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一萬五千里披星戴月覽磅礴山海,二十五日夜沐風櫛雨品盛夏凜冬 ——我的蜜月美國西部自駕之旅全紀錄

一萬五千里披星戴月覽磅礴山海,二十五日夜沐風櫛雨品盛夏凜冬 ——我的蜜月美國西部自駕之旅全紀錄

美國自助遊攻略
↑拉斯維加斯
美國自助遊攻略
↑拉斯維加斯
美國自助遊攻略
↑拉斯維加斯 25\. 洛杉磯 聖塔莫妮卡海灘公園
美國自助遊攻略
↑聖莫妮卡太平洋公園
美國自助遊攻略
↑聖莫妮卡太平洋公園 26\. 奧蘭多 迪士尼世界魔法王國
美國自助遊攻略
↑迪士尼世界魔法王國
美國自助遊攻略
↑迪士尼世界魔法王國 二、攻略經驗本部分內容旨在為大家做行前準備工作時提供幫助,主要是一些實用信息分享和經驗教訓總結。
簡單目錄如下(主要按我實際著手籌備的時間先後順序列示):
1\. 簽證申請
2\. 行程規劃
3\. 機票預訂
4\. 酒店預訂
5\. 租車自駕:租車,關於福特野馬,關於 美國 自駕
6\. 吃喝玩樂
7\. 其他重要準備工作:境外手機SIM卡,商業保險,信用卡和現金,季節性衣物,洗漱用品,手機地圖
8\. 其他非重要準備工作:防曬措施,雨傘/雨衣,便攜手電,藥品,電子和紙質檔案,緊急聯繫人信息 a. 簽證申請【簽證申請
關於 美國 旅游的B1/B2簽簽證,我是完全0經驗,從一無所知的小白開始,全程自助研究並實踐申請拿到簽證。
主要步驟包括:網上填表 - 在線繳費 - 預約面簽 - 面簽 - 領護照。具體操作和流程可直接百度搜“ 美國 簽證辦理”,有官方說明和非官方經驗可參考,非常詳實且繁雜。我從頭到尾都是參考網絡資料完成的,這裡就不贅述細節了,寫再詳細也都是複述照搬別人的規則條款,並沒有什麼獨特的經驗教訓,只要用心按步驟做好就OK。
簡單提示幾點:
1\. 對新手而言,第一步通常會花掉遠超過你想象的時間,有事無巨細的內容需要準備和填寫,全篇每一個空都必須填,並且除了中文姓名其餘全都得翻譯成恰當的英文描述,其複雜程度遠比求職簡歷高,畢竟這張表格裡的內容是簽證官瞭解你本人信息的首要and核心渠道。反正我當時每天利用下班時間(幾乎完全不休閑的那種狀態)折騰了整整一個星期才把兩個人的申請表填妥;
2\. 官網預約面簽每天可供預約的人數有限,通常都會排到很多天之後去了,我當時能預約的最早的日子大概在20天之後。考慮到萬一被拒簽後重新申請的預留時間,個人推薦至少提前兩個月時間開始著手準備簽證。我本人是從出發日期算起提前了整整三個半月開始研究準備簽證的;
3\. 去大使館面簽時儘量少帶東西,除鑰匙錢包和簽證申請資料外一切都別帶,尤其手機等電子產品,一律不准帶進去的。反正我當時除了簽證材料外只帶了鑰匙和打車用現金;
4\. 口語不是特別流利的,建議面簽時還是直接用中文吧,簽證官中文都很好,這個場合不需要硬撐面子,萬一英語溝通出現誤會那可虧大發了;
5\. 參加面簽是否需要提供豐富翔實的佐證材料,這個沒有定論,我理解是因人而異的。就我個人情況而言,簽證官全程只看了我倆的護照,我帶去的行程計劃表、機票訂單、酒店訂單等等一律都沒用上,我當時還主動把精心製作的行程計劃表遞過去,結果被簽證官笑笑擺手拒絕了。此外我參加面簽前問過身邊有美簽的同事朋友,他們也都表示面簽時僅用到了護照。個人建議能準備的還是都準備著,核心目的就是證明自己只是去旅行的,沒有移民傾向。有備無患嘛,用不著最好咯;
6\. 從2016年11月開始,十年美簽不能直接使用了,必須登錄簽證更新電子系統(EVUS)進行相關個人信息更新登記(同時也要繳費)後方可前往 美國 ,每登記一次兩年內有效,我正好趕在該新政策生效之前赴美,所以還沒有用過這個系統。
最後提供我們的面簽實錄供參考:面簽日期20160715,預約的08:45場,我們07:45到達大使館門口開始排隊,最終10:15面簽完走出大使館。
1\. 剛到時,首先在人行道按不同預約時間分組排隊,人山人海;
2\. 到預約時點後對應分組排隊進入最外層圍欄,有警衛逐個檢查DS表格材料和護照;
3\. 排隊進入大樓前,另工作人員檢查護照,給護照背面貼上條碼;
4\. 進大樓後排隊等待進錄指紋的房間;
5\. 進入錄指紋的房間後,排隊等待交護照和DS表格;
6\. 交完材料,排隊等待取護照和DS表格;
7\. 取出材料後,排隊等待錄指紋;
8\. 錄完指紋後,走出房間等待分批叫去面試屋面試,有二樓和負一樓兩個面試地方;
9\. 我們最後被分配到了負一樓;
10\. 繼續排隊等待進入面試區;
11\. 排到後叫進面試區分窗口排隊,共兩個窗口,我們排第二個窗口;
12\. 排隊時,親眼目睹了幾個杯具的例子:
比如 有孩子在 加拿大 讀書計劃順便赴美旅個游的中年夫婦, 比如 只去過 韓國 沒去過其他任何國家的年輕姐妹,都被無情地拒絕了。沒有理由,簽證官一句抱歉就面無表情直接叫下一位了。還有個在美讀過兩年高中現在去讀大學且父母正在申請移民簽的小伙兒,簽證官一言不發在自己電腦上查了整整15分鐘資料,看他表情各種糾結皺眉表示懷疑,小伙兒站那兒都快等崩潰了,好在最後給過了;
13\. 然後終於輪到我們面試。
一位大鬍子黑人大叔,我有點緊張,決定還是講中文吧。
問:你們好!
答:你好/你好!
問:去 美國 做什麼?
答:度蜜月/蜜月旅行。
問:恭喜,什麼時候結婚的?
答:今年初/今年情人節。
問:打算去多久?
答:25天。
問:你們都是 北京 人嗎?
答:是的/她是我不是。
問:XXX(小M名字),你在哪兒工作?
答:XXXX(小M單位)。
問:主要從事什麼?
答:業務經理。
問:(轉向我)你在哪兒工作?
答:我也是XXXX(和小M同系統),我是XXXX(單位層級不同),在辦公室工作。
問:(翻看護照上的簽證記錄)你們以前一起去過 法國 ?
答:是的,我們去年一起去的。
問:打算在 美國 待多少天?
答:23天。
問:好的恭喜,你們的簽證被批准了。
答:謝謝!/非常感謝!
14\. 然後我們接過代錶面簽通過的小藍紙屁顛屁顛離開了大使館。
排隊兩個半小時,面試就兩分鐘,誒,攤手-_-||| b. 行程規劃【行程規劃
關於行程怎麼安排設計,我個人的經驗是,這一項主要在於如何合理選擇自己的興趣點並將它們串聯起來,核心在於路線設計的可行性,尤其想利用有限時間多玩些地方但又不能安排過緊搞得太累,這方面看看前人的經歷就顯得尤為重要。
個人總結出來的大體步驟:
1\. 查資料瞭解目的國家和核心景點,選擇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主要城市和景點(自然風光就美西,人文歷史則美東),然後設想一些合理的串聯路線備選;
2\. 查地圖和驢友游記,瞭解各所選景點的大致玩法和所需時間,以及它們之間的常見串聯方式和路途時間(自駕?火車?飛機?什麼線路?誰先誰後?);
3\. 結合前兩步信息,將景點安排與交通方式和用時分攤到自己的行程日曆中;
4\. 著重研讀感興趣的游記中被 成功 實踐過的旅行計劃,藉此細化自己行程日曆中的每日項目,不用過於具體,大致心裡有數每天上午和下午應完成哪些計劃即可;
5\. 可能的話,設計一些緩衝時間, 比如 每兩三天拿半天少安排或者不安排重要行程;
6\. 針對核心景點研究游玩攻略並設定關鍵游覽地點/必須游玩項目( 比如 黃石 公園裡有哪些必看景點, 比如 環球影城有哪幾個經典必玩項目),可以不用事無巨細以保留新鮮感,但至少保證到時候別浪費太多時間來現場研究該怎麼玩,或者因為沒有提前瞭解相關須知而導致出現重大失誤( 比如 羚羊谷和大峽谷直升機都必須提前網上預約,如果沒預約就直接去現場豈不白瞎);
7\. 最後根據定好的行程計劃研究國際機票、景點票價、城市間交通以及每日住宿,這個階段可以根據門票、交通與住宿的價格時間曲線和價格地區曲線對計劃做適當調整,以期避開人流高峰和價格高峰;
8\. 對於一些可能有變動的安排,隨時關註最新信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程安排( 比如 我當時計劃好的 黃石 公園和優勝美地公園游玩路線,臨出發前都從 美國 國家公園官網查到了有新的景區修繕和封路資訊,從而及時修改了之前的游覽計劃。
下麵簡單說說我自己的安排。一開始我想著二十多天時間挺長的,所以計劃把美東美西都玩個遍。
這是當時初步研究後寫的草稿。
美國自助遊攻略
我甚至還認真考慮過乘坐著名的微風號觀光列車。後來深入研究其中涉及到的城市和景點後,發現這樣安排太緊張太趕了,非常不現實,所以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整,砍掉了幾乎所有東部行程,從而給西部景點留出充足的時間。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非常理性明智且現實可行的。
這是基本定稿後的計劃草稿。
美國自助遊攻略
最終在訂完機票住宿並設定好景點必去項目後,得到瞭如下最終版行程計劃:
英文版:
美國自助遊攻略
中文版:
美國自助遊攻略
