癢 (大同—太原—平遙 7日)


張壁古堡是 中國 現有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遺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等許多文物古跡,特別是隋唐地道、劉武周廟、琉璃碑等為全國罕見
最讓人嚮往的是這裡還有一個充滿神秘感的迷宮暗道
出發之前有跟一起的一對小情侶提過,他們是同意一起去的(因為單兩個人無法去,包車太貴,這種情況在旺季是絕對不會出現的)
可是玩好王家大院就不願去了....... 好吧,在找不到另外同行的拼車情況下,只好遺憾的放棄了 又見平遙也許遺憾成就的是另外一段遇見
沒去張家古堡,很早就回到客棧,原計劃還沒決定一定要看《又見 平遙 》的
現在時間多出來了,很乾脆的就買好了票 (一樣找客棧,會有折扣價格)
《又見 平遙 》講述了一個關於血脈傳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 平遙 古城票號東家趙易碩抵盡家產,從沙俄保回了分號王掌柜的一條血脈。同興公鏢局232名鏢師同去。七年過後,趙東家本人連同232名鏢師全部死在途中,只有王掌柜的兒子一人回來,王家血脈得以延續 這是一個大型的室內實景情景劇,為了這出劇,還特意在古城邊建造了一個占地350畝的古城劇場
且不論這個項目是否對古城的環境或者整體性會帶來什麼破壞
今天僅從藝術層面來談他帶給我的衝擊 又見 平遙 ”劇場設計靈感來源於古城內綿延起伏的屋面,有高潮、有低谷,一波三折,起起落落,仿佛在演繹著一幕幕人生大戲,也展示著古城曾經的繁華與滄桑

總覺得這樣的表演不會跟以前我所看到類似的演出會有什麼不同
這個想法並沒有維持很久,因為一踏入劇場已經被這裡的場景所吸引
而且更加奇怪的是這裡居然沒有座位
場景是跟我在 平遙 古城裡所看到的鏢局格局大致相當
散落在院子里的還有幾個木台,臺上放著玻璃的桶
完全讓我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哪個位置是最佳的觀賞點,這出戲又要從何開始? 在搭的高高的臺上,旁白出來了,用渾厚的聲音說明瞭觀賞註意事項
大致介紹了故事的由來以及交代了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場景概況
接下來我們基本都會穿梭置身於這樣真實的場景之中,演員就遍佈在我們身邊
他們是商販,是鏢師,是管家,是侍女,各種職業各種場景不斷的交換
一會兒是街道,一會兒是大院,一會兒是城牆,一會兒又是黑空間
就是力圖還原那個年代,那個空間的真實感
觀眾完全是步行邊走邊看,表演者會深入人群之中,甚至與觀眾對話,讓觀眾有機會成為戲劇的一部分
真正做到了身臨其境
這個故事就這樣不經意間的在你眼前鋪展開來…… 第一幕 鏢師洗浴
出鏢前的儀式,祈求平安
鏢局的女人們送彆著自己心愛的男人,她們也明白這趟鏢凶多吉少
也許一別就是一輩子,紛紛在男人身上重重的咬上一口
哪怕變成孤魂野鬼,也能通過這個戳帶你回家,回到 平遙 ,何其悲壯


全部一比一實景,真人演繹,湊近了你還能發現他們真的在對話
我碰到的那對在聊縣裡的八卦,一丈夫偷腥被老婆抓包,然後追著老公打
跟演員對話,他們還會根據情景回答你,提示你接下來要去看什麼
這感覺簡直就是RPG游戲的實感,太棒了


趙少東家尚未婚娶,此次出鏢生死未卜
也為了趙家留一條血脈,臨走之前需娶妻完婚
趙家娶親,鄉親們紛紛把家裡適齡的姑娘送來了,哪怕知道有成為寡婦的可能
除了感動於趙家的義舉,更為趙家一貫的口碑與重情重義

