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雅典——歐洲文明起源地的朝聖之路


到達方式:可選擇搭乘地鐵綠線至Victoria站,出站後沿Patision路走7分鐘左右, 雅典 理工大學旁邊即到。


此次觀看的演出是古 希腊 關於酒神的一齣話劇,古 希腊 文演出,基本上沒有看懂是什麼意思。坐在劇場的最中間的位置,苦熬了一個半小時才得以解脫。


希腊 雅典 衛城修建於公元前5世紀,集古 希腊 建築與雕刻藝術之大成。 雅典 衛城是 希腊 最傑出的古建築群,阿克羅 波利斯 建造的神廟,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築,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現存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帕特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埃雷赫修神廟等。這些古建築無可非議的堪稱人類遺產和建築精品,在建築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迄今保存下來的大量的珍貴遺跡,集中展示了 希腊 的古代文明。 雅典 衛城的山門正面高18米,側面高13米。山門左側的畫廊內收藏著許多精美的繪畫。 多利亞式的帕特農神廟、 大理 石造的樓門普羅彼 拉伊 阿、埃萊庫台伊神廟、 雅典 娜神廟等均建造於公元前五世紀的 雅典 黃金時期。 雅典 娜女神廟在山門右前方。 雅典 娜女神廟全由蓬泰利克 大理 石建成,蓬泰利克 大理 石的產地就在 雅典 附近。18英尺長、12英尺寬的神廟內有一個愛奧尼亞式門廳和一個約呈方形的內廟組成。一條飾以高凸浮雕、寬18英寸的中楣飾帶,圍繞在建築物外部。神廟分前廟、正廟和後廟,在神廟東面有一個執盾的 雅典 娜神像浮雕。最好早去,否則游客會相當多。
雅典 衛城具有古代 希腊 城市戰時市民避難之處的功能,是由堅固的防護牆壁拱衛著的山岡城市。 雅典 衛城面積約有4平方千米,堅固的城牆築在四周。自然的山體使人們只能從西側登上衛城。高地東面、南面和北面都是懸崖絕壁,地形十分險峻。 雅典 衛城內前門、山門、 雅典 娜勝利女神殿、阿爾特蜜斯神殿等建築,都僅存殘垣。 雅典 衛城東南的衛城博物館館藏豐富,建成於1878年,共有9室,珍藏 雅典 衛城內神廟中珍貴石雕、石刻等。海神波塞冬送給人類一匹象征戰爭的壯馬,而智慧女神 雅典 娜獻給人類一顆枝葉繁茂、果實纍纍、象徵 和平 的油橄欖樹。人們渴望 和平 ,不要戰爭,結果這座城歸了女神 雅典 娜。從此,她成了 雅典 的保護神, 雅典 因之得名。後來人們就把 雅典 視為“酷愛 和平 之城”。
帕特農神廟的雕刻裝飾是由著名的建築師和雕刻家菲迪亞斯承擔的。從神廟西山牆中央的人像到最引人註目的排檔間飾上都可以領略大師的偉大。由92塊白色 大理 石飾板裝飾而成的中楣飾帶(另一資料的敘述為:柱間是92堵刻著各種神話故事的廟牆)。有描述 希腊 福州 內容的連環浮雕,浮雕所表現的緊張的搏鬥,人與怪獸的撕扯生動逼真。天神們或威武或飄逸或閑散的姿態巧妙地貫穿在一起,那肌肉的彎曲、戰袍的飄揚、眼神的哀喜無不透露出雕刻者對美的熱愛和對生命理性的思索。
主要由以下幾部分構成:眾議院大門(Boule Puli)古衛城的入口在山 丘西 側,這座門和登爬山丘的階梯都是 羅馬 時代的建築。步上右側階梯,中途陽臺的左側可以展望山丘下朝南延伸的古 安哥拉 遺址(Ancient Agora)。也有階梯從陽臺通往地下層,可以一路下到古衛城底邊的古井。
衛城前門(Propylaea)於公元五世紀建造,這座門通往衛城的聖殿,門分三部份:由左至右為北翼、中央樓及南翼。中央樓有六根粗大的多利亞柱式列柱,入口共有五處,入門兩側各有三根愛奧尼亞式列柱。外側多利亞式列柱令人升起威嚴之感,而內側的愛奧尼亞式則優雅迷人。北翼建築保存較完整,房間壁面有古代著名畫家霍里克勒特斯的畫,稱為Pinakothiki。南翼乍看下似乎和北翼成對,但它其實只是柱廊建築,且規模比較小。
山門(Propylaea)是衛城的真正的入口,多利安式及奧愛尼亞式列柱巧妙地穿插併列,氣勢雄偉。以前山門是由兩側的宮殿組成的,如今僅剩五個門的柱子。
雅典 娜勝利女神廟(Temple of Athena Nike)——也稱無翼勝利女神殿。 雅典 娜是 希腊 神話中的智慧、技藝與戰爭女神,她與海神波塞頓爭奪 雅典 獲勝,成了 雅典 的保護神。位於衛城前門南翼旁,是座具有愛奧尼亞式列柱的優美神殿。傳說 雅典 市民為了使勝利永駐,就將勝利女神的雙翼砍下,這就是無翼勝利女神殿的由來。這座神殿歷經興廢盛衰與戰火洗劫,17世紀 英國 人又拆走了許多浮雕,現在只剩下幾座11米高的圓柱。
阿爾蜜斯神廟(Artemis Brauronia)阿爾特蜜斯在 希腊 神話中是月神與狩獵女神,這裡原本是奉祀阿爾特蜜斯女神的地方,左側還有四方形的土台遺跡。
Halkothiki位於 雅典 娜勝利女神殿北側的建築,是武器與青銅的儲藏所,近旁有通往帕特農神殿前方陽臺的階梯,此處也是置放祭品的所在。
帕特農神廟(Parthenon Temple)——衛城上最負盛名的一層建築,更是舉世聞名的古代七大奇觀之一帕特農神廟可以說是西方,以至世界上最早的古代大廟宇,出現在基督教產生以前430年,是原始宗教的廟宇,神廟長70米、寬31米,被48根多利安式列柱所環繞,每根柱子高10米,直徑2米,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大約是 巴黎 聖母院的1/3,但較之早了1500年。
埃雷赫修神廟(Erechtheum Temple)於公元前406年建成,位於帕特農神殿的對面,是建築優美的愛奧尼亞式神殿,集 雅典 娜與海神波賽頓兩座神室合一的複合造型。
衛城博物館(Acropolis Museum)衛城博物館位於衛城東南角,於1878年完工。為了使博物館的高度不超過衛城山上的古建築,博物館是挖開土層建成的。除了青銅器和 希腊 古瓶由國家博物館保存外,自1834年衛城山各神廟出土的所有文物都保存在這裡,包括"扛小牛的男人"、"赤足的有翼勝利女神"及四根存於氮氣箱內的伊瑞克提翁神殿女像列柱等珍品。此博物館對研究和發展古 希腊 雕刻藝術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伊瑞克提翁神廟Erechtheion——山門後的伊瑞克提翁神殿,建於公元前395年,內部有一 雅典 娜的木雕像,在這座神殿南側廊台的六尊女像柱(Caryatids),是屬於愛奧尼亞式的變形;現在所看到的優美女像列柱結構完美,不至讓視覺上產生不自然的現像,不過這些並非真品,由於空氣污染,而由複製品取代。要看真品得到衛城博物館及 倫敦 的 大英 博物館。
阿迪庫斯音樂廳(Odeon of Herodes Atticus)位於衛城入口南側的阿迪庫斯音樂廳建於 羅馬 時代,是可容納6000多人的戶外劇場,現在夏季仍有表演在此舉行。該音樂廳三層式的建築結構,半圓型的劇場直徑38米,在任何一點都能聽清楚舞臺上演員的臺詞及音樂席的表演。