當然,結束旅行後再回過頭來看這份行程單,其中還是有不少具體景點是沒去成的,同時還有一些因為突發事件而直接打亂主線安排的( 比如 一號公路 突遇山火導致交通堵塞, 比如 大峽谷直升機因為天氣原因不能起飛, 比如 黃石 公園大雪封路導致兩晚住宿泡湯等等)。不過總體而言我的行程計劃是完全可行且有條不紊的,而且前期計劃的核心景點一個都沒落下,所以我很滿意自己的這份行程計劃。

重要景點提示:
1\. 加州 一號公路 最好從北往南開,這樣才能全程看海且方便靠邊停車;
2\. 只要涉及到國家公園的,多看看國家公園官網的介紹和各種信息, 比如 黃石 公園的住宿只能在官網搶, 比如 哪些景點或道理因修繕而封閉, 比如 停車場和園內交通信息等等;
3\. 去三個以上國家公園的,推薦直接買年票(我花80刀買了,去了七個國家公園,至少省了一百大幾刀);
4\. 環球影城門票最好提前在官網訂購;
5\. 大峽谷(南緣)國家公園的直升機務必在官網提前訂購,有好幾家航司可選(通常都選最大的兩家,Maverick和Papillon,我訂的後者);
6\. 羚羊谷景點屬於印第安人保護區,不允許散客私自進入,必須通過當地專業旅行社參團游覽。故門票必須提前在官網購買並預約游覽時間,有三四家旅行團可選(我訂的Antelope Canyon Navajo Tours);
7\. 迪士尼世界門票與住宿最好提前在官網訂購;
8\. 註意當地時差,這點非常重要, 美國 本土分為四大時區,還有夏令時制度,行前務必研習自己行程將跨越哪些時區以及是否涉及夏令時,否則可能釀成大錯。
美國自助遊攻略
註意 亞利桑那州 是 美國 本土唯一沒有實行夏時制的州(圖中斜線填充部分,不包括少部分印第安土著Navajo保留地)。以2016年為例,夏令時始於2016年03月13日當地時間早上02:00( 北京 時間14:00),至2016年11月6日結束,期間 美國 的交易時間將提前1個小時。
最典型的容易因時差而出問題的行程就是在AZ( 亞利桑那州 ) 佩吉 市的羚羊谷:CA州和AZ州不在同一個時區,前者太平洋時區9點鐘時,後者山地時區則是10點鐘。我旅行期間屬於夏令時,米國本土所有時區的時針+1,只有AZ例外,於是不偏不倚,此時的AZ時間就和加了一個小時的CA時間正好對上,於是從CA一路過來到達 佩吉 ,我們的時間依然保持和太平洋時間一致。如果是冬令時期間從CA過來參加羚羊谷的團,忘了調時間就會遲到整整一個小時(你看表還以為是9點,其實人家已然10點了),計劃直接泡湯。
另外跨時區也不全是壞事, 比如 我從 黃石 公園向西回加州那 天長 途自駕,就因為橫跨時區白撿一個小時(下午四點半時,發現表自動跳成三點半了),當天的時間安排壓力大減。當然,對應的從加州前往紀念碑谷的時候則會損失一個小時。 c. 機票預訂【機票預訂
關於國際航班機票預訂,我一開始沒有任何經驗,故直接咨詢了我在米國留學的好友,然後在他推薦的StudentUniverse上購買的國際往返機票。
後來自己研究了下其他達人的經驗,發現有個叫Kayak的網站很好用,它本身不提供預訂,但會對比顯示常用機票預訂網站的價格信息,很方便,而且通過它可以發掘出一些常用好用的機票預訂網站。
再後來因為訂住宿用慣了priceline,所以 美國 境內航班直接就通過該網站預訂了(我後來才知道,事實上Kayak、Priceline還有Booking都是一家的)。
個人總結出的訂機票主要關註點:
1\. 起降城市(和行程計劃直接相關,也可通過價格反向影響計劃安排),通常 大城 市航班多性價比會高一些;
2\. 起飛降落時間(這個同上),自然是越易於安排的時間段價格越高;
3\. 航空公司和機型(直接上網搜口碑即可,我往返都是訂的ANA全日空,是家五星航司);
4\. 想省錢就肯定會有中轉聯程,轉機時間太長浪費旅行時間,太短則存在誤機風險,這個就看各人的接受閾值了。
我的國際往返航班如下:
去程航班:
北京 起飛 2016-09-24 上午 09:50
Boeing 787-8,歷時3小時30分
東京 到達 2016-09-24 下午 02:20
\------------經停2小時50分------------
東京 起飛 2016-09-24 下午 05:10
Boeing 777-300ER,歷時 9小時25分
舊金山 到達 2016-09-24 上午 10:35
回程航班:
奧蘭多 起飛 2016-10-17 上午 09:00
Boeing 737-900,歷時2小時9分
華盛頓 到達 2016-10-17 上午 11:09
\------------經停1小時11分------------
華盛頓 起飛 2016-10-17 下午12:20
Boeing 777-300ER,歷時14小時4分
東京 到達 2016-10-18 下午 03:25
\------------經停2小時55分------------
東京 起飛 2016-10-18 下午 06:20
Boeing 787-8,歷時4小時
北京 到達 2016-10-18 下午 09:20
其中回程的第一段行程,最初我訂票時是顯示11點19分到達 華盛頓 機場,也就是只留了僅一個小時時間給我中轉,為這事我還特地打電話給StudentUniverse網站官方客服,咨詢1個小時轉機是否靠譜,對方也含糊其辭不敢打包票,最後我想著既然航司敢出這種聯程票說明肯定是可行的,於是就硬著頭皮把機票買了。若干天后我發現第一段航班官方做了調整,將提前十分鐘起飛到達,這樣時間就更保險一些了。事實證明就算只留一個小時其實也是來得及的,不過由於我倆沒經驗完全不敢怠慢,從下飛機開始就各種狂奔,加上 華盛頓 機場很大,需要各種乘電梯上下樓,還要等候搭乘航站樓之間的穿梭地鐵,好在我倆最終提前了半個多小時便到達登機口了,時間綽綽有餘。
而像在 東京 經停三小時這種轉機就比較合適,不用太趕,而且有適當的時間可以逛逛免稅店吃吃東西。
5\. 提前多久訂價格最合適?這個我不敢妄下定論,直接曬我當時的情況吧:
我是在提前100天的時候以998刀/人價格完成預訂的;
之後持續關註kayak上我這個航班組合,曾一度漲到1200多刀;
在提前75天的時候發現回程航班首段航程改為提前10分鐘起飛,這之後的兩三天內價格跌到986刀;
再之後又回到1200多刀;
再後來到提前65天的時候漲到1300多刀了。

其他tips:
1\. 提前在官網選座能讓你的旅程舒適很多:
比如 這是我去程從 東京 到 舊金山 的選座,最後幾排因為機尾收攏的緣故只設計了兩個座位,非常舒服自在:
美國自助遊攻略
但是回程從 華盛頓 到 東京 的航班踩雷了,
美國自助遊攻略
本想著這段最長時間的航程選個安全出口的位置肯定會非常愜意,沒想到波音777的安全出口座位簡直就是噩夢。前方腿部空間確實夠寬,但由於座椅側邊的扶手盒內要收納多媒體屏幕和小桌板,直接占用了座椅兩側的寬度空間,導致乘坐時實際寬度不如普通座位。簡單說就是大腿兩側會被扶手盒擠壓到,除非你足夠瘦小,否則會非常難受,想睡覺都沒法好好睡,反正這14個小時我全程都是以渾渾噩噩的狀態度過的。
另外除了舒適性,我選座時還會綜合考慮航班飛行路線和時間段,以判斷光線照射和景觀在哪一側,方便坐舷窗拍照或者避 開陽 光睡覺;
2\. 直接購買聯程機票的話是可以提前把登機牌全部打印出來的,不用擔心中轉時還要找地方辦理值機;
3\. 有些機場在中轉時會要求所有人都重 新安 檢一遍;
4\. 入境單申報填寫,通常涉及食品和現金問題,每人5K刀以內不用申報,其他需要申報的東西 比如 肉肉啊特殊藥品啊等等還是儘量別帶為佳;
5\. 提前查好航司所在航站樓,會有很大幫助( 比如 洛杉磯國際機場 有8個航站樓,我所乘坐的美聯航國內航班在7號航站樓起飛,這樣方便我從AVIS還完車後坐擺渡車知道在哪兒下車);
6\. 註意預訂好航班後一定要在對應航司官網上查看關於登機行李和托運行李的尺寸、重量等要求,以及相關收費政策( 比如 我預訂的美聯航境內航班托運行李是要收費的,首個25刀,第二個35刀,還不能超過23kg);
7\. 和國內航班不同,很多境外航司官網寫明瞭手機等電子產品在飛行模式下均可使用(筆者2018年7月註:這句可忽略,從2018年年初開始,國內航班上也基本都可以使用手機了);
8\. ANA是星空聯盟成員,回國後可以在鳳凰知音官網上積里程,這可是好幾萬的里程。 d. 酒店預訂【酒店預訂
關於酒店預訂,針對每一個需要住宿的城市/小鎮/景區,通常需要在自己能接受的預算範圍內,選區域(交通方便or離景區近or清凈社區or購物美食區)、看星級(不同星級對應著不同的服務與條件,價位也不同)、看評分(口碑代表著用戶主觀體驗)、篩硬件條件(房間大小、有無窗戶、床型、淋浴浴缸等)、研究評論(好評沒有太大價值,主要針對不好的評價中有沒有戳中自己不能忍的點, 比如 睡覺輕的人就忍不了隔音不好半夜樓下特別吵之類的評語)等。如果預算充足的話自然省事,在正規酒店預訂網站上按步驟篩選滿足自己需求的合適酒店,下單支付即可。如果希望儘量省錢,則需要在不同預訂網站間進行詳細對比,付出時間精力去鑽研各種特價房和折扣優惠政策以達到最優性價比。
