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幻北非——摩洛哥半月談








轉戰其他店鋪,又被帶著伊斯蘭風格的古董傢具迷著留戀不肯走,哎,迷戀的都是“龐然大物”,個個不切實際。目標是宏大的,現實是落寞的,逛到最後望見大件避而遠之,戰果就只剩下沙瓶、手鼓,躺在行李箱里是真顯“寒酸”。



與一起拼團的四個小伙伴在廣場碰頭,日間的廣場平靜內斂得全無昨夜群魔亂舞之象,“判若兩人”。


車輛比我預想中的高檔不少,是一輛奔馳minivan,司機大叔是個沉默寡言的中年男子,一早從 卡薩布蘭卡 開了3個小時趕來,我們七人的行李箱將後備箱塞得滿滿噹噹,車內空間很是寬敞舒適。
十點準時出發,開出廣場,一路從 馬拉喀什 新城 往郊區開去,景色越來越荒蕪,海拔也越來越高,在飛機起飛時都未出現的耳鳴在此刻襲來,同行的小伙伴流鼻血、暈車,各種不適侵襲而來,確實路況略差,對於“坐車”這一體力活兒不適應的小伙伴出發前千萬得把暈車藥吃了。
從國內背了不少零食過來,一路上吃吃喝喝睡睡看看,倒也不無聊,車子開了約5個小時,終於到達艾本哈杜村,想來司機大叔才是最辛苦的,大半天的居然已經開了8個小時的車。他帶著我們在村口找了一家飯店,其實是一家設施很齊全的酒店,後院還有一個泳池,在這荒漠色中是很亮眼的一道藍色。

這一座始建於公元8世紀的千年古村落,由 卡斯 巴建築組成,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摩洛哥 的傳統民居有多種,在南部,是具有堡壘特色的 卡斯 巴,用當地特有的泥沙堆砌而成,背靠著撒哈拉,是沙漠的大門戶,一眼望去就是與荒漠融為一體的顏色,像是變色龍,自帶一層保護色, 卡斯 巴大部分分為三層,底層馬廄,二層糧倉,三層住宅。這裡是古時 馬拉喀什 前往撒哈拉的必經之地,現如今如此聞名,全仰仗《權利的游戲》在此取景,是劇中龍母的奴隸城淵凱,同時也是《阿拉伯的勞倫斯》和《木乃伊》等影史佳作的取景地。










進村的道路兩側擺滿了色彩艷麗的圍巾毛毯等工藝品,堡壘前有一條流淌著紅色泥漿水的河谷,可惜,我們此時見到的是一條近乎乾涸的河流,河灘邊有很多當地的孩子翹首以待,待的是何人何物,大家自然明白,別被自願“好心”攙扶的孩子迷了眼,會讓你付出小費的代價。






人手一張10迪拉姆的門票,進入堡壘內部,一頭頭騾子馱著滿兜的垃圾慢悠悠得踱過,生活氣息濃郁,然而看到的大多為假象,現在的民居基本無人居住,一個空蕩盪的軀殼,歲月早已將老屋的棱角磨光,只餘小攤小販在此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