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14國,1個人1只包,我在東歐划下一道豎線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看著這藍色的天,藍色的海,紅色的屋頂,再加上遠方的絲絲白雲,我突然意識到——這不就是 克羅地亞 國旗的顏色麽?
在山頂發現了一群羊,領頭的那隻也靜靜卧著欣賞這美景。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從山上下來時間還早,老城區的巷子裡人還不多。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 古城區歷經數百年的建設和發展,於13世紀成為 地中海 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被譽為“亞里亞德之珠”。但發生於1667年4月6日的 杜布羅夫尼克 大地震將當時的古城嚴重損毀,超過5000人死亡。後來的重建工作 成功 地保留了古城區的基本原貌。
1979年聯合國將科文組織將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隨著九十年代初前南斯拉夫解體, 克羅地亞 共和 國宣佈獨立。在 塞爾維亞 的殘餘部隊南斯拉夫人民軍對 杜布羅夫尼克 發動侵略,從1991年10月1日開始了對 杜布羅夫尼克 長達七個月的圍困。時不時的炮擊不僅造成的當地居民的死傷,也對古城造成了損毀。最終在1992年的5月, 克羅地亞 軍解放了 杜布羅夫尼克 。因為這次戰爭, 杜布羅夫尼克 成為了瀕危遺產。在戰爭結束後,飽受炮轟的古城區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引開展了修複工作。
這裡是美劇《權力的游戲》的取景地。古城區的城牆保留完整,繞著城牆走一圈可以一覽古城的風光。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吃完午飯後我索性坐在路旁的石階上,享受著 地中海 的暖風和陽光。下午三點多我動身去往車站,在那裡登上了前往 莫斯塔爾 的大巴。
大巴前行了一個多小時後抵達邊境。這大概是是我見過的最簡陋的一個邊檢站: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建築,沒有荷槍實彈的軍警,有的只是簡陋到不能再簡陋的一根橫桿和一兩個邊檢官員。車上所有人的護照被收走後檢查,沒有問題後返還。
這是 波黑 的入境章。 【莫斯塔爾】進入 波黑 後,眼前所見的城鎮和村莊與 克羅地亞 的相比明顯破敗許多,許多在 波黑 戰爭期間被毀壞的建築物至今尚未重建或完全摧毀。斷壁殘垣,荒涼滿目。
到達 莫斯塔爾 已是晚上七點半,本打算放行李到青旅然後趕在太陽落山前去鎮中心轉轉,但青旅的老闆告訴我他已經準備好了熱湯、麵包和啤酒,讓我先好好歇息,我被他的真誠打動了,臨時決定放棄已買好的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去 薩拉熱窩 的車票。我用完了熱湯和麵包,告訴他啤酒等我晚上回來再喝,便匆匆趁著天色還未全黑先去了鎮中心。
在這次旅行開始前, 莫斯塔爾 這個小鎮是僅次於 杜布羅夫尼克 我期待度第二高的地方。為什麼這樣呢?
之前從來沒有聽說個哪個城市或村鎮因為一座橋而得名,Mostar就是“守橋人”的意思(事實上most在很多 東歐 most在很多一些 東歐 和大多數巴爾幹半島國家的語言中都是橋的意思)。四百多年前奧斯曼帝國時期在這裡的內雷特瓦河上建造了一座石拱橋,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一座規模空前的橋梁。如果失敗建造者會被處以極刑,所以設計師已經準備好在腳手架最終移走的那一天舉行葬禮。結果這座橋安穩的矗立了427年,期間天災奈何不了他,卻最終毀於人禍,多少有些諷刺的意味。
1992年 波黑 戰爭爆發, 莫斯塔爾 經歷了長達十八個月的圍城戰役。起初波斯尼亞的 克羅地亞 裔與穆斯林聯合對抗波斯尼亞的 塞爾維亞 裔,但當他們 成功 地擊退了塞裔後,由於政治及種族因素的影響,原本合作的雙方為了爭奪領地以及 莫斯塔爾 市的所有權爆發了戰爭。最終在1993年11月9日古橋被摧毀,2001年開始重建,實用的大部分材料來自於河底打撈起的老橋的殘骸,不足部分則來自於當地的採石場。2005年 莫斯塔爾 老橋和其附近的舊市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河邊的一塊石頭時刻提醒著人們不要忘記這段黑暗的歷史,不要忘記戰爭帶給人們的傷痛,遠處的橋即為 莫斯塔爾 古橋。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天色全黑事後我回到了住處。與其說是青旅,其實更像是民宿。老闆和他的兒子住在樓上,樓下的兩個房間被改造成了青旅。當晚,我和老闆還有另外一個來自澳洲的房客一起坐在小院里喝酒聊天。老闆說這間青旅的名字David也是他兒子的名字。在 上高 中的兒子是他全部的希望。他的祖父經歷了一戰,父親經歷了二戰,自己經歷了南斯拉夫內戰,希望兒子這代能夠不要再經歷任何戰爭。他還告訴我說從古橋上跳入河中是當地年輕男子的傳統,這裡每年夏天還會舉行跳水比賽。
