獃了四十天的溫州 坐動車去到的三座城
因工作原因在 溫州 獃了四十多天。
一個月以上,就不算出差,而是長駐。出差往往只需要關心工作,常駐就必須琢磨怎麼與獃著的城市發生工作以外的關係。一段時間下來,你得熟悉周圍哪家飯莊合味口、當地男人一般抽什麼牌子的香煙,再到後來,你甚至得用當地人的方式談論天氣和熱門話題。時間越長,這種關係越能讓人對並無好感的地方至少產生熟悉和親近。
是常駐,就有周末。利用工作便利和擠壓空餘時間,去了 泉州 、 紹興 和 寧波 。
除了 溫州 ,這裡寫下的是在幾個城市的走馬觀花(幾乎都只停留一天)。
發達的高鐵系統和便捷的共享單車,讓人可以很隨機的定下從 溫州 出發的時間,然後在另一個城市也從容的閑逛。唯一要詛咒的是七、八月的高溫。
三座城市都住的青旅。對一個習慣早起、游覽時間又有限的游客來說,住店就是睡覺,無需尋找度假的感覺。在 泉州 ,同房間有一位 河南 大學的小伙子,來做一個與海上 絲綢之路 有關的課題。人很有禮貌,與我聊天都是以“先生”相稱。第二天上午,我們在清凈寺偶遇。離開那裡的時候,我說“小伙子有緣再見”。回頭想,這句話不免矯情,但誰說萍水相逢不能認真?
畢竟此次來 溫州 是為工作,未帶相機,游記中所有照片都是手機拍攝後期修圖的,做得不算敷衍。
在剛來的一周時間里,我確實無法對 溫州 產生好感,這主要因為高溫和口味極度清淡的食物。 溫州 人已經被標簽化的生活方式又讓我對這座城市有所距離。工作中接觸的一些本地人,也說 溫州 人不太會享受生活。不信你去看看,連跳廣場舞的大媽都比別的城市少很多。待得久了、接觸人多了,卻越來越佩服 溫州 人的務實,覺得 溫州 是有溫度的城市。
臨走前幾天,黃昏到江邊散步,第一次被玫瑰金的陽光夢幻打臉,陡然對這座城市有了些不舍。
溫州 城不大,市區內起伏的小山似乎又把城市分出若干小塊,樹木則因為避開了鋼筋水泥,在這些小山上瘋狂的生長。 溫州 七、八月的氣溫讓人瘋狂,但有了這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色,眼睛至少不會像身體那樣倍受煎熬。
下麵提到的地方,相對集中,如果游覽,一天時間就足夠了。
我的騎行路線:太平寺——聖三一堂——九山——五馬街——朔門——江心嶼
太平寺(半小時)名為“寺”,其實是個尼庵,明顯是近年 新建 的,但肅穆端莊,氣勢不俗。
比丘尼吃飯的地方掛著“香積廚”的橫匾,去的時候不到九點,當廚的比丘尼已經在嫻熟的煎豆腐了。
後來吃過這裡的素食,由於廚師沒有下狠手非要做出什麼特色,反倒合我這個 四川 人的胃口。
太平寺供應的伏茶 聖三一堂(半小時)建於上世紀30年代,現有建築為近年重建。外觀高闊,和典型的哥特式建築似乎又有差別。各層的內部裝飾都不華麗,但當唱詩響起,氣氛卻無比莊重。 九山(一小時)九山靠清明橋一段的山腳,小橋輕跨,綠樹蔽日。山上很多老人,下棋、唱歌、喝茶、唱戲,自顧自樂。凈光 塔塔 高七層,高處可以一覽 溫州 全景。妙果寺踞在山腳,黃色的山牆在鬧市裡很是顯眼。
像九山這樣有景有路的小山,在 溫州 市區內還有很多,像巽山、郭公山,但規模都沒有九山大。
五馬街及附近 (一小時)如果作為“商業街”的五馬街提不起你的興趣,那不妨騎車到周圍逛逛。你會發現譙樓下很市井的生活、附近街道里還保留著民國風貌的園子和有百年曆史的手工毛筆店。
“長人餛飩店”緊挨五馬街,點了招牌餛飩。一碗清湯餛飩,點綴上雞蛋絲、菜葉和蝦米,至少賞心悅目了。口味對我就太淡了。
譙門 譙門 附近的民國建築 附近的民國建築 附近的手工制筆店 女人街
