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古箏去印尼|與火山共舞,與世界對話。




我才開始指揮著自己,搬出我的古箏。
這次旅行中第一次在戶外拿出樂器演奏,
在這異國他鄉,我總是想讓自己低調一點兒,
也許是內心深處總覺得自己並沒有準備好而帶來的膽怯吧。
我只想靜靜的坐在那個小草坪前,
對著火山,彈我想演奏的音樂。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我們還記得第一次登上月球的人,
我們還記得月球錶面的那種荒無人煙、四下荒涼,空曠卻又寂美的地方。
那空芒的那種凹凸不平的地方,
不說是美到極致,卻能久久震撼著我們的心靈。
因為那是我們未曾涉足的地方,
它的美是因為未知。
在地球上,也有這麼一個地方,
錶面由於場面的火山灰積累和地表運動,
形成了猶如地球錶面的震撼美景。
所以我說:“當我在演奏古箏時,孤獨星球上只有我和音樂了。”

伴隨著火山的濃烈,陽光也開始溫暖了起來。
我們騎著馬向布羅莫火山走去。
山腳下的荒原是一片蒼涼,極目望去,
熔岩平原上是鋪滿大地的深灰色沙海。
四周的空氣里瀰漫著泥土與枯草蒸發的氣味,
這片荒蕪的土地上釋放著無限的活力,




從驛站到火山口還有二百多級臺階,
矗立在幾乎筆直的陡峭山體上。
於是,背著我的琴踏上了最後這段旅途,
身後游客喧鬧的聲音漸漸消散。


那是無法形容的,我並不熟悉的聲音。
類似大型工廠機械滾動,參雜著轟鳴和低沉。
巨大的火山口猶如瞳孔一般的黑洞正不斷噴吐著危險的氣息,
這是來自於地底深處的呼吸。
此刻,我的身體與地球一同呼吸。



視線也隨之好奇地看向深淵,
伴隨著道道溝壑,這是岩漿曾經流過的路徑,
周圍黑褐色火山灰覆蓋的地表幾乎寸草不生。



呼出的乳白色煙霧隨風升向平靜的天空,
一股濃烈的硫磺氣體忽然吸進了肺里,
我一面忍受著這種不適,身體時刻想逃離這份苦澀,
但心裡又叛逆地想著,
吸就吸吧,我只被荼毒片刻。
而身臨其境是無法只從圖片或者視頻上感受到的震撼。

在驛站休息的馬夫們。他們一排排蹲在路邊,
抽著煙,說笑著我聽不懂的語言。
那口暴露在粗糙的褐色皮膚下的黃牙格外刺眼,
與之每天被硫磺纏繞的濃烈相比,
抽幾支煙可能是更好的以毒攻毒的方法,提神!




當地居民將年夜米、生果、蔬菜、畜生等供品扔進火山心來祭拜火山神,
期求好運,國泰民安。
於是我也買了一束花送給火山神。



當北半球步入春天,
當太陽漸漸靠近赤道,
二月底的印尼,
每天下午,卻在等一場無法缺席的大雨。
我穿過濕漉漉的森林,
陽光穿過雲層的丁達爾效應,
火山穿過一聲不響的村莊,
路旁的房子擁擠的站在兩側,
車子走走停停,
我為你而來,
那是我第一次聽見火山的聲音,
滾滾濃煙下,震耳欲聾地
是一場欲蓋彌彰而明目張膽的表白。



雖說整趟旅行從用車到酒店 都安 排的非常“努力”,
這裡“努力” 是指旅行社的努力。
努力的讓我們儘量不拼車,住宿儘量安排舒適,三餐提供選擇。
但他們的努力,依舊讓我後悔!
時間安排真的緊張,
每個火山只停留了幾個小時的參觀時間,
除了夜爬火山,白天就像綁在汽車上的五花肉,
沒有選擇的行駛在去往下一個目的地的路上。
梭羅 曾說“生命並不長,不要再趕時間了。”
如果要獲得真實豐滿的體驗,它更源於對於時間的投入,
與空間環境人際互動建立關係。
我為自己這三天兩晚的跟團之旅而感到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