就我本人實際經歷而言,訂酒店這項工作是我所有行前準備工作中付出時間精力最多的,因為既不想委屈自己又希望儘量節省預算,而且我整個行程安排屬於“打一槍換個地兒”的類型,即多數時候每天都在換不同的城市下榻,所以城市與酒店的認知成本很高(每個城市的基本情況和酒店分佈情況都需要從頭研究),幾乎相當於每天都要花一整晚時間研究一個城市併在眾多酒店旅館中選出一個自己最滿意的來。在著手研究第一晚 舊金山 住宿時,我把攜程、Booking、Agoda以及 Airbnb 這些知名網站都翻了一遍,結果沒有任何一家可以在預算範圍內提供令我滿意的酒店。妥協or不言棄?我選擇了後者,在潛心研究過各種深度省錢攻略後,我走上了bid酒店這條“不歸路”。當然,付出大量努力後的收效還是十分顯著的,最終此法為我省下了4500多大洋的住宿費用。
簡單介紹一下,bid酒店是Priceline這家網站的特色功能,叫Name Your Own Price:明確住宿城市和日期後,你可以指定酒店所在區域和星級範圍,然後出一個你自己能接受的價格(這一步必須填寫真實信用卡信息),系統會自動在後臺向滿足條件的所有酒店詢價,如果有酒店接受你的這個報價,則bid 成功 ,直接展示出預訂 成功 的具體酒店名,並同時完成信用卡扣款,且該訂單不可變更不可取消。當然,它是不可能讓你從很低的價格開始反覆嘗試的,所以有個限制條件是針對同一個區域+星級組合,每名用戶每天只能嘗試一次報價。
該功能的核心原理就是當一家酒店有空餘房間預訂不出去,而正好你又有需求時,便可以通過“出價” > “撮合” > “成交”的方式來達到資源最 大化 利用:酒店把本來會空著的房間以合理價格訂出去了,而你則有可能以遠低於市價的價格訂到理想房間。
舉個例子,我指定 舊金山 的Union City地區、四星級以上酒店,報價650RMB,填寫完信用卡信息後點提交,屏幕顯示正在詢價,兩分鐘後系統告訴我bid失敗,也就是Union City這個區域內所有四星級以上的酒店中沒有任何一家願意接受650這個價格;第二天我再次針對同樣的地區和星級條件,報價860RMB提交,等待兩分鐘後頁面上彈出“Congratulations! Price Accepted!”(恭喜!你的價格被接受了!),然後顯示我已 成功 以860的價格預訂了Crowne Plaza Silicon Valley North酒店。理論上直到最終預訂 成功 之前,我並不知道這次可能會中標一家什麼樣的酒店,雖然一定會滿足我指定的區域和星級條件,同時也確實是以我自己出的價格成交,但完全有可能中標一家我很討厭的酒店,而且還不能取消。所以這種預訂方式有一定賭博成分,畢竟風險與收益並存嘛。
不過事實上呢,不得不說外國人在這方面還是比較單純的,這個潛在的可能中標酒店與直接以市價預訂酒店的清單是基於同一個系統後臺數據庫的,所以通過一些簡單方法利用priceline自身的網站信息做對比驗證,很多情況下都能直接猜出潛在中標酒店,進而便可以放心大膽直接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價格預訂到自己心儀的酒店了。這種方式比較耗費時間和精力,我基本上是每天晚上研究bid 成功 一個酒店的節奏,但是千真萬確幫我省下了一大筆住宿費用。
以下是我的真實戰果:
通過Bid方式預訂 成功 的8晚酒店,總價¥8912.19,實付¥6335.45,平均折扣率為71.09%。其中最便宜的成交酒店折扣低至31.79%,最差的一家折扣也有85.62%。
通過ED方式預訂 成功 的6晚酒店,總價¥7184.28,實付¥5249.26,平均折扣率為73.07%。
這兩種方式合併計算,總價¥16096.47,實付¥11584.71,總平均折扣率71.97%,單這14晚的酒店費用就整整給自己省下了4500多大洋。
(ED即Express Deals是Priceline上的另一個折扣功能,相當於弱化版的Name Your Own Price,即同樣也是在成交前酒店保持匿名,但會增加你能看到酒店信息,並直接展示出原價和折扣價,這樣風險就小了很多,相應地,該方式所能預訂到的價格通常就無法達到bid方式那麼低了)
全程所有酒店具體價格清單列示如下:
美國自助遊攻略
下麵是我當時在完成行程中所有酒店預訂後,趁腦海裡的思路還足夠清晰熱乎,及時寫下的詳細攻略,原汁原味不加潤色:
\--------------------攻略開始--------------------
端午節後開始著手,從6.18糾結於booking在可接受價格範圍內沒有能看得上的酒店,從而被逼現學現賣首次BID即 成功 拿下 舊金山 的CrownePlaza,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深深陷入了priceline這個和酒店鬥智鬥勇的戰場。到8.2號最後一次bid中標 洛杉磯 的Best Western Royal,前後一個多月的23晚酒店預訂之路,也算是有點經驗了。
簡單總結:
1\. 大部分都如願bid到計劃中的酒店;
2\. 黃石 優勝美地等景區內部住宿只能官網預訂的只能每天有空就刷,純靠運氣;
3\. 少量景區附近熱門小鎮且房源不多的,bid無效,可考慮express deals;
4\. 極少數價格條件都特別合適的,就直接普通途徑預訂了;
5\. bid有少量風險和bug,遇到兩次中了預想之外酒店且條件更差,這其中一次價格還比普通價格更高,算是bug,此外還遇到過一次凍結預授權的bug;
6\. bid方式完全沒人接刀的情況下(景區附近不愁賣的旅館居多),推薦express deals,很好猜而且靠譜,至少我用此法猜酒店命中率100%。
我的訂酒店基本思路(適用於想省錢又不甘於住特別糟糕的motel的,壕請無視):
首先確定目標城市和區域。
在規划出基本的行程框架後(就是今天主要去哪兒玩啥,明天主要到哪兒玩啥),據此考慮當天住哪個城市。若為 大城 市則進一步考量住哪一片區域,選區域時,環境治安第一,價格第二,方便程度第三(如 洛杉磯 南邊、downtown、北 好萊塢 就屬於治安不太好的,應該避免)。
如果目標城市實在難以找到合適的( 比如 能接受的最差條件的旅館價格都覺得肉疼,或房源太少沒有條件能滿足心理底線的),則可考慮放寬條件至周邊交通便利的城市。 比如 大峽谷國家公園 附近從Tusayan換到Williams,拱門國家公園附近從Moab換到Monticello。
用priceline搜一個目標城市酒店時,左側會有區域選項供勾選,以及周邊城市推薦,可以好好利用起來。看著一大堆區域名沒有概念無從下手的,我就Google地圖挨個查,以便腦海裡有直觀印象。另外有個偷懶的方法,點開目標城市的name your price,能看到每個可bid區域在地圖上的大致範圍,鼠標在左側列表的不同區域移動,地圖上對應區域就會被點亮,非常直觀。
考慮好供選區域後,我一般直接點express deals,挨個篩選出定好的目標區域,感覺一下這些區域都是些什麼價格水平(四五百?七八百?還是都一千起步?)在價格能接受的情況下,進而關註酒店評分、是否免費停車和免費早餐等( 大城 市市區酒店如果沒註明停車免費,那可能停車費比房費高都不稀奇,星級越高越容易出現這種情況)。
若在express deals目標區域中找到折扣價合適、評分不低於7分、設施滿足要求的酒店,下一步就開始反推酒店。具體就是在供直接預訂酒店的list view模式中篩選對應的區域、星級、設施,然後看原價進行反推,基本上500~1500這個價格水平的酒店,在三大條件都匹配的情況下,ED標明的折前價和list view正常預訂價價差很少有超過20元的。舉個慄子,在ed中篩選 洛杉磯 Venice - Santa Monica Area區域,發現一家兩星半、評價8分以上的酒店,折扣價為892,被劃掉的灰顯原價為1163,然後在list view中找到有一家同樣是屬於該區域、兩星半、評分8.1、標價1161的酒店,那肯定就是它沒得跑了。
另外priceline中的酒店設施標註不一定完整準確,猜出酒店後我都會在TripAdvisor上再把該酒店查一下,看看評價、照片和設施啥的,有時候從住客真實評價中也能看到關於設施的詳細信息, 比如 停車是否免費、是否強制代客泊車、停車場好不好停、車位是否緊張等等,善用ctrl+F能省不少事。
通過以上步驟,就基本可以將目標城市和區域中滿足心理底線條件和價位的酒店篩選幾個出來了。最終酒店的確認則是個複雜的心理鬥爭過程,因為在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下,我心裡對於價格和硬件的天平是會有不同傾向的。部分原則有:郊外景區附近,更願意多花200住景色優美的地方, 大城 市裡交通便利的情況下,則傾向於多開20分鐘車省200塊。再 比如 有早餐比沒早餐只值得我多花50塊錢;而沒免費停車則一概不考慮;評分低於6分絕對不考慮,低於7分儘量避免,7分和8分差價在2成以內則儘量選8分;低於2星不考慮,高於3.5星的低價要慎重,需在TripAdvisor上詳細調研,更高星級的基本不考慮,不是不想住,而是大多都有其他坑, 比如 停車費奇貴( 拉斯維加斯 除外)。
接下來開始bid。在此之前,需要確定目標酒店在list view中的同星級(2星和2.5星屬不同星級)、同區域條件下篩選出的酒店中有著最低的普通預訂價,否則將存在中標價格更低(通常條件也差得多)的酒店的風險,我在這個問題上疏忽過一次導致杯具了,後面會提到。
