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心語(史上最強的舟山普陀山旅游攻略,2017年1月第三次更新)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熊貓在天池石窟前朝拜。石窟背後為大寶樓閣。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天池石窟倒影。
寶陀講寺 的最高處是大寶樓閣,它的 西北 側建有 江南 第一大戒壇,圓頓戒壇。寺內的左右兩邊廂房為 江南 園林風格,依山而建。
上圖拍攝於2012年1月,東側長廊。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西側長廊。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
寶陀講寺 的建築規格與普濟禪寺相當,與普濟、法雨、慧濟三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寺院功能以講經弘法為主。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
採用歇山式風格的普門講堂,寬敞明亮,氣勢恢弘。內設講經堂,可容納信眾800餘人聽經說法。
講經堂上為藏經樓、五百羅漢堂,香游客休憩茶室。下三張照片均拍攝於2014年1月。
天氣晴好,一束陽光照入。
陽光點亮了屏風上的蓮花。
寶陀講寺 外是前往 佛頂山 的索道站,2010年11月和2014年1月兩側乘坐索道下山,從高空俯拍整個 寶陀講寺 和萬佛寶塔,兩張照片景象時隔三年多。
寶坨沙灘推薦指數: 寶陀講寺 前的小沙灘,2010年1月和2014年1月經過,各拍了一張。
之後清晨前往,站在海邊,換個角度,效果大大不同。
以往我上島幾乎都選在冬季,那時的海總是黃的。
而在一個夏日的午後,海水漸漸發生了變化,呈現出一幅奇妙的景象。
普門萬佛寶塔推薦指數: ↑普門萬佛寶塔 位於 寶陀講寺 對面,是目前 浙江 省最高的佛塔。下三張照片均拍攝於2012年1月。
↑普門萬佛寶塔 萬佛寶塔背靠 佛頂山 主峰,採用八角重檐樓閣式,藍琉璃瓦攢尖頂,塔分九層十三檐,層高按每層等距離縮進,形成寶塔整體空間變化的韻律美。從天池石窟遠眺萬佛寶塔。
↑普門萬佛寶塔 此塔全名為“ 普門萬佛寶塔 ”,因其內供奉由金、銀、銅貼金的毗盧、水月、自在、月光、騎龍、凈瓶、聽潮、合掌、岩戶、如意十種造形各異的觀音佛像1萬尊而得名。九層之勢,以符“至尊”之意。
↑普門萬佛寶塔 塔前有瞻禮平臺、登山石階,及仿 五台山 龍泉 寺之精雕漢 白玉 牌坊,塔後有單檐硬山式正殿和塔院。
通往寶塔的臺階,以 大理 石鋪就,欄桿扶手由漢 白玉 大理 石鑄成。
普濟禪寺景區綜合推薦指數: 地處全島核心位置,是每個上島游客必到之處,旺季時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區域內有全島第一大寺普濟禪寺,歷史悠久的 海印池 、 妙莊嚴路 、多寶塔,有可觀海島風景、海上日出的 百步沙 、 朝陽洞 。夜晚的 香華街 也是全島少有夜間可以游覽的景點。住宿、餐飲選擇豐富。
上圖攝於2014年1月的 御碑亭 ,圖為 永壽 橋。
普濟禪寺推薦指數: 名“前寺”,位於 普陀山 白華頂南、靈鷲峰下,前身是“ 不肯去觀音院 ”,是 普陀山 中供奉觀音 菩薩 的主剎。 普濟寺 後有一石,宛如三扇門板並豎,狀如寶鳥,叫“靈鷲石”,又名“慈雲石”,上刻明朝會稽人陶望齡的題詞:“鷲嶺慈雲”。
普濟禪寺可謂整個 普陀山 香火最盛的寺院,也是上島之人必經之地。無論季節和天氣,寺院中總是香煙繚繞,人聲鼎沸。牛牛每次入普濟禪寺,均快速進香後離去,不多做停留,所以拍攝的寺內照片極少,以後再行補充吧。
寺院周圍的古樹均由香客供養,樹下立牌書供養人姓名。 普濟寺 正門口的一顆樹為“餘秋雨、馬蘭供養”,有興趣可以找找。
↑普濟寺景區 上圖拍攝於2010年2月的 海印池 邊。
圓通寶殿是 普濟寺 的主殿,相當一般寺廟的大雄寶殿,殿內供奉觀音 菩薩 。圓通即觀音的代名詞,其意是“不偏倚”,“無阻礙”,即圓滿通達之意。圓通寶殿有“活大殿”之稱,“百人共入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大殿匾額是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皇帝所賜。
