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緬於斯,沉甸於心--緬甸9日行走與發現
↑仰光 在 緬甸 ,見到最多的就是掛著 中國 三大品牌手機的門店,華為,OPPO,VIVO各領風騷,還有各色各樣印有中文的檔口和產品,街邊攤大排檔一般提供勺子作為主要餐具,但向他們要一次性筷子他們也會有,和 東南亞 其他國家一樣,這裡受到 中國 的影響太多了。然而在 仰光 這個 緬甸 第一 大城 市,沒有看到有太多的華人,而更多的是 印度 裔。漫步 仰光 街頭, 印度 教,伊斯蘭教的風情夾雜在滿是佛教寺廟的大街小巷。各種各樣的寺廟,數不清佛像,每走幾步路就是一個寺院。當然最有名氣的是瑞大光 金塔 ,放眼 仰光 ,大 金塔 矗立在中部的小山上,站在青旅的陽臺能看得到。Myanmar Backpacker(256 Pansodan Street, Tower A, Level 9)位於老城區一棟住宅的9樓,12美金一個床位,和很多寺廟一樣,進門要脫鞋子,這個價格算是 緬甸 青旅裡面比較低的價格,和 越南 、 泰國 等比貴太多了。 ↑緬甸風情旅舍 ↑仰光 ↑仰光 穿過老城區街道,走過集裝箱碼頭,忘記了這天早起趕飛機的疲倦,繼續以我最熟悉的方式,行走來到下個目的地。初見之波特濤塔(Botataung Paya),門票3美元, 塔里 聚集了很多當地人,面對著玻璃窗裡面的金佛,人們排好隊,面朝佛像雙手合十,跪地而拜。一說寺廟神聖,穿鞋子進入有玷污寺廟聖潔之象,而我認為,脫掉鞋子,讓肉體與地面碰觸,使之更加接地氣。儘管我非佛教徒,無任何信仰,但耳濡目染 中國 傳統習俗也讓我和當地人一樣,在佛像面前虔誠地合十而拜,祈禱家人朋友平安。每個寺廟都有捐款箱,和國內寺廟的功德箱一樣,用於寺廟的維護和擴建。 ↑仰光 ↑仰光 ↑仰光 ↑仰光 ↑仰光 ↑波特濤塔 ↑波特濤塔 ↑波特濤塔 喬達基卧佛寺(Chaukhtatgyi Paya)和Ngahtatgyi Paya隔路相望,兩個寺廟本想匆匆一瞥,卻又駐足觀看許久,兩個不同風格的寺廟,建築磚瓦結構和木質結構,卧佛與坐佛。讓人震撼的是喬達基65米長的卧佛,巨大的腳上貼滿了各種不同形象的貼片。卧佛旁的一個圓台有八尊佛像,對應下麵八種動物, 緬甸 屬相分八個(虎、獅、象、無牙象、鼠、天竺鼠、龍、妙翅鳥),按一周七天算,其中周三早上和下午分別為象和無牙象兩個屬相,和 中國 的十二生肖有異曲同工之妙。而獅與虎作為守護神位居屬相之前二,和 中國 傳統文化相仿的是,門前兩隻 石獅 也是作為門神那般存在,在 緬甸 多處亦可見到。 ↑喬達基卧佛寺 ↑喬達基卧佛寺 ↑喬達基卧佛寺 ↑喬達基卧佛寺 ↑仰光 ↑Nha Htat Gyi ↑Nha Htat Gyi 進入 金塔 (Shwedagon Paya)最佳時間是下午五點,這時候地面不會太熱,很多 緬甸 上班族也乘著下班時間趕過來。外國游客需付八美元或者8000甲的進圓費,有東南 西北 四個入口,拖鞋寄存要收200甲,當然這些費用對於 緬甸 地標而言不值得糾結。1500多年前開始修建的大 金塔 在經過不同朝代的擴建,達到現在100米的高度, 金塔 頂蓋上鑲有幾千顆價值 連城 的寶石和一顆76克拉的鑽石,而購置珠寶這些費用,也是通過民間募集而來,甚至將鑲滿珠寶的塔頂蓋放於塔尖上也是靠 緬甸 人自發前來幫忙的。夕 陽西 下,天色漸暗,燈光照亮整座 金塔 ,越來越多的本地人涌進來,而我也不知不覺繞了 金塔 三圈。找個地方坐下來蹭一下 金塔 寺裡面的公共wifi,眼前儘是繞 金塔 轉的人,似乎他們下班之後的日常就是過來這裡,時而轉悠,或者席地而坐,信仰驅使著他們每天固定時間趕來。佛教講求因果,因果之於 緬甸 ,水代表 和平 ,花代表美麗,蠟燭代表智慧,水果代表富裕, 緬甸 人獻上如上之物,寄希望於佛能帶來相應的回報。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轉 金塔 的時候碰到一個 韓國 大媽團,導游在最前面指著塔尖嘀咕,大媽們一個接著一個排好隊,突然一個大媽說一大堆然後把我拉到她前面,再排幾個人就輪到我了。輪到我的時候,導游將我肩膀下壓讓我去看塔尖,寶石在燈光照射下,反射出不同顏色的光,落在 金塔 旁的一片空地上,而我站的地方,正好是反射藍光的地兒,往身後挪動幾步更是看到不一樣的顏色,滿是驚嘆。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瑞光大金塔 時間慢慢而過,中間有一次動身想往大門口走,迴首望去大 金塔 ,卻又轉身回到那片熙攘的廣場中來。不知為何,總覺得在這裡三個小時並不夠,有股力量讓一天下來疲憊的我再轉 金塔 一圈,看看 金塔 四周佛像前的眾生相。對於接下來8天時間將面對無數佛像的旅行者而言,可能有人會說看就看最具代表性的幾個,其他的也是 大同 小異,看多了就沒意思。可對於我來說,不同的地方會遇見不同的人,不一樣的事,旅行的意義在於接地氣的感受這片異域,儘管時間並不長,帶有目的性去瞭解一方水土文化似乎更適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