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日語老師一家的北海道深秋親子之旅~既是旅行也是故事~夢中富良野&桃源鄉美瑛&函館浪漫譚~







但是,走到距離民宿一段距離的地方,下起了傾盆大雨。我是載著仔仔騎車的,旅游途中讓他遇到感冒就不好處理了。急急忙忙,我們在附近找到一家民居,就躲進門口去了。
如果不是雨太大,我們也不會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跑到別人家門口。大雨一直持續了10分鐘。突然,從對面的工廠跑來了一位中年男子,我十分不好意思地給他簡單說明情況,但他似乎並不在意並微笑地和我點頭打招呼之後就走進了屋子裡面。
2分鐘過後,一位年若60歲的阿姨出來了。她打開門之後,我也是連忙道歉和她說明是由。出人意料的是,她跟我說:“大丈夫ですか。うちに入ったら?”(你們不要緊吧。要不進來吧。)。畢竟給別人帶來不便,而且雨也小了很多,於是我禮貌性地婉拒了。然後她從裡面拿了一些吃的東西給我,說:“これ、取って。取ってください。”雖然不太想給別人添麻煩,我也不好意思地收下了。
不可思議的是,我竟然下意識拿起了手機給阿姨拍了一張照,留住這個讓人感動和難忘的一刻。雖然對阿姨不太禮貌,但是她似乎也沒有發現我偷拍這回事。
之後,和老婆提起了我們父子二人避雨的事情,她似乎相當意外,說:“竟然遇到這麼好的人。”。

北海道 農村居民純樸的民風, 互助 的品質、和諧的氛圍,在感嘆之餘,也讓人越發深思。 日本 也是從戰後才開始重視素質教育,但是沒有政府和市民的齊心一致,也沒有今天 日本 良好的社會秩序。對於我們發展 中國 家來說,追趕仍有很長一段路。 停雨之後,我們順著大路向南騎行了不到5分鐘,就到了美馬牛小學。 ~美馬牛小學(美馬牛小學校)~ 創建於1910年,坐落在 北海道 上川郡 美瑛町 美馬牛南二丁目的公立小學。1984年,校舍改建,三角塔尖的屋頂之後成為了其象徵。
據說,當初在改建校舍的時候,當地孩子們和市民提出了一個主意——建一個尖尖的帽子那樣的樓房吧。於是,學校的三角塔尖就應運而生。這種讓人聯想到教會的三角塔尖,與周圍的 北歐 風情的丘陵景觀相得益彰,一直以來是許多攝影愛好者的取材之地。尤其被風景攝影家——前田真三所青睞,經常出現在其作品之中。1991年,以這家學校的三角塔尖為題材的影集『塔之丘』出版。此外,與同在 美瑛町 內的前田真三攝影作品畫廊“拓真館”一起,被評選為“百大 北海道 街鎮美景”。
這所學校是前來美瑛旅游觀光的必到之地。但是,游客的不文明行為也為學校帶來了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也因此,這所小學出台了諸多禁令——不許進入校園;不許在周邊長時間停留;不許從外窗外偷看教室上課;不許跟學生搭話或拍攝;總之一切有可能妨礙師生們工作和生活的事情,都不可以進行。

下過雨的美馬牛小學非常漂亮,芬芳的花草香味勾起我美好的小學記憶。



繼續向南推進,經過30分鐘的騎行,我們第二次來到了“四季彩之丘”。原來從民宿到“四季彩之丘”,竟然是如此的近。前天來到這裡之後,已經十分滿足了,畢竟圓了多年的夢想。今天也並非一定要再來,只不過是我胡亂帶路又來這裡而已。
讓人十分興奮的是,經過一番的研究,我摸熟了從“導覽的山小屋”拿到的超精確地圖,也發現這裡騎行的路線非常的多,蜘蛛網式的分岔路竟然會如此有趣,走起來讓人欲罷不能。







為此,老婆對我抱怨了——為什麼走到這種地方來?雨不停的話還要繼續走嗎?兒子還小,感冒了怎麼半?我們現在回去吧。
我和老婆說:“如果現在回去了,今天的行程就沒有更改的意義了, 北海道 陣雨是家常便飯,下午的天氣應該會有所好轉。”其實我也是心裡沒底,但我當時充滿執念,只能祈禱不再下雨了。
老婆似乎對我的解釋不太認同,希望能下午回去民宿。我答應她等一下雨停之後,就找路回去民宿。雖然是權益之計,但我也只能一邊走一邊隨機應變。