先選金蓮,需能完全塞進碗里才算合格
再看手指,掌紋
接著眉目,後背,臍眼,臀部
一套程序極其複雜,不得不感嘆老祖宗封建的那套,雖不可取但的確講究

鳳冠霞帔,典型的中式婚服,漂亮



趙東家走了,趙東家的妻子如願添了男丁,讓趙家有了子嗣
卻因難產丟了性命,在彌留之際,留了一句話:生都生了,死就死吧

趙東家抵盡家產,去沙俄保回了分號王掌柜的一條血脈。
但是7年過去了,同興公鏢局232名鏢師同去,只有王家兒子回來了......
城牆上的那出戲精彩震撼至極,232名鏢師魂歸故里


時間又拉回到現在
管家手提燈籠告訴大家:東家走了後,再也沒有回來,趙家敗了
也通過管家知道了,趙東家死在了趕回 平遙 的路上,王家小爺帶著他墳頭的一捧土,讓他歸了趙家祠堂
王家人每年都會回到 平遙 祭奠祖先,同樣的他們也會為趙家燃上一炷香
故事本身到這已經結束
讓人體會到了 平遙 人的守信仗義
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可以說這原本是個非常慘烈的故事,可最後導演很好的將他進行了升華
重新編曲的 山西 民歌桃花紅杏花白響起,讓我們更加陷入了對本源問題的思考
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從哪裡來?
也許故鄉對你來說就是總要在生日時吃的那碗面
是逢年過節始終放不下的那份牽掛
然而不論你身在何處,故鄉院子里的那株桃花依舊綻放著,等待著你的歸來
你是不是也想起了你的故鄉?那個你兜轉了一輩子還是希望回到最初的那個地方
來 平遙 你一定不能錯過這出戲!


山西 博物院占地168畝,建築面積5.1萬平方米,總投資近4億元人民幣,珍貴藏品約40萬件
山西 博物院的基本陳列以“晉魂”為主題,由文明搖籃、夏商蹤跡、晉國霸業、民族熔爐、佛風遺韻、戲曲故鄉、明清晉商等7個歷史文化專題和土木華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圓世界、瓷苑藝葩等5個藝術專題構成
開放時間9:00---17:00 ( 周一閉館)
門票:免費
展館非常大,如果用心看,估計得花上一整天
又看到合掌露齒 菩薩 了

西周晉侯鳥尊出土於 山西 省 臨汾 市 曲沃 縣和 翼城 縣交界處的天馬——曲村晉文化遺址中的晉侯墓
晉侯鳥尊高39釐米,長30.5釐米,寬17.5釐米。整個鳥尊以鳳鳥回眸為主體造型,頭微昂,高冠直立。禽體豐滿,兩翼上捲。在鳳鳥的背上,一隻小鳥靜靜相依,並且成為鳥尊器蓋上的捉手。鳳尾下設一象首,象鼻內捲上揚,與雙腿形成穩定的三點支撐,全身佈滿紋飾。造型寫實、生動,構思奇特、巧妙。鳥尊的蓋內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彞”,可證明為宗廟禮器。


史書中最早出現的“ 中國 ”一詞,指的就是上古虞舜時代的 山西 南部。
這一路上,你會對這裡的風土人情產生深深的依戀感
未曾來過這裡,但卻好像已經在這裡住過好久好久
究其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我們骨子裡對漢文化“根“ 的認同與歸屬感
記憶一直不是我的強項,卻很驚奇的發現我對兩年前的這次旅行印象如此深刻
當兩年後的今天再回憶起這些細枝末節時,居然一點也不費勁
但是完成這樣一篇游記,卻需要花費更大的精力
斟酌了再斟酌,修改了再修改
因為 山西 這個地方每個景點都包含著深刻的文化底蘊
我怕遺漏,又怕敘述不清
我已經竭盡全力將我的見聞,付諸於圖片與文字
但這一切與你身臨其境相比都是蒼白無力的
山西 真的值得你來好好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