這裡的食物更接地氣。當然,味道也非常的好。
除了我們點的快餐,還有店里自製的醬料和鹹菜,外加一份蔬菜。老闆告訴我們,當地人的蔬菜吃法,是用蔬菜去蘸醬料吃的。用秋葵蘸他們家自製的醬,味道的確非常好。
↑曼德勒 當然酒店的餐也不錯,因為天氣太熱,又沒找到合適地方吃飯的我們索性在酒店點了餐。
↑曼德勒 4月曼德勒掠影作為一個以佛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度, 緬甸 人認為,如果能在炎熱的夏天向過路人施捨一杯清涼潔凈的水,則是一件非常積德的事。所以你會看到在 緬甸 人自家大門口,在市內公共汽車站,或在公園、佛塔等場所,總放有盛滿清水的水罐和水杯,供過路人飲用。
炎熱的4月,三角梅開的異常燦爛,花兒落的滿地都是,你總能在三角梅下看見個水泥搭建起的台,台的頂端一定會有遮風避雨的一方,在這陰涼的一隅,是甘露的所在。
清晨的馬哈木尼佛塔外,還細細的蒙著一層霧氣,當地人早已開始勞作。水瓮旁不時有人來取水喝。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是 緬甸 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進入馬哈木尼佛塔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光線昏暗的走廊,走廊盡頭外,陽光照耀著的大殿,金光閃爍,藉著光能看到走廊內的彩色內飾壁畫。
↑馬哈木尼佛塔 因為褲子較短,因此楊先生還租了條裙子。這一身,在這一站,頗有皇室貴族的感覺。帥獃了。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如今早已不見木質建築,但最神聖的佛祖像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佛 塔里 的青銅佛像呈正面及兩側面,高約4米,據說是佛祖親自開光,因此當地人將這座佛塔視為佛祖的真身,在 緬甸 有著極為神聖的地位。佛像內只准男人近身,人們省吃儉用的把家裡的金箔貼在佛像上,祈求平安,日復一日,厚厚的金箔早已把佛像帖的像個胖孩子一般。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佛祖正對的廊下,是眾多跪拜祈禱的女人和孩子們。據說此佛非常靈驗,因此,我也加入了祈禱的人潮中,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家人平安。
第一次與那麼多的女人們跪在地上祈禱,心中自覺無比的神聖,但又為女人不能去貼金箔而難解。
↑馬哈木尼佛塔 在佛像正左邊的一處殿堂里還收存了人、獅等6尊高棉風格的青銅像。資料顯示這些青銅像是在 柬埔寨 製造並存放在 吳哥窟 的。1431年,泰軍將這些青銅像帶走,之後幾經輾轉於1784年被波道帕耶王奪回來收存在馬哈牟尼寺內,銅像很多部位已被摸的去了顏色,如銅鏡一般光亮,因為據說如果感覺身體不舒服,摸一下青銅像對應的部位,身體就會康復。
↑馬哈木尼佛塔 在 緬甸 的寺廟,一定能見到當地人浴佛,這樣的一種儀式是每天必做的,它提醒人們保持一顆清凈的心,從浴佛中反觀自己,使人的精神潔凈。
↑馬哈伽納揚僧院 離開了馬哈木尼佛塔時已將近10點,每天馬哈伽納揚僧院都將在這個時間進行僧侶們一天的最後一餐進食( 緬甸 僧侶一天只吃2餐,一餐在清晨4點鐘,一餐在上午10點鐘,過午不食,只能喝水)。因為僧院的僧侶眾多,因此這裡成了一個頗為有代表性的景點。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位於烏本橋附近,因此,烏本橋落日時分,不少僧侶曾在烏本橋上經過,成了 緬甸 的一道風景線。
僧院里的10點是最為熱鬧的,除此之外,僧院不失為一個靜悠之地。僧侶們或讀書,或掃地,或沐浴,或幫忙準備著10點20分準時共享的午餐。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陽光照射在樹葉上,投下了斑駁的影子,紅袍的僧侶走在了影子里,旁邊穿著白色僧袍的小沙彌倆在逗趣。不多一時,誦經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那梵音屈曲升降,清徹,深滿,讓聽者清醒、寧靜,好似聞到樹葉散髮的清香。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陽光投射在寺院里的一隻小貓身上,此刻,僧人們開始前往用餐。游客擠滿在道路的兩旁,靜候這一充滿當地特殊情境的一刻。
位高的僧人是不需要排隊的,他們會早一些的來到餐廳,坐在屬於他們的桌前。年輕的僧侶沙彌們則在路中央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寺院里的狗狗們則喜歡站在兩排僧侶中間或來回巡視,好像,它們才是正真的帶隊之人。
黃衣服的櫃員們鼓勵我們先嘗試剛剛切出來的不同口味的糕點,然後再做選擇。看到我們好吃到驚訝的互相對視,咯咯的笑著。
的確,我們絕對想不到, 緬甸 盡有如此好吃的糕點。
↑曼德勒 ↑曼德勒 於是我們買了一盒大大的南瓜糕,那甜,不過分,那糕,不乾膩,滿滿的南瓜味,香氣撲鼻。
