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閑行醉春風,拂葉拈花一笑中。—無錫拈花灣親子游記







10:00-11:30 13:30-17:00
螢火小墅-乾花鑰匙扣
10:00-12:00 12:30-18:30
草鞋-香囊
青花-布衣
無塵-手編
解縛-拓印、石頭畫
無門關-絲網花 第二篇章:寄居拈花深處,坐看雲起之時
【拈花住宿篇】
走在香月花街,在喧囂的大街,靜謐的小巷,或是在遺落的街角,你都會遇見散落在各處的拈花客棧,有的門庭若市,有的悄然屹立,就在那裡等待著你的歸去。
拈花灣原有13家禪意客棧:一花一世界、吃茶去、棒喝、一池荷葉、半窗疏影、門前一棵松、螢火小墅、蘆花宿、百尺竿、雲半間、一輪明月、無門關、無塵。目前又增添了新的客棧,草鞋山廬、小憩、青花、解縛、究竟、圓融堂、榮枯山房、醉春芳、方寸間、松風十里、無相、坐看雲起客棧。這些客棧在禪意風格的設計思路下, 使用原木和棉麻材質, 處處隱喻東方美學的質朴。棲居拈花灣,體驗的不僅僅是禪意住宿,更是一段禪意生活的邂逅。


方寸之間自有天地。






豪飲七大碗玉液瓊漿固然滋味無窮,但比不上品一小壺香茗的真情趣。擁有千百條高僧的偈語又如何?參盡枯禪皆不是,還不如放下一切,喝壺茶去。


一草一天堂
一葉一如來
一砂一極樂
一方一凈土
一笑一塵緣
一念一清靜

拶著通身都是眼,半窗疏影對斜陽。
——宋.雪岩祖欽禪師 (山居詩)







【禪行美景篇】 【禪行】她以拈花灣的山水禪鏡和唐風宋韻的景觀建築為載體,輔以燈影山水與舞臺表演藝術,創造了《花開吉祥》、《拈花微笑》、《一葦渡江》、《花開五葉》等具有震撼力的場景。她將拈花灣的禪意生活方式和回歸本真的生活追求融合在藝術表演之中,集中展示了茶道、花道、香道、琴道、書道等富有傳統文化魅力生活情景,融入了抄經、打坐、托缽、經行等禪者生活方式。
禪行活動時間
水幕光影秀 18:10-20:50
地點:半山銜日廣場
拈花塔亮塔儀式 18:30 19:00 19:30 20:00 20:30
地點:拈花廣場
花開五葉水上表演 18:15 18:45 19:15 19:45 20:15 20:45
地點:五燈湖廣場


蓮花是佛的象徵蓮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聖潔性,象徵佛與 菩薩 超脫紅塵,四大皆空;蓮花的花死根不死,來年又發生,象徵人死魂不滅,不斷輪迴中。佛教把蓮花看成聖潔之花,以蓮喻佛,象徵 菩薩 在生死煩惱中出生,而不為生死煩惱所干擾。佛教有寶傘、雙魚、寶瓶、蓮花、白螺、如意、寶幢、金輪八種吉祥寶物,釋迦牟尼把蓮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由於蓮花在佛教上的神聖意義,佛經中把佛教聖花稱為“蓮花”,把佛國稱為“蓮界”,把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蕖華合掌”,甚至把佛祖釋迦牟尼稱為“蓮花王子”。

流水之上,是流淌的音樂;
音樂之中,是流淌的光影;
光影變幻之中,是風姿綽約的舞者。
許我以光,雕刻流年。
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