殿前平臺周有石雕欄板, 臺中 有鋼鼎爐,高約4米,上鑄,“普濟禪寺”、“千秋寶鼎”、“光緒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樣。
上圖拍攝於2012年1月。
殿內正中端坐著高達8.8米的觀音 菩薩 ,是國內唯一的男身男像。在觀音的正身像正下方的是綠渡母,兩側是觀音32化身,而觀音正身像的背後則是漢 白玉 製成的自在觀音。據佛教說,觀音是耳根通,她聽到苦難的呼救聲便能眼觀,所以稱為“觀音”。她又名“觀世音”,“光世音”,人們說因為觀世音與李世民的世衝突,為了避諱改名為觀音。
圓通寶殿的左邊是文殊殿,求學業;右邊是普賢殿,求事業。寺院西門處有一株600年樹齡的香 樟樹 ,樹上有松鼠居住。
常見松鼠在樹幹上接食游客拋甩的堅果,毫不懼人。牛牛每次路過這裡,也總能見到幾隻松鼠。 普濟寺 前的花園
『歷史』
唐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日僧慧鍔從 五台山 請得一尊觀音像歸國,遇狂風險浪阻隔,且有鐵蓮花圍船,無法航行,只得上岸,與山民張氏在 潮音洞 建此院供奉觀音。
後梁貞明年間(公元915—920年),擴大為寺。宋朝先後改名為“五台圓光寺”與“寶陀觀音寺”,香火始盛。
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之寺院。
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實行海禁,朱元璋命湯和進山燒殿毀佛。
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迎佛回山,重建寺院。
明孝宗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 普陀山 寺院再次被毀,寶陀觀音寺也未能幸免。
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朝廷派太監張千來山擴建寶陀觀音寺於靈鷲蜂下,並賜額“護國 永壽 普陀禪寺”,寺院規模宏大,一時甲於東南。
清康 熙八年(公元1669年), 荷蘭 殖民者入侵普陀,該寺除大殿未毀外,其餘均蕩然無存。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修建護國 永壽 普陀禪寺,並賜額“普濟群靈”,始稱“普濟禪寺”。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擴建殿堂及用房,寺院因之規模宏大,前所未有。
『典故』
普濟寺 的正門是關著的,人們都是從東山門入內的。相傳,清乾隆皇帝微服夜游 普陀山 ,游至 佛頂山 ,游興起,忘了歸程。返回 普濟寺 時,寺院大門早已被關,乾隆皇帝要求開此門,卻遭到拒絕。把門的小和尚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乾隆只得遵守,經東山門入內。回宮後,乾隆下聖旨:從今以後,此門不能開。現在只有國家元首、寺院 菩薩 開光或方丈第一次進門時,正門才開。
上圖攝於2014年1月。 萬壽御碑亭推薦指數: 推薦指數: 普濟寺 山門原為萬壽亭,建於明萬曆年間,後倒塌。 清康 熙皇帝親筆御書記述 普陀山 發展史文,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立碑豎於殿內,“萬壽亭”因此改為“御碑殿”。亭中植有漢 白玉 御碑一尊,上鐫雍正帝所書記載 普濟寺 興建和 普陀山 歷史的御書。 御碑亭 、八角亭、 普濟寺 古剎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將 海印池 一分為二,隔為東西蓮花池。原本這塊碑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要被摧毀,只是當時有個人在碑上寫了“毛主席萬歲”五個字才被保留下來。後因 普濟寺 擴大規模,把御碑殿圈入寺內,做正山門。
2014年1月,經過 普濟寺 ,正趕上寺中舉行水陸法會,熱鬧非凡。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為“水陸會”,又稱為“水陸道場”、“悲濟會”,是漢傳佛教的一種修持法,也是漢傳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會。水陸法會以上供十方諸佛、聖賢,無遮普施齋食為基礎,救拔諸六道眾生,並廣設壇場,使與會眾生得以其因緣與根器,至各壇聽經聞法。
