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世界杯,夢回德意志——從北港到巴伐利亞之德國超級深度游
擺在大堂里的幾套 漢諾威 微縮全景模型講述著這裡的前世今生。
尤其二戰前後那兩個模型的對比……戰爭太殘酷了! 這是1939年的, 漢諾威 還是座美麗富饒的老城。
接下來是1945年…… 看完這個太震撼了,第一就是戰爭真的太殘酷,我們一定要珍愛 和平 !第二就是……新市政廳真心結實啊!!那6000多根樁子沒白打!整個 漢諾威 幾乎只有這座市政廳沒有被完全炸毀!
因為二戰時期 漢諾威 幾座比較知名的工廠全都被徵為軍工廠,所以到了戰爭後期,盟軍對 漢諾威 進行了幾次猛烈的轟炸,老城區的建築幾乎全毀了,全市只有四十幾座建築還沒有倒塌。
從市政廳出來心情多少有些沉重,其實 漢諾威 的老百姓招誰惹誰了?最後盟軍發動了專門針對平民的轟炸,就是要讓 德國 的民眾也開始產生反戰的情緒,這樣能讓戰爭早點結束。 新市政廳後面是一片非常美麗的湖面,這裡是馬斯公園。在綠樹成蔭的小公園裡隨便走走,心情也會好很多,而且要是趕上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這水面的倒影無敵啊! 從馬斯公園再過一條馬路,前面出現了一片巨大的水域,那就是馬斯湖(Lake Maschsee),看,他們起名真沒創意。 馬斯湖的旁邊,是施普倫格爾博物館(Sprengel Museum),主要展出現代藝術。 門口的雕塑就已經顯示了這裡的藝術風格,裡面果然很多現代藝術展品。
其中有很多是這樣事兒的…… 不是我吹!這樣的作品在我家裡已經掛了好幾年了!拖延症雖然導致我一直沒在燈下掛畫,但沒想到一不留神也讓我和藝術肩並肩了! 當然,除了這些我這種俗人實在看不明白的作品以外,這裡還珍藏著不少畢加索這類大師的真跡,對於喜歡藝術的同學來說,還是非常值得來的。
從博物館出來,我的紅線之旅圓滿結束啊不對……紅線呢,汗,剛纔自己一溜達發現走著走著紅線不見了。
不過還好,回到新市政廳馬上又找到紅線,在離它不遠處的巷子里,看到了基迪恩教堂。
如果你在地圖上找埃基迪恩教堂可能就比較費勁,因為……它只剩下了這些。 甭問,肯定又是1945年那次給炸的,教堂的外牆還完整地保留著燃燒彈燒過的黑色痕跡。 現如今這裡再也看不見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的雄偉,只剩下這殘垣斷壁不斷地警示著戰爭對所有人帶來的傷害與痛苦。
漢諾威 和 廣島 是姊妹城市,據說每年的8月6日,教堂牆壁的影子都能正好和地上那條曲折的白線重合。1945年8月6日,是 廣島 原子彈爆炸的日子——我想 漢諾威 能和 廣島 成為姊妹城市也絕非偶然吧。 這座跪在教堂廢墟中的雕像叫《謙恭》,出自一名 漢諾威 本地雕塑家之手。
在 德國 這種反戰爭的紀念碑和各種銘記歷史的警示作品隨處可見,我覺得這樣起碼是個好的導向,做了錯事不可怕,重要是的人家一直在反省自己,並盡可能在引以為誡。說到這我又想到了某臨國那些做法,真是有點厚顏無恥,錯了就錯了唄,有什麼不敢承認的,改什麼教科書啊,你以為放完個響屁然後一勁兒瞅別人,大伙就不知道是你放的了?
教堂的塔樓每天9點05,12點05,下午3點05,6點05都會響起鐘聲,為什麼都要晚五分鐘? 因為它不想被其他真正的教堂整點報時的鐘聲給蓋過去,所以當整點過五分時聽到悠揚的鐘聲,那便是象徵著 和平 的鐘聲了。
紅線之路還在繼續,我看地圖上離老城區不遠,索性切線直接前往老城,進行後半段。沒多遠就看到萊納宮,前面這座古橋有400多年曆史了! 當年是 意大利 設計師為了減輕附近萊納門橋的負擔修建的。過了橋,就是當年奧古斯特他老爸修建的萊納宮,橋下麵這條就是穿城而過的萊納河。最神奇的是,當年老百姓誰都可以走這橋,然後從宮殿穿過去……所以你看像老薩啊老陸啊老張啊老王什麼的,都可以隨便過橋穿行宮殿。 繼續向前穿行,很快就進入老城區。雖然轟炸幾乎把整座城市夷為平地,不過當時沒有被完全摧毀的建築基本都是16-17世紀留下來的。經歷了一場浩劫, 德國 人更加珍惜留下來的東西。
這一帶過去是當地的集市,在14世紀前後,人們建造了這座集市教堂。 看看這紅磚結構,這哥特式風格,這尖頂,為什麼修成這樣獨特的造型?據說這是因為……當時修到塔樓的時候,錢不夠了……
於是只能改一個比原來矮一半的塔樓……所以,中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可以有如此令人窒息的操作了嗎。
最搞的是,這麼一個虎頭蛇尾的玩意,還受到了歡迎,後來還真有人專門學著它的樣子蓋新教堂。看來不論什麼年代,打折的東西,都是有一定市場的!
