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歷史的背影--古都游(下)
2015年2月23日 西安-洛陽 行程 406 公里西安 就玩到這裡了,還沒有去的地方就留著以後來 西安 時再去吧。 吃完早飯,早早就上路了,市區裡面大家還在休假,人車都很少,從灞橋收費站 上高 速 沒想到啊,還有很多起的更早的,還是堵車啊。 過 潼關 ,經過豫陝省界收費站 到 靈寶 服務區休息 從連霍高速轉向寧洛高速後,地上全是水,好在寧洛高速車輛不多,減速慢行即可沒有多大影響,在 洛陽 新區收費站下高速 下了高速,在新區隨便吃了點午飯,就開車去了 龍門石窟 。以前車是可以開到 龍門 大橋附近的,售票處就在橋邊,買票就可進入景區。現在在河東面很遠的地方建了一個游客中心外加一個大停車場。讓大家坐電瓶車進來,電瓶車收費好像是一人10元,大家如果來的話建議還是坐電瓶車吧,否則走路至少半小時以上並且無任何可游覽點。 龍門石窟 的游覽順序一般是西山石窟---東山石窟---香山寺---白園。西山石窟是最精華部分。這是 龍門石窟 西山石窟的北門檢票處就在 龍門 大橋的下麵。 龍門 大橋是連接 龍門 東西兩山的重要 通道 。跨越伊河全長303.8米,兩岸引道長1309米,橋面車道凈寬10米,兩側人行道寬各1.5米, 龍門 兩字是陳毅元帥題書。。還是原來的大門沒有變化就是增加了一個電瓶車的收費。
↑龍門大橋 龍門石窟 是 中國 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於 洛陽 市南郊伊河兩岸的 龍門 山與香山上。 龍門石窟 與莫高窟、 雲岡石窟 、麥積山石窟並稱 中國 四大石窟。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 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 洛陽 (公元493年)前後,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 龍門 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 西山石窟位於伊河的西岸,進門後右側山崖下就是禹王池,據說禹王池是唐宋時期人們為了紀念大禹開鑿 龍門 而建的“禹王閣”舊址, 池上 依崖而建的方形石房,名為“石樓”。 ↑禹王池 伊河東岸的香山寺 ↑香山寺 西山石窟是順河依山而鑿,沿著河邊向南走,依次就可以看到各個石窟 潛溪寺是 龍門 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臺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 菩薩 與大勢至 菩薩 。 ↑潛溪寺 “陳摶碑”是北宋初年著名隱士陳摶手書的名句,“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意思是做馬做奔向天上的神馬,做人做人中的龍,要不拘一格。岸字缺少一橫,而逸字缺少一點,中字則上下顛倒,反映他為人的放蕩不羈。這塊“陳摶碑”的書法很有特點,是書法愛好者必賞之作。 ↑潛溪寺 ↑潛溪寺 ↑西山石窟 賓陽 三洞開鑿於北魏時期,是北魏的宣武帝為他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開工於公元500年,歷時24年,用工達80萬2366個,後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 賓陽 中洞、南洞、北洞)僅完成了一所即 賓陽 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賓陽洞 ↑賓陽洞 賓陽 北洞,來自於1000多年前的剪刀手,“剪刀手”手勢其實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結合雙手的姿勢來看,高舉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無名指與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無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這是一種頗能傳達強烈意志的手印。這尊佛像因拇指風化,而食指、中指間隙過大,頗似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類似,故而被網友戲稱為“剪刀手”佛。 ↑賓陽洞 在 賓陽 三洞中,最具規模的當數 賓陽 中洞了。它高約9米,寬與進深約11米,從北魏景明元年(500年)開鑿,至正光四年(523年)完成,是北魏宣武帝為亡父孝文帝所營造的石窟。石窟內共有11尊大像,又分為正壁主像一組5尊和南、北壁各一組3尊,分別代表佛的過去、現在、未來——正壁主尊“現在佛”釋迦牟尼通高8.4米,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結跏趺坐,高鼻大目,微露笑意。釋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 菩薩 。二 菩薩 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 菩薩 ,著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後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 ↑賓陽洞 賓陽 南洞的洞窟為北魏時期開鑿,但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體現了唐朝以胖為美的風格。 ↑賓陽洞 敬善寺石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高3.5米,寬3.7米,窟門兩側刻兩力士、兩 菩薩 。其中兩力士造像威猛,有種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覺。他們頭戴寶冠,頸掛項圈,袒露上身,下著戰裙,赤腳,眉立目豎,肌肉暴突,充滿了力量。