一個月以上,就不算出差,而是長駐。出差往往只需要關心工作,常駐就必須琢磨怎麼與獃著的城市發生工作以外的關係。一段時間下來,你得熟悉周圍哪家飯莊合味口、當地男人一般抽什麼牌子的香煙,再到後來,你甚至得用當地人的方式談論天氣和熱門話題。時間越長,這種關係越能讓人對並無好感的地方至少產生熟悉和親近。
是常駐,就有周末。利用工作便利和擠壓空餘時間,去了 泉州 、 紹興 和 寧波 。
除了 溫州 ,這裡寫下的是在幾個城市的走馬觀花(幾乎都只停留一天)。
發達的高鐵系統和便捷的共享單車,讓人可以很隨機的定下從 溫州 出發的時間,然後在另一個城市也從容的閑逛。唯一要詛咒的是七、八月的高溫。
三座城市都住的青旅。對一個習慣早起、游覽時間又有限的游客來說,住店就是睡覺,無需尋找度假的感覺。在 泉州 ,同房間有一位 河南 大學的小伙子,來做一個與海上 絲綢之路 有關的課題。人很有禮貌,與我聊天都是以“先生”相稱。第二天上午,我們在清凈寺偶遇。離開那裡的時候,我說“小伙子有緣再見”。回頭想,這句話不免矯情,但誰說萍水相逢不能認真?
畢竟此次來 溫州 是為工作,未帶相機,游記中所有照片都是手機拍攝後期修圖的,做得不算敷衍。
在剛來的一周時間里,我確實無法對 溫州 產生好感,這主要因為高溫和口味極度清淡的食物。 溫州 人已經被標簽化的生活方式又讓我對這座城市有所距離。工作中接觸的一些本地人,也說 溫州 人不太會享受生活。不信你去看看,連跳廣場舞的大媽都比別的城市少很多。待得久了、接觸人多了,卻越來越佩服 溫州 人的務實,覺得 溫州 是有溫度的城市。
臨走前幾天,黃昏到江邊散步,第一次被玫瑰金的陽光夢幻打臉,陡然對這座城市有了些不舍。
溫州 城不大,市區內起伏的小山似乎又把城市分出若干小塊,樹木則因為避開了鋼筋水泥,在這些小山上瘋狂的生長。 溫州 七、八月的氣溫讓人瘋狂,但有了這一大片一大片的綠色,眼睛至少不會像身體那樣倍受煎熬。
下麵提到的地方,相對集中,如果游覽,一天時間就足夠了。
我的騎行路線:太平寺——聖三一堂——九山——五馬街——朔門——江心嶼
太平寺(半小時)名為“寺”,其實是個尼庵,明顯是近年 新建 的,但肅穆端莊,氣勢不俗。
比丘尼吃飯的地方掛著“香積廚”的橫匾,去的時候不到九點,當廚的比丘尼已經在嫻熟的煎豆腐了。
後來吃過這裡的素食,由於廚師沒有下狠手非要做出什麼特色,反倒合我這個 四川 人的胃口。
太平寺供應的伏茶 聖三一堂(半小時)建於上世紀30年代,現有建築為近年重建。外觀高闊,和典型的哥特式建築似乎又有差別。各層的內部裝飾都不華麗,但當唱詩響起,氣氛卻無比莊重。 九山(一小時)九山靠清明橋一段的山腳,小橋輕跨,綠樹蔽日。山上很多老人,下棋、唱歌、喝茶、唱戲,自顧自樂。凈光 塔塔 高七層,高處可以一覽 溫州 全景。妙果寺踞在山腳,黃色的山牆在鬧市裡很是顯眼。
像九山這樣有景有路的小山,在 溫州 市區內還有很多,像巽山、郭公山,但規模都沒有九山大。
五馬街及附近 (一小時)如果作為“商業街”的五馬街提不起你的興趣,那不妨騎車到周圍逛逛。你會發現譙樓下很市井的生活、附近街道里還保留著民國風貌的園子和有百年曆史的手工毛筆店。
“長人餛飩店”緊挨五馬街,點了招牌餛飩。一碗清湯餛飩,點綴上雞蛋絲、菜葉和蝦米,至少賞心悅目了。口味對我就太淡了。
譙門 譙門 附近的民國建築 附近的民國建築 附近的手工制筆店 女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