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土著搜食記2018.06.25更新
其實老闆的煎餃技術是非常了得,講真外面的煎餃說是煎,其實是炸的,這家店也不例外啦。餃子煎得非常 成功 ,金黃色而且三面都脆脆的又有點焦。咬下去可以感受餃子皮非常薄,脆得“咯吱”一聲就咬破,而有些地方又很依奀,口感是滿分。
然而壞就壞在味道上,餃子裡面沒有多少肉。就說你說給魚肉我也很滿足,可是連魚肉都沒有,完全就是粉+沙葛+蘿蔔+韭菜/玉米紅蘿蔔,只能說餃子很北方,不適合我的口味。 尋味花都 味康源 養生堂這家店到底在這裡多久了?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有意識以來它就在了,這或許就是新花街附近的食肆留給大家的印象。小小的一個十字路口,附近聚集了4間學校,其中包括兩間高中。於是乎附近的飲食行業迅速崛起,並從此屹立不倒。直到近來,秀全中學搬遷後,這條枝葉茂盛的林蔭大道也逐漸冷清了下來。撐得住的,依舊是那些老字號街坊店,正如今天的煲仔飯。
這家店叫養生堂,其實人家全名叫味康源養生堂,可能因為太難記,大家都直接叫養生堂或者煲仔飯。曾經新花街還有一家做煲仔飯的,可是最終還是被養生堂打敗了,如今傲視群雄。
環境的話,老字號大家就不要奢求太多。勝在以前臭臉的阿姨現在服務態度好了很多很多,每一個都是笑嘻嘻的。價格的話,當然比四年前我讀書的時候貴了不少,可是擺到 廣州 來講這價格和它的用料就真的白菜價了。
最得意的是,他們家的快餐和煲仔飯有一樣的材料,大家看到餐牌上一行寫著快餐,一行寫著煲仔飯,其實快餐就是碟頭飯,講真以前放學時間少,點會有時間等煲仔飯,一般都是吃快餐。肉碼勾芡炒一炒,一碟碟頭飯五六分鐘就可以上來。 煲仔飯則要等15-20分鐘,土豪請隨意拼搭肉類,我最愛就是牛肉窩蛋了,然後還加了田雞。牛肉就一定要加蛋才好吃,我們吃煲仔飯喜歡把青菜放到鍋蓋上,分開吃的哈哈哈。
煲仔飯開蓋就香氣撲鼻,還聽到底下的飯“吱吱”地變成飯焦,如果不想粘底又想多點飯焦的話,開蓋夠沿著邊邊加點豉油,然後起勢撈起,用筷子鏟到底下然後拌上來,同時小心翼翼,因為肉鋪面了飯面,好容易跌。 田雞的話我在大眾點評看到有朋友說由小到大吃的田雞都是剝皮的,這家店的田雞不剝皮好噁心,說句真心話,我還是比較少吃到剝皮的田雞。而且田雞皮也不像雞皮豬皮那麼噁心,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田雞可以說比較新鮮,吃得出那種鮮甜的口感,畢竟旁邊就是市場,現買現殺。而且田雞剛剛焗熟,真的很滑很嫩!如果田雞的肉多點就好了! 這家店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叉燒,他們的叉燒我總覺得和外面燒臘店的吃起來不一樣,像是他們自製的叉燒,不知道怎麼形容,又不會像自己加做的那麼硬,又沒有外面燒臘店那些那麼香口乾身,就好吃又特別,建議一試。可是就不建議叉燒煲仔飯,哈哈哈,因為煲仔飯還是把生的食材放進去煮熟比較和味。 滑雞的話,講真我好少點,因為記得好像味道中規中矩,而且我總是覺得在外面吃雞如果分到的不是雞腿而是雞胸或者雞屁股雞脖子的話就很毀食欲了。