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生命化作那朵蓮花:一次非典型印度之旅

印度自助遊攻略
佛教進入了大乘期,哈里森那贊助修建了華美的1號窟,隨後大臣、高僧們紛紛效仿,後來的石窟規模和等級也就和最初的幾座有著天壤之別,石窟內外都裝飾了佛像,老石窟內部也繪製了壁畫。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1窟為毗訶羅窟,入口兩側的守護神,左邊是蓮花手 菩薩 ,右邊是金剛手 菩薩 。十二根 石柱 撐起方形石窟,窟內光線幽暗。從牆壁到天花板都繪滿了壁畫,風格從古典主義的高貴典雅向巴 洛克 的豪華絢爛演變。窟中最著名的是《持蓮花 菩薩 》Bodhisattva Padmapani,畫中 菩薩 男身女相,拈花微笑,澄懷靜慮的表情呈現出超凡脫俗的神韻。她的頭部向右傾斜,胸部向左扭轉,臀部向右聳出,這種三屈式是 印度 古代人體美學的典範。
印度自助遊攻略
最裡面供奉著一尊高約三米的釋迦牟尼石像,從左、中、右三個不同角度,可以看出痛苦、快樂和冥想三種不同神態,是大乘佛教建築中的典範。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公元5世紀後的笈多王朝由盛轉衰,卻是 印度 古典主義美術由黃金時期被推至巔峰的時候。晚期的壁畫創作在藝術上更臻完善,構圖宏大莊重,整體感強,線條穩健,色彩典麗,講求透視,畫面景物立體感有所加強,人物裝飾更加華美。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2窟主龕​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4窟的主龕外雕刻了六尊立佛,反映了當時日漸興起的七佛信仰。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6窟是唯一的雙層窟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11窟主龕內的釋迦說法像,其最初的設計是一座佛塔,中途改為營造佛像。這表明,在中 印度 ,崇拜佛像的風氣是從5世紀後半葉開始的。
印度自助遊攻略
公元477年,哈里森那離世,強大的王朝瞬間分崩離析。次年戰火重燃,好容易開鑿了幾年石窟,又被迫中斷了。公元480年末,不知因何原因,阿旃陀本地的僧侶和信眾突然全數逃離。除了少數幾座洞窟大致完成,其餘都是沒有完工的半成品。今天可以看到,石窟中的許多痕跡都表明工程是突然停止的。但即便是“半成品”,也足以驚世駭俗了。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17窟的創作年代早於1號窟,壁畫表現了表現眷戀世俗生活的和皈依宗教情感兩種心情。既有六道輪迴圖,也有幾乎覆蓋了整個牆壁的《譬喻經》中的故事:一個商人的航船在島嶼上擱淺,島上的女妖白天化身為美女,夜晚變成吃人魔王。商人不為聲色所動,在神明的護佑下戰勝了女妖。畫麵線條流暢,各色人物栩栩如生。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19窟是一座支提窟,雖然延續了佛塔崇拜的傳統,但也體現了大乘佛教的信仰:對佛陀的崇拜不再只是舍利塔,在塔的正面開始雕有巨大的佛像,佛陀從指導信徒精進自救的凡人,變成了一個神。石窟內的牆壁和柱子,也都以浮雕或壁畫而裝飾得相當華麗。這相距不到百米的石窟,卻凝聚了幾百年的宗教演變。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24窟是未完成石窟的典型,寬大的廳堂里,滿地半截 石柱 矗立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觸目驚心,我想象著曾經的修行者或石匠們是遇到了什麼樣的事情,不得不匆匆逃離。而其他石窟里那些精美的雕像,就是僧侶們用簡單的工具歷經多少歲月,在這些 石柱 上一點點雕琢出來的。
印度自助遊攻略
第26窟的風格近似於第19窟,是最大最壯觀的一座,也是我們游覽的最後一窟,由高僧Buddhabhadra主持開鑿。 石柱 與佛龕森然排列,浮雕千姿百態。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左首的側廊有一尊約7米長的卧佛,是 印度 最大的涅槃像。他合上雙目,如在安睡。佛身之下的弟子信徒為其圓寂而悲傷。佛祖涅槃時超然的面孔,是整座阿旃陀石窟最後的尾聲。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印度自助遊攻略


Day2-完
Day3,跟著唐僧去旅行小時候看《西游記》,唐僧師徒一行總稱要前往西天靈山拜佛求經。唐僧所稱的“靈山”,在 印度 確實存在,也是昔日釋迦摩尼修行的地方。
印度自助遊攻略
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 印度 ,和 中國 一樣,也曾有個“春秋戰國”時期,各種學說激烈爭鳴,小國林立不勝枚舉,佛祖釋迦摩尼就出生在一個名叫迦毗羅衛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國家,而能數的上來的強國就有16個,之間“組團鬥毆”,就沒有消停的時候。經過長期的戰爭兼併,摩揭陀國(Magadha)脫穎而出,成了列國中的“領頭羊”。(下圖來自百度百科)
印度自助遊攻略
摩揭陀國位於今天 印度北部 比哈爾邦 (Bihar)中部地區,占盡了“天時地利”,周圍有山川河流形成的天然屏障,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礦產豐富,交通便利,全國信仰佛教,公元前684年定都於舊 王舍城 ,後因毀於火災,向北遷至4公裡外的新 王舍城 (Rajagriha)。公元前545年,頻婆娑羅王(瓶沙王Bimbisara)登上王位,通過聯姻與周邊國家建立友好關係,武力征服了東鄰的鴦伽國,其子阿奢世(Ajatsatru)殺父篡位後,摩揭陀國成為東 印度 的霸國。
瓶沙王信奉佛教, 王舍城 就是當時保護和傳播佛教的中心。城四周依山而建起5米厚的城牆,總長約40公里,是 印度 現存最古老的石造城牆,四周的山,就是唐僧師徒拜佛的“靈山”。
釋迦摩尼成佛後,在 王舍城 傳教說法,富有的商人迦蘭陀(梵語kalandaka)為其捐贈建造了竹林精舍(Kalandaka Veṇuvana),讓釋迦摩尼和千餘名弟子居住,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寺院建設,也是釋迦摩尼傳教的重要據點。佛祖沿著 恆河 游行教化,雨季在竹林里安居禪坐修學。釋迦摩尼圓寂後,又在此修建了眾 多佛 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