老城裡大多數的居民樓雖然看著很像中世紀時期的建築,但其實是 新建 出來的。萊比尼茨故居就是其中一座修舊如舊的 新建 築。以前他老人家甚至不住在這個位置,不過為了方便游客,而且這裡確實也更適合重修他的故居,所以就搬到這裡了。 萊比尼茨故居門口的舊木材市場現在是一片不大不小的廣場,冬天這裡是當地最熱鬧的聖誕市場,據說這裡冬天會擺滿了聖誕樹,你選中哪根直接買了就可以扛回家。
這座噴泉也有100多年曆史了,據當地人說,護欄上這個金環,如果轉動一圈同時許願,就可以美夢成真。
我會告訴你我許的願望是世界 和平 嗎~~
走完紅線之旅,下午還有點時間,坐車前往萊納河對岸逛逛。 原來在 漢諾威 也有個類似 北京 798的地方,過去是廢舊的工廠區,現在變成了時尚前衛的藝術中心,這就是萊納河對岸的Linden區。 因為戰後 漢諾威 重建需要很多勞動力,所以涌入了大量的外來人口。他們在重建老城的同時也需要給自己找個落腳之處,於是城外這片舊工廠區就成了他們的理想暫住地。後來老城建好了,他們也就慢慢留了下來。 塗鴉、古建、多元文化大融合是Linden區的最大特色。
據當地人說這裡的人和 漢諾威 老城人互相看不對眼,幾乎每年都會找一天在我剛剛經過萊納河的橋上相約,兩邊人馬狹路相逢,然後……互相扔爛蕃茄。這個傳統沿襲至今天,更多地演變成了一個節日。 靠近河邊的一些區域,酒吧、前衛音樂等等更多。 很多人說 漢諾威 的老城是灰色的,那是因為戰後這裡有大量民眾流離失落,所以政府需要做的是以最快速度先建起一批房屋,讓大家先有個歸宿。那時候建了一大批這種灰色的樓房,所以才會給人留下“灰色之城”的印象。 但是如果你問一個當地人,他會說, 漢諾威 是彩色的,只要你來Linden看看就知道了。 在這裡能見到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應該是整個 漢諾威 最多元文化的地區了。 除了隨處可見的街頭藝術之外,街上的酒吧、各國風味餐廳鱗次櫛比,還有好多專門賣煙酒零食的小亭子。 當地人說:在Linden街頭不論幾點你都能買到啤酒……
不過我倒是發現了除啤酒之外,另一種很神奇的飲料。 這種飲料是 德國 特產,看起來像啤酒,但其實不含酒精,而是一種含有咖啡因的茶飲,再加上氣泡飲料,冰鎮了喝不僅爽口,而且提神效果超強。剛開始喝的時候覺得味道很奇怪,多喝幾口真的會上癮! 萊比錫:自由與文化之城!萊比錫 自古就是 歐洲 兩大商貿之路的交匯中心,也是歷史上著名的自由之城。馬丁路德曾在這裡公開質疑 羅馬 教廷,而由當地民眾發起的“星期一運動”也最終導致 柏林 牆被推倒,除此之外,這裡還出過很多像巴赫、門德爾松、歌德這樣的世界級藝術大師!
一齣火車站馬上就感覺到了,濃濃的自由氣息!……就像自由市場一樣……熱鬧。
如果是在游戲世界中,這裡一定來往玩家買賣寶物、升級裝備、打探各路消息的地方。
不愧是歷史上的自由之城,就沖當地人走哪坐哪這個任性的好習慣,就能看出來。在市政廣場這種車水馬龍的地方,直接坐在正中間就開始曬太陽,也是沒誰了。 市政廣場上的老市政廳是1556年修建的,是受到文藝復興影響的建築類型,現在是歷史博物館。廣場正前方的四棟建築,只有左邊三棟是老房子,最右邊的那一棟是“高仿”。這市政廳廣場應該是 萊比錫 老城區里最熱鬧的一帶了,從廣場邊快餐亭賣的 德國 國民小吃“咖哩烤香腸”就能看出來。
尤其二戰前後那兩個模型的對比……戰爭太殘酷了! 這是1939年的, 漢諾威 還是座美麗富饒的老城。
接下來是1945年…… 看完這個太震撼了,第一就是戰爭真的太殘酷,我們一定要珍愛 和平 !第二就是……新市政廳真心結實啊!!那6000多根樁子沒白打!整個 漢諾威 幾乎只有這座市政廳沒有被完全炸毀!
