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普陀心語(史上最強的舟山普陀山旅游攻略,2017年1月第三次更新)

普陀心語(史上最強的舟山普陀山旅游攻略,2017年1月第三次更新)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千步沙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千步沙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千步沙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千步沙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千步沙 佛頂山 方向能隱約看到銀河,索道的燈光仿佛天路一般。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千步沙 上圖拍攝於2014年1月,同樣的動作。 聽潮望海推薦指數: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千步沙 灘沙面寬闊平緩,沙質柔軟細凈,北端有一巨石植根沙間,水落則石出,上書“聽潮”二字,向上有石階通往望海亭。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望海亭·凈土堂推薦指數: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千步沙 最北端的望海亭,其北面建有三間石室,名“凈土堂”。“凈土”即佛教中說的無污濁,無困難的清凈世界。牆壁上刻有佛像五尊,通稱為“五祖碑”,均出自名畫家王震手跡。 玉堂街推薦指數: 玉堂街是靠近 千步沙 的一條步道,沿街有鴿舍、池塘、庵院和植物園。下組夜景拍攝於2014年1月,玉堂街沿路。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玉堂街日間景象。因為少有人問津,此地倒是顯得更加自然。 下組拍攝於2012年12月。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薔薇凋零之後的美。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一間不知名的庵院,誰能告知。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庵院牆上,雜而不亂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庵院一側的池塘,有人垂釣。
梵音洞景區綜合推薦指數: 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 梵音洞 片區游客數量相對較少,牛牛也基本三次上島才去一次。在此可觀海岸風景,看香客虔誠祈願求觀音顯身,亦可觀日出景象。片區內住宿較少,推薦喜歡自然景觀和安靜的游客游覽,建議選擇晴好天氣。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梵音洞景區 上圖拍攝於2014年11月的 梵音洞 ,圖為眾信徒透過窗口對著 梵音洞 誦經,祈求觀音顯身。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梵音洞推薦指數: 普陀最東部的青鼓壘山直插普陀洋,常年驚濤拍崖,潮聲撼洞,晝夜轟響,宛如擂鼓,故又稱“驚鼓擂”。在青鼓壘 山東 南端有一大然洞窟,高約60米,縱深約50米,峭壁危峻,兩邊懸崖構成一門,稱 梵音洞 。 梵音洞 的“ 天門 梵音”是 普陀山 十二景之一。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梵音洞景區 上圖拍攝於2010年2月。

距崖頂數丈的洞腰部,中嵌橫石如橋,兩陡壁間架有 石台 ,臺上築有雙層佛龕,名“觀佛閣”,前可望海,後可觀洞,相傳為觀音大士顯身處。以下 梵音洞 照片均拍攝於2014年11月,沿階梯向下便是觀佛閣。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凡欲觀覽 梵音洞 者,先要從崖頂迂迴順著石階而下,然後來到觀佛閣。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梵音洞景區 佛家信眾至此,多喜在洞口膜拜,祈求見到觀世音 菩薩 的現身法相。觀佛閣有兩處可觀佛,上層為窗。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下層為露臺,眾香客將其圍的水泄不通,洪亮的誦經聲不絕於耳。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梵音洞景區 清康 熙三十八年(1699年),皇帝御書“ 梵音洞 ”額賜掛於此處。觀佛閣前可觀普陀洋,門前大帳上的佛子足有兩人多高。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梵音洞景區 由觀佛閣向下通向大海,濤聲拍崖,日夜不絕。香客絡繹不絕的向觀佛閣走去,以求得見觀音顯身。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由觀佛閣抬頭仰望,陽光明媚。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梵音洞景區 如此,總算是有些海島風情了吧。 梵音洞庵推薦指數: 梵音洞 庵建於明崇禎二年(1629),庵內飄海觀音像,手持凈瓶,腳踩鰲魚,“瓶中甘露常遍灑,手中楊枝不計愁”。甬道照壁書有“嗡嘛呢叭咪吽”六個大字,是佛教觀音 菩薩 的六字大明咒,稱有祈禱智慧,獲得解脫,成就道果之功用。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上兩張照片拍攝於2014年11月, 梵音洞 庵前的“瞻聖”和“覺路”。 飛沙嶴推薦指數: 法雨寺 至 梵音洞 中途,有一山嶴,黃沙遍地,長3里許,寬約1里,行人途經其中,如入沙漠瀚海。無風時沙靜石平,風起時則沙飛石走,黃塵蔽日,無法行走,故稱飛沙嶴。牛牛未曾留意的景點,來年看海,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古佛洞推薦指數: 位於飛沙嶴西側庵中,清光緒年間僧仁光結茅於洞中,後因他坐化圓寂洞中肉身不腐而出名。民國7年(1918)僧開明與一張姓商人建庵於洞側。解放時住有2僧,1960年2僧遺散後此庵作為企業用房,直到2005年底才正式歸還給 普陀山 佛教協會。2006年初原址修複,此處 古佛洞 庵坐西朝東,攬大海於庵前。同樣是一處牛牛未曾留意的景點。 善財古洞推薦指數: 出 梵音洞 庵逆時針前行,便到善財古洞。此洞位於青鼓壘的 西北 麓,因觀世音 菩薩 的左脅童子善財而得名。稱其為洞實為誇張,不過是一條石縫,縫側石壁上刻一釋迦牟尼立像。
以下照片均拍攝於2014年11月。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庵院中的僧人手中的念珠。

普陀山自助遊攻略
此處庵院充滿了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