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與新月】伊斯坦布爾、馬耳他、威尼斯三城記
——皇宮裡頭的大部分東西都比較無聊,隨便貼幾張假裝來過就好 ——皇宮的 西北 面有一個景緻不錯的平臺,可以看到遠處的加拉塔 ——反正碰到沒什麼游客的地方就怕幾張游客照咯~
【皮里雷斯地圖】其實關於整座老皇宮,人哥最想要看的是一件名為《皮里雷斯地圖》的東西,它被收藏在托普卡帕皇宮的圖書館裡頭,不定期對外展出。然而我們去的時候圖書館也在閉館維護,所以只能非常遺憾地錯過了。
這幅地圖出自十六世紀一位名為皮里雷斯的奧斯曼航海家之手,而它之所以出名(其實人哥相信絕大部分看游記的人都是第一次聽說)是因為地圖的底部出現了“極其精確的 南極洲 輪廓”。要知道 歐洲 的航海家們直到十九世紀才發現 南極洲 ,奧斯曼人居然比他們早了300年! ——皮里雷斯地圖(by Piri Reis ),最下端的大陸一度被人們認為是 南極洲 的輪廓
然而事實上這隻是一個美好的誤會罷了,所謂的“ 南極洲 ”輪廓,不過是對於新大陸不甚瞭解的奧斯曼航海家把 南美洲 的海岸線畫歪了而已。 ——左側的建築就是圖書館了,右前方很多人的地方就是聖器館
如果稍微留意觀察的話,可以發現來參觀老皇宮的穆斯林游客占比非常高。他們大多是奔著老皇宮的聖器館來的。聖器館裡頭藏有許多非常厲害的伊斯蘭教聖物,其中的鎮館之寶包括——摩西的手杖,亞赫亞的頭蓋骨,先知穆罕默德的腳印,鬍鬚以及先知劍。
聖器館的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許多來到 伊斯坦布爾 的穆斯林都會特地來此朝拜一番。然而對於我們這種普通游客來說,聖器館的意義顯然沒有那麼重大。當然,來都來了,看一眼也不虧。聖器館同樣不給拍照,沒有圖。
【後宮】
準備離開皇宮的時候,發現居然還漏了一個“後宮”沒有參觀,而且可以使用套票進場,本著不看白不看的心態,我們進去溜達了一圈。
參觀後宮最大的感受就是——奧斯曼皇妃們的生活真的好慘,都住在一個個暗無天日的逼仄的小房間裡面,感覺和坐牢差不了多少。
由於後宮裡面可看的東 西和 游客一樣少,所以非常適合拍照! ——後宮內的絕大部分的裝飾品做工都很一般,感覺缺乏誠意 ——採光系統,連天空都看不到 —— 蘇丹 的茅廁就是這麼朴實無華,且枯燥 ——繼續是朴實無華的盥洗台 ——後宮裡頭最大的房間,說是 蘇丹 的住所 —— 蘇丹 住所的穹頂,做工當然要好一些啦
——撒把狗糧,哈哈哈哈哈哈哈 從後宮出來,托普卡帕皇宮的行程就差不多結束啦~
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伊斯坦布爾 考古博物館就在托普卡帕皇宮的邊上,是一個比較冷門的景點。 ——考古博物館的正門
裡面的鎮館之寶是兩具石棺——“ 亞歷山大 石棺”和“哭泣的婦女石棺”。這兩具石棺於1887年(奧斯曼帝國末期)在 黎巴嫩 西南部的西頓被髮現,而且來自同一座墓穴。
然而這座“ 亞歷山大 石棺”非 亞歷山大 大帝的棺槨。考古學家的推測,它的主人大概率是一個叫做Abdalonymus的人。他早年曾追隨 亞歷山大 大帝參加了伊蘇斯戰役,隨後被任命為西頓國王。石棺名稱的來源主要是因為上面的浮雕描繪了 亞歷山大 大帝跟波斯人戰鬥的場景。 ——石棺長邊的一側描繪的是馬其頓人和波斯人戰鬥的場景(最左側的是 亞歷山大 大帝) ——畫面中間騎著駿馬的人就是 亞歷山大 大帝,頭頂的 獅子 頭盔是他的代表性標誌。而石棺頂部的角落也有一尊栩栩如生的 獅子 雕像。石棺上面刻畫 亞歷山大 大帝的形象大概是為了套個近乎,抬高一下墓主人的身份。大概有點“我有個朋友是XXXX”的意味。
——中間部分石雕的特寫 ——石棺的另一側描繪的是墓主人狩獵 獅子 的場景 ——畫面右側騎馬的男子,有可能是墓主人Abdalonymus
——石棺頂部的石雕上還殘留一些色彩 ——“哭泣的婦女石棺”,因為石棺四周的哭泣女性浮雕而得名
