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歷史的背影--古都游(下)
1992年, 泰國 內務部長瓦塔納先生及 泰國 友好人士常媛女士朝拜白馬寺後,為增進中泰兩國佛教界的友誼,向白馬寺敬贈了一尊高7.2米、重8噸的銅製鍍金佛像,後又出資與白馬寺共同修建一座 泰國 佛殿。該殿坐南朝北,建於南北長27.3米,東西寬21.3米,高1.2米的台基上,殿長14.4米,寬7.5米。該殿廊柱和牆壁均用 大理 石鑲嵌,頂為三層重檐,飾以黃色琉璃瓦,具有鮮明的泰式建築風格。
此殿於1992年奠基,1995年竣工。 泰國 殿的建成,開外籍人士在白馬寺建設佛殿之先河。 舍利塔,塔頂內有 泰國 贈與的釋迦牟尼佛骨舍利 塔前是 泰國 著名的四面佛 四面佛前的一組奔馬 遠處的金黃色尖頂佛塔是 緬甸 佛殿苑 泰國 佛殿苑的鼓樓 泰國 佛殿苑的鐘樓 這就是最初的 泰國 佛殿,裡面還有 泰國 僧人 佛殿周邊一圈小塔 白馬寺 緬甸 風格佛殿是 緬甸 聯邦 共和 國向 洛陽 白馬寺捐贈建設的佛殿,由 緬甸 亞洲 世界有限公司承包並組織施工,工程所需材料也是來自 緬甸 。佛殿位於白馬寺 西北 側。始建於2012年4月10日,2014年6月完工, 緬甸 時任總統吳登盛參加了落成典禮。主體建築包括大 金塔 、大佛殿以及博物館。其中大 金塔 為整個佛殿的標誌性建築,以 緬甸 仰光 瑞大光塔為原型縮建而成,是佛殿的最高建築。 大 金塔 外面的鐘 緬甸 佛殿苑的南門 游客止步的僧舍 2005年4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應邀訪問 印度 ,期間與 印度 總理辛格簽訂了《 印度 共和 國與中華人民 共和 國聯合聲明》,將《 印度 在 中國 洛陽 白馬寺院西側建造 印度 風格佛殿的備忘錄》載入“聯合聲明”。佛殿於2006年動工,2009年竣工,工程建設歷時三年。2010年5月29日舉行了大殿落成暨佛像開光儀式。
佛殿坐西朝東,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建築面積3450平方米。主體建築大佛殿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穹頂,高約21米,跨度24米,用 印度 產黃砂岩裝飾。大佛殿內供奉 印度 贈送的釋迦牟尼坐像一尊,高4.5米,莊重威嚴;佛殿外牆壁有 印度 工匠雕刻佛教故事壁畫16幅。四周環廊圍繞,輔以牌樓、連廊、水體,左有佛足印跡,右有沉降花園,闢有法堂、研修室、展廳。
白馬寺 印度 風格佛殿由 印度 專家 Mr. Akshaya Kumar Jain 、Ms. Raka Chakravarty 和Mr. Kshitij Jain設計,設計主要參考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 印度 桑奇佛教遺跡苑中的建築形式,並加以修改和完善,匠心獨具。白馬寺 印度 風格佛殿是 印度 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殿。 印度 佛殿苑門口的一對塑像 佛殿苑的大殿 印度 佛殿苑周邊的長廊 大殿外牆上面的雕塑 中國 第一古剎牌坊 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場-齊雲塔院,
梵文 Bhikkhuni 又作苾雛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門尼,俗稱尼姑。滿二十歲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稱為比丘尼。 釋迦舍利塔,又名齊雲塔,乃佛法傳入 中國 後所建的第一座佛舍利塔,創建於東漢己巳年(公元69年),即創建白馬寺的第二年,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 ↑齊雲塔 轉塔祈福的游客 ↑齊雲塔 從白馬寺出來開始了返程的路,從白馬寺收費站 上高 速
此殿於1992年奠基,1995年竣工。 泰國 殿的建成,開外籍人士在白馬寺建設佛殿之先河。 舍利塔,塔頂內有 泰國 贈與的釋迦牟尼佛骨舍利 塔前是 泰國 著名的四面佛 四面佛前的一組奔馬 遠處的金黃色尖頂佛塔是 緬甸 佛殿苑 泰國 佛殿苑的鼓樓 泰國 佛殿苑的鐘樓 這就是最初的 泰國 佛殿,裡面還有 泰國 僧人 佛殿周邊一圈小塔 白馬寺 緬甸 風格佛殿是 緬甸 聯邦 共和 國向 洛陽 白馬寺捐贈建設的佛殿,由 緬甸 亞洲 世界有限公司承包並組織施工,工程所需材料也是來自 緬甸 。佛殿位於白馬寺 西北 側。始建於2012年4月10日,2014年6月完工, 緬甸 時任總統吳登盛參加了落成典禮。主體建築包括大 金塔 、大佛殿以及博物館。其中大 金塔 為整個佛殿的標誌性建築,以 緬甸 仰光 瑞大光塔為原型縮建而成,是佛殿的最高建築。 大 金塔 外面的鐘 緬甸 佛殿苑的南門 游客止步的僧舍 2005年4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應邀訪問 印度 ,期間與 印度 總理辛格簽訂了《 印度 共和 國與中華人民 共和 國聯合聲明》,將《 印度 在 中國 洛陽 白馬寺院西側建造 印度 風格佛殿的備忘錄》載入“聯合聲明”。佛殿於2006年動工,2009年竣工,工程建設歷時三年。2010年5月29日舉行了大殿落成暨佛像開光儀式。
佛殿坐西朝東,東西長100米,南北寬60米,建築面積3450平方米。主體建築大佛殿下部為圓柱形,上部為穹頂,高約21米,跨度24米,用 印度 產黃砂岩裝飾。大佛殿內供奉 印度 贈送的釋迦牟尼坐像一尊,高4.5米,莊重威嚴;佛殿外牆壁有 印度 工匠雕刻佛教故事壁畫16幅。四周環廊圍繞,輔以牌樓、連廊、水體,左有佛足印跡,右有沉降花園,闢有法堂、研修室、展廳。
白馬寺 印度 風格佛殿由 印度 專家 Mr. Akshaya Kumar Jain 、Ms. Raka Chakravarty 和Mr. Kshitij Jain設計,設計主要參考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 印度 桑奇佛教遺跡苑中的建築形式,並加以修改和完善,匠心獨具。白馬寺 印度 風格佛殿是 印度 政府在世界上捐建的第一座佛殿。 印度 佛殿苑門口的一對塑像 佛殿苑的大殿 印度 佛殿苑周邊的長廊 大殿外牆上面的雕塑 中國 第一古剎牌坊 中原第一比丘尼道場-齊雲塔院,
梵文 Bhikkhuni 又作苾雛尼、比呼尼、尼、除女、董女、沙門尼,俗稱尼姑。滿二十歲出家,受了具足戒的女子,稱為比丘尼。 釋迦舍利塔,又名齊雲塔,乃佛法傳入 中國 後所建的第一座佛舍利塔,創建於東漢己巳年(公元69年),即創建白馬寺的第二年,至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 ↑齊雲塔 轉塔祈福的游客 ↑齊雲塔 從白馬寺出來開始了返程的路,從白馬寺收費站 上高 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