第二天早上起床後,老闆準備了豐盛的早餐。飯後我又走回古橋附近,欣賞它白天時的模樣。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拍攝古橋最好的角度是在科斯基·麥哈麥德帕夏清真寺的塔頂。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午飯前我趕去車站買下午一點去 薩拉熱窩 的大巴票,售票的大嬸兒英文不是很好,我對她連說帶比劃才終於搞定,接下來趕回青旅去拿行李。
在山頂發現了一群羊,領頭的那隻也靜靜卧著欣賞這美景。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杜布羅夫尼克 從山上下來時間還早,老城區的巷子裡人還不多。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 古城區歷經數百年的建設和發展,於13世紀成為 地中海 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被譽為“亞里亞德之珠”。但發生於1667年4月6日的 杜布羅夫尼克 大地震將當時的古城嚴重損毀,超過5000人死亡。後來的重建工作 成功 地保留了古城區的基本原貌。
1979年聯合國將科文組織將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隨著九十年代初前南斯拉夫解體, 克羅地亞 共和 國宣佈獨立。在 塞爾維亞 的殘餘部隊南斯拉夫人民軍對 杜布羅夫尼克 發動侵略,從1991年10月1日開始了對 杜布羅夫尼克 長達七個月的圍困。時不時的炮擊不僅造成的當地居民的死傷,也對古城造成了損毀。最終在1992年的5月, 克羅地亞 軍解放了 杜布羅夫尼克 。因為這次戰爭, 杜布羅夫尼克 成為了瀕危遺產。在戰爭結束後,飽受炮轟的古城區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引開展了修複工作。
這裡是美劇《權力的游戲》的取景地。古城區的城牆保留完整,繞著城牆走一圈可以一覽古城的風光。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杜布羅夫尼克古城區 吃完午飯後我索性坐在路旁的石階上,享受著 地中海 的暖風和陽光。下午三點多我動身去往車站,在那裡登上了前往 莫斯塔爾 的大巴。
大巴前行了一個多小時後抵達邊境。這大概是是我見過的最簡陋的一個邊檢站:沒有鋼筋混凝土的建築,沒有荷槍實彈的軍警,有的只是簡陋到不能再簡陋的一根橫桿和一兩個邊檢官員。車上所有人的護照被收走後檢查,沒有問題後返還。
這是 波黑 的入境章。 【莫斯塔爾】進入 波黑 後,眼前所見的城鎮和村莊與 克羅地亞 的相比明顯破敗許多,許多在 波黑 戰爭期間被毀壞的建築物至今尚未重建或完全摧毀。斷壁殘垣,荒涼滿目。
到達 莫斯塔爾 已是晚上七點半,本打算放行李到青旅然後趕在太陽落山前去鎮中心轉轉,但青旅的老闆告訴我他已經準備好了熱湯、麵包和啤酒,讓我先好好歇息,我被他的真誠打動了,臨時決定放棄已買好的第二天早上六點多去 薩拉熱窩 的車票。我用完了熱湯和麵包,告訴他啤酒等我晚上回來再喝,便匆匆趁著天色還未全黑先去了鎮中心。
在這次旅行開始前, 莫斯塔爾 這個小鎮是僅次於 杜布羅夫尼克 我期待度第二高的地方。為什麼這樣呢?
之前從來沒有聽說個哪個城市或村鎮因為一座橋而得名,Mostar就是“守橋人”的意思(事實上most在很多 東歐 most在很多一些 東歐 和大多數巴爾幹半島國家的語言中都是橋的意思)。四百多年前奧斯曼帝國時期在這裡的內雷特瓦河上建造了一座石拱橋,在當時那個年代是一座規模空前的橋梁。如果失敗建造者會被處以極刑,所以設計師已經準備好在腳手架最終移走的那一天舉行葬禮。結果這座橋安穩的矗立了427年,期間天災奈何不了他,卻最終毀於人禍,多少有些諷刺的意味。
1992年 波黑 戰爭爆發, 莫斯塔爾 經歷了長達十八個月的圍城戰役。起初波斯尼亞的 克羅地亞 裔與穆斯林聯合對抗波斯尼亞的 塞爾維亞 裔,但當他們 成功 地擊退了塞裔後,由於政治及種族因素的影響,原本合作的雙方為了爭奪領地以及 莫斯塔爾 市的所有權爆發了戰爭。最終在1993年11月9日古橋被摧毀,2001年開始重建,實用的大部分材料來自於河底打撈起的老橋的殘骸,不足部分則來自於當地的採石場。2005年 莫斯塔爾 老橋和其附近的舊市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河邊的一塊石頭時刻提醒著人們不要忘記這段黑暗的歷史,不要忘記戰爭帶給人們的傷痛,遠處的橋即為 莫斯塔爾 古橋。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天色全黑事後我回到了住處。與其說是青旅,其實更像是民宿。老闆和他的兒子住在樓上,樓下的兩個房間被改造成了青旅。當晚,我和老闆還有另外一個來自澳洲的房客一起坐在小院里喝酒聊天。老闆說這間青旅的名字David也是他兒子的名字。在 上高 中的兒子是他全部的希望。他的祖父經歷了一戰,父親經歷了二戰,自己經歷了南斯拉夫內戰,希望兒子這代能夠不要再經歷任何戰爭。他還告訴我說從古橋上跳入河中是當地年輕男子的傳統,這裡每年夏天還會舉行跳水比賽。
第二天早上起床後,老闆準備了豐盛的早餐。飯後我又走回古橋附近,欣賞它白天時的模樣。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拍攝古橋最好的角度是在科斯基·麥哈麥德帕夏清真寺的塔頂。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莫斯塔爾 午飯前我趕去車站買下午一點去 薩拉熱窩 的大巴票,售票的大嬸兒英文不是很好,我對她連說帶比劃才終於搞定,接下來趕回青旅去拿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