↑御碑亭 海印池推薦指數: 海印池 附近聚集的生靈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天池石窟倒影。
寶陀講寺 的最高處是大寶樓閣,它的 西北 側建有 江南 第一大戒壇,圓頓戒壇。寺內的左右兩邊廂房為 江南 園林風格,依山而建。
上圖拍攝於2012年1月,東側長廊。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西側長廊。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
寶陀講寺 的建築規格與普濟禪寺相當,與普濟、法雨、慧濟三寺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寺院功能以講經弘法為主。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
採用歇山式風格的普門講堂,寬敞明亮,氣勢恢弘。內設講經堂,可容納信眾800餘人聽經說法。
講經堂上為藏經樓、五百羅漢堂,香游客休憩茶室。下三張照片均拍攝於2014年1月。
天氣晴好,一束陽光照入。
陽光點亮了屏風上的蓮花。
寶陀講寺 外是前往 佛頂山 的索道站,2010年11月和2014年1月兩側乘坐索道下山,從高空俯拍整個 寶陀講寺 和萬佛寶塔,兩張照片景象時隔三年多。
寶坨沙灘推薦指數: 寶陀講寺 前的小沙灘,2010年1月和2014年1月經過,各拍了一張。
之後清晨前往,站在海邊,換個角度,效果大大不同。
以往我上島幾乎都選在冬季,那時的海總是黃的。
而在一個夏日的午後,海水漸漸發生了變化,呈現出一幅奇妙的景象。
普門萬佛寶塔推薦指數: ↑普門萬佛寶塔 位於 寶陀講寺 對面,是目前 浙江 省最高的佛塔。下三張照片均拍攝於2012年1月。
↑普門萬佛寶塔 萬佛寶塔背靠 佛頂山 主峰,採用八角重檐樓閣式,藍琉璃瓦攢尖頂,塔分九層十三檐,層高按每層等距離縮進,形成寶塔整體空間變化的韻律美。從天池石窟遠眺萬佛寶塔。
↑普門萬佛寶塔 此塔全名為“ 普門萬佛寶塔 ”,因其內供奉由金、銀、銅貼金的毗盧、水月、自在、月光、騎龍、凈瓶、聽潮、合掌、岩戶、如意十種造形各異的觀音佛像1萬尊而得名。九層之勢,以符“至尊”之意。
↑普門萬佛寶塔 塔前有瞻禮平臺、登山石階,及仿 五台山 龍泉 寺之精雕漢 白玉 牌坊,塔後有單檐硬山式正殿和塔院。
通往寶塔的臺階,以 大理 石鋪就,欄桿扶手由漢 白玉 大理 石鑄成。
普濟禪寺景區綜合推薦指數: 地處全島核心位置,是每個上島游客必到之處,旺季時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區域內有全島第一大寺普濟禪寺,歷史悠久的 海印池 、 妙莊嚴路 、多寶塔,有可觀海島風景、海上日出的 百步沙 、 朝陽洞 。夜晚的 香華街 也是全島少有夜間可以游覽的景點。住宿、餐飲選擇豐富。
上圖攝於2014年1月的 御碑亭 ,圖為 永壽 橋。
普濟禪寺推薦指數: 名“前寺”,位於 普陀山 白華頂南、靈鷲峰下,前身是“ 不肯去觀音院 ”,是 普陀山 中供奉觀音 菩薩 的主剎。 普濟寺 後有一石,宛如三扇門板並豎,狀如寶鳥,叫“靈鷲石”,又名“慈雲石”,上刻明朝會稽人陶望齡的題詞:“鷲嶺慈雲”。
普濟禪寺可謂整個 普陀山 香火最盛的寺院,也是上島之人必經之地。無論季節和天氣,寺院中總是香煙繚繞,人聲鼎沸。牛牛每次入普濟禪寺,均快速進香後離去,不多做停留,所以拍攝的寺內照片極少,以後再行補充吧。
寺院周圍的古樹均由香客供養,樹下立牌書供養人姓名。 普濟寺 正門口的一顆樹為“餘秋雨、馬蘭供養”,有興趣可以找找。
↑普濟寺景區 上圖拍攝於2010年2月的 海印池 邊。
圓通寶殿是 普濟寺 的主殿,相當一般寺廟的大雄寶殿,殿內供奉觀音 菩薩 。圓通即觀音的代名詞,其意是“不偏倚”,“無阻礙”,即圓滿通達之意。圓通寶殿有“活大殿”之稱,“百人共入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大殿匾額是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皇帝所賜。