前田真三,生於1922年6月3日,卒於1998年11月21日, 日本 著名的風景攝影師。
曾輾轉於 日本 各地拍攝風景,例如 上高 地,奧 三河 等地方。與 北海道 上川郡 美瑛町 結下了不解之緣,其拍攝的當地山丘風景影集是其代表作,併在當地設立了一所展示個人攝影作品的藝術畫廊。
——風格——
為了更好地開展攝影活動,前田真三於1967年開設了公司“丹溪”。“丹溪”這個名字,據說來自於南 阿爾卑斯山 上的“丹溪山莊”(位於 長野 縣伊那市),是前田真三經常去的地方,並以此為靈感而為公司命名。正因為這個公司名字,前田真三的作品風格被稱為“丹溪調”。
“拍攝風景照的時候,初遇那道風景的瞬間是最重要的。”——這是前田真三的一貫主張。拍攝風景照的時候,總在一處風景蹲守著,等待出現適宜的天氣或者光線,小心翼翼留意按下快門的良機。相對於這種消極的拍攝態度,前田真三更加主張在與一片風景相遇的那一瞬間拍下,保留住其最初的樣子——這種積極的拍攝態度。“僅僅只是註視著眼前風景的話,是什麼也看不出來的。只有主動積極地去探索它,才能從中發現更多。”、“總之就是多觀察,多攝影。”、“在不斷反覆觀察、拍攝的過程中,慢慢地想要的風景自然而然就會出現眼前。”。——作為一名經驗老道的攝影家,前田真三對攝影有著自己的哲學。有看過前田真三作品的人向其本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拍出一份作品肯定需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吧?”。面對這樣的疑問,前田真三回答:“花費的時間可真不少,可以說是我一輩子的時間呢。”。之所以有這樣的回答,是因為前田在拍攝出完美作品之前經歷了不斷反覆練習、不斷積累經驗的刻苦修行,所以相當於“花費了一輩子的時間”。
而且,前田真三也主張“眼睛看到什麼,就拍下什麼”的觀點。我們平時肉眼所見的日常景物,就是存在於我們的視線角度,並且全部對焦。為此,“按照自身視線角度拍攝”以及“從眼前事物到遠處景物,全部對焦拍攝”這兩點成了其拍攝的基本原則。如此拍出來的照片才是景物最自然的角度。
——與美瑛的邂逅——
前田真三在開展攝影活動的初期,對美瑛完全一無所知。在 東京 都港區北青山的丹溪株式會社建立4年後的1971年3月,決定騎自行車,自己一個人進行 日本 環游拍攝。同年4月1日,從 九州 最南端的佐多岬正式出發。接下來的3個月間,前田真三一邊拍攝一邊繼續北上,於同年7月8日到達 北海道 宗谷岬,但旅程中一直沒有路過美瑛。
在從宗谷岬返回的途中,經友人介紹,前田真三在 旭川市 居住的攝影愛好者家中看到一幅在大雪山和旭川附近拍攝的系列攝影作品。其中有一幅“陡田上煙塵紛繞、耕馬飛奔”的黑白照,其背景是“落葉松的山丘”。這張照片不可思議地吸引了前田的註意。於是,問人這張照片的拍攝場所在何處,便得知在「美馬牛峠」(美馬牛山峰)附近。數日後,前田真三決定去看看這個在他心裡留下印記的地方。
於是,同年7月12日過午時分,前田真三來到了美馬牛山峰。美馬牛山峰,位於國道237號,是 美瑛町 和 上富良野町 津鄉的境界線上的山谷。當時,前田真三第一次親眼目睹美瑛的山丘景色——佈滿著白色與淡紫色馬鈴薯花的山丘,夏日陽光下無比爛漫;眺望遠處,十勝岳上環繞著裊裊雲煙;山丘上排列著整然有序的落葉松。眼前看到的景色,讓他不禁覺得這是來自 歐洲 的田園風光。看著這些與迄今為止自己印象中的 日本 傳統景色不一樣的景觀,前田真三心中不由得發出感慨——“原來 日本 也有這樣的地方啊。”。內心深處,被深深地打動了。
就在前田真三架好三腳架,固定好相機打算開始拍攝的時候,突然被路過的一名津鄉當地人大聲呵斥住。原來在當時,傳聞津鄉打算 新建 一個高爾夫場,那人十分反對,於是把前田真三架設的三腳架誤以為是用於高爾夫場地建設的測量工具。前田連忙解釋自己只是來拍攝這裡獨特的風景,那名當地人聽聞後平靜了下來,還邀請前田到家裡作客和喝茶。這名津鄉當地人就是當時 上富良野町 的教育委員,所以非常理解前田的攝影活動。在那以後,正因為有了他的支持,前田真三頻繁出入美瑛、上 富良野 等地的丘陵地區進行攝影活動。