滿足上面說的條件後,便可以開始bid,星級和區域自不用說,報價是個技術活,因為同一組合條件每天只能bid一次,所以要盡可能提高 成功 率就要少出無用的價格。一般以ed的價格下調10%~15%開始bid為佳,由於ed價格是已經在正常預訂價上打折下來的,所以不要指望能在ed價基礎上再大撈一筆,我 成功 的bid基本都只能比ed便宜幾十百來塊錢,最終相比正常預訂價能優惠多少則主要取決於ed價格的優惠力度(一般15%~50%不等,25%以內的居多)。
一次bid不中,可以嘗試增加無影響區域, 比如 我的目標酒店是A區域2.5星,如果B區域顯示沒有2.5星的酒店可供bid,則可以選擇A+B區域、2.5星的條件再次提價bid,往後就是A+C、A+B+C、以此類推。加價方式的話,我一般在低於ed價10%的範圍內每次提價10元。
BID時遭遇過的兩次bug和一次失敗。
第一次是williams的酒店,盯著ed價格( 比如 六七百)出價580,結果中了個條件更差的,我一查,這個酒店正常預訂價才520,那必須不能忍,於是開始打電話給priceline客服argue,表示這違背了best price guarantee原則,我要cancel訂單,對方折騰了半天,表示儘管他非常抱歉非常願意幫助我但是由於bid訂單不可取消他那邊嘗試了半天什麼都做不了。撕了得有半個小時,無果。麻蛋給我氣得,然後轉而開始與在線客服撕,為了增強信服力我連截圖都不厭其煩地給她提供了,一開始她還不認,後來她在那邊搗鼓了半天給了我個鏈接展示best price guarantee原則是怎麼規定的,最終恭喜我會賠償我差價並送我一張訂ed的8折coupon。至此我才反應過來,我被電話客服陰了,我當時在電話里一直要求取消訂單,對方不停地抱歉說幫不了我,但打死不主動告訴我這種情況下其實我應該申請補差價就可以 成功 了,真是天下烏鴉一般黑。後來差價雖然確實退了,但是心裡還是跟吃了蒼蠅一樣難受啊,花了那麼多時間精力最後僅僅是以普通市價訂了個條件相對較差的旅館,氣炸。
這是當時確認退款的官方通知郵件。
美國自助遊攻略
另一次bug是在優勝美地外的mammoth lakes,針對ShiloInn這家酒店看著ed價格bid,這裡有點特別的是我一開始搜了幾次發現它家的ed價格在短時間內突然漲價了(從620漲到688),我按著最初印象中的ed價bid出價590,bid失敗,但手機接到銀行短信顯示信用卡已被扣款。聯繫priceline客服,告訴我這是正常的bid流程之一,並沒有扣款,只是做了預授權以確定信用卡可用,如果bid失敗是不會扣款的。我打電話問了銀行客服也驗證了這一說法,屬於預授權 成功 ,但沒有劃款。後來我覺得這肯定不正常,刻意針對這家Shilo Inn從450到670每加10元就bid一遍,發現只要高於590就會收到銀行扣款短信,低於590就不會,而事實上這期間卻從來沒預訂 成功 過。為保險起見我專門致電了Shilo Inn官方預訂熱線,讓前臺查詢確認有沒有真的給我訂上(如果都訂上了那可就是預訂了十幾間房了。。。),還好被告知並沒查到我的訂單。這個現象後來還遇到過一次,其實是同一家,因為計劃從優勝美地出來再次住這個小鎮,我按著Shilo Inn的條件又試了幾次bid,依然會有同樣的bug。最後找不到其他合適的,我兩次都只能直接在ed里預訂它家了。
這個問題只在這個小鎮針對該酒店bid時遇到過,其他酒店都是只要bid失敗則銀行卡不會有任何動靜。為了測試這個bug前後總共導致我近萬額度被凍結,priceline客服說3-7個工作日會解凍,銀行客服說若商家不扣款一個月後會自動解凍(事實證明銀行說對了)。
我個人猜測,在bid操作過程中,實際上並非priceline實時去向酒店詢價,而是每個酒店都在priceline中保留了能接受的bid最低價,我遇到的這個情況就是Shilo Inn的保留價格就是590,只要我出價在590之上就理應預訂 成功 了,priceline也同樣認為我bid 成功 了所以找銀行扣了預授權。但如前面提到的,我在最開始查詢的時候發現該酒店ED價格突然漲價了,表明酒店實際已經提價了,不再接受590這個價格的bid訂單,但是priceline並沒有及時更新內部信息,依然將高於590的出價當做 成功 訂單發送給了酒店那邊,這樣的訂單實際上最終會被酒店拒絕,所以相應的預授權一律都等到30天后未實際扣款而被銀行自動解凍了。
最後一次失誤是在訂Salt Lake City的酒店時,辛苦研究了一整晚,好不容易看上了Holiday Inn Express非常符合我心目中的條件,下手bid後出來的結果卻不是我想要的這個,當場氣暈。後經耐心查證,是我自己bid前太激動了,沒註意到list view中同地區同星級條件下還有一家條件更差的酒店,其正常預訂價格就已經比我看中的目標酒店ed價還要低了,自然我的出價會被它優先搶走,這個真怪不了別人,自己疏忽造成的損失,只能苦水往心裡倒。
簡單總結一下,通過bid方式預訂酒店適合行程計劃相對確定、想要深度省錢、願意花一定時間精力研究折騰、體驗賭博刺激的童鞋,畢竟系統一旦接受bid價格就無法退改沒有後悔藥了。總體來看,我的心血還是沒有白付出,既訂上了最理想的酒店,又能省出一部分預算。
當然,最核心的還是在於,每個人心裡的住宿硬件底線決定了總的住宿花費水平,bid多數時候只能省些油費,大幅優惠只能憑運氣。
根據我這23晚的酒店實際預訂情況,可以發現存在如下特點:
最貴的酒店在景區內,最便宜的在小鎮上,離景區越近越貴;
條件最好的在城市,條件最差的在景區內;
周末節假日房源少還貴,偏遠景區附近的住宿基本bid無望;
洛杉磯 的2.5星特殊旅店比 拉斯維加斯 五星級Wynn大酒店還要貴。
大概在離出發還有兩個月的時候我又挨個查了一遍,僅就正常預訂價對比而言,我更早訂的景區住宿的漲價了,普通小鎮或者 大城 市則多數降價了,漲價的漲幅較大(兩百多),降價的降幅較小,頂多幾十塊。
說實話,雖然很累,但有時候覺得這個過程還是很享受的,尤其是漫長等待後蹦出Price Accepted頁面時又緊張又激動的心情,真是無法用言語描繪。
\--------------------攻略結束--------------------
(筆者2018年7月註:Priceline現在似乎在逐步更改營業策略,網站上曾經非常顯眼的Name Your Own Price入口已經找不到了,極有可能將逐步退出這項功能,相應地他們開始加大力度推廣Express Deals功能,網站宣傳圖顯示ED方式也最低可拿到四折,以往只會顯示低至六折)
其他tips:
1\. 挑選酒店時的推薦關註點排序:價位,區域和交通,星級,評價,早餐和停車,房型,其他服務費用;
2\. 黃石 公園內住宿最好提前半年以上預訂(官網提前一年開始放號),沒搶到別灰心,每天有空就多上官網刷刷,總能遇到退訂的。 e. 租車自駕【租車自駕
關於租車和自駕的攻略,可以說是這篇文章中除了bid酒店經驗之外最具含金量的部分了。作為一名一直以來都喜歡車並熱愛自駕的“老司機”,我自然會對租車自駕的事尤為上心,所以寫攻略經驗的時候也格外細緻用心。
如果你對於去 美國 旅行是否應該租車還心存疑慮,可直接參考下麵的[關於 美國 自駕]-關於在 美國 開車。簡單一句話總結就是:美西沒車寸步難行。
\--------------------攻略開始--------------------
[租車]
1、租車平臺:境外租車,一般如果沒有特別關註過的話,通常都會認為直接在Hertz(赫茲)、Avis(安飛士)等國際租車巨頭的官方渠道預訂最靠譜。我最初也覺得租車是件大事怎麼敢在那些良莠不齊的第三方網站上預訂,後來查閱了大量攻略評論才知道當前國內的境外租車業務已經相當成熟了。幾家第三方公司用三五年時間把市場瓜分殆盡,為首的便是租租車、攜程國際租車以及惠租車,2015年1-9月市場份額占比分別為76.2%、15.2%、7.8%,這也和他們開拓市場的先後順序一致。至於選哪家,我簡單對比過,不管是業務模式、服務內容還是落地價格,基本都 大同 小異,誰抄誰不好說,反正看用戶反饋都挺靠譜。我最後是在租租車上預訂的AVIS公司敞篷野馬,租期21天(含超級全險),落地價格10162RMB。實事求是地講,整個租車流程體驗確實很棒,各種貼心到位,價格也相當優惠。我以同等條件去AVIS官網下單,顯示的價格按當時匯率折算約34400RMB——對,就是這麼誇張。那租租車憑什麼這麼便宜?我在AVIS櫃臺打印的租車合同上找到了答案“Avis Worldwide Disc: ZUZUCHE”,也就是說我享受了租租車作為AVIS全球大客戶的折扣,這是我以普通個人客戶身份下單所享受不到的。
美國自助遊攻略
(這是在 洛杉磯 還車時AVIS工作人員現場打印出來的POS單)
2、租車公司:其實除了Hertz和Avis等全球知名租車公司,大家去 美國 租車用得更多的反而是那些本土小公司,像Enterprise, Alamo, Dollar, Fox, Sixt等,可能服務方面有少許差別,但總體而言都很物美價廉。個人覺得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下只用關心價格即可。除了不同公司定價不同,租車的總成本還和租車時間、車型組、保險、取還車地點等因素有關係,下麵挨個講。