這次一點,果然滑雞真的也是中規中矩,對得起他的價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牛肉不會很滑,可是勝在夠味,起碼做到酥軟。加個雞蛋就剛剛好,飯香味濃,一粒粒的飽滿細長的飯粒沾滿了蛋黃“粉”,可以說是金裝素裹。 煲仔飯的味道可能開始驚艷不到你,可是勝在越吃越想吃,越吃越香,特別是底下的飯焦,依依奀奀又不會完全焦化,小小香口脆口最過癮。
而我曾經最常點的是快餐,腎球,魚腩,叉燒,牛肉,牛腩,銀魚仔都好好吃。腎球是介花起炒,一個個超大的,以前覺得吃一份碟頭飯就夠飽了。那天我吃了一份感覺才5成飽,看來這麼多年過去了,胃口越來越大了。腎球炒的非常爽口,處理的非常乾凈,毫無異味,師傅是抄到剛剛熟就兜起蓋飯,所以還能吃到雞腎的鮮味。 其實他們的生炒牛肉飯,鹹魚雞粒炒飯超好吃,還有其他快餐都很不錯,味道中等偏上,性價比非常高。燉品和麵我就沒吃過了,畢竟面吃不飽,燉品家裡有。而且雖然店面up dup,但是也很少說有什麼小動物在飯裡面,反而隔壁超哥茶餐廳時不時就會小動物蓋飯。
其實在大眾點評看到有幾條評論都說這家店味道麻麻,在大眾點評支配生活的今天,他們並沒有請水軍刷評論或者好評有優惠,反正就做著本分生意,開開心心過日子。 吃過幾家在 廣州 名氣挺高的煲仔飯,我依舊覺得養生堂最好吃可能更多是因為它的性價比和那份放學時寒風刺骨,冷雨濕濕然後幾個穿著青蛙裝的高中生有講有笑絲絲縮縮坐在一起吃煲仔飯 和平 時幾個汗濕夾背大汗淋漓的學生哥吃著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那一家的情懷。
味康源養生堂
地址: 廣州 市 花都 區新華街商業大道68之1-2號 康記鐵板燒我一直都說學校附近總會有好吃的,特別是高中和大學!今天要寫的一家店就藏在我母校對面的小區,它曾經輝煌過,如今換了地址“藏”了起來依舊輝煌,那就是 大名 鼎鼎的康記鐵板燒。在新花街附近有3間學校,所幸的是我讀過其中兩家,因此附近的店都是睇住我大。 這家康記原本並沒有藏得那麼深,當時也是一家其貌不揚的鐵板燒,在湯粉王斜對面,大家都只知道它的茄子好好吃,然後突然一天就不做了。直至到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聽朋友說它換了地址,依舊在附近,才搜街竄巷找到了它。雖然藏得深,可是老闆娘可是有要求的人,每天下午才開門,自己寫單茶水自助(這裡基本有市面上絕種的維他玻璃瓶全家系列,豆奶,朱古力,蔗汁,水蜜桃,菊花茶),然後8點就準時不接單,下單要一次下夠不允許加單,如果下單寫多了老闆娘覺得你戰鬥力不足會跟你說不可以點那麼多,吃不完老闆娘會讓你包剪錘解決了它不允許浪費。 說是鐵板燒,可是餐牌上(其實就是一張她兒子抄的作業紙)還有鹵水,而且鐵板燒是寫個炸字。可以說這是非常誠實了,相信大家都會發現,現在大街小巷所謂鐵板燒,其實就是在鐵板上油少點,不撈粉的炸物。如果大家想真的吃在鐵板上煎的,估計要到烤肉店。 言歸正傳,無論它怎麼做都不重要,只要好吃就行,最好吃的NO.1當屬炸茄子。茄子不是切圈,不是一整條,而且切成一條條。