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以東,比利牛斯山以西,再見地中海!——葡萄牙西班牙4城14日漫游記
↑波蓋利亞市場 ↑波蓋利亞市場 ↑波蓋利亞市場 ↑波蓋利亞市場 ↑波蓋利亞市場 讓人食指大動的博蓋利亞市場,雖然明知道有些東西價格不便宜,但我仍想把每個攤位都吃一遍。這裡賣牡蠣的攤位很多,有的貌似還獲過獎,感覺爺叔很適合這裡。 蘭布拉大道和哥倫布塔 ↑巴塞羅那 ↑巴塞羅那 ↑巴塞羅那 ↑巴塞羅那 從海洋聖母大殿出來走到 哥倫布 大道,沿 哥倫布 大道筆直向前就能到蘭布拉大道。走在 哥倫布 大道上,我不禁想到了故土,這裡和外灘何其相似—— 哥倫布 大道的一邊是海濱,一邊是歐式建築;而外灘 中山 東一路一邊是黃 浦江 ,一邊是萬國建築博覽群。 ↑哥倫布紀念塔 塔頂佇立著 哥倫布 ,按理說他手指的方嚮應該就是新大陸的位置,但是王先生拿出手機定了一下位,貌似不對嘛,他指的不是美洲而是 非洲 。 ↑蘭布拉大道 ↑蘭布拉大道 ↑蘭布拉大道 熱鬧非常的蘭布拉大道。奎爾宮、博蓋利亞市場就在這條路的一邊。由於擔心財務有虞,並沒有太多的心思來東張西望。 聖家堂 ↑聖家堂大教堂 我承認雖然已經無數次在圖片中領略過她的風采,關於她的贊美也不絕於耳,但對於即將親眼一睹芳容這件事我並沒有表現出過多的期待和興奮。當天,我邊從地鐵站拾階而上,邊取出手機,準備定個位看看如何從車站前往。不經意地回頭,發現一個龐然大物躍入眼帘,“哇——”對於她的突然出現,我明顯準備不足,這所謂的準備不足,不僅僅是沒想到地鐵站出口與她僅一街之隔,更多是沒想到教堂居然可以是這個樣子的,相信每一個第一眼見到她的人都會被她的壯美所震撼到。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始建於1882年,次年高迪正式接手該項工程。按照高迪的設計,聖家堂共有三個立面,分別代表基督的誕生、受難和榮耀,目前榮耀面仍在施工中。 ↑聖家堂大教堂 誕生面(Nativity facade),即網上訂票的入口處,也是在各類宣傳畫冊中出現頻次最高的一個立面。誕生面是高迪在世時設計修建的,之後聖家堂原本的設計圖紙和模型在 西班牙 工人暴動中丟失了,後續建設包括以下的受難面不得不由他人根據高迪的建築風格與思路重新設計建造,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建造的部分與先前建好的稍有違和感的原因所在了。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既然是誕生面,它主要表現耶穌誕生時,世人慶祝的歡樂場面。末圖是當中一扇門的正中間的一組雕刻——聖家族,即聖子耶穌、聖母 瑪利亞 與約瑟。 ↑聖家堂大教堂 受難面(Passion facade),即現場購票入口處,也是出口處所對應的立面。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建築師均是採用扭曲的抽象人體來展現悲苦與哀愁的立面主題。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如果教堂的外立面已經讓你嘆為觀止,那麼教堂的內部也同樣會讓你瞠目結舌。當你還沉醉於教堂外部的氣勢磅礴時,穿過大門來到教堂內部會被再一次衝擊到——眼前是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不得不贊嘆設計師用光之妙。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始建於1882年,次年高迪正式接手該項工程。按照高迪的設計,聖家堂共有三個立面,分別代表基督的誕生、受難和榮耀,目前榮耀面仍在施工中。 ↑聖家堂大教堂 誕生面(Nativity facade),即網上訂票的入口處,也是在各類宣傳畫冊中出現頻次最高的一個立面。誕生面是高迪在世時設計修建的,之後聖家堂原本的設計圖紙和模型在 西班牙 工人暴動中丟失了,後續建設包括以下的受難面不得不由他人根據高迪的建築風格與思路重新設計建造,這也就是為什麼後來建造的部分與先前建好的稍有違和感的原因所在了。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既然是誕生面,它主要表現耶穌誕生時,世人慶祝的歡樂場面。末圖是當中一扇門的正中間的一組雕刻——聖家族,即聖子耶穌、聖母 瑪利亞 與約瑟。 ↑聖家堂大教堂 受難面(Passion facade),即現場購票入口處,也是出口處所對應的立面。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建築師均是採用扭曲的抽象人體來展現悲苦與哀愁的立面主題。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聖家堂大教堂 如果教堂的外立面已經讓你嘆為觀止,那麼教堂的內部也同樣會讓你瞠目結舌。當你還沉醉於教堂外部的氣勢磅礴時,穿過大門來到教堂內部會被再一次衝擊到——眼前是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不得不贊嘆設計師用光之妙。 ↑聖家堂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