除了上述兩具石棺之外,整座博物館乏善可陳。誠然,博物館內的藏品數量確實不少,但是陳列和展示的方式都並不算太理想,英文的解說也相當簡單,如果本身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很難獲得多少有效的信息。所以這個景點對於絕大多數游客而言意義不大,如果時間有限的話,錯過這裡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博物館內的一具美杜莎浮雕
博物館的對面是一個小庭院,倒是拍照的好地方~ ——趁著光線不錯,來一張做作的擺拍好了
晚餐:Old Ottoman Cafe & Restaurant費用:191TRY
推薦指數:★★★★★
參觀完考古博物館,剛好到了吃飯的時間。附近恰好有一家不錯的“老奧托曼餐廳”。做攻略的時候本是奔著瓦罐牛肉而來的,卻意外地被它家的黃油大蝦給征服。這是 伊斯坦布爾 首家讓我們想要二刷的餐廳,也是唯二的五星推薦之一。
老奧托曼餐廳在 中國 游客中知名度非常高,大眾點評更是高居老城區餐廳榜首。據說老闆會說幾句中文,時不時會去大眾點評上面回覆大家的評論。進店之後放眼望去都是熟悉的 中國 面孔,但 中國 游客扎堆的地方不見得是壞事情,有時候真的可能是因為東西太好吃了。
瓦罐牛肉真的就是裝在一個密封好的瓦罐裡頭燉好的,上菜時服務員會把瓦罐拿到你的面前,用火盆炙烤一會兒。然後再用一根金屬棒子有節奏地敲擊瓦罐,直至把瓦罐敲裂,再把牛肉倒到盤子裡頭上桌。坦白說,瓦罐牛肉的觀賞性質確實要比食用價值更高一些。但牛肉本身的味道也還算是不錯,若是把它當做一次獨特的體驗,還是蠻值得的。
——上菜的小哥會當著你的面把瓦罐敲開(全程放在開頭的視頻裡面啦) ——裝盤後的瓦罐牛肉 ——超級無敵推薦的黃油燜大蝦
說起它家的黃油燜大蝦,至今仍讓人哥口水直流。鐵板、蝦仁、番茄、黃油、大蒜,萬萬沒想到這些看似極其普通的材料竟能夠產生如此神奇的化學反應。人哥不知道這美妙的體驗究竟是來源自哪裡,也許是因為大蝦本身鮮甜的肉質和爽脆的口感,也許是因為番茄帶來的酸酸甜甜的清新感,又也許是大蒜和黃油在鐵板的炙烤下激發出來的濃郁香氣,總之這一切交織在一起,妙不可言。這道菜吃到最後,人哥已經進入了舔盤的狀態,哪怕是一滴醬汁都不願意浪費。
【皮里雷斯地圖】其實關於整座老皇宮,人哥最想要看的是一件名為《皮里雷斯地圖》的東西,它被收藏在托普卡帕皇宮的圖書館裡頭,不定期對外展出。然而我們去的時候圖書館也在閉館維護,所以只能非常遺憾地錯過了。
這幅地圖出自十六世紀一位名為皮里雷斯的奧斯曼航海家之手,而它之所以出名(其實人哥相信絕大部分看游記的人都是第一次聽說)是因為地圖的底部出現了“極其精確的 南極洲 輪廓”。要知道 歐洲 的航海家們直到十九世紀才發現 南極洲 ,奧斯曼人居然比他們早了300年! ——皮里雷斯地圖(by Piri Reis ),最下端的大陸一度被人們認為是 南極洲 的輪廓
然而事實上這隻是一個美好的誤會罷了,所謂的“ 南極洲 ”輪廓,不過是對於新大陸不甚瞭解的奧斯曼航海家把 南美洲 的海岸線畫歪了而已。 ——左側的建築就是圖書館了,右前方很多人的地方就是聖器館
如果稍微留意觀察的話,可以發現來參觀老皇宮的穆斯林游客占比非常高。他們大多是奔著老皇宮的聖器館來的。聖器館裡頭藏有許多非常厲害的伊斯蘭教聖物,其中的鎮館之寶包括——摩西的手杖,亞赫亞的頭蓋骨,先知穆罕默德的腳印,鬍鬚以及先知劍。
聖器館的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許多來到 伊斯坦布爾 的穆斯林都會特地來此朝拜一番。然而對於我們這種普通游客來說,聖器館的意義顯然沒有那麼重大。當然,來都來了,看一眼也不虧。聖器館同樣不給拍照,沒有圖。
【後宮】
準備離開皇宮的時候,發現居然還漏了一個“後宮”沒有參觀,而且可以使用套票進場,本著不看白不看的心態,我們進去溜達了一圈。
參觀後宮最大的感受就是——奧斯曼皇妃們的生活真的好慘,都住在一個個暗無天日的逼仄的小房間裡面,感覺和坐牢差不了多少。