講真,我還真是第一次見這樣的炸茄子。茄子是混了點蛋液和粉下鍋炸的,外皮是金黃金黃的,一咬開脆皮裡面就是嫩滑嫩滑的茄子!外面的皮脆得來又很香,還加上了它特製的蚝油醬汁,咬下去脆脆地那下最過癮。老闆娘也會建議你說先把茄子吃了再吃其他,因為脆不過三秒,不脆就不好吃了。 當然,我心中排NO.2的就是牛肉,不知道老闆娘怎麼炸的,反正完全吃起來就沒有炸的感覺,非常非常嫩滑的牛肉,相信滑肉粉加了不少,仲滑過初戀的牛肉,當然腌制得也很入味,牛肉味當然是必然的,反正不會讓你覺得這會是老鼠肉。就是量太少了,吃得不爽。我個人是建議吃完牛肉後吃茄子,因為牛肉凍了不好吃,放久了也會變韌。 接著就是雞翅了,雞翅一簽只有一隻,不能比翼雙飛,可是這雞翅就很有炸物的感覺。聞起來是香噴噴的不說,吃下去也是皮脆脆,很香口,入面的肉鹹鹹香香,蘸著它們特製的蚝油醬汁吃,最好沈上一點點它的辣椒粉(非常辣,Careful)吃起來特別惹味。 還有一樣鐵板燒必點的,就是紅肉了。什麼是紅肉,我也說不出,反正就是紅紅的一片片,雖然叫肉,可是也別期望有肉味。吃起來就像是那些甜不辣之類的,炸了非常香口,都是罪惡的吃極唔厭味精味。 包菜應該是鐵板燒必點菜之一了,說實話我是非常討厭吃包菜的,然而鐵板燒包菜卻例外,尤其是這裡的包菜。主要是老闆娘的醬汁配得好,連包菜吃下去都能有汁滴出來,而且吃了那麼多肉,吃點素都能吃得這麼過癮,實在唔話得。 最後是黃金糕,黃金糕有人喜歡又人厭,我是非常喜歡煎炸黃金糕的。不知道誰發明黃金糕這玩意,自從小時候吃過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最記得以前宵夜經常蒸或者煎幾塊黃金糕就滿足到不得了了。最喜歡把黃金糕煎到兩面金黃色,然後又香又焦,還依依奀奀,吃一大包都不夠過癮。 平菇的話我是第一次點,黑漆漆的賣相並不討好,沒想到這麼好吃!平菇完全不像是炸的,我覺得更像是鹵水,最多是炸完以後滷的,菇味完全鎖住在裡面,咬進去是有汁爆出來的!每一下都是Juicy Juicy的,一不小心就biu到衣服上了。 至於位置,就在麗美大酒店(花城路地鐵站附近)對面的周記茗點居門口旁邊的小巷子進去, 然後走個50-100米,在第一個路口左轉, 看到有光亮的地方就是啦!!!! 勤和糖水鋪對於小農村長大的我,以前總想吃文明路的糖水。看著公眾號的許多安利,好像永遠比 花都 的好吃。等我吃過了張敬軒最愛的百花後,我還是覺得,論糖水,不是針對誰, 花都 新華的最好吃沒有之一。其實大家不要開噴,百花有個好處就是品種很多,有很多是我沒見過的糖水,像春夏秋冬三寶,我就很喜歡吃。其實說到糖水最基本的紅豆沙綠豆沙豆腐花涼粉等等basic款,還是小農村的做得好。 這家店是 花都 最好吃的糖水店,沒有之一。不帶任何宣傳,沒有噱頭,沒有水軍。有的只是從我初一到大四都沒變過的價格,那個家裡吃飯一樣的陶瓷碗,還有吃到停不下來的紅豆沙。這家店大隱隱於市,在一個市場裡面,毫不起眼,裝修也十幾年如一日,慢慢老去的老闆和老闆娘總是一副無憂米飯的樣子懶坐在大王椅上。 這家店的紅豆沙,是我長這麼大,吃了這麼多地方,吃過最好吃的。這家店的紅豆沙可以真正對得起紅豆沙三個字!how say so? 有紅豆有沙!你別說這是廢話,不吹不黑,很多知名不知名的網紅糖水店,要麼是紅豆沒有沙,要麼是只有沙沒有紅豆。勤和的紅豆沙是紅豆飽滿大粒而且豆沙十足,十分濃稠,一勺放到口裡時,紅豆的殼和豆沙會躲到牙齦的每一個角落,沙到吞下去的時候會粘在喉嚨內壁,讓你有種想咳嗽的衝動。
