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世界杯,夢回德意志——從北港到巴伐利亞之德國超級深度游
好家伙!這幾位像蜘蛛俠一樣在外面一掛就是大半天的時間。據說音樂廳的外牆每隔三個月就要清潔一次,而清洗一次的時間要3~4個星期。也就是說,仨月洗一次,一洗一個月…… 跟當地人打聽得知,這易北河底竟然還有一條100多年曆史的老隧道。從音樂廳坐兩站船,碼頭出來幾百米就到隧道入口。這條 聖保羅 隧道是1911年建成的,最不可思議的是,竟然還能過汽車! 這條 聖保羅 隧道是1911年建成的,最不可思議的是,竟然還能過汽車! 我以為走走人過過自行車就差不多了呢, 德國 人真是修什麼都按著一輩子不壞的質量乾啊。話說1911年那會兒……有汽車嗎……也許那時候主要是為了過馬車什麼的吧。 隧道還挺長,走到中間看到牆面有滲水的痕跡我就心裡一緊,心想這隧道比我爺爺歲數都大可別正好趕到我這漏水了那就跑不出去啦。
還好平安無事,兩頭除了很深的旋轉樓梯之外,也都有電梯上下,當然那主要是給自行車用的,我懶得爬了就騎在幾個騎車的之間蹭上了電梯。 河對岸的風景確實不錯,而且知道這裡的人相對較少,坐在河邊吹吹風,看著易北河上繁忙來往的船隻發獃……過一會兒要原路返回對岸。
又是一陣強烈的壓抑感,據說當地人還曾經把這條隧道整個包下來,然後在裡面開Party。河底隧道大趴踢,聽著都憋悶的慌……還是趕緊撤退為妙!
晚上我來到 漢堡 另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方——繩索街(Reeperbahn)。這裡是全 歐洲 第二大的紅燈區,但是我來並不是要去體驗紅燈區,咳,咳,我這麼陽光正經的好少年,是吧。
我今天來還真是另有目標:這裡據說就是著名的“甲殼蟲樂隊”當年最早發跡的地方。
為了紀念他們,在Reeperbahn和GroßeFreiheit的交叉路口,立著樂隊的金屬輪廓像,地上印著巨大的唱片,上面標明瞭他們每張專輯的名字。 甲殼蟲樂隊的主唱約翰•列儂曾說過,“I might have been born in Liverpool – but I grew up in Hamburg.”(我雖然生在 英國 利物浦 ,但是 漢堡 讓我真正成長)可見 漢堡 對他們有多重要。
樂隊創建的初期並不叫The Beatles,也不是後來的這四位成員組合。當時 英國 的酒吧通常晚上7點就關門了,所以能給幾個人的演出時間很少。而 漢堡 作為港口城市,幾乎每天都有大量外國海員到紅燈區來喝酒消遣。那會兒 美國 已經開始流行搖滾樂,但 德國 很難找到玩搖滾樂的人,於是這些酒吧老闆就從海對岸的 英國 找了一些年輕人過來,一是因為能演出搖滾樂,二來這些小年輕也比較便宜。於是作為酒吧駐場樂隊的約翰•列儂小哥幾個就從 英國 老家來到了 漢堡 。樂隊來到這裡以後,幾乎每天都能從晚上一直唱到清晨,天天連續8小時的演出時間讓他們得到了高強度的鍛煉,並且迅速成長了起來。 這個酒吧就是1960年樂隊剛到 漢堡 時演出的地方,時至今日仍然在營業。因為這附近居民投訴他們太吵鬧,酒吧老闆只好把他們轉移到自己在附近街角開的另一家酒吧——Kalser Keller演出。也正是在這間半地下的酒吧里,約翰•列儂他們認識了當時樂隊的第五人,當時還在為另一支樂隊打鼓的林格•斯塔爾——他後來成為了甲殼蟲樂隊的鼓手。 現在雖然樂隊已不在,但這裡還保留著很多他們的痕跡。如果對他們感興趣的話,可以參加本地音樂家Stefanie Hempel組織的“甲殼蟲之旅”,一邊游覽樂隊當年戰鬥過的那些地方(很多現在仍在營業),一邊欣賞尤克裡里現場彈唱。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甲殼蟲鐵粉,每到一個地方,她就會演唱當年甲殼蟲在這裡唱的第一首歌,非常有意境。她還會給你講很多小八卦,還有在那段充滿激情的瘋狂歲月里,甲殼蟲成員們那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英國國王竟然不會說英文,他他他是德國人!從 漢堡 乘坐DB的高鐵,只要1個半小時,就能到達 漢諾威 。 從火車站一齣來就看到一位雄赳赳氣昂昂騎在馬上的雕像,這就是著名的厄內斯特•奧古斯特(Ernest August),當年算是 漢諾威 第一任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這裡也是 漢諾威 一個經典地標,如果你問當地人,通常他們約人見面,不是約在這裡,就是約在附近步行街上的大鐘旁邊。 放了行李簡單收拾過後,就直奔今天的第一站:海恩豪森王家花園。從這個名字大概就能猜出來,這座叫海恩豪森的花園,也許是隔壁老王家的……開個玩笑,這裡算是整個 漢諾威 最有名的景點啦,而且這裡的故事還真有點引人入勝。 在很久很久以前,整個 漢諾威 還是一座自由的城邦。一直到1635年,剛纔車站前面那位奧古斯特他老爸 喬治 公爵舉家搬到此地。估計看這風水不錯,老爺子當時就決定在此定居,並開始在萊納河邊建造自己的豪宅,不過這時候他只是一個公爵。