因為二戰時期 漢諾威 幾座比較知名的工廠全都被徵為軍工廠,所以到了戰爭後期,盟軍對 漢諾威 進行了幾次猛烈的轟炸,老城區的建築幾乎全毀了,全市只有四十幾座建築還沒有倒塌。
從市政廳出來心情多少有些沉重,其實 漢諾威 的老百姓招誰惹誰了?最後盟軍發動了專門針對平民的轟炸,就是要讓 德國 的民眾也開始產生反戰的情緒,這樣能讓戰爭早點結束。 新市政廳後面是一片非常美麗的湖面,這裡是馬斯公園。在綠樹成蔭的小公園裡隨便走走,心情也會好很多,而且要是趕上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這水面的倒影無敵啊! 從馬斯公園再過一條馬路,前面出現了一片巨大的水域,那就是馬斯湖(Lake Maschsee),看,他們起名真沒創意。 馬斯湖的旁邊,是施普倫格爾博物館(Sprengel Museum),主要展出現代藝術。 門口的雕塑就已經顯示了這裡的藝術風格,裡面果然很多現代藝術展品。
其中有很多是這樣事兒的…… 不是我吹!這樣的作品在我家裡已經掛了好幾年了!拖延症雖然導致我一直沒在燈下掛畫,但沒想到一不留神也讓我和藝術肩並肩了! 當然,除了這些我這種俗人實在看不明白的作品以外,這裡還珍藏著不少畢加索這類大師的真跡,對於喜歡藝術的同學來說,還是非常值得來的。
從博物館出來,我的紅線之旅圓滿結束啊不對……紅線呢,汗,剛纔自己一溜達發現走著走著紅線不見了。
不過還好,回到新市政廳馬上又找到紅線,在離它不遠處的巷子里,看到了基迪恩教堂。
如果你在地圖上找埃基迪恩教堂可能就比較費勁,因為……它只剩下了這些。 甭問,肯定又是1945年那次給炸的,教堂的外牆還完整地保留著燃燒彈燒過的黑色痕跡。 現如今這裡再也看不見中世紀哥特式大教堂的雄偉,只剩下這殘垣斷壁不斷地警示著戰爭對所有人帶來的傷害與痛苦。
漢諾威 和 廣島 是姊妹城市,據說每年的8月6日,教堂牆壁的影子都能正好和地上那條曲折的白線重合。1945年8月6日,是 廣島 原子彈爆炸的日子——我想 漢諾威 能和 廣島 成為姊妹城市也絕非偶然吧。 這座跪在教堂廢墟中的雕像叫《謙恭》,出自一名 漢諾威 本地雕塑家之手。
在 德國 這種反戰爭的紀念碑和各種銘記歷史的警示作品隨處可見,我覺得這樣起碼是個好的導向,做了錯事不可怕,重要是的人家一直在反省自己,並盡可能在引以為誡。說到這我又想到了某臨國那些做法,真是有點厚顏無恥,錯了就錯了唄,有什麼不敢承認的,改什麼教科書啊,你以為放完個響屁然後一勁兒瞅別人,大伙就不知道是你放的了?
教堂的塔樓每天9點05,12點05,下午3點05,6點05都會響起鐘聲,為什麼都要晚五分鐘? 因為它不想被其他真正的教堂整點報時的鐘聲給蓋過去,所以當整點過五分時聽到悠揚的鐘聲,那便是象徵著 和平 的鐘聲了。
紅線之路還在繼續,我看地圖上離老城區不遠,索性切線直接前往老城,進行後半段。沒多遠就看到萊納宮,前面這座古橋有400多年曆史了! 當年是 意大利 設計師為了減輕附近萊納門橋的負擔修建的。過了橋,就是當年奧古斯特他老爸修建的萊納宮,橋下麵這條就是穿城而過的萊納河。最神奇的是,當年老百姓誰都可以走這橋,然後從宮殿穿過去……所以你看像老薩啊老陸啊老張啊老王什麼的,都可以隨便過橋穿行宮殿。 繼續向前穿行,很快就進入老城區。雖然轟炸幾乎把整座城市夷為平地,不過當時沒有被完全摧毀的建築基本都是16-17世紀留下來的。經歷了一場浩劫, 德國 人更加珍惜留下來的東西。
這一帶過去是當地的集市,在14世紀前後,人們建造了這座集市教堂。 看看這紅磚結構,這哥特式風格,這尖頂,為什麼修成這樣獨特的造型?據說這是因為……當時修到塔樓的時候,錢不夠了……
於是只能改一個比原來矮一半的塔樓……所以,中世紀的時候,就已經可以有如此令人窒息的操作了嗎。
最搞的是,這麼一個虎頭蛇尾的玩意,還受到了歡迎,後來還真有人專門學著它的樣子蓋新教堂。看來不論什麼年代,打折的東西,都是有一定市場的!