甜度適中,煲紅豆沙一定要下紅糖,讓那種滋潤的甜味融在糖 水裡 ,而且要下的剛剛好,最怕吃到紅豆沙是太甜或者太淡。而且最怕紅豆沙是用榨汁機打碎紅豆做出來的,或者把豆打碎了再煲,實在噁心至極。
可以說這家店定義了我心中的紅豆沙這三個字一點都不為過。
小弟不才,煲的紅豆沙還算可以,至少能秒殺不少網紅店,有問題的可以留言留言留言。 我第一次看鴛鴦的時候,還以為糖水店有賣咖啡和奶茶。結果上來是一碗紅豆沙remix綠豆沙。你可別說九唔搭八,其實還真的別有一番滋味。我吃糖水是很喜歡是remix的,而勤和的鴛鴦缺點其實在於綠豆沙。我個人覺得勤和的綠豆沙做得一般般,太甜了,而且是加了冰糖的那種很突出的甜味。重要是陳皮味完全沒有,綠豆沙沒有了陳皮味就像紅豆沙沒有沙一樣,喪失了靈魂。
但是口感還是做得很不錯的,綠豆沙一定要加一點點米下去煲,煲出來才會有那種沙的狀態。而且綠豆沙吃起來是很清涼的,特別是踩著單車熱辣辣地經過,來一碗綠豆沙簡直是如沐春風。
紅綠豆沙的鴛鴦我就只在這裡見到過,它融合了綠豆的清爽和紅豆的滋潤,不妨一試。 昨天看蔡瀾的書,看到蔡瀾說 澳門 的李康記是他吃過最軟滑的豆腐花。也正如蔡瀾說,一切都是比較出來的。勤和的豆腐花和李康記實在不相伯仲。 豆腐花做的非常軟滑,而且黃豆味很濃,在紅豆沙的掩蓋下也能吃得出那種濃郁的豆味,不帶半點那種石膏的hái口。
建議打包回家自己加白砂糖吃,吃到ò ò 聲。我是覺得豆腐花加白砂糖是 比加 蜜糖或者薑糖水要好吃。
而紅豆豆腐花是紅豆沙+豆腐花,而不是外面很多包裝豆腐花那樣加蜜豆。豆腐花加在紅豆沙裡面,讓整個紅豆沙的口感更加細滑,甜味也適當地沖淡,豆味混在紅豆沙裡面,這搭配實在巧妙。 自從白涼粉被扣上補腎固精的帽子後,性萌芽時期的中學生對白涼粉簡直是像女人的G點一樣敏感。
勤和的白涼粉是朋友介紹的,皆因我之前一直吃的都是紅豆沙,豆腐花, 八寶 粥。朋友說白涼粉加奶也是極品,試了一下,的確非同凡響。
勤和的涼粉做得比較硬,不規則形,塊頭很大,晶瑩剔透。喜歡白涼粉是因為它有別於黑涼粉的口感,白涼粉吃下去是爽口的,在嘴裡散開還有一粒粒的硬身啫喱口感。白涼粉搭煉奶就等於絕配。
家用薄陶瓷花碗,短柄大口陶瓷羹,每一碗都裝得滿到就來瀉,價格是永遠的豆沙豆花3蚊,紅豆豆花3個半,涼粉3個半,加奶4個半。相比於百花的實在是名副其實 花都 價,無論學生還是街坊都美滋滋。 糖水佬既然寫開糖水,就寫一下高中墮落街——新華街附近的兩家糖水鋪。其中一家曾經叫稻珍香,現在改名叫糖水佬,我現在還習慣把它叫稻珍香,人有時候就是這麼固執。
從前這家店只有糖水,現在也賣埋麵筋牛雜混醬豬腸粉等等。
其實我對稻珍香的開始是沒好感的,我這個人,只要認定了一種東西好吃,很難有其他東西能動搖那個No.1的地位。就像我覺得勤和是最好吃的,就不會想去試稻珍香的。