3、取還車時間:以自己的行程安排時間為主,註意打好提前量,像我是上午10:35飛機落地 舊金山 ,預訂的14:30取車,實際入關排隊一個多小時,櫃臺辦理租車排隊半個多小時,加上取行李和機場中轉時間最後是下午一點多取到車的。另外不同日子價格可能千差萬別,主要和當日訂單量與庫存量有關,撞上節假日通常單價會高些,我遇到過選擇周六上午取車能下單,改成下午就顯示無車型可選擇的情況。
4、租車時長:租車按天收費,以24小時為準,超出一分鐘就多收一天錢。所以取還車時間需儘量統一,如今天9:00取車後天9:00還車算兩天,改成9:30還車就算三天了。早於預訂時間也可以辦理取車( 比如 飛機提前落地),但記得告訴工作人員同步修改還車時間,否則你的總費用里會多出一天租金來。租車總價和時長並不嚴格正相關。大部分租車公司都有按周計價的優惠價,比按天計價划算很多。以我實際情況為例,9月24日周六上午 舊金山 落地,預約14:30取車,三周後的10月14日周五清晨在 洛杉磯 還車,由此我只要訂周五14:30還車即可,總共租車20天。但事實上我訂的是周六下午14:30還車,因為發現租21天的總價比租20天總價還要低500元。多租一天車還倒貼你500大洋,很不合理對吧, 美國 人傻?Nope,人家只是鼓勵整周租車罷了。
5、取還車地點:首先同一城市內建議選擇機場店取還車,交通銜接方便車型眾多庫存充足車輛流轉快。然後 大城 市比小城鎮好,便利性和各方面服務都要勝一籌。如果選擇異地還車一般都有手續費,具體費率跟距離、時間、車型等有關,不過加州例外,州內任何城市取還車都無異地還車費。像我之前就考慮過加州租車開到 黃石 還車再直接飛回加州,異地還車費大概在人民幣3000左右,但我最後還是選的 舊金山 取車 洛杉磯 還車,沒有異地費用也不用走回頭路。具體怎麼取捨看自己的預算、行程安排及駕車熱情啦。另外提醒一下,我當時每天跟蹤租車行情變化時發現Sixt公司的同等條件訂單總是要比其他幾家便宜不少,仔細對比後發現這家公司租車只允許在加州及相鄰的幾個州行駛,對於我這種計劃開到 黃石 去的就不適用了。
6、車型選擇:租車一般都只選擇車型組(指定具體車型會非常昂貴), 比如 中大型SUV車組,豪華轎車租,微型轎車租,敞篷車組等等,實際能租到什麼品牌型號顏色的車得看當時庫存。像我訂單就寫的“野馬敞篷或同級車型”,取車時完全可能給我大黃蜂。具體怎麼選,除了預算還涉及到每個人的喜好和駕駛習慣,這裡我只列幾點經驗供參考:(1) 絕大部分 美國 公路都修得很好,除非專門越野否則SUV發揮不出功用,且同級別轎車比SUV乘坐舒適性好太多,另外加州山路多彎多,SUV重心高轉彎側傾厲害更易暈車;(2) 大型SUV更容易成為砸車目標——在這篇攻略寫到一半的時候,我朋友蜜月自駕租的福特探險者剛開到 舊金山 就被砸車偷走不少東西,同行的野馬后座也放了行李箱卻安然無恙,詳情參見後面的[ 美國 自駕]-[停車];(3) 非敞篷車後備箱比敞篷車大,同為敞篷車的野馬後備箱比大黃蜂更大;(4) 跑車通常為後驅車,雪天駕駛後驅車跑山路非常危險,後面[關於福特野馬]末尾有詳解,如果是冬季租車還是建議SUV穩妥些。
7、保險選擇:推薦超級全險,再省錢也不能在這兒省。不管是發生故障還是遭遇事故,有全險你一律不用擔心,撞別人有保險公司全額賠,車拋錨有租車公司免費換,尤其在旅行期間這種糟心事越簡單解決越好。像我這樣自詡車技還不錯的,也在第三天倒車時蹭到一點點後保險杠,兩廂車開慣了容易忽略三廂車的屁股,好在全程也就這一次“主觀事故”,由於買了全險,還車時這點小蹭根本不會被過問。
8、下單時間:根據我的實際經驗,提前兩個月到一個月期間下單是最靠譜的。太早報價虛高,太晚怕庫存不足。我從出發前三個月開始關註整體價格走勢,隨著報價一路下行,最後在提前兩個月零6天的時候正式下單付款。之後也不時會去看看,相同訂單報價還略有下降空間,日均價最多下探過5元,再往後到提前半個月左右時就開始搜不出目標車型了。
9、租車資格: 美國 租車要求駕駛員年滿21歲且持有駕照一年以上,註意滿21但不滿25的每天要多交15刀低齡駕駛員附加費。另外如果打算朋友之間換著開車的話,有些州或租車公司需要登記額外駕駛員,夫妻和雇員關係不用。加州例外,任何人都不用。關於駕照公正,保險起見可以弄個國際駕照認證件或者翻譯件(租車公司或平臺一般都免費送),去公證處還得掏好幾百,沒必要。其實現在 美國 大部分租車公司都直接認可 中國 駕照(美東有少數州不承認國內駕照),尤其新版帶英文的,我也就在櫃臺辦租車手續時出示了一下駕照原件,之後再沒派上過用場。另外註意信用卡額度要夠,越高檔的車型租車時刷預授權的額度就越高。
10、取車:以機場店為例,下飛機過關入境後通常都有明確標識牌告訴你往哪個方向走坐電梯到幾樓乘坐什麼免費快軌到租車樓,然後看看自己的租車公司在幾樓哪個櫃臺排隊即可。到櫃臺後出示護照駕照信用卡,工作人員操作電腦跟你確認訂單,問你要什麼品牌型號顏色的車,然後打印訂單簽字確認並刷信用卡預授權。提前取車記得同步修改還車時間,工作人員推銷保險直接拒絕即可。理論上提前支付完成的訂單,在櫃臺辦理時是一分錢都不用掏的。我當時就是在確認訂單後店員還要我交錢,我說不可能啊,她查了一下說確實要交,然後我猛然想起還車時間這茬,讓她修改後支付金額就為0了。櫃臺辦完手續便可拿著單子去停車場取車,Avis的單子會註明在幾層幾區幾號停車位及車牌號。鑰匙在車裡,車都不會鎖,檢查車輛外觀熟悉基本操作測試主要功能,再調整好座椅方向盤後視鏡就可以點火發射了。註意出停車場時門崗工作人員會掃描車身條碼(前檔玻璃左下角)並核對你的護照和租車訂單。個人建議租車訂單作為重要文件隨身攜帶,我在 黃石 被警察攔下開罰單時就只要走了我護照和租車打印訂單,駕照原件和認證件都沒看。
11、用車:正常行駛的話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我租20 天全 程就遇到過一次胎壓報警,自己解決了。如果遇到較大故障如爆胎拋錨啥的可直接撥打鑰匙牌上的救援電話,租車公司會視情況提供就近門店換車或由工作人員把新車開到現場給你換。交通事故的話貌似得先撥911報警再聯繫保險公司和租車公司。
12、還車:還車比取車簡單萬倍。理論上還車前需加滿油並保留小票,而我的實際經歷是:跟著導航開到還車專用停車場,剛停穩就有工作人員上來掃描車身條碼,再進車裡著車看眼油表,POS機打出確認單給我,就完了......完了......了......加油小票沒看,外觀功能啥都沒檢查,整個過程只用了30秒(應該跟買了全險有較 大關 系)。拿到確認單後就可以拖著行李乘坐租車公司的機場巴士直奔機場啦。註意萬萬不可先開車送行李去機場再來還車,無數前人經驗表示這樣至少會多花一個小時堵在路上。
13、回國後:如果在自駕期間有違章, 比如 上了收費車道或者闖紅燈之類的,租車公司會在還車後兩個月之內扣你的信用卡。所以回國後務必保留好一切租車單據,以便辦理違章查詢、保險理賠或誤扣款處理等事宜。
Tips:小M在某寶上買滿減券幫我省了500大洋,一般人我不告訴他(手動滑稽~

[關於福特野馬]
福特野馬(Ford Mustang)是美式平民肌肉跑車代表車型之一,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在加州及周邊景區十分常見,且紅橙赤黃藍 白銀 灰黑配色相當豐富。而同為經典肌肉車的雪佛蘭大黃蜂/科邁羅(Chevrolet Camaro)和道奇戰馬(Dodge Charger)則明顯沒有野馬出鏡率高。
此次出行前我非常篤定,去 美國 一定要租跑車,而且非野馬不開。其實同價位我完全可以租一輛吉普大切諾基/福特探險者或級別大型SUV,空間大視野好路況適應性強,但無論是小M屢次勸我行李箱不夠裝還是米國好友告誡我野馬笨重難開,我都絲毫不為動搖。講真,如果租不到野馬那我寧可不去 美國 ——無他,唯情懷耳。後來事實證明我沒有選錯,在美西遼闊的土地上同野馬日夜相伴飛馳整整20天后,我已深深愛上了它。
1、外觀內飾
·車頭寬大頎長,霸氣前臉和動感尾燈讓整車辨識度極高;
·內飾相對較low各種塑料材質完全對不起國內四五十萬的售價,但人家在米國售價就跟國內大眾神車一樣平民化所以這點無可厚非;
·前擋和側窗視野比純跑車要好,與普通轎車視角相當;外後視鏡面積偏小,額外帶一小塊廣角鏡但較難適應,交替看會頭暈;
·軟頂比預想的結實,骨架很堅固,雙層特製帆佈防水隔音效果都不賴;頂棚開合操作很傻瓜,鎖死把手+開關按鈕一看就會,但除非往后座取放行李箱必須開敞篷,否則一般用不上,我就第一天提車後在 舊金山 市區敞了半天篷,不是曬死就是凍死,此後再沒打開過(為啥租敞篷版?因為硬頂版租不起啊)。
2、實用功能
·中控屏主頁會顯示電子羅盤,很實用;
·自帶後攝像頭提供倒車影像(這點出乎意料);
·鎖車連按兩次會有喇叭聲提醒,很實用;
·點煙口插USB充電器感覺有點電壓不足,手機插著電導航也會緩慢掉電,不排除是Google地圖過於耗電導致的;
·USB接口中控台扶手箱各一個,出發前見網上不少人說自帶U盤插上不識別,於是我特意帶了一根AUX音頻線,自駕沒歌聽簡直要我命,後來證明線白帶了,U盤插扶手箱一切正常,只是中文歌都顯示亂碼也不能分文件夾播放於是就大雜燴隨便聽咯;另外還試過手機連藍牙播放音樂和導航語音,也都OK;車載音響效果好評,上一位租車人將EQ重低音調到了最強檔,我沒改就這樣聽了20天,結果回國後完全無法適應,於是把自己車的重低音也調高了。