由於後宮裡面可看的東 西和 游客一樣少,所以非常適合拍照! ——後宮內的絕大部分的裝飾品做工都很一般,感覺缺乏誠意 ——採光系統,連天空都看不到 —— 蘇丹 的茅廁就是這麼朴實無華,且枯燥 ——繼續是朴實無華的盥洗台 ——後宮裡頭最大的房間,說是 蘇丹 的住所 —— 蘇丹 住所的穹頂,做工當然要好一些啦
——撒把狗糧,哈哈哈哈哈哈哈 從後宮出來,托普卡帕皇宮的行程就差不多結束啦~
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伊斯坦布爾 考古博物館就在托普卡帕皇宮的邊上,是一個比較冷門的景點。 ——考古博物館的正門
裡面的鎮館之寶是兩具石棺——“ 亞歷山大 石棺”和“哭泣的婦女石棺”。這兩具石棺於1887年(奧斯曼帝國末期)在 黎巴嫩 西南部的西頓被髮現,而且來自同一座墓穴。
然而這座“ 亞歷山大 石棺”非 亞歷山大 大帝的棺槨。考古學家的推測,它的主人大概率是一個叫做Abdalonymus的人。他早年曾追隨 亞歷山大 大帝參加了伊蘇斯戰役,隨後被任命為西頓國王。石棺名稱的來源主要是因為上面的浮雕描繪了 亞歷山大 大帝跟波斯人戰鬥的場景。 ——石棺長邊的一側描繪的是馬其頓人和波斯人戰鬥的場景(最左側的是 亞歷山大 大帝) ——畫面中間騎著駿馬的人就是 亞歷山大 大帝,頭頂的 獅子 頭盔是他的代表性標誌。而石棺頂部的角落也有一尊栩栩如生的 獅子 雕像。石棺上面刻畫 亞歷山大 大帝的形象大概是為了套個近乎,抬高一下墓主人的身份。大概有點“我有個朋友是XXXX”的意味。
——中間部分石雕的特寫 ——石棺的另一側描繪的是墓主人狩獵 獅子 的場景 ——畫面右側騎馬的男子,有可能是墓主人Abdalonymus
——石棺頂部的石雕上還殘留一些色彩 ——“哭泣的婦女石棺”,因為石棺四周的哭泣女性浮雕而得名
除了上述兩具石棺之外,整座博物館乏善可陳。誠然,博物館內的藏品數量確實不少,但是陳列和展示的方式都並不算太理想,英文的解說也相當簡單,如果本身沒有足夠的知識背景,很難獲得多少有效的信息。所以這個景點對於絕大多數游客而言意義不大,如果時間有限的話,錯過這裡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博物館內的一具美杜莎浮雕
博物館的對面是一個小庭院,倒是拍照的好地方~ ——趁著光線不錯,來一張做作的擺拍好了
晚餐:Old Ottoman Cafe & Restaurant費用:191TRY
推薦指數:★★★★★
參觀完考古博物館,剛好到了吃飯的時間。附近恰好有一家不錯的“老奧托曼餐廳”。做攻略的時候本是奔著瓦罐牛肉而來的,卻意外地被它家的黃油大蝦給征服。這是 伊斯坦布爾 首家讓我們想要二刷的餐廳,也是唯二的五星推薦之一。
老奧托曼餐廳在 中國 游客中知名度非常高,大眾點評更是高居老城區餐廳榜首。據說老闆會說幾句中文,時不時會去大眾點評上面回覆大家的評論。進店之後放眼望去都是熟悉的 中國 面孔,但 中國 游客扎堆的地方不見得是壞事情,有時候真的可能是因為東西太好吃了。
瓦罐牛肉真的就是裝在一個密封好的瓦罐裡頭燉好的,上菜時服務員會把瓦罐拿到你的面前,用火盆炙烤一會兒。然後再用一根金屬棒子有節奏地敲擊瓦罐,直至把瓦罐敲裂,再把牛肉倒到盤子裡頭上桌。坦白說,瓦罐牛肉的觀賞性質確實要比食用價值更高一些。但牛肉本身的味道也還算是不錯,若是把它當做一次獨特的體驗,還是蠻值得的。
——上菜的小哥會當著你的面把瓦罐敲開(全程放在開頭的視頻裡面啦) ——裝盤後的瓦罐牛肉 ——超級無敵推薦的黃油燜大蝦
說起它家的黃油燜大蝦,至今仍讓人哥口水直流。鐵板、蝦仁、番茄、黃油、大蒜,萬萬沒想到這些看似極其普通的材料竟能夠產生如此神奇的化學反應。人哥不知道這美妙的體驗究竟是來源自哪裡,也許是因為大蝦本身鮮甜的肉質和爽脆的口感,也許是因為番茄帶來的酸酸甜甜的清新感,又也許是大蒜和黃油在鐵板的炙烤下激發出來的濃郁香氣,總之這一切交織在一起,妙不可言。這道菜吃到最後,人哥已經進入了舔盤的狀態,哪怕是一滴醬汁都不願意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