老城裡大多數的居民樓雖然看著很像中世紀時期的建築,但其實是 新建 出來的。萊比尼茨故居就是其中一座修舊如舊的 新建 築。以前他老人家甚至不住在這個位置,不過為了方便游客,而且這裡確實也更適合重修他的故居,所以就搬到這裡了。 萊比尼茨故居門口的舊木材市場現在是一片不大不小的廣場,冬天這裡是當地最熱鬧的聖誕市場,據說這裡冬天會擺滿了聖誕樹,你選中哪根直接買了就可以扛回家。
這座噴泉也有100多年曆史了,據當地人說,護欄上這個金環,如果轉動一圈同時許願,就可以美夢成真。
我會告訴你我許的願望是世界 和平 嗎~~
走完紅線之旅,下午還有點時間,坐車前往萊納河對岸逛逛。 原來在 漢諾威 也有個類似 北京 798的地方,過去是廢舊的工廠區,現在變成了時尚前衛的藝術中心,這就是萊納河對岸的Linden區。 因為戰後 漢諾威 重建需要很多勞動力,所以涌入了大量的外來人口。他們在重建老城的同時也需要給自己找個落腳之處,於是城外這片舊工廠區就成了他們的理想暫住地。後來老城建好了,他們也就慢慢留了下來。 塗鴉、古建、多元文化大融合是Linden區的最大特色。
據當地人說這裡的人和 漢諾威 老城人互相看不對眼,幾乎每年都會找一天在我剛剛經過萊納河的橋上相約,兩邊人馬狹路相逢,然後……互相扔爛蕃茄。這個傳統沿襲至今天,更多地演變成了一個節日。 靠近河邊的一些區域,酒吧、前衛音樂等等更多。 很多人說 漢諾威 的老城是灰色的,那是因為戰後這裡有大量民眾流離失落,所以政府需要做的是以最快速度先建起一批房屋,讓大家先有個歸宿。那時候建了一大批這種灰色的樓房,所以才會給人留下“灰色之城”的印象。 但是如果你問一個當地人,他會說, 漢諾威 是彩色的,只要你來Linden看看就知道了。 在這裡能見到很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應該是整個 漢諾威 最多元文化的地區了。 除了隨處可見的街頭藝術之外,街上的酒吧、各國風味餐廳鱗次櫛比,還有好多專門賣煙酒零食的小亭子。 當地人說:在Linden街頭不論幾點你都能買到啤酒……
不過我倒是發現了除啤酒之外,另一種很神奇的飲料。 這種飲料是 德國 特產,看起來像啤酒,但其實不含酒精,而是一種含有咖啡因的茶飲,再加上氣泡飲料,冰鎮了喝不僅爽口,而且提神效果超強。剛開始喝的時候覺得味道很奇怪,多喝幾口真的會上癮! 萊比錫:自由與文化之城!萊比錫 自古就是 歐洲 兩大商貿之路的交匯中心,也是歷史上著名的自由之城。馬丁路德曾在這裡公開質疑 羅馬 教廷,而由當地民眾發起的“星期一運動”也最終導致 柏林 牆被推倒,除此之外,這裡還出過很多像巴赫、門德爾松、歌德這樣的世界級藝術大師!
一齣火車站馬上就感覺到了,濃濃的自由氣息!……就像自由市場一樣……熱鬧。
如果是在游戲世界中,這裡一定來往玩家買賣寶物、升級裝備、打探各路消息的地方。
不愧是歷史上的自由之城,就沖當地人走哪坐哪這個任性的好習慣,就能看出來。在市政廣場這種車水馬龍的地方,直接坐在正中間就開始曬太陽,也是沒誰了。 市政廣場上的老市政廳是1556年修建的,是受到文藝復興影響的建築類型,現在是歷史博物館。廣場正前方的四棟建築,只有左邊三棟是老房子,最右邊的那一棟是“高仿”。這市政廳廣場應該是 萊比錫 老城區里最熱鬧的一帶了,從廣場邊快餐亭賣的 德國 國民小吃“咖哩烤香腸”就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