3、駕乘體驗
·座椅包裹感很強可調節維度也夠多,總能調節到適合你的形態(靠背角度調節沒有電動按鈕,在靠背最下方和座椅連接轉軸的外側有個塑料扳手,我研究好久才發現的,還有頭枕高度及角度均可調節,直接掰);
·安全帶超級緊,緊到頭兩天只要我不專註開車就會把註意力放在勒得好難受啊這件事上;
·前排空間可比一般B級車,普通人絕對夠坐,後排空間相對局促,短途乘坐問題不大;
·真皮方向盤粗細軟硬適中,手感超贊,帶多功能按鍵,行車電腦和聽歌操作非常方便,定速巡航沒試過不做評價,另外帶換擋撥片簡直棒獃,雪地行車派上了大用;轉向偏沉,應該是機械助力(其實也高爾夫6的程度),但指向精準路感清晰我很喜歡;
·擋把手感一般,換擋較生澀,掛D擋如果不註意很容易掛到S擋去;換擋時變速箱經常咔咔的, 美國 車就是皮實耐造,國內車要有這聲兒估計離變速箱報廢不遠了;
·手剎很緊,每次放下去都要費一番功夫;腳剎行程不算深,反饋力度很大,踩著硬實,再加上整車懸掛偏硬,配合18寸輪轂255胎寬,每一腳剎車都超級有信心,仿佛不論多緊急都能瞬間穩穩踩死(事實證明我在緊要關頭真給妥妥踩住了,詳見游記部分在大 提頓 趕路遇到鹿);
·雖然是最低配車型,但2.3T動力在低速區間已足夠充沛,D擋輕踩油門也有較強推背感,不過100邁(約161km/h)後加速則明顯感覺後勁不足,城市高速超過90邁(約145km/h)跟車用D擋就有點吃力了(市區車流量偏大,剎車油門比較勤),換S擋則更得心應手。
一句話,我愛野馬,愛它的操控,愛它的霸氣和粗獷。

作為對比,我回國第二天開自己的車,整個人感覺都不好了。坐上車第一眼瞄到總里程,7400多公里,換車半年多還沒我20天野馬開得多;抬頭看窗,前檔好高,側窗好高,後視鏡好大,我真的不是在開麵包車?著車上路,安全帶松到沒感覺,座椅平坦坦沒有包裹感,電子助力方向盤輕飄飄,油門輕剎車也輕,稍微用力點生怕給踩壞了;懸掛軟綿綿,轉彎各種甩,額滴神,以前還嫌這車過減速帶太硬,現在覺得怎麼這麼軟。不過相對的,內飾檔次和舒適性確實好很多,乘用空間也瞬間變開闊,但我依然無比懷念野馬的操控,現在每天上下班開車都各種殘念。
另外有兩點要單獨提下:
第一是後備箱,敞篷野馬的後備箱因為需收折軟頂所以容量不如普通B級車,但比起其他同級敞篷車應該算大的(硬頂野馬則還要大不少)。我倆一個31寸超大行李箱加一個普通大小帆布拉桿包堪堪被我給塞了進去,富餘的兩側與最內空間放各種補給食品飲用水衣物鞋帽都完全不在話下,稍微將旅行箱往裡挪挪,騰出的外側空隙還能塞下兩個大背包,只是每天早晚取放行李比較痛苦,七十多斤的東西在後備箱里輾轉騰挪再搬上搬下,沒點兒力氣還真不行。不過如果你有兩個28寸級別的大箱子那就別想了,必須扔一個在后座,網上有人試過,後備箱最多只能同時放下兩個24寸的旅行箱(並非體積不足,而是形狀尺寸所限)。出行前這個問題真把我傷透了腦筋,去國外論壇到處搜野馬後備箱的具體空間尺寸,然後比照著旅行箱實物研究了好久,因為出於安全考慮實在不願意放后座,所以如果確定裝不下我只能換行李箱。最後感覺勉強能塞進去,就豁出去拎著這超大箱子賭了一把,還好野馬沒有讓我失望。
美國自助遊攻略
↑鹽湖城 (這是即將離開 鹽湖城 所住酒店時,剛吭哧吭哧往車上裝完行李,突然就覺得應該給這裡拍一張)
裡面其實還有很深,但是高度會降低,箱子推不進去多少,不過可以放很多零散物品。
剛去時還帶了個紙箱,幫婚紗攝影師從國內帶的一套婚紗,塞進最裡面了。
美國自助遊攻略
(這是在首都機場辦理乘機手續時拍的)
第二是後驅,跑車註重操控設計成後驅是應該的,野馬車重胎寬,應對普通天氣和道路完全沒問題,即使大暴雨跑高速也很穩。但後驅車最怕雪天,按理說我這次出行的季節和地區下雪概率都很低,就算最冷的 黃石 往年也都到十一月初才會開始有高速因雪封路,可這次我偏偏就趕上了大 提頓 和 黃石 突如其來的大雪。既沒雪胎也沒防滑鏈,在積雪山路上開後驅車絕壁是一場災難,縱使我雪地經驗再豐富也半點脾氣沒有,10邁龜速前行,上下坡各種打滑側移隨時可能翻出路崖,差點以為要把小命給交代了,感興趣的朋友可參見後面游記部分的 黃石 雪夜驚魂。此處的重點是,如果你自駕期間需在氣溫低於5攝氏度的山地區域,我還是建議租輛四驅SUV穩妥些,畢竟比起情懷還是命更重要。

[關於 美國 自駕]
關於在 美國 開車
第一次踏上米國的土地,用車輪而不是用雙腳,這很正確。 美國 的道路交通體系整體設計規劃要優於國內,民眾用車率極高,而且通常每戶人家都不止有一輛車,當地人對於開車這件事普遍都掌握得很到位,行車素質、交規及 禮讓 意識也都很高,所以這邊的路一旦熟悉後開起來會覺得特別順心。反正我下飛機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徹底愛上了米國便捷的道路交通系統。當然,也可能是路上鮮有行人或非機動車起了主要作用,事實上我在米國期間就壓根兒沒見過電瓶車這種生物,自行車也只在景區偶爾見過長途跋涉的專業騎行者。相對地,受制於過低的人口密度,那邊的公共交通體系相當欠發達,反正美西地區基本就是沒車寸步難行。
一、道路系統
美國 高速公路網絡相當發達,且絕大部分都不收費,我全程除了在 舊金山 奧克蘭 大橋有5刀過橋費以外再沒額外道路通行費用。 大城 市及其周邊的高速路一般都是單向六車道甚至更寬,部分容易塞車的路段會將最左道設置為Car Pool Lane(共駛車道/高承載車道,也叫HOV-High Occupancy Vehicle),專供搭載兩人及以上的車輛行駛,鼓勵大家出行提高車輛利用率。也有少數地方會將最左道設置為Express Lane(快速 通道 ),是需要用FastTrek等類似國內ETC的系統進行付費的道路,這個我僅在 洛杉磯 見過一次,沒開通車載電子付費系統的親就不要隨便駛入了,否則罰款絕對讓你肉疼。需要註意的是,中間設隔離帶的高速路應急道一般都在最左側黃線內,另外絕大部分高速路外圍都不會像國內用隔離欄整體封閉起來,所以很容易產生錯覺以為自己只是在普通國道省道上,其實這些看上去很開放的路都是限速很高的高速路,不可掉以輕心。
二、交通規則和路標
同國內一樣, 美國 道路也是靠右行駛,很多交通規則都是相通的,不過有少數不一樣的地方,這也是外國游客自駕尤其需要註意的部分。
1、STOP SIGN(停止標誌)。這是國內沒有的、 美國 極其常見的、個人覺得設計得非常好的道路交通標誌。規則十分簡單,路口看到STOP標時須在停止線前剎車並停穩,觀察周邊道路確認安全後再通過路口。不管喧囂鬧市還是無人荒漠,不管周圍有沒有車輛路口有沒有行人,也無論白天黑夜還是凌晨三點,只要碰到STOP標就得踩死。沒踩死怎麼辦?要麼被警察罰死,要麼被別車撞死(前段時間有新聞報道國內的一家四口去 美國 自駕結果在一個STOP路口不停車被橫向大車撞飛,wasted)。若路口其他方向有車輛先後停住,則按先到先走的原則依次通行。剛到 美國 遇到車多的路口容易記混誰先誰後,不用擔心,輪到你時對方一般都會主動等你先走。我的經驗是,到STOP路口可邊踩剎車邊掃視路口其他方向來車,看清哪輛車是在自己剎住前最後“撞線”的,跟在他之後走就OK。有些路口STOP標立得比較偏,不太容易看到,所以我到路口前會多看一眼路面,有STOP的路口在停止線前都會用白漆畫一個碩大的STOP在地面上。此外在高速路段中設置STOP路口的話會提前插放“STOP AHEAD”(前方有停止路口)路標,看到就收油減速吧。
為什麼我對這個標誌評價這麼高?因為它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踩死後觀察周邊確保安全再通行),既節省了硬件和管理成本(省去了紅綠燈設備及闖紅燈拍照系統),又提高了路口通行效率(先到先走,隨到隨走,不存在白等或不公平的情況)。此設計雖好,但若放在 中國 多半會淪為擺設,因為它的實現都基於駕車人自覺,尤其考驗“慎獨”,以目前的國民開車習慣和意識,基本沒可能自覺遵守。
2、紅綠燈。 美國 直行左轉掉頭規則都和國內類似,但需註意紅燈時右轉要當STOP處理,停穩後觀察路口沒人且轉入的直行方向沒車了再踩油。另外少數紅燈旁會掛一個“NO TURN ON RED”(紅燈時不得轉向)標誌,還有少數路口有專門的右轉燈,這兩種情況都是紅燈時不能右轉的。千萬別僥幸, 美國 幾乎每個紅綠燈架子上都有攝像頭,很小很先進,我搜過國外相關文章,那邊闖紅燈拍照一點都不含糊。類似的,在高速路段出現紅綠燈路口的話會提前設置“SIGNAL AHEAD”(前方有信號燈)路標,註意減速。值得一提的是,未設置中央隔離帶的雙向道路,途徑未設紅綠燈或STOP標的十字路口時,通常會在中間新開闢一條車道,兩側用黃實線同直行車道隔開,不論哪個方向的車,左轉時只需提前併入中間黃線車道里停住,待對向直行道沒車了再左轉即可。
美國自助遊攻略
(圖片來自網絡)