直到這位奧古斯特後來也成為了公爵,並從他老爸那繼承了一部分的土地和權利。奧古斯特比較能折騰,當年神聖 羅馬 帝國的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跟 土耳其 人打仗,他不僅全力支持,還捐了350 萬塔 拉,就相當於現在的……不少錢。於是在1692年,大皇帝欽賜,奧古斯特從公爵變成了選帝侯。
他老婆蘇菲,也跟著從公爵夫人跟著變成了選帝侯夫人。這座花園就是蘇菲一手督建的。 幹部升遷還得分更大的房子漲基本工資什麼的,更別說是人家選帝侯了。花園的始建年代不可考,大概是從1683年,蘇菲開始對它進行更大規模的翻 新和 擴建。她非常喜歡花園,把花園做成了巴 洛克 風格,每個地方都有固定的規格和尺寸。又因為她是 荷蘭 人,所以把自己曾經在 法國 荷蘭 所見識到的園藝風格等等也融入了進去。 所以花園當年可以說是非常新潮了!上流社會結交的人也都不一樣。 比如 漢諾威 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數學家,叫萊比尼茲(Leibniz)。這名字也許陌生,但他的成就幾乎奠定了當今計算機世界的基礎——這就是著名的二進制算法(0和1)。蘇菲因為仰慕他的才華,所以經常邀請他來花園聊天,他們是很好的朋友。 據說當年蘇菲想在花園外面挖河道,就問她老公要了很多士兵來挖,士兵們前後挖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可挖河道的工作實在太過無聊,於是好心的蘇菲竟然找來了樂隊現場給他們奏樂,讓他們邊聽音樂邊挖土。據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士兵甲回憶:挖溝比打仗幸福多了~ 花園中有個露天劇場,是300年前建成的,舞臺的縱深感非常明顯。 舞臺兩邊放有很多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像,這些雕像曾在二戰時期一度消失。因為花園周邊有很多兵工廠,所以人們都以為雕像被用來做彈葯了。 沒想到在戰後的60年代,人們在一個破舊的倉庫里發現了15個雕像,才知道這些並沒有被毀。於是重新刷了金漆又擺了回來。 據說當年奧古斯特有好多好多女朋友,所以蘇菲一開始並不願意嫁給他。那時候他的若干女友中還有一個有情夫,結果奧古斯特得知以後,就秘密地把這個情夫殺了,還把那個風流女友流放了。
花園裡有一所用來做舞廳的房子,本來是放檸檬樹的,結果因為設計的太好看所以用來當了舞廳。蘇菲非常喜歡這裡,再加上不願意看見他老公的那些女友,所以最後乾脆搬到這裡來住。直到現在這裡仍然可以租借當作舞廳來用。 當然,奧古斯特家裡的故事還遠遠沒講完。他們家要只是修了座花園的話,肯定不會讓他站在火車站門口……
故事還要從蘇菲說起,話說這蘇菲也不是普通人,她可是當時 英國 皇室 斯圖爾特 家族的,是 英國 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外孫女。不過人家皇室人口也多,雖然從理論上講,蘇菲也是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但她當時的大排位在第57名。所以除非您前面56個都統統掛了要不然幾輩子也輪不上你繼位。
可是無巧不成書,當時 英國 皇室內部局勢也不穩定,在倆皇后都無子嗣的情況下。議會為了防止皇位落到異教徒手裡(就是天主教),專門頒佈了一項新的繼承法,意思就是如果現任國王或王后的嫡系傳人都早早夭折,就只許把皇位傳給新教教徒。結果這麼一篩,蘇菲前頭55位全都是天主教徒,她就直接變成了候選人第2位!
不過很可惜,蘇菲在當時的皇后安妮駕崩前兩周就先死了。安妮沒子嗣,這樣就只能把皇位傳給了蘇菲的下一個繼承人,他兒子 喬治 •路德 維希 (GerogeLudwig)。所以蘇菲和奧古斯特的兒子,一個地地道道的 德國 小朋友,後來竟然成為了 英國 國王!也就是我們後人知道的: 喬治 一世。 1714年 喬治 一世正式成為 英國 國王,可是他一句英語都不會說。國王嘛必然還是要上朝的,但是聽不懂英語真的很麻煩,所以就新增了一個叫“首相”的職位幫著翻譯也順便處理些日常事務和問題。之後“首相”一職就漸漸在 英國 發展開來——所以首相其實最初是因為國王聽不懂英語而設立的!
