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島:意外驚喜的臺南

《林懷民舞作精選》約2小時,包含了近年一些舞作的選段:《水月》、《稻禾》、《 白水
》,及久未重演的《家族合唱》、《行草》、《松煙》、《竹夢》、《風‧影》、《如果沒有你》等9支作品、15個經典片段。
《行草》:《行草》算是雲門一套代表性的作品,由書法汲取靈感。舞者對應著名家書法的大型投影,用肢体表現書法行雲流水、遒勁力道。

其它劇目,《千字文》的舞臺效果最為震撼,仿佛人在“千字”之上舞蹈,仿佛人的動作是在賦予字以生命。《如果沒有你選段》里《不能說的秘密》換成了《對面的女孩看過來》,雲門的舞者們就是能把“土味情歌”也跳出雲門獨家風格,那種太極式迴轉流暢的動作感,與其它舞蹈都是一脈相承。《稻禾》,從
臺東 池上
景觀出發,以稻米生命輪迴隱喻人生。不過是我看多了弗洛伊德麽,覺得選段之中一男一女匍匐、交織與地上的動作性意味非常強烈。不過“大地之歌”所歌唱的,本也可以說是一場大地生命的播種與繁殖。《黑天使》是林懷
民和
蔡國強合作的《風影》選段,此時只是在舞臺上營造的風裡看黑色翅膀的飄動,原作品登上國家劇院屋頂的天馬行空,也只可想象了。不好意思上半場後面老實說,我困了……近日習慣奔波而很少坐定了吧,《水月》《
白水 》沒留下多少印象。
答客問環節,林懷民老師上來先講了 臺南 文化中心的這塊大幕布,他說這塊布其實非常名貴,每次修複都需要請 日本 的專家來 臺灣
。曾經人老珠黃,現在又修好了。但是只是有劇場本身沒有意義,只有當觀眾坐在椅子上的時候, 臺南 人才擁有這個劇院,否則只有他那樣的人才能記得這裡。

關於黑白:
林懷民老師說他是善於處理黑白的人。弗洛倫薩是彩色的,印象派是彩色的,與 巴黎 、陽光有關。藝術是和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地理聯繫起來的。 歐洲 地中海
區域的空氣有一種乾,而 臺灣 有一個特別的東西,叫作濕氣。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悲情城市》里霧矇矇的濕氣,那是 臺灣 。用野獸派、印象派的畫法畫不出
臺灣 的風韻,因為不是從這個文化底蘊來的,而黑白、水墨的感覺就對了。
關於戶外公演:
為了做戶外公演、為了讓基層的朋友開心,必須把舞編得非常好,三萬人在那裡,需要讓大家目不轉睛。 臺灣 的基層群眾把他訓練出來了,當 屏東 、 臺東
的大叔大嬸喜歡, 紐約
必然就來了。雲門舞集必須到基層演出,好在有一些單位支持費用(好像是某個銀行),他們這麼做也並不為了宣傳自己,有了他們的經費,於是雲門可以去做公開的免費演出。

有觀眾問,雲門走到現在這個階段,您發現了什麼,林懷民老師說:我發現——我老了。哈哈哈哈太可愛了啊啊啊!!!他說,如果是一個芭蕾舞團,藝術總監退休了,舞團繼續下去,舞碼是沒什麼差別的,但現代舞團不是,是註重創新的,創辦人或品牌編舞家退休後,那個團可能就沒了。但是雲門不能這樣,要有秩序的轉型,2020年元旦,鄭宗龍就是雲門的總監。
林懷民老師說不希望雲門變成一個博物館,裡面的東西都是原來的,不能只跳老的舞,也要編新的作品。他和鄭宗龍差30歲,希望今天的年輕編舞家和新的觀眾展開聯結。
舞蹈與其它不同,畫家畫好一幅畫可以掛在牆上,作家可以寫出一本書流傳,而舞蹈,幕布拉下來就沒了,但我們也知道,幕還是會再升起來的,像水一樣流動,雲門還是會繼續下去。







inn做住宿了。“艸”字我不認識,結果一查還是念“cao”哈哈。不過還是保持了草祭時期的註重閱讀本身,歡迎閱讀,不歡迎單純打卡拍照。






大學的附近,位於地下一層,據說是草祭蔡老闆的另一家。




這些書店,都不寄送大陸。p.s.因為在地下所以信號太差了,想聯網查書的信息都要離門近點。


也不會著急,就坐在店門口的座位看著一家人在那裡忙碌著。豬心的確鮮嫩,悲劇的是——我本來想繼續去吃旁邊的阿村牛肉湯,所以留了胃,結 果阿
村家關門了,更悲劇的是旁邊的另外兩家想去的也都關門了,就只有阿明家了,但我實在不想再排一次隊了……






,老闆說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把這個包的帶子卸下來換個黑的,叫我明早8點半開門來取,我說要不要先付錢,他說明天再給就好。本來早想好第二天早上就好好待在旅舍大廳看書,但想想這種有人專門製作一個東西、不用退而求其次的感覺,又體會到了
臺南 的工匠精神,於是還是專程踩單車過來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