3、ROAD WORK AHEAD(前方路段施工)。這個路標也挺常見的, 美國 道路經常分段施工養護,所以看到此路標適當減速慢行通過即可。有些州還會在此路標下方增加一行字“DOUBLE FINE IN ROAD WORK ZONE”(施工路段罰款加倍),所以千萬別在施工路段違章,被逮著後果很嚴重。此外我還遇到過幾次施工人員站在馬路中間手舉STOP標誌的情況,一般是因為修路導致只有一條車道可通行所以需要兩端工人用對講機溝通後視情況放行,不知道的很容易被突然嚇到,因為 美國 高速上你通常是見不著任何人的,所以說在修路區域一定不能開快,萬一撞著人可就真攤大事了。
4、PED XING,GAME XING。這兩個標誌是我見過很多次但費了很大勁才搞懂的,尤其後者,最後咨詢了在美讀書多年的好友才明白。前一個是“PEDESTRIAN CROSSING”(前方註意行人橫穿)的縮寫,後者是“GAME CROSSING”(前方註意動物橫穿),據說game有獵物的意思,我算是長見識了。不過更常見的是直接在路標上畫一隻躍起的小鹿/羚羊/野牛,很直觀。行人過馬路自然不必說,對於野生動物橫穿馬路,我一直覺得是小概率事件自己不可能會遇到,結果第一次遭遇時完全沒心理準備差點沒撞上一群麋鹿,後來還經歷過野牛過馬路、小鹿過馬路。這種事最容易發生在路上就你一輛車的時候,因為長時間沒車經過動物會放鬆警惕,所以這種情況下遇到警示路牌需尤為小心。其他類似的還有“TRUCKS ENTER MAIN ROAD”(前方註意卡車匯入),一般不用太擔心,卡車們都很守規矩的,主要米國卡車比較嚇人,動不動就五六軸,又大又高又長,轟隆隆跟開火車一樣,像變形金剛里擎 天柱 那樣的巨無霸不要太常見。不管怎樣,遇見大卡車躲遠點總是沒錯的。
5、其他我印象較深的:
帶中央黃線的雙向高速道路,地面黃白實線上通常都疊加有震動帶,就是在道路標線上挖等間距橫向細槽,車輪壓上去會嗡嗡作響並高頻振動,防止走神誤壓線。此設計對提高整體行車安全、降低事故率非常有用,就是超車時比較惱人。
美國自助遊攻略
(這是在趕往 鹽湖城 的途中用手機拍的)
如果前方道路改用中央隔離帶,還會提前豎一塊路標畫一個小黑塊,一個直行箭頭從右側繞過它後接著前行,意指前方道路註意新增隔離物。
美國自助遊攻略
↑鹽湖城 (這是 鹽湖城 市區)
加州部分道路會見到類似“HEADLIGHTS ON, NEXT 15 MILES” (前方15英里請開車燈)的路牌,我猜是此路段陽光太刺眼故要求開燈以提高對向車輛辨識度。
還有種不太常見的路標寫著“DIP”(沉降),我在死亡谷見得最多,意指前方道路會有明顯起伏,如果車速夠快可以體驗過山車的超重失重趕。
三、駕駛習慣
如果在國內沒有養成過好的駕駛習慣,那到 美國 真得改改,不然會粗大事。簡單總結:行人最大,主路優先,按速分道,變道打燈。
1、在 美國 的道路交通中,行人就是上帝。只要駕駛者遠遠看到有行人正在過馬路或者是在路邊張望準備過馬路,所有方向的任何車輛都會剎車停住等待,一定是等行人都通行完畢後才啟動,不論小轎車還是大卡車,也不管速度多快。我親身經歷過一輛改裝得極其囂張的跑車轟鳴著朝我飆過來,看到我倆在路邊觀望直接一腳急剎停住,然後示意我們先走,那感動啊,嘩嘩的。至於行人闖紅燈車輛還會不會讓,那我真不敢說,因為從沒見過闖紅燈的。
2、養成變道提前打燈、自覺按速分道的習慣。我知道國內變道不打燈的人不在少數,因為經常打了燈後車就趕緊加油頂上來一個接一個永遠沒人讓你,國內的環境很無奈,所以我一般都是看準時機邊打燈邊並線。在米國不同,基本上只要你提前打燈後車都會主動減速讓你,主要路上也極少有人隨意加塞兒,無論多堵大家都規規矩矩排隊,所以並線是很正常的操作,而非加塞兒的代名詞。另外多車道的高速路上大家都自覺按速分道行駛,像國內慢車占著最左道不讓、快車在右側車道來回到處鑽的情況在米國很少見,這樣的好處就是大家各取所需有序行駛,並線換道的情況少了,整條道路的通行效率自然就高。
對於雙向四車道的情況,不論速度多快,大家都只在超車時才使用左側車道,超完車基本都會並回右道,這點和國內不同,不是你速度快就可以一直占著左道跑。而對於雙向兩車道,中間為黃實線的時候是不能超車的,所以跟車的情況較多,但註意保持車距,除非你特彆著急,否則一直跟特近一是不安全二是不禮貌(在 北京 市區開車久了會習慣於緊跟前車否則會不斷被加塞還被後車嘀,在米國這習慣得改)。而作為頭車,若發現身後跟車超過三四輛,都會自覺打右燈找turnout(臨時停車帶)靠邊讓行。另外提一下,米國很多車後轉向燈是紅色的,就是閃單邊剎車燈作為轉向燈。
3、主路車輛優先。這項交規其實和國內完全一致,但大家一般不太重視,只有遇到事故判罰責任時才會糾結這事。米國人的主路絕對路權意識非常強,任何將從輔路進入主路的車輛、十字路口準備轉向進入直行道路的車輛、以及從加油站停車場等出來準備上路的車輛,一律都會在路口停住觀察,待直行方向遠遠看不到有來車了,才大腳油門快速進入主路。反過來,米國人在主路正常直行時遇到類似路口都毫不客氣高速通過,而非國內宣揚的養成路口減速好習慣,這也是影響國內整體交通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在米國公路上正常直行時永遠都不用擔心哪個路口會突然鑽出一輛車來,只管保持自己速度放心往前開就行了。這一點我在回國後第一天開車非常不適應,在環線主路上遇到路口都習慣性徑直開過去,好幾次差點撞上輔路直接插進來的車。而在路口準備轉彎進主路時,我又習慣性停下來讓行人、等直行車通行,結果被後車一陣嘀嘀,尷尬...後來我只能自嘲“醒醒吧騷年,這裡是天朝不是美帝”,然後讓自己儘快融入帝都混亂的交通。
4、不得擁塞路口。這點在國內十字路口排隊嚴重時較常見,即橫向車輛還未通行完畢,縱向綠燈亮了,於是縱向車輛一擁而上,結果就是整個十字路口亂成一鍋粥大家橫七豎八交叉在一起誰都動彈不得。在米國我雖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但見過好多次十字路口地面上畫著“KEEP CLEAR”或在路口豎著告示牌“NO CONGESTION...”,大意就是不得堵塞路口。放國內就等同於路口地面皆為黃色網格線區域,非行駛狀態不得壓線。所以橫向車輛沒通行完畢的情況下千萬別見綠燈就沖,萬一堵路中間擺著了就等著重罰吧。
四、限速和超速
先說下我去過的幾個州總體限速情況:加州整體路況不佳,限速普遍較低,無論是從 舊金山 沿1號公路到 洛杉磯 的西線,還是從太浩湖沿395號公路到死亡谷的東線,最高限速都不會超過65邁(約105km/h),僅在連接 拉斯維加斯 和 洛杉磯 的15號公路上我見過限速75邁(約120km/h)。 亞利桑那州 和 猶他州 路況則好很多,最高有限速80邁(約129km/h)的路,跑著很舒心。 愛達荷州 也有部分能限到80,但路面平整度略遜於前兩者。 內華達州 大部分主要幹道最高限速75,也還不錯。其他幾個州一般最多也就限到70了。
關於在米國開車到底要不要超速,講講我的實際經歷吧。
出行前我看網上大家說得最多的經驗就是: 美國 人開車都很快全民超速,車道多出口多,為避免出岔子老實跟著走最右道就好。
到 美國 後,我在 舊金山 機場租車大樓看外邊高架橋上車都嗖嗖的,心念“哇好嚇人真的都開這麼快”。其實後來知道,這是因為 美國 很多城市快速路都和郊區高速有相同的限速,而 中國 的城區道路卻不可能有限120的,所以會覺得不適應。提車當天我基本都乖乖靠著最右道行駛,第二天習慣後就試著跟上老司機步伐在最左道飆車,跟了兩天開始自己起飛,一周後達到巔峰,連續三晚在平原荒漠地區飆夜路,不斷刷新記錄,極速從100到110到125邁(換算成公制就是最高200km/h)。雖然兩次半夜飆車途徑路邊閃著警燈的警車,但很幸運當時警察都在處理其他車輛。後來雖然沒再飆這麼猛過了(路況本身也不允許),但潛意識還是有僥幸心理,覺得撞上警察應該是小概率事件,所以我通常都保持超限速20邁左右。直到離開 黃石國家公園 的前一天傍晚,終於還是杯具了。當時我在公園內限速35~45邁的主幹道上以65邁超車被Ranger(巡警)逮住並開出了290刀的罰單(260刀罰款+30刀fee,將近2000人民幣有木有)。被警車追停後我倆都嚇傻了,還好我沒有亂了陣腳,趁警察要了我證件回他車上開罰單的空當想好說辭,等他過來給罰單的時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聲淚俱下解釋了半天我為什麼超速,再加上我誠懇的認罪態度,最終警察被我說動,收回罰單隻在系統里給我記了個警告。由於本案基本不具備可複製性這裡就不細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後面游記部分關於 黃石 超速驚魂的詳細講述。在米國生活多年的好友聽說後表示很驚訝,說就算米國本地人也極少有能當場說服警察把罰單收回去的。感謝 黃石 ranger,那之後我沒敢再造次,頂多跟著老司機超個5邁10邁,不然我會死得更慘——第二天橫穿內華達兩次撞見路邊停車帶藏著警車,第三天從太浩湖到猛獁湖走395號公路趕夜路又碰見兩次貓在停車帶連車燈都不開的警車,太雞賊了。之後在優勝美地景區的兩天更甚,一路都不斷有警車巡邏或守株待兔,還親眼看見有老外在游客中心被警車追停。其實老老實實開車的感覺挺不錯的,雖然慢點,但至少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綜上,個人建議:如果對自己的運氣和技術沒信心,那就老實壓著限速跑右道;如果無論如何都管不住那顆飆車的心, 比如 我這樣的,那也別帶頭超速,找個左道飆車的老司機跟著飆吧,跟車超速被逮的風險低很多,而且有一句通用辯解話術叫“I'm just following the traffic”(我只是在跟著車流走)。(然而我問過米國好友,這也是存在風險的,警察並非永遠只抓頭車)