真正讓我對這家店感興趣的是他的玉米汁。當時第一次喝,那感覺就像現在的維他大麻茶。那時候3塊錢一滿滿大杯,還是現打的,玉米放的非常多,非常濃稠,就像酸奶,越用力越啜得爽。而且玉米多得,你喝一口就感覺營養滿滿的,當時20塊一天伙食費要解決午餐晚餐的我,還捨得時不時花3塊錢買杯玉米汁,可想而知有多麼欲罷不能。
後來升價了,玉米汁也變稀了,我就喝不起了。現在已經升到5塊錢一杯,大家還是值得一試。
然而壞就壞在味道上,餃子裡面沒有多少肉。就說你說給魚肉我也很滿足,可是連魚肉都沒有,完全就是粉+沙葛+蘿蔔+韭菜/玉米紅蘿蔔,只能說餃子很北方,不適合我的口味。 尋味花都 味康源 養生堂這家店到底在這裡多久了?大家都不知道,只知道有意識以來它就在了,這或許就是新花街附近的食肆留給大家的印象。小小的一個十字路口,附近聚集了4間學校,其中包括兩間高中。於是乎附近的飲食行業迅速崛起,並從此屹立不倒。直到近來,秀全中學搬遷後,這條枝葉茂盛的林蔭大道也逐漸冷清了下來。撐得住的,依舊是那些老字號街坊店,正如今天的煲仔飯。
這家店叫養生堂,其實人家全名叫味康源養生堂,可能因為太難記,大家都直接叫養生堂或者煲仔飯。曾經新花街還有一家做煲仔飯的,可是最終還是被養生堂打敗了,如今傲視群雄。
環境的話,老字號大家就不要奢求太多。勝在以前臭臉的阿姨現在服務態度好了很多很多,每一個都是笑嘻嘻的。價格的話,當然比四年前我讀書的時候貴了不少,可是擺到 廣州 來講這價格和它的用料就真的白菜價了。
最得意的是,他們家的快餐和煲仔飯有一樣的材料,大家看到餐牌上一行寫著快餐,一行寫著煲仔飯,其實快餐就是碟頭飯,講真以前放學時間少,點會有時間等煲仔飯,一般都是吃快餐。肉碼勾芡炒一炒,一碟碟頭飯五六分鐘就可以上來。 煲仔飯則要等15-20分鐘,土豪請隨意拼搭肉類,我最愛就是牛肉窩蛋了,然後還加了田雞。牛肉就一定要加蛋才好吃,我們吃煲仔飯喜歡把青菜放到鍋蓋上,分開吃的哈哈哈。
煲仔飯開蓋就香氣撲鼻,還聽到底下的飯“吱吱”地變成飯焦,如果不想粘底又想多點飯焦的話,開蓋夠沿著邊邊加點豉油,然後起勢撈起,用筷子鏟到底下然後拌上來,同時小心翼翼,因為肉鋪面了飯面,好容易跌。 田雞的話我在大眾點評看到有朋友說由小到大吃的田雞都是剝皮的,這家店的田雞不剝皮好噁心,說句真心話,我還是比較少吃到剝皮的田雞。而且田雞皮也不像雞皮豬皮那麼噁心,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田雞可以說比較新鮮,吃得出那種鮮甜的口感,畢竟旁邊就是市場,現買現殺。而且田雞剛剛焗熟,真的很滑很嫩!如果田雞的肉多點就好了! 這家店還有個特別之處就是叉燒,他們的叉燒我總覺得和外面燒臘店的吃起來不一樣,像是他們自製的叉燒,不知道怎麼形容,又不會像自己加做的那麼硬,又沒有外面燒臘店那些那麼香口乾身,就好吃又特別,建議一試。可是就不建議叉燒煲仔飯,哈哈哈,因為煲仔飯還是把生的食材放進去煮熟比較和味。 滑雞的話,講真我好少點,因為記得好像味道中規中矩,而且我總是覺得在外面吃雞如果分到的不是雞腿而是雞胸或者雞屁股雞脖子的話就很毀食欲了。這次一點,果然滑雞真的也是中規中矩,對得起他的價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牛肉不會很滑,可是勝在夠味,起碼做到酥軟。加個雞蛋就剛剛好,飯香味濃,一粒粒的飽滿細長的飯粒沾滿了蛋黃“粉”,可以說是金裝素裹。 煲仔飯的味道可能開始驚艷不到你,可是勝在越吃越想吃,越吃越香,特別是底下的飯焦,依依奀奀又不會完全焦化,小小香口脆口最過癮。