可惜這麼偉大的建築物,經過歷史的變故後也變得破殘了,許多精美的雕刻都被盜走,神殿也在 土耳其 占領 希腊 的時候被損壞了,在二戰時期還作為納粹的火藥庫,飽經風霜。










古 希腊 最偉大的劇作家埃斯 庫羅斯 、索福克勒斯和 阿裡 斯托芬,都在酒神劇場演出自己的作品,而且現存的古 希腊 戲古 希腊 雅典 的酒神劇場劇,都是在這裡舉行的首演,因此這座酒神劇場,又是後世西方戲劇的奠基地。劇場後來又重修過多次。其中公元前342年到326年的一次,是由利 庫爾 古斯進行的。這次重修,建起石砌的永久性舞臺,觀眾席有64排,分上下兩區,全是石建的座位,能容下一萬多觀眾。劇場里設有貴族和祭司專用的貴賓席,蓬泰里克 大理 石質地的座椅,上面裝飾著各式浮雕,還刻有座位主人的名字,酒神祭司的座位在正中,正對著祭壇,雕刻最為精美。像這樣的貴賓席,劇場里設有幾十個,很多都保存到現在。
大約在公元3世紀,劇場經過最後一次修建,在樂池四周加上防水裝置,以便表演海戰的場面,樂隊則可以移到備用的樂池中演奏。酒神劇場在當時,不只是上演戲劇,而且很多重大的典禮、儀式、比賽也在這裡舉行。劇場里大量的 大理 石浮雕、塑像,都有很高的考古價值。
這座古老的劇院,曾經長期湮沒無聞。在3世紀前後, 希腊 飽受日耳曼人的侵擾,很多建築物遭到破壞。等 羅馬 帝國分裂,東 羅馬 定都君士坦丁堡之後,帝國的財富與權力,都移往 新都 , 雅典 作為地 方城 鎮,逐漸敗落。酒神劇場也在4世紀以後,開始衰頹崩毀,後來就廢棄不用了。多年以來,人們曾一直將一座建於公元2世紀的 羅馬 劇場,誤認做是酒神劇場。直到1765年,有人從一枚古幣上的圖案,追尋得新的線索,這才發現了酒神劇場的真正位置。對酒神劇場遺跡的發掘工作,在1841年開始,歷時50餘年,始告完工。19世紀末,在一位考古學者同時又是 希腊 式建築權威的威德普 菲爾德 指導下,按照古劇場的原貌對遺址進行了重大修複。酒神劇場在戲劇發展史和劇場建築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今天經過修複的劇場遺跡是 希腊 的一處名勝古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