記住,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其他值得單獨提一下的:
1、加州的一些高速路上(尤其山區主路)偶爾能連續看到不同的限速, 比如 剛看到限速65,接著開幾十米又變成限速55,再開幾十米又看到個限速55的牌子。不熟悉的人肯定會一臉懵B,其實碩大的限速數字上方都有寫一些小字,後來我特意開慢點仔細看了下才明白原委
第一個標誌:SPEED LIMIT 65 (限速65邁);
第二個標誌:All TRUCKS OR ANY VEHICLE WITH 3 AXES OR ABOVE 55 (所有卡車或三軸及以上車輛限速55邁);
第三個標誌:ANY VEHICLE WHEN TOWING 55 (所有拖掛車輛限速55邁——米國人很會玩的,路上經常能見到有小轎車、SUV、大 皮卡 拖著個後掛車,所載以房車、游艇、專業自行車摩托車居多)。
所以這種情況下就放心踩著65開吧。
2、米國很多高速公路途徑小鎮時既沒有高架橋也不會有輔路下高速,而是直接作為一條主街道穿城而過,這種情況下進城前會有遞減的限速標誌(65,55,45,35),出城後限速標再遞增漲回來。在國內開車習慣了容易產生慣性心理,下意識覺得自己還沒進輔路不應該隨便減速,便一路溜著進城,結果等眼前突然冒出個紅綠燈的時候再減速就晚了。所以看到遞減的限速標一定要重視並認真執行,切記切記。
3、如果不幸發現跟在你後方的車突然閃起紅藍警燈,不用驚慌,肯定是沖你來的,老老實實靠邊停車等警察上來盤問吧。倒不是非要雙手放方向盤上,沒那麼誇張,別把手藏起來就OK。
4、除了超速,如果你跑得太慢也會被警察過問。前面提到過的我那幾位正在美西自駕度蜜月的朋友,開福特探險者跟著同行伙伴的野馬慢慢悠,結果被警察截停了,詳見下圖:
美國自助遊攻略
五、停車
在 美國 停車基本算不上大問題(尤其和 北京 相比),前提是一定要守規矩,不能停的地方別停,該交的停車費莫吝惜。
我在 美國 開車20天,見且僅見過一次違章停車被罰的,那是在優勝美地一個野生景點附近的臨時停車區,純沙土的那種,一位警察正站在一輛車旁抄牌,後來我過去看了眼,那車停在BUSINESS PARKING的車位上了,當時車位確實很緊缺,但這一念之差估計夠車主喝一壺了,我在 舊金山 拍婚紗照的攝影師親述她曾因為停車超時被罰500刀。另外我在米國停車從沒遇到過有人工收費的,所有停車費都需要自覺在自助機具上繳納,國內亂停車占小便宜的觀念萬萬不可有。
1、路邊停車
城市裡的路邊收費劃線車位一般都有咪表,用quarter(25美分硬幣)或者信用卡提前根據個人需求付款就行,咪表上一般都有簡易說明,不難操作。註意有些咪表設有時間上限, 比如 Monterey( 蒙特雷 )沿海街道的車位最多只讓停兩個小時,並非不差錢就可以隨便停。就我這次的實際經驗而言,加州 一號公路 景點Santa Cruz( 聖克魯茲 )馬路邊停車咪表只能用硬幣或當地交通卡, 蒙特雷 和 鹽湖城 的咪表都 成功 使用了我的國內VISA信用卡。
在非收費地段路邊停車, 比如 居民住宅區,第一註意路邊告示牌,會寫明每周哪幾天、每天哪些時段是可以或不可以停的;第二註意馬路牙子帶顏色的地方都不能停(尤其要知道紅色代表消防 通道 );第三要註意千萬別擋在別人家的車庫門口或者driveway出口,分分鐘給你拖走。
另外在斜坡上側方位停車,尤其 舊金山 ,停好後前輪必須朝特定方向打死,沒打方向會被罰款,打錯方向也會罰款,這是我在 舊金山 拍婚紗照時化妝師親口說的,她就因為方向打錯被罰過。其實基本原則很好理解:如果你的車忘拉手剎溜車了,那車頭一定要朝馬路牙子撞去,i.e.上坡靠右停、下坡靠左停時,前輪往左打;上坡靠左停、下坡靠右停時,前輪往右打。雖然這樣做我很心疼車輛的懸掛和轉向系統,但為了不被罰款我只能狠心掰方向盤了。
2、停車場停車
和咪表類似,在停車場停好車後也需要自覺繳費,只是得花點時間找收費機器在哪兒。另外有些露天停車場需要將繳費憑條放在車前擋玻璃下以供查驗。
多數時候停車場比路邊停車位更貴,但景區內部停車場大都免費,畢竟掏過門票錢了, 洛杉磯 環球影城和 奧蘭多 迪士尼除外。
3、酒店停車
我住的所有酒店都能免費停車,除了自駕最後一晚住 洛杉磯 聖莫妮卡的BEST WESTERN,必須valet parking(代客泊車),所以掏了12刀(所謂的)服務費。
拉斯維加斯 大道上的酒店必須單獨提一下,以往拉市約定俗成的規矩是大道沿街豪華酒店都提供免費停車場,以景觀、購物、賭場等服務吸引游客,但從16年春天起,MGM(米高梅)旗下的酒店都要收停車費了,即使你住他家酒店,依然每晚至少10刀。如果你不想掏停車費,請避開這些酒店:Aria, Bellagio, Circus Circus, Delano, Excalibur, Luxor, MGM Grand, Mandalay Bay, the Mirage, Monte Carlo, New York- New York 以及Vdara,其他我停過Wynn、Stratosphere、Cosmopolitan(永利酒店、雲霄塔酒店、大都會酒店),都是免費的。另外導航目的地記得輸“XXX Self parking”(某某酒店自助停車),否則鐵定把你導到酒店正門,那兒都是valet parking。
其他重要註意事項:
1、 美國 停車場都有殘障人專用停車位,要麼立個畫輪椅符號的藍色路牌,要麼路牙子漆成藍色,地面車位上也會畫輪椅符號,專供殘障人士停車。這點請嚴格遵守,無論車位多緊張我都從沒見有人違規停過。RV(房車)車位和Business車位類似。
2、養成車頭朝里停的好習慣。和國內不同,米國大部分人停車都習慣車頭朝里,我還見過有停車場明文規定必須車頭朝里停的(“HEAD IN PARKING ONLY”),這和車位的寬度、朝向、車牌展示(米國有些州不用掛前車牌)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入鄉隨俗嘛,適應當地國情,跟著大家做肯定是沒錯的。
3、最後講一下停車安全問題,雖然我覺得米國大部分地區都很安全米國人民也都很nice很熱情,遑論遇到盜搶事件啥的了,但是國人赴美自駕被砸車窗盜走貴重物品的案例網上一搜一籮筐,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租紅色道奇酷威(大型SUV)的姐們兒,光天化日在 舊金山 花街路邊停半個小時車就被砸了。所以絕不可掉以輕心,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停車,車內都別放任何東西,至少不能放貴重物品和包類,如果實在拿不走,請一律鎖後備箱,別給竊賊哪怕一丁點砸窗動機。不過話雖這麼說,我也並非從頭到尾都嚴格遵守,就我個人經驗,郊區比城市安全,停車場比路邊停車安全。在一些國家公園景點的停車場,我偶爾會把背包扔后座拎個相機就鎖車拍照去了。但如果預計10分鐘內趕不回來,那我無論如何都會把車廂清空——把包背走或者鎖後備箱里。就在這篇攻略寫到一半的時候,前面提到的我那兩位正在美西自駕度蜜月的朋友,開著福特探險者,從 西雅圖 一路開到 舊金山 ,當晚興高采烈開過 金門 大橋進入 舊金山 市區,把車停在漁人碼頭附近路邊車位然後玩兒去了,結果回來就嚇懵了,車後窗、後側窗全被砸粉碎,後備箱的一個箱子和背包、后座的一個背包被偷了,損失慘重,包括身份證、駕照、信用卡、1500美元、NBA球票、兩個單反、太陽鏡、WIFI等。且不論後續報警換車各種麻煩浪費時間,關鍵是發生這種事非常影響心情,直接導致他們對米國好感全無,後續旅程各種膽戰心驚。讓我朋友奇怪的是,同行伙伴租的野馬后座同樣放了旅行箱卻安然無恙。然後我給她解釋了一番:砸車賊不傻,他們目的性很強,只針對有財物可盜、且盜竊難度相對較低的目標下手。福特探險者和道奇酷威共同點在 於都 是7座大型SUV,有寬大的後擋風玻璃和後側窗玻璃,且後備箱是開放式直接與后座相通的,這無疑給竊賊通過窗玻璃這一脆弱途徑盜走車內物品提供了極大便利。而雙門野馬的後窗極小,平時就算扳倒前排座椅取后座書包都得費些勁,更別提通過砸窗戶拿東西了。至於放在野馬后座的旅行箱,那隻有一個途徑可以取出來——打開敞篷。別以為軟篷就可以隨便欺負,摸過真車的人知道,野馬摺疊車頂的金屬骨架相當結實,憑人力是無法輕易破壞的。另外三廂轎車的後備箱是全封閉的,比SUV安全許多,所以砸車賊很清楚就算砸了野馬的玻璃也什麼都撈不著,索性只針對SUV下手了。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
美國自助遊攻略
↑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