而我曾經最常點的是快餐,腎球,魚腩,叉燒,牛肉,牛腩,銀魚仔都好好吃。腎球是介花起炒,一個個超大的,以前覺得吃一份碟頭飯就夠飽了。那天我吃了一份感覺才5成飽,看來這麼多年過去了,胃口越來越大了。腎球炒的非常爽口,處理的非常乾凈,毫無異味,師傅是抄到剛剛熟就兜起蓋飯,所以還能吃到雞腎的鮮味。 其實他們的生炒牛肉飯,鹹魚雞粒炒飯超好吃,還有其他快餐都很不錯,味道中等偏上,性價比非常高。燉品和麵我就沒吃過了,畢竟面吃不飽,燉品家裡有。而且雖然店面up dup,但是也很少說有什麼小動物在飯裡面,反而隔壁超哥茶餐廳時不時就會小動物蓋飯。
其實在大眾點評看到有幾條評論都說這家店味道麻麻,在大眾點評支配生活的今天,他們並沒有請水軍刷評論或者好評有優惠,反正就做著本分生意,開開心心過日子。 吃過幾家在 廣州 名氣挺高的煲仔飯,我依舊覺得養生堂最好吃可能更多是因為它的性價比和那份放學時寒風刺骨,冷雨濕濕然後幾個穿著青蛙裝的高中生有講有笑絲絲縮縮坐在一起吃煲仔飯 和平 時幾個汗濕夾背大汗淋漓的學生哥吃著青春的快餐只要求快不理那一家的情懷。
味康源養生堂
地址: 廣州 市 花都 區新華街商業大道68之1-2號 康記鐵板燒我一直都說學校附近總會有好吃的,特別是高中和大學!今天要寫的一家店就藏在我母校對面的小區,它曾經輝煌過,如今換了地址“藏”了起來依舊輝煌,那就是 大名 鼎鼎的康記鐵板燒。在新花街附近有3間學校,所幸的是我讀過其中兩家,因此附近的店都是睇住我大。 這家康記原本並沒有藏得那麼深,當時也是一家其貌不揚的鐵板燒,在湯粉王斜對面,大家都只知道它的茄子好好吃,然後突然一天就不做了。直至到後來不知道什麼時候,聽朋友說它換了地址,依舊在附近,才搜街竄巷找到了它。雖然藏得深,可是老闆娘可是有要求的人,每天下午才開門,自己寫單茶水自助(這裡基本有市面上絕種的維他玻璃瓶全家系列,豆奶,朱古力,蔗汁,水蜜桃,菊花茶),然後8點就準時不接單,下單要一次下夠不允許加單,如果下單寫多了老闆娘覺得你戰鬥力不足會跟你說不可以點那麼多,吃不完老闆娘會讓你包剪錘解決了它不允許浪費。 說是鐵板燒,可是餐牌上(其實就是一張她兒子抄的作業紙)還有鹵水,而且鐵板燒是寫個炸字。可以說這是非常誠實了,相信大家都會發現,現在大街小巷所謂鐵板燒,其實就是在鐵板上油少點,不撈粉的炸物。如果大家想真的吃在鐵板上煎的,估計要到烤肉店。 言歸正傳,無論它怎麼做都不重要,只要好吃就行,最好吃的NO.1當屬炸茄子。茄子不是切圈,不是一整條,而且切成一條條。講真,我還真是第一次見這樣的炸茄子。茄子是混了點蛋液和粉下鍋炸的,外皮是金黃金黃的,一咬開脆皮裡面就是嫩滑嫩滑的茄子!外面的皮脆得來又很香,還加上了它特製的蚝油醬汁,咬下去脆脆地那下最過癮。老闆娘也會建議你說先把茄子吃了再吃其他,因為脆不過三秒,不脆就不好吃了。 當然,我心中排NO.2的就是牛肉,不知道老闆娘怎麼炸的,反正完全吃起來就沒有炸的感覺,非常非常嫩滑的牛肉,相信滑肉粉加了不少,仲滑過初戀的牛肉,當然腌制得也很入味,牛肉味當然是必然的,反正不會讓你覺得這會是老鼠肉。