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再次遇見你】二刷臺灣,發現寶島不一樣的精彩



臺灣 東部分為兩個縣市, 花蓮 和 臺東 ,因而也時常被叫做花東地區。花東兩縣面積是全台最大的之二,但是人口卻只有二三十萬,只比幾個離島縣多一點,所以人口密度可以說是非常低了。在花東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面積的田地山林,這些都是 臺灣 其餘地方不存在的現象。
曾經在 臺東 聽到有大陸游客表示 臺灣 的一大好處就是人少,這種說法其實是極不准確的,因為 臺灣 整體的人口密度是全球人口超千萬的國家或地區中最高的之一,所謂的人少只是在 花蓮 臺東 的一種特殊現象罷了。
花東地區人口較少,因此很多地方都保持著自然原貌,使這裡成為了島內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個人認為到 臺灣 絕對不應該錯過這片區域。不要說在 臺灣 ,這裡的很多景色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級,尤其是海景,在大陸是無法看到的。
我們這次沒有再去 臺東 ,只抽了周末時間到 花蓮 玩,依舊是最經典的路線七星潭、清水斷崖和太魯閣。
除此以外,個人非常推薦的則是游覽 花蓮 至 臺東 這一條線,有兩種選擇,一是走縱谷線,可以沿著臺鐵路線去瑞穗 池上 鹿野 等地,主要是鄉村風光;二是走海線一路玩石梯坪三 仙台 等景點,以海景為主,兩條線的景色都非常好。
>七星潭七星潭位於 花蓮 市區的北側,是市區附近最佳的觀 海地 點,漫長的鵝卵石沙灘就在太平洋的蔚藍海水與高聳挺拔的海岸山脈之間向遠方延伸。
前往七星潭所在郊區最便捷的方法依舊是打車,從市中心過去大概200多臺幣。











清水斷崖地處偏遠,幾乎只能通過包車或者自駕到達。但是我們很幸運,儘管沒有提前預定好包車司機,但是由於當時正處旅游淡季,所以早上走在市區的馬路上也可以很輕易地招到出租車願意帶我們去清水斷崖和太魯閣一日游,費用也相當划算,三個人一共2400臺幣,甚至感覺比幾年前還便宜些。
一般來說,七星潭、清水斷崖和太魯閣這三處景點都位於 花蓮 市的北邊,比較方便包車一同游覽。不過我們前一天已經自行去過了七星潭,因而這次行程就只剩下清水斷崖和太魯閣了,時間比較充裕,可以早一點返回,這當然也是司機師傅要價比較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太魯閣位於 臺灣 著名的中部橫貫公路的東端起點,從海平面開始攀升,一路到達 南投 縣境內海拔高達3000多米的武陵,是島內重要的交通要道。但是由於路況艱險,途中穿越了大量地質災害易發地段,因此這條公路經常受到塌方等的影響而中斷,我們在乘車進入景區時也能夠看到路邊不少落石和被毀壞的原始路基。所以為了安全,在深入到核心地帶之後,游客們都應該去路邊專門領取一頂安全帽戴在頭上,雖然不甚美觀,但畢竟安全還是最重要的。
作為景點的太魯閣主要是由多條步道組成,常聽到有人說 臺灣 的這些山水無法同大陸的名山大川相比。這的確是事實,但我們要意識到大陸西部的自然風光即使是放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頂尖的存在,與 臺灣 這一座小島相提並論並不合適。實際上,太魯閣的景觀在 中國 的東部地區還是比較獨一無二的,而且它本身擁有的地質價值也完全夠的上世界級的水準,我們常可以在公園裡看到外國游客的身影。
個人認為太魯閣最值得一去的步道是白楊步道和燕子口步道,這次很可惜白楊步道似乎因故封閉了沒能去成,不過之前一次在那裡的徒步還是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陡峭的崖壁、河道中的巨石和清澈的溪水都是太魯閣最突出的標誌。

砂卡礑步道的入口處位於砂卡礑大橋的一端,左右兩側各有一部樓梯,根據指示一邊下一邊上即可。整條步道長度大概有四五公里,但其實沿途的風光都很相似,差別不大,所以一般建議大家走到五間屋附近後原路返回就可以了,沒必要繼續往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