1977年7月20日。從 東京 到美瑛開展攝影活動,已經6年了。這天到達美瑛已經是傍晚時分,太陽早已西斜。東邊的天空佈滿了厚重烏黑的積雨雲,也許來不及拍到想要拍攝的日落景色,但前田真三還是決定去嘗試一下。
於是,登上美瑛“新星綠丘”的時候,前田真三突然發現,濃密的積雨雲下,夕陽的餘暉灑落在廣闊無邊的麥田上,會形成一種迸發出強烈色彩對比的奇妙光景。一開始,前田真三拍攝了麥 田中 佇立的一棵白楊(後以《麥秋多彩》為題發表)。過了十幾分鐘後,積雨雲變成藏青色,映襯著雲底下綻放鮮艷色彩的紅色麥田。前田真三捉住這一瞬間,按下快門拍下了此景。
拍攝過後,日落西山,只剩下些微微動人的紅色餘暉。正因為拍到了這樣的景色,前田真三才恍悟到如此道理——即便在覺得已經拍攝無望的時候,也要不放棄挑戰,只要有這種堅定的心,一定會拍出傑作。那次拍攝的第二份作品便以《麥秋暮色》為題發表,收錄進《丘之四季》寫真集後並更改名為《麥秋鮮烈》。《麥秋鮮烈》成為了前田真三的代表作,除了影集的封面外,一段時期內還被微軟公司等廣告媒體廣泛使用。
當時前田真三拍攝的那片赤紅麥田,種植的是一種叫做“火焰小麥”的小麥品種。這種小麥成熟之後稻穗會帶上一小抹紅色,在當時的 北海道 被廣泛培育栽種,但收成量卻不盡樂觀。所以,之後的種植面積急劇減少,到後來已不再出現在美瑛的農田上。可是,在《麥秋鮮烈》發表後,1999年以來 美瑛町 的志願者開始火焰小麥的重新種植。

1978年,前田真三在美瑛的山丘拍攝活動過程中,初次到訪了位於町拓進的千代田小學舊址。這個小學自1971年廢校以來一直被棄置,校內荒草叢生,校舍的屋檐蜷縮,校舍內的地板因漏雨而腐蝕斷裂。
1985年,一次前田真三和 美瑛町 辦事處的人就餐時,問起了千代田小學舊址被棄置的事情。當時的城市規劃部的課長則問他:“那你覺得那片地怎麼利用才更好呢?”。那時前田真三也是半開玩笑地回答道:“要不要試著開一所寫真藝術展覽館?”。次年,在美瑛市長的牽頭,並得到辦事處的支援前提之下,攝影藝術畫廊正式落成。
攝影藝術畫廊靈活利用了舊千代田小學的體育館和教室的格局,於1987年7月10日正式開館。取地名“拓進”的“拓”以及前田真三名字“真三”和“寫真”的“真”,這個攝影藝術畫廊最終以“拓真館”命名。拓真館不僅有攝影作品的陳列,還上映各種影像視頻,也被用作攝影基地。
攝影藝術畫廊周邊的環境建設也花了一番功夫,設有各式花田和250米長度的白樺迴廊等。拓真館常年開放,但曾在2010年冬季臨時休館。



我們打開了門,脫了鞋,踏上舒適的木地板。頓時,舒適的暖氣瞬間撲面而來,舒緩了我們今天的疲憊感和焦躁感。拓真館內陳列著前田真三於不同時期在美瑛各個地方拍攝的風景照和明信片,每一張照片都用精美簡約的畫框裝裱著。
拓真館是我們今天所有景點裡面,最值得一來的地方。欣賞美妙的風景照,也許只是外在的精神層面。通過這次的游覽,我對前田真三這位攝影師有了不少的瞭解——他的攝影生涯、他對攝影藝術的理解、他對美瑛這片土地那份執著的愛。
我覺得,前田真三是 日本 傳統藝術家的側影——自由、求實、發掘、執著。每位藝術家都堅守著自己的藝術風格,不斷失敗、不斷嘗試、不斷創作。也許,這能解釋為什麼 日本 是一個盛產藝術家的國度。




不知不覺,已經將近下午3點了。我們繼續騎車前往下一個景點——「ファームズ千代田」(千代田農場)。
PS:老婆似乎沒有提起回去民宿這回事。似乎她也對這次的景點比較喜歡。既然沒有提起,就繼續進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