就是量太少了,吃得不爽。我個人是建議吃完牛肉後吃茄子,因為牛肉凍了不好吃,放久了也會變韌。 接著就是雞翅了,雞翅一簽只有一隻,不能比翼雙飛,可是這雞翅就很有炸物的感覺。聞起來是香噴噴的不說,吃下去也是皮脆脆,很香口,入面的肉鹹鹹香香,蘸著它們特製的蚝油醬汁吃,最好沈上一點點它的辣椒粉(非常辣,Careful)吃起來特別惹味。 還有一樣鐵板燒必點的,就是紅肉了。什麼是紅肉,我也說不出,反正就是紅紅的一片片,雖然叫肉,可是也別期望有肉味。吃起來就像是那些甜不辣之類的,炸了非常香口,都是罪惡的吃極唔厭味精味。 包菜應該是鐵板燒必點菜之一了,說實話我是非常討厭吃包菜的,然而鐵板燒包菜卻例外,尤其是這裡的包菜。主要是老闆娘的醬汁配得好,連包菜吃下去都能有汁滴出來,而且吃了那麼多肉,吃點素都能吃得這麼過癮,實在唔話得。 最後是黃金糕,黃金糕有人喜歡又人厭,我是非常喜歡煎炸黃金糕的。不知道誰發明黃金糕這玩意,自從小時候吃過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最記得以前宵夜經常蒸或者煎幾塊黃金糕就滿足到不得了了。最喜歡把黃金糕煎到兩面金黃色,然後又香又焦,還依依奀奀,吃一大包都不夠過癮。 平菇的話我是第一次點,黑漆漆的賣相並不討好,沒想到這麼好吃!平菇完全不像是炸的,我覺得更像是鹵水,最多是炸完以後滷的,菇味完全鎖住在裡面,咬進去是有汁爆出來的!每一下都是Juicy Juicy的,一不小心就biu到衣服上了。 至於位置,就在麗美大酒店(花城路地鐵站附近)對面的周記茗點居門口旁邊的小巷子進去, 然後走個50-100米,在第一個路口左轉, 看到有光亮的地方就是啦!!!! 勤和糖水鋪對於小農村長大的我,以前總想吃文明路的糖水。看著公眾號的許多安利,好像永遠比 花都 的好吃。等我吃過了張敬軒最愛的百花後,我還是覺得,論糖水,不是針對誰, 花都 新華的最好吃沒有之一。其實大家不要開噴,百花有個好處就是品種很多,有很多是我沒見過的糖水,像春夏秋冬三寶,我就很喜歡吃。其實說到糖水最基本的紅豆沙綠豆沙豆腐花涼粉等等basic款,還是小農村的做得好。 這家店是 花都 最好吃的糖水店,沒有之一。不帶任何宣傳,沒有噱頭,沒有水軍。有的只是從我初一到大四都沒變過的價格,那個家裡吃飯一樣的陶瓷碗,還有吃到停不下來的紅豆沙。這家店大隱隱於市,在一個市場裡面,毫不起眼,裝修也十幾年如一日,慢慢老去的老闆和老闆娘總是一副無憂米飯的樣子懶坐在大王椅上。 這家店的紅豆沙,是我長這麼大,吃了這麼多地方,吃過最好吃的。這家店的紅豆沙可以真正對得起紅豆沙三個字!how say so? 有紅豆有沙!你別說這是廢話,不吹不黑,很多知名不知名的網紅糖水店,要麼是紅豆沒有沙,要麼是只有沙沒有紅豆。勤和的紅豆沙是紅豆飽滿大粒而且豆沙十足,十分濃稠,一勺放到口裡時,紅豆的殼和豆沙會躲到牙齦的每一個角落,沙到吞下去的時候會粘在喉嚨內壁,讓你有種想咳嗽的衝動。
甜度適中,煲紅豆沙一定要下紅糖,讓那種滋潤的甜味融在糖 水裡 ,而且要下的剛剛好,最怕吃到紅豆沙是太甜或者太淡。而且最怕紅豆沙是用榨汁機打碎紅豆做出來的,或者把豆打碎了再煲,實在噁心至極。
