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梵天的一朵蓮花--尼泊爾,Namaste……
<<刺蝟小仙兒游記>>之
越南 芽莊 : http://www.mafengwo.cn/i/7734434.html
韓國 濟州: http://www.mafengwo.cn/i/7750538.html
北疆 全境: http://www.mafengwo.cn/i/7775944.html
毛里求斯 : http://www.mafengwo.cn/i/7752080.html
有人說去那片佛祖的誕生地洗禮自己、凈化心靈;有人說去徒步天堂用雙腳征服雪山、丈量世界;有人說去 博卡拉 的湖光山色間自由飛翔、放飛自我;有人說去原始雨林徒步穿越,感受神秘與野性;還有人說去這座微笑國度以愛之名、擁抱純真......
哪裡?
尼泊爾 (Nepal),喜馬拉雅山中段南麓, 南亞 山區內陸國,天然的中尼邊境線喜馬拉雅山脈矗立著世界十大高峰中的其中八座(海拔8000米以上)。蠶寶寶形狀的Nepal東西長885公里,南北寬大約145—248公里。有人問:喜馬拉雅腳下,毗鄰青藏高原,高反很難受吧?高反,沒有。首都所在的 加德滿都 河谷的海拔只有1350米,而 博卡拉 和 奇特旺 國家公園的海拔更低,只有幾百米。從世界之巔 珠穆朗瑪峰 (約8848米)到南部特萊平原(約70米)極大的海拔落差孕育著巴格馬蒂河畔的 尼泊爾 人。
尼泊爾 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古國,公元前6世紀 尼泊爾 人已經在 加德滿都 谷地定居,歷史上的多個王朝為 尼泊爾 留下了許多遺跡,這些建築,寺廟,佛塔,石雕,木雕十分獨特和精美, 加德滿都 的許多古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保護對象。
然而大地震讓 尼泊爾 許多千百年曆史的遺跡頃刻化為瓦礫,令人扼腕嘆息,曾有那麼一刻,我的小伙伴看著幸存下來的古跡熱淚盈眶,感懷先人給我們留下這些寶貴藝術品的同時也惋惜天災對它們毀滅性的破壞。
無疑大地震對Nepal旅游業造成了重創,很多人認為 尼泊爾 已經不值得再去看了。可,誰說殘缺不是一種美呢?人們鐘愛斷臂的維納斯、月盈則虧的彎月,深秋飄零的落葉,卻怎知震後的 尼泊爾 就沒那麼美了呢?
所以,我們來了......


四個月前,我們定好了從 昆明 飛 加德滿都 的機票後就開始躁動,時間越是臨近,越是按耐不住,以至於提前一天飛到 昆明 。 昆明 與我八年前來時感覺擁擠了許多,冷了許多,交通也是大不如前,所幸我們選擇住在翠湖旁邊,一 汪清 湖,一籠煙波,清幽秀美,正契合了我們此時的心境。


這個季節的 西藏 已經變冷,從 拉薩 到 吉隆 口岸的道路崎嶇且漫長,再從 吉隆 到 加德滿都 ,還有數不盡的檢查站和N個小時,我們更是不堪重負。後來在 尼泊爾 境內的幾次長途車證實了我們當初放棄陸路是多麼明智的選擇!
昆明 值機時特別跟工作人員說,要機艙右邊的座位,以為可以看見喜馬拉雅山,飛行圖上眼看著喜馬拉雅就在旁邊,晴空萬里雪山愣是沒對我們露出真容。我們憧憬著,興奮著落地在特裡布胡凡國際機場。一下飛機,有點懵,沒有廊橋,看不見航站樓,接駁車行駛了一分鐘就到達了這座小紅樓跟前(航站樓)。

Tips:一張兩寸白底簽證照片

加德滿都 給我的第一印象有點糟糕,灰濛蒙的,沒有高樓聳立,沒有寬敞的街道,沒有明亮的路燈,也沒有一株綠化,街道上TAXI(小奧拓)和摩托車瘋狂的穿梭,這是我去過最不像首都的城市。討價還價後,坐上小奧拓,我竟然只能抱著箱子。
泰米爾區街巷縱橫,閭檐相望,商旅輻湊,是背包客和自由行必到之處,到了這裡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在機場看見老外都是碩大的登山包了,能在 尼泊爾 行走的箱子絕對都是正經的箱子。

換錢, 尼泊爾 用的貨幣是 尼泊爾 盧比,最划算的當屬泰米爾的中餐館,用支付寶或微信匯率最高,所以不用帶太多現金。其次當然是美刀,無論在多偏僻的地方,美刀都是好用的,匯率也最公平,所以出國帶點美金傍身是必須滴!

