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布爾(一)

”緊跟隨著我的稚氣,逃避著我的宿命,埋葬了我的愛情,憂郁藍色 土耳其 …..”十幾年前的老歌《藍色 土耳其 》在耳機里播放著。在巴爾幹半島上,大巴車沿著海岸線行駛在 伊斯坦布爾 的公路上,我坐在大巴車靠窗的位置。

無論去到哪座城市,坐在車裡,先把這個地方的歷史在腦海裡過一遍,已經成了一個習慣。看著車窗外的古城殘垣,我想起這座城建立於公元前658年,當時叫拜占庭。公元324年,在君士坦丁大帝從 羅馬 遷居於此後,改名為君士坦丁堡,自此成為東 羅馬 帝國的首都。到了1453年,奧斯曼帝國的 蘇丹 穆罕默德二世親率8萬大軍,與君士坦丁大帝鏖戰53天,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並將其改名為 伊斯坦布爾 ,意為“進城去’,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下車後,直奔聖索菲亞大教堂。這座拜占庭式的巨型圓頂建築始建於公元225年,後毀於戰亂。公元537年,查士丁尼大帝對它進行重建,建成後為一座基督教教堂。查士丁尼也是個了不起的皇帝,他頒佈的《查士丁尼法典》是現代法律的源頭所在。公元1453年,”征服者“默罕默德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後,將其改為清真寺,並增建了四座宣禮塔。1935年, 土耳其 共和 國締造者凱末爾把聖索菲亞大教堂變為了博物館,私以為這是它最好的歸宿。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教堂改為清真寺又更為博物館的建築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種宗教文明能同處一室而不衝突,反顯和諧的神秘空間—— 博物館內壁上同時刻有代表基督教文化的 馬賽 克 大理 石拼圖和印有代表伊斯蘭教文化的《可蘭經》經文,這是多麼的不可思議!

和馮唐先生一樣,到了一個喜歡的城市,我一定要做兩件事,逛一逛當地的博物館,再吃一口當地的熱飯菜。拎著從聖索菲亞大教堂買的一袋明信片、冰箱貼和一腦袋的震撼,我趕往位於獨立大街的一家當地的小餐館,吃到了我二十幾年生命里最香的烤羊排、最甜的果仁蜜餅和最花哨的冰激凌。

小羊排不腥不膻,肉質緊實,咬下去,滋得一口油,搭配黑胡椒、百裡香和豆蔻,味蕾仿佛在尖叫。如果說小羊排是天堂般得享受,那麼蜜餅簡直就是地獄似的折磨了。作為一個來自全國大概最能吃甜的城市的市民,當面臨世界級的甜度挑戰時,也不得不敗下陣來。一塊麻將牌大小的蜜餅端上來,麵皮層層疊疊,輕薄如蟬翼,上面撒著開心果屑,堅果上又淋了一層蜂蜜,第一口咬下去,酥鬆香脆,入口即化,咽下去之後,牙齒似乎還黏在十年老蜜餞般的餘味里,拔都拔不出來。等到舌頭反應過來,那種甜到發齁的後知後覺讓你很難鼓起勇氣再嘗第二口。好在配了一杯紅茶,但也只能稍稍解解膩。據說,這種果仁蜜餅是 土耳其 傳統婚慶禮物之一,其寓意自然不言而喻了。

等逃出下午茶小店的時候,又被堪稱世界上最有嚼勁的冰淇淋套住了,後來瞭解到,這裡的冰淇淋與眾不同的奧秘是在於它的原料:山羊奶酪。2010年在 上海 世博會的 土耳其 展館里吃過,時隔九年,又再次體驗了當地人行為藝術般的熱情兜售 —— 賣冰淇淋的小伙子像個雜技演員,笑嘻嘻地拿著甜筒在你面前轉來轉去,你不知道你點的那款冰激凌到底在他哪只手裡,在你眼花繚亂之際,他突然從你耳後像變魔術般地取出來給你,這讓你在吃的時候,還能回味起像手裡冰淇淋一樣甜的 土耳其 人。

暮色降臨,當列車一站一站地開往下一個未知的目的地時,我興奮地期待著第二天的冒險。快樂是小的,緊的,一閃一閃的,木心先生說得可真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