可以說這家店定義了我心中的紅豆沙這三個字一點都不為過。
小弟不才,煲的紅豆沙還算可以,至少能秒殺不少網紅店,有問題的可以留言留言留言。 我第一次看鴛鴦的時候,還以為糖水店有賣咖啡和奶茶。結果上來是一碗紅豆沙remix綠豆沙。你可別說九唔搭八,其實還真的別有一番滋味。我吃糖水是很喜歡是remix的,而勤和的鴛鴦缺點其實在於綠豆沙。我個人覺得勤和的綠豆沙做得一般般,太甜了,而且是加了冰糖的那種很突出的甜味。重要是陳皮味完全沒有,綠豆沙沒有了陳皮味就像紅豆沙沒有沙一樣,喪失了靈魂。
但是口感還是做得很不錯的,綠豆沙一定要加一點點米下去煲,煲出來才會有那種沙的狀態。而且綠豆沙吃起來是很清涼的,特別是踩著單車熱辣辣地經過,來一碗綠豆沙簡直是如沐春風。
紅綠豆沙的鴛鴦我就只在這裡見到過,它融合了綠豆的清爽和紅豆的滋潤,不妨一試。 昨天看蔡瀾的書,看到蔡瀾說 澳門 的李康記是他吃過最軟滑的豆腐花。也正如蔡瀾說,一切都是比較出來的。勤和的豆腐花和李康記實在不相伯仲。 豆腐花做的非常軟滑,而且黃豆味很濃,在紅豆沙的掩蓋下也能吃得出那種濃郁的豆味,不帶半點那種石膏的hái口。
建議打包回家自己加白砂糖吃,吃到ò ò 聲。我是覺得豆腐花加白砂糖是 比加 蜜糖或者薑糖水要好吃。
而紅豆豆腐花是紅豆沙+豆腐花,而不是外面很多包裝豆腐花那樣加蜜豆。豆腐花加在紅豆沙裡面,讓整個紅豆沙的口感更加細滑,甜味也適當地沖淡,豆味混在紅豆沙裡面,這搭配實在巧妙。 自從白涼粉被扣上補腎固精的帽子後,性萌芽時期的中學生對白涼粉簡直是像女人的G點一樣敏感。
勤和的白涼粉是朋友介紹的,皆因我之前一直吃的都是紅豆沙,豆腐花, 八寶 粥。朋友說白涼粉加奶也是極品,試了一下,的確非同凡響。
勤和的涼粉做得比較硬,不規則形,塊頭很大,晶瑩剔透。喜歡白涼粉是因為它有別於黑涼粉的口感,白涼粉吃下去是爽口的,在嘴裡散開還有一粒粒的硬身啫喱口感。白涼粉搭煉奶就等於絕配。
家用薄陶瓷花碗,短柄大口陶瓷羹,每一碗都裝得滿到就來瀉,價格是永遠的豆沙豆花3蚊,紅豆豆花3個半,涼粉3個半,加奶4個半。相比於百花的實在是名副其實 花都 價,無論學生還是街坊都美滋滋。 糖水佬既然寫開糖水,就寫一下高中墮落街——新華街附近的兩家糖水鋪。其中一家曾經叫稻珍香,現在改名叫糖水佬,我現在還習慣把它叫稻珍香,人有時候就是這麼固執。
從前這家店只有糖水,現在也賣埋麵筋牛雜混醬豬腸粉等等。
其實我對稻珍香的開始是沒好感的,我這個人,只要認定了一種東西好吃,很難有其他東西能動搖那個No.1的地位。就像我覺得勤和是最好吃的,就不會想去試稻珍香的。
真正讓我對這家店感興趣的是他的玉米汁。當時第一次喝,那感覺就像現在的維他大麻茶。那時候3塊錢一滿滿大杯,還是現打的,玉米放的非常多,非常濃稠,就像酸奶,越用力越啜得爽。而且玉米多得,你喝一口就感覺營養滿滿的,當時20塊一天伙食費要解決午餐晚餐的我,還捨得時不時花3塊錢買杯玉米汁,可想而知有多麼欲罷不能。
後來升價了,玉米汁也變稀了,我就喝不起了。現在已經升到5塊錢一杯,大家還是值得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