第一頓晚餐,肯定是要吃 尼泊爾 最特色的MOMO和Nepal奶茶,找了間貓途鷹推薦的餐館,喝喝茶看看街景,此刻才感覺到我已身在異國。



第二天我們起了大早,跟老闆交涉退了第二晚的房,果斷的離開喧囂,塵土飛揚的 加德滿都 ,去往 巴德崗 ,來之前,我只是定了前兩天和 納加闊特 的住宿,因為一切都是“到了再說”。

喜馬拉雅山有很多條經典的徒步路線, 加德滿都 老城區也有很多條步行路線。漫步於 加德滿都 的背街小巷中,隨處可見精美的寺廟、神殿、雕塑和宮院,每每在街邊邂逅一座有著上千年曆史的雕塑時,我們不禁感慨這樣的文物在其他國家,一定是被珍藏在博物館中,而在 尼泊爾 ,就這樣真實的存在於街巷之間。神比人多,廟比房屋多,無處不寺廟,無處不佛塔。只要到了拐角或交叉路口,必然會看到神佛的塔廟,大的路口,它們可以壯觀而美麗;小的地方,它們也可以簡陋得只是一個樹洞。但那裡都會有供奉,鮮花、稻米、硃砂、酥油。你會看到路過那裡人們,像和熟人打招呼一般親近,敲響銅鈴,額頭輕叩佛像,將硃砂塗在眉間或髮際,神靈便會隨著他們一天。




杜巴廣場(Durbar Square)意為皇宮廣場,在 加德滿都 河谷的三個古城: 加德滿都 、 帕坦 和 巴德崗 中各有一個杜巴廣場,是當年三個王國的王宮廣場。 加德滿都 杜巴廣場集中了 尼泊爾 馬拉王朝的古建築,多建於為16世紀至19世紀,總共有約五十座 以上的寺廟和宮殿。
帶上護照和一張照片可到廣場辦公室(賣工藝品的廣場旁邊白色樓)免費辦張多次出入的Visitor Pass

廣場的鴿子、黃牛和永遠都在睡覺的狗讓整個廣場透著和諧,這就是 尼泊爾 人的幸福感吧!宗教叫人慈悲,所以神物在城市中能得到人們最大的恩寵與忍讓。








庫瑪麗活女神,是 尼泊爾 一個獨特的存在。在 尼泊爾 語里,“庫瑪麗”意為“處女”。在這裡,女神並不只存在於神話故事或者神廟的雕塑里,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她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選女神的儀式複雜且神秘,庫瑪麗必須出自佛祖釋迦牟尼出身的釋迦家族(尼瓦族),且祖輩必鬚生息在 加德滿都 的兩條聖河—巴格瑪蒂河和威斯奴蒂河岸邊,出身清白,沒有任何污點。她必須具備32種美德,沒有任何瑕疵,不能生過病,流過血。當“庫瑪麗”月經初潮之後,就會“退下神壇”成為凡人。傳說退役女神依然擁有超能力,而這種超能力會給他們的凡人丈夫帶來傷害,所以多數活女神都會一生孤獨。
當她被選上庫瑪麗的那一刻起,雙腳不能落地,不能見血,必須無悲無喜,面無表情……她生活在杜巴廣場上的這個庫瑪麗神廟裡,被宗教團團保護著,每天只能從狹小的窗口往外看幾眼,供人頂禮膜拜,絕不能拍照。當我來到 尼泊爾 ,上一任的庫瑪麗剛退休不久,新一任的庫瑪麗只有三四歲的樣子,站在這個神廟的天井里,總是讓我傷感,兩次來到女神廟,都有幸看到了庫瑪麗,第一眼一閃而過,第二次她的出現,讓我感受到她還是一個符合年齡的活潑小女孩,這個年紀的孩子本應該是在父母的庇佑下無憂無慮,嬉笑連連的,而她卻每天著紅衣、畫著極粗的眼線,向上勾勒如鳥翼一般飛揚延伸到太陽穴兩側、面無表情的被禁錮在這三扇小窗後面。
這“活女神“的稱號,對這樣一個懵懂的女孩來說,不知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還是一種折磨。



我們走街串巷找尋當地人的餐館,和他們一起吃飯,聊天,拍照,見識了真正的手抓飯。這種現烤叫“nan”的餅,類似於 新疆 的饢,更薄更脆,蘸著咖喱,是我最喜歡的 尼泊爾 當地餐,甩MOMO一萬條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