因為保質期只有7天,多想帶回來給親人們嘗一嘗。但路途遙遠,天氣炎熱,擔心會變質,因此,我在酒店狂吃下這糕,內心滿足之餘時只能跟親人們說聲抱歉了。
至此,想念那南瓜糕的味道,即便在 香港 糕點從來都有很多選擇的情況下,我依然找不到這裡獨特的味道,和那驚人發現之感。
↑曼德勒 ↑曼德勒 在 曼德勒 的小路上,我們找到了這家當地人開的餐廳,屬於快餐類型的,幾樣菜可自選,配米飯和湯。老闆像極了僑胞,因為他與皮膚黝黑的當地人比起來,那白嫩的皮膚簡直就有種富人家少爺的感覺。
來這裡吃飯的人還蠻多,但都是普通百姓,與下館子不同,這裡的食物更接地氣。當然,味道也非常的好。
除了我們點的快餐,還有店里自製的醬料和鹹菜,外加一份蔬菜。老闆告訴我們,當地人的蔬菜吃法,是用蔬菜去蘸醬料吃的。用秋葵蘸他們家自製的醬,味道的確非常好。
↑曼德勒 當然酒店的餐也不錯,因為天氣太熱,又沒找到合適地方吃飯的我們索性在酒店點了餐。
↑曼德勒 4月曼德勒掠影作為一個以佛教為主要信仰的國度, 緬甸 人認為,如果能在炎熱的夏天向過路人施捨一杯清涼潔凈的水,則是一件非常積德的事。所以你會看到在 緬甸 人自家大門口,在市內公共汽車站,或在公園、佛塔等場所,總放有盛滿清水的水罐和水杯,供過路人飲用。
炎熱的4月,三角梅開的異常燦爛,花兒落的滿地都是,你總能在三角梅下看見個水泥搭建起的台,台的頂端一定會有遮風避雨的一方,在這陰涼的一隅,是甘露的所在。
清晨的馬哈木尼佛塔外,還細細的蒙著一層霧氣,當地人早已開始勞作。水瓮旁不時有人來取水喝。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是 緬甸 最重要的朝聖地之一,進入馬哈木尼佛塔要經過一條長長的光線昏暗的走廊,走廊盡頭外,陽光照耀著的大殿,金光閃爍,藉著光能看到走廊內的彩色內飾壁畫。
↑馬哈木尼佛塔 因為褲子較短,因此楊先生還租了條裙子。這一身,在這一站,頗有皇室貴族的感覺。帥獃了。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如今早已不見木質建築,但最神聖的佛祖像完好的保存了下來。佛 塔里 的青銅佛像呈正面及兩側面,高約4米,據說是佛祖親自開光,因此當地人將這座佛塔視為佛祖的真身,在 緬甸 有著極為神聖的地位。佛像內只准男人近身,人們省吃儉用的把家裡的金箔貼在佛像上,祈求平安,日復一日,厚厚的金箔早已把佛像帖的像個胖孩子一般。
↑馬哈木尼佛塔 ↑馬哈木尼佛塔 佛祖正對的廊下,是眾多跪拜祈禱的女人和孩子們。據說此佛非常靈驗,因此,我也加入了祈禱的人潮中,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家人平安。
第一次與那麼多的女人們跪在地上祈禱,心中自覺無比的神聖,但又為女人不能去貼金箔而難解。
↑馬哈木尼佛塔 在佛像正左邊的一處殿堂里還收存了人、獅等6尊高棉風格的青銅像。資料顯示這些青銅像是在 柬埔寨 製造並存放在 吳哥窟 的。1431年,泰軍將這些青銅像帶走,之後幾經輾轉於1784年被波道帕耶王奪回來收存在馬哈牟尼寺內,銅像很多部位已被摸的去了顏色,如銅鏡一般光亮,因為據說如果感覺身體不舒服,摸一下青銅像對應的部位,身體就會康復。
↑馬哈木尼佛塔 在 緬甸 的寺廟,一定能見到當地人浴佛,這樣的一種儀式是每天必做的,它提醒人們保持一顆清凈的心,從浴佛中反觀自己,使人的精神潔凈。
↑馬哈伽納揚僧院 離開了馬哈木尼佛塔時已將近10點,每天馬哈伽納揚僧院都將在這個時間進行僧侶們一天的最後一餐進食( 緬甸 僧侶一天只吃2餐,一餐在清晨4點鐘,一餐在上午10點鐘,過午不食,只能喝水)。因為僧院的僧侶眾多,因此這裡成了一個頗為有代表性的景點。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位於烏本橋附近,因此,烏本橋落日時分,不少僧侶曾在烏本橋上經過,成了 緬甸 的一道風景線。
僧院里的10點是最為熱鬧的,除此之外,僧院不失為一個靜悠之地。僧侶們或讀書,或掃地,或沐浴,或幫忙準備著10點20分準時共享的午餐。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陽光照射在樹葉上,投下了斑駁的影子,紅袍的僧侶走在了影子里,旁邊穿著白色僧袍的小沙彌倆在逗趣。不多一時,誦經的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那梵音屈曲升降,清徹,深滿,讓聽者清醒、寧靜,好似聞到樹葉散髮的清香。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馬哈伽納揚僧院 陽光投射在寺院里的一隻小貓身上,此刻,僧人們開始前往用餐。游客擠滿在道路的兩旁,靜候這一充滿當地特殊情境的一刻。
位高的僧人是不需要排隊的,他們會早一些的來到餐廳,坐在屬於他們的桌前。年輕的僧侶沙彌們則在路中央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寺院里的狗狗們則喜歡站在兩排僧侶中間或來回巡視,好像,它們才是正真的帶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