↑西山石窟 後室是敬善寺的主室,中央供奉著高約2米的主尊阿彌陀佛。他結跏趺端坐疊澀式須彌座上,左手置膝,右手舉胸前,身著敷搭雙肩袈裟,面容豐滿,胸部突起,衣紋流暢。圍繞主佛,兩側為二弟子、二 菩薩 和二天王,其中天王為薄浮雕,身著唐代武士甲胃,手持寶劍,作守衛狀。
在敬善寺石窟,最值得關註的也許就是刻於四壁的浮雕“一佛五十 菩薩 圖”了——圍繞主佛,53尊思維 菩薩 坐在同一根而數十莖的蓮花上,姿態萬千。它是佛教凈土宗“西方凈土變”最古老的圖畫。 ↑西山石窟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 中國 石窟寺中極為罕見。中間主佛為 彌勒 ,坐於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 彌勒 佛是“未來佛”,是作為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 彌勒 信仰為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 彌勒 ),推動了 彌勒 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著武周政權的垮臺,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為人們瞭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西山石窟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 獅子 ,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 菩薩 二天王,是 龍門石窟 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 永隆 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在洞內南北兩壁整齊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釐米高。在南北兩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樂人,舞伎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體態輕盈,婀娜多姿。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國土,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萬佛洞 ↑萬佛洞 ↑萬佛洞 ↑萬佛洞 第511、512雙聯窟,南北二窟併列故名。二窟前室佈局統一,北洞中是三世佛造像,主尊為釋迦牟尼,南北兩側是二弟子、二 菩薩 以及過去佛和未來佛。三世佛的造像題材表現了佛教世界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龍門石窟 在雙窟的南洞里,雕鑿的主佛是 彌勒 佛,南北兩壁上雕有小千佛。 ↑龍門石窟 惠簡洞高4米多,寬3.5米,進深近3米,洞內造像主尊為高3米多的 彌勒 佛——那自然是寓意武則天了,兩側脅侍二弟子、二 菩薩 。其中左側不知何因缺一弟子;在護法天王和力士的位置,原有造像也均不存,只剩下陰刻的頭光和浮雕圖案。
也許正因為惠簡開鑿這一石窟造像深得武則天的賞識,所以他後來便被唐高宗和武則天任命為開鑿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龕的檢校僧。因洞內主佛及右側弟子阿難面相酷似 龍門 盧舍那大像龕主佛和弟子造像,又俗稱“小盧舍那大像龕”。 ↑龍門石窟 好像是汴州洞吧
↑龍門大橋 龍門石窟 是 中國 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於 洛陽 市南郊伊河兩岸的 龍門 山與香山上。 龍門石窟 與莫高窟、 雲岡石窟 、麥積山石窟並稱 中國 四大石窟。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 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 洛陽 (公元493年)前後,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密佈於伊水東西兩山的峭壁上,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最大的佛像高達17.14米,最小的僅有2釐米。碑刻題記2800餘品。其中“ 龍門 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 ↑龍門石窟 西山石窟位於伊河的西岸,進門後右側山崖下就是禹王池,據說禹王池是唐宋時期人們為了紀念大禹開鑿 龍門 而建的“禹王閣”舊址, 池上 依崖而建的方形石房,名為“石樓”。 ↑禹王池 伊河東岸的香山寺 ↑香山寺 西山石窟是順河依山而鑿,沿著河邊向南走,依次就可以看到各個石窟 潛溪寺是 龍門 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臺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 菩薩 與大勢至 菩薩 。 ↑潛溪寺 “陳摶碑”是北宋初年著名隱士陳摶手書的名句,“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意思是做馬做奔向天上的神馬,做人做人中的龍,要不拘一格。岸字缺少一橫,而逸字缺少一點,中字則上下顛倒,反映他為人的放蕩不羈。這塊“陳摶碑”的書法很有特點,是書法愛好者必賞之作。 ↑潛溪寺 ↑潛溪寺 ↑西山石窟 賓陽 三洞開鑿於北魏時期,是北魏的宣武帝為他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開工於公元500年,歷時24年,用工達80萬2366個,後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 賓陽 中洞、南洞、北洞)僅完成了一所即 賓陽 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賓陽洞 ↑賓陽洞 賓陽 北洞,來自於1000多年前的剪刀手,“剪刀手”手勢其實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結合雙手的姿勢來看,高舉胸前,右手掌心向上,拇指、無名指與小指屈起,其他二指伸直,左手掌心向下,屈無名指及小指,伸直其他指,這是一種頗能傳達強烈意志的手印。這尊佛像因拇指風化,而食指、中指間隙過大,頗似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類似,故而被網友戲稱為“剪刀手”佛。 ↑賓陽洞 在 賓陽 三洞中,最具規模的當數 賓陽 中洞了。它高約9米,寬與進深約11米,從北魏景明元年(500年)開鑿,至正光四年(523年)完成,是北魏宣武帝為亡父孝文帝所營造的石窟。石窟內共有11尊大像,又分為正壁主像一組5尊和南、北壁各一組3尊,分別代表佛的過去、現在、未來——正壁主尊“現在佛”釋迦牟尼通高8.4米,身著褒衣博帶式袈裟,結跏趺坐,高鼻大目,微露笑意。釋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 菩薩 。二 菩薩 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 菩薩 ,著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後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 ↑賓陽洞 賓陽 南洞的洞窟為北魏時期開鑿,但洞中幾尊主要的佛像都是在初唐完成的。洞中主佛為阿彌陀佛,面相飽滿,雙肩寬厚,體態豐腴,體現了唐朝以胖為美的風格。 ↑賓陽洞 敬善寺石窟分前後兩室。前室高3.5米,寬3.7米,窟門兩側刻兩力士、兩 菩薩 。其中兩力士造像威猛,有種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覺。他們頭戴寶冠,頸掛項圈,袒露上身,下著戰裙,赤腳,眉立目豎,肌肉暴突,充滿了力量。
↑西山石窟 後室是敬善寺的主室,中央供奉著高約2米的主尊阿彌陀佛。他結跏趺端坐疊澀式須彌座上,左手置膝,右手舉胸前,身著敷搭雙肩袈裟,面容豐滿,胸部突起,衣紋流暢。圍繞主佛,兩側為二弟子、二 菩薩 和二天王,其中天王為薄浮雕,身著唐代武士甲胃,手持寶劍,作守衛狀。
在敬善寺石窟,最值得關註的也許就是刻於四壁的浮雕“一佛五十 菩薩 圖”了——圍繞主佛,53尊思維 菩薩 坐在同一根而數十莖的蓮花上,姿態萬千。它是佛教凈土宗“西方凈土變”最古老的圖畫。 ↑西山石窟 摩崖三佛龕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這種造像組合在 中國 石窟寺中極為罕見。中間主佛為 彌勒 ,坐於方臺座上,頭頂破壞,僅雕出輪廓,未經打磨。據佛經記載, 彌勒 佛是“未來佛”,是作為佛釋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現的。武則天利用 彌勒 信仰為其登基製造輿論,登基後又自稱“慈氏”(即 彌勒 ),推動了 彌勒 信仰的風行。摩崖三佛龕的開鑿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出現的,隨著武周政權的垮臺,摩崖三佛龕也因此而停工。雖然這組造像是半成品,卻為人們瞭解石窟造像的開鑿程序提供了一份寶貴的實物資料。 ↑西山石窟 萬佛洞因洞內南北兩側雕有整齊排列的一萬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後室結構,前室造二力士、二 獅子 ,後室造一佛二弟子二 菩薩 二天王,是 龍門石窟 造像組合最完整的洞窟。窟頂有一朵精美的蓮花,環繞蓮花周圍的為一則碑刻題記:“大唐 永隆 元年十一月三十日成,大監姚神表,內道場運禪師,一萬五千尊像一龕”。在洞內南北兩壁整齊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釐米高。在南北兩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樂人,舞伎在悠揚的樂曲聲中翩翩起舞,體態輕盈,婀娜多姿。整個洞窟金碧輝煌,向人們展現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理想國土,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萬佛洞 ↑萬佛洞 ↑萬佛洞 ↑萬佛洞 第511、512雙聯窟,南北二窟併列故名。二窟前室佈局統一,北洞中是三世佛造像,主尊為釋迦牟尼,南北兩側是二弟子、二 菩薩 以及過去佛和未來佛。三世佛的造像題材表現了佛教世界里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龍門石窟 在雙窟的南洞里,雕鑿的主佛是 彌勒 佛,南北兩壁上雕有小千佛。 ↑龍門石窟 惠簡洞高4米多,寬3.5米,進深近3米,洞內造像主尊為高3米多的 彌勒 佛——那自然是寓意武則天了,兩側脅侍二弟子、二 菩薩 。其中左側不知何因缺一弟子;在護法天王和力士的位置,原有造像也均不存,只剩下陰刻的頭光和浮雕圖案。
也許正因為惠簡開鑿這一石窟造像深得武則天的賞識,所以他後來便被唐高宗和武則天任命為開鑿奉先寺盧舍那大佛龕的檢校僧。因洞內主佛及右側弟子阿難面相酷似 龍門 盧舍那大像龕主佛和弟子造像,又俗稱“小盧舍那大像龕”。 ↑龍門石窟 好像是汴州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