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隨拍】知青五十載第二故鄉行(10)——美麗陳村俺的家
美麗陳村俺的家,我們又回來啦,車剛一進村就受了鄉親們的歡迎,使老知青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下鄉剛入村時的情境,此情此景,此時此刻,知青們心頭涌起一股暖流。這裡有我們居住過的房屋,這裡有我們春種秋收的黃土地,這裡有許多熟悉的鄉親,曾經一起動彈的小伙伴都老態龍鐘了,但還能一眼就認出我們。一下車我們就看見村裡的環境衛生得以改善,處處都很乾凈,據村老支書介紹,村民們也常常掛念著當年的老知青,聽說老知青要回來,村裡做好了精心準備,熱情歡迎老知青們回來,頓時讓我們感到非常的親切。雖然歲月改變了容顏,但大家依舊能一眼就認出原大隊老一屆的領導班子健在的成員,一雙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一句句久違的問候暖人心肺。與村民拉拉家常,談談變化,敘敘友情,喜悅心情寫滿燦爛的臉上。按事先安排,村委 會安 排了一個簡要的歡迎會與老知青們共抒別後情思,年輕的村黨支部書記對老知青們的回來表示熱烈的歡迎,並介紹了村裡的現狀及發展規劃,希望老知青們能常回來看看,重敘鄉情。當年親自到公社接我們到陳村的老副書記也拄著拐棍來看望大家,當年的民兵隊長、團支部書記、老會計、連老啞巴也來了,談起往事,對知青們所做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歷歷在目。老知青們也表達了對第二故鄉和父老鄉親的深深思念之情,大家講述著記憶中的往事,歡聲笑語,其樂融融。會後老知青們就急不可待地循著記憶找尋當年的影子,這是原來的大隊部、老戲臺是原來的供銷社、供銷社旁邊是原來的老榨油房,老知青們一眼就能辨認出的原有建築,一下子就還原了五十年前印在我們腦海中的畫面。除了景、物,不變的還有那質朴的鄉情和鄉音。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親切。那段激情歲月里留下的烙印卻是永遠無法磨滅的,憶當年,知青下鄉來到這裡和當地村民一起勞動,一起生活,與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知青們還走訪了當年住過的房舍,勞動過的田地,探望當年的房東及鄉下好友。想當年,是我們同鄉親們一起抬著重重的水泥電線桿上山,立起一根根電線桿,給小山村帶來了光明;是我們與鄉親們一起三班倒打洞子挖槽,引來了自來水,改善了小山村只能靠吃水窖水的艱苦生活;是我們與鄉親們一起抬石頭壘堾修築大寨田;現如今,山村變大了,山村更美啦,整齊、平坦的街道,成排的紅頂大瓦房,氣派的個性大街門,一排排的蔬菜大棚改善了吃不著蔬菜的小山村的生活,還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看到眼前第二故鄉的變化讓老知青們感慨萬分。每每老知青們相聚談論最多的話題還是插隊的那幾年,大家都是稱自己插隊的地方為“我們村或者你們村”。就算是在離開了插隊地方以後,有過許多的人生履歷,但往往在記憶中,人生經歷中仍然比不上插隊時的那短短幾年來的清晰和值得回味。這就是老知青們腦海中最重要的位置,因為那是人生中最艱苦的年代,因為那畢竟也是我們灑下過青春汗水和熱血的地方,是我們邁向人生最重要的第一步的地方,也是我們從懵懂少年漸漸走向成熟的課堂。望著嶄新的村容村貌,出乎我們意料的變化,在驚喜之餘也由衷的為他們感到高興。對於令我們回憶的第二故鄉,無論它變與不變,我們對它的思念和熱愛之情都不會改變。永遠忘不了這片土地的,永遠忘不了這裡的鄉親,歲月無情人有情。在這短暫相聚的時刻,讓我們開懷暢談,共同渡過這美好的時光,共同分享這濃郁的鄉情,願我們的友情像陳年老酒一樣散髮出誘人的香氣。相聚的時刻是激動快樂的,卻又是短暫的,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五十年又得以再相見,可謂是久別重逢。今天的聚會雖然短暫,但留給彼此的是更加深遠、更加長久的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