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我的“寶島臺灣行”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峽谷】為 臺灣 花蓮 縣自太魯至天祥之間20千米的大峽谷。
400萬年前,歐亞大陸板塊與 菲律賓 海洋板塊相互撞擊,劇烈的地殼變動,使 臺灣 地層急劇上升,千萬年來,立霧溪豐沛的河水不斷切割太魯閣這塊 臺灣
地質史上最古老的 大理 岩層,於是形成了最獨特的 大理 石峽谷景觀。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游覽【太魯閣國家公園】需要帶上【安全帽】,旅游中這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保護措施。景區出於對游客安全的考慮,在進入隧道路段時,為每一位游客配發安全帽。瞬間游客變身施工人員
。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燕子口【燕子口】再進地勢愈高,而崖峽愈險愈奇。兩岸 大理
石峭壁在流水作用下被溶蝕成許多小孔穴,聰明的燕子便以這些小洞為巢,形成【百燕鳴谷】的奇觀,故名【燕子口】。但是隨著公路上人聲、車聲的隆隆作響,燕子早已離巢另覓他處安居了。

↑燕子口
↑燕子口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進入隧道狹窄處,往上望是高不見頂的峽谷;往下看是清澈見底的溪流;配上五彩的 大理 石岩壁,太魯閣公園果然風光獨具。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靳珩橋【靳珩橋】燕子口盡頭,有一座靳珩橋及靳珩公園,均以開鑿興建中橫路時殉職的一位段長而命名。過橋西行,就來到。這時相信所有的游客只有一個表情,即難以置信這天然奇景,因為一半的面積成了高聳入雲端的絕岩峭壁,而另一半的山壁則成為深入水中的崖面石牆,這高低落差1660米的大斷崖,架構出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浩瀚無垠。抬頭仰望藍天,只見天空因兩岸山勢實在太過高聳,只剩下一道細細的岩縫透出些許光芒,這就是中橫奇景之一的【虎口線天】。

↑靳珩橋
↑太魯閣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長春祠【 長春 祠】
長春 祠【太魯 長春 】是入峽後的第一景。過紅色的鐵橋 長春 橋後,只見一道飛瀑在 長春
祠前分為兩股流入【立霧溪】,加上古典的祠堂建築,一幅山水庭園的圖畫便活生生地呈現眼前,位於青山綠水間的 長春
祠,是為了紀念修築中橫公路的殉難者而建的,原祠因地震遭山石毀損,新祠是採用山洞型的建築而成。祠後有380臺階的石梯蜿蜒向上,俗稱為天梯。石梯盡頭可到達觀音洞,洞內有觀音石佛及橫貫公路的施工全圖。 來到“花蓮”臺灣 環島游第六晚,入住【 花蓮 】,整個行程進入尾聲。當晚旅行社安排了一個欣賞 臺灣 原住民的【歌舞表演】。
1、【阿美族文化舞蹈】
阿美族(南部的阿美族自稱Amis,而北部則自稱為Pangcah) 臺灣 原住民的一個族群,也是目前 臺灣
原住民中人數最多的族群。阿美族是母系社會,家族事務是以女性為主體並由女性負責,家族產業之繼承以家族長女與其他女性為優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在部落中,有關部落的大小事務則是由部落男子所組成的年齡階級負責統籌規劃與執行。總人口約18萬餘人,是
臺灣 原住民中人口最多的一族。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臺灣 原住民過去又稱九族,即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 卑南
族、鄒族(曹族)、賽夏族、達悟族(雅美族),後來區分出邵族,此外還有噶瑪蘭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等,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化。【原住民】的稱呼和大陸的稱呼【高山族】一樣,是這些民族的統稱。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主持人出場了,一位中年男人,穿著阿美族民族服裝,光腳,沉穩的介紹晚會的內容。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晚會以阿美族舞蹈為主,大約有7、8個節目,舞蹈反應了阿美族的勞動、生活、喜慶、娛樂等方方面面,以舞蹈的形式展示了阿美族民族文化。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花蓮文化創意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