殿前平臺周有石雕欄板, 臺中 有鋼鼎爐,高約4米,上鑄,“普濟禪寺”、“千秋寶鼎”、“光緒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樣。
上圖拍攝於2012年1月。
殿內正中端坐著高達8.8米的觀音 菩薩 ,是國內唯一的男身男像。在觀音的正身像正下方的是綠渡母,兩側是觀音32化身,而觀音正身像的背後則是漢 白玉 製成的自在觀音。據佛教說,觀音是耳根通,她聽到苦難的呼救聲便能眼觀,所以稱為“觀音”。她又名“觀世音”,“光世音”,人們說因為觀世音與李世民的世衝突,為了避諱改名為觀音。
圓通寶殿的左邊是文殊殿,求學業;右邊是普賢殿,求事業。寺院西門處有一株600年樹齡的香 樟樹 ,樹上有松鼠居住。
常見松鼠在樹幹上接食游客拋甩的堅果,毫不懼人。牛牛每次路過這裡,也總能見到幾隻松鼠。 普濟寺 前的花園
『歷史』
唐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日僧慧鍔從 五台山 請得一尊觀音像歸國,遇狂風險浪阻隔,且有鐵蓮花圍船,無法航行,只得上岸,與山民張氏在 潮音洞 建此院供奉觀音。
後梁貞明年間(公元915—920年),擴大為寺。宋朝先後改名為“五台圓光寺”與“寶陀觀音寺”,香火始盛。
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之寺院。
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實行海禁,朱元璋命湯和進山燒殿毀佛。
明孝宗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迎佛回山,重建寺院。
明孝宗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 普陀山 寺院再次被毀,寶陀觀音寺也未能幸免。
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朝廷派太監張千來山擴建寶陀觀音寺於靈鷲蜂下,並賜額“護國 永壽 普陀禪寺”,寺院規模宏大,一時甲於東南。
清康 熙八年(公元1669年), 荷蘭 殖民者入侵普陀,該寺除大殿未毀外,其餘均蕩然無存。
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修建護國 永壽 普陀禪寺,並賜額“普濟群靈”,始稱“普濟禪寺”。
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擴建殿堂及用房,寺院因之規模宏大,前所未有。
『典故』
普濟寺 的正門是關著的,人們都是從東山門入內的。相傳,清乾隆皇帝微服夜游 普陀山 ,游至 佛頂山 ,游興起,忘了歸程。返回 普濟寺 時,寺院大門早已被關,乾隆皇帝要求開此門,卻遭到拒絕。把門的小和尚說:“國有國法,寺有寺規。”乾隆只得遵守,經東山門入內。回宮後,乾隆下聖旨:從今以後,此門不能開。現在只有國家元首、寺院 菩薩 開光或方丈第一次進門時,正門才開。
上圖攝於2014年1月。 萬壽御碑亭推薦指數: 推薦指數: 普濟寺 山門原為萬壽亭,建於明萬曆年間,後倒塌。 清康 熙皇帝親筆御書記述 普陀山 發展史文,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立碑豎於殿內,“萬壽亭”因此改為“御碑殿”。亭中植有漢 白玉 御碑一尊,上鐫雍正帝所書記載 普濟寺 興建和 普陀山 歷史的御書。 御碑亭 、八角亭、 普濟寺 古剎建在同一條中軸線上,將 海印池 一分為二,隔為東西蓮花池。原本這塊碑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要被摧毀,只是當時有個人在碑上寫了“毛主席萬歲”五個字才被保留下來。後因 普濟寺 擴大規模,把御碑殿圈入寺內,做正山門。
2014年1月,經過 普濟寺 ,正趕上寺中舉行水陸法會,熱鬧非凡。水陸法會全稱“法界聖凡水陸普度大齋勝會”,略稱為“水陸會”,又稱為“水陸道場”、“悲濟會”,是漢傳佛教的一種修持法,也是漢傳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會。水陸法會以上供十方諸佛、聖賢,無遮普施齋食為基礎,救拔諸六道眾生,並廣設壇場,使與會眾生得以其因緣與根器,至各壇聽經聞法。
↑御碑亭 海印池推薦指數: 海印池 附近聚集的生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