喬治 一世去 英國 當國王以後,日子過得並不順心。本來就聽不懂人家說話, 英國 那些手下心裡不願意接受他,但是又迫於沒有別的繼承人,所以只能讓他當國王,估計態度也好不到哪去。再加上 英國 那邊的天氣總是陰雨綿綿的,跟 漢諾威 的陽光完全沒法比。所以 喬治 一世乾脆當了個甩手掌柜的, 英國 事務全權交給首相。但 漢諾威 這邊他卻堅持一切大小事物親歷親為。
喬治 一世中年才當上的 英國 國王,到他駕崩一共也沒幾年。這其間一共回了 漢諾威 三次,每次一待就是半年……不過之後他兒子 喬治 二世就只回來過一次,再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回來過 漢諾威 這座花園了。 這座建於17世紀的皇家園林二戰期間基本被全部炸毀,直到2013年才按照各種歷史資料原樣重建出來。但是很多沒有被戰火殃及的老物件仍然保留著17、18世紀時候的原貌。著名的奧古斯特和蘇菲,一直就埋在海恩豪森王家花園旁邊,他們的墓地也在二戰中幸免於難。
話說 喬治 一世本姓路德 維希 ,可他爸姓奧古斯特,然後他爺爺姓 喬治 ,這……貴族起名字還真是隨意啊,是什麼時髦姓什麼嗎?他們真的不怕這孩子是隔壁老王的嗎……總之,來 漢諾威 一定要去看看這座著名的:“王”家花園。 漢諾威:一條穿越時空的“紅線”想要玩轉 漢諾威 ,推薦買一張 漢諾威 卡,就是相當於公交卡一樣的通票,市內公共交通基本全都能坐。
不過說實話,一般自己出來旅行的同學們,要是想把 新城 老城這麼多景點一次全玩遍還真要提前做很多功課才行。 漢諾威 在這方面做得就特別到位,你也不用做什麼準備,只要準備好相機,在地上找這條“紅線”就行了。
這條4公里長的紅線串聯了 新城 老城30多處景點,起終點都在火車站對面的游客信息中心——就是奧古斯特騎馬雕像那一帶。
當然,誰也沒有規定一定得把這4公里全線走完嘛,有地圖在手,你也完全可以按著自己喜好規划行進線路,遇上附近線路有折返的地方,也可以從中間切線直接走過去嘛……大不了就是走丟了唄。
反正我就喜歡直奔主題,上來就按著地圖線路直接切到新市政廳。 此時應該有出場放光五毛特效加上“噹噹當黨”這種音樂吧我感覺! 雖然叫“新”市政廳,但這僅是因為它比建於中世紀的老市政廳年輕而已,這新市政廳也有100多年曆史啦! 這市政廳是上世紀初期建造的,那時候據說因為建市政廳所在的這塊地方泥濘不堪,像是沼澤地一樣沒辦法打地基。他們前前後後一共打了6026根山毛櫸木樁子,這才穩固了整個地基。我想這要是在國內一些地方,估計隨便打幾個樁子就開始蓋了,反正埋在地底下的也看不見,過些年就算真有什麼問題,也不關蓋房子的人什麼事。畢竟是6000多根看不見的木樁,這得多花多少錢啊!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 德國 人在 青島 修的地下水道,到現在100多年了,仍然十分有效;反觀國內很多 大城 市,一下雨就積水,真是因為雨太大了麽。其實原因很簡單,看不見的,就沒有人願意多花錢,非要修一堆比人還高的下水道有什麼用?
從這點上來看, 德國 人可真“傻”,還是咱們國人“精”。當然,後面下大雨內澇造成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我們就不計較了,反正跟當年修下水道的人沒什麼關係,要賴你賴老天爺去。 從盤旋的樓梯能一直爬到塔樓的頂部,每年3月到10月這裡都對游客開放。 登上最高的穹頂,那裡有觀景台能欣賞到全 漢諾威 市區360度全景。因為我上去的時候正好趕上風暴來襲所以照片什麼的就不放啦人都差點給吹回 漢堡 去我的天吶!
從穹頂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坐那個玻璃底的電梯,相當刺激! 看看,這就是從電梯底下看到的樣子。不僅全透明,而且,這電梯的軌道是彎的!據說總共43米高的電梯井,竟然有17度的傾斜,在全 歐洲 絕對是獨一無二的!這技術……我剛誇完 德國 人幹活認真,就來這麼一個斜的電梯,不知道他這麼修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原因。
下到一樓大廳,這裡修得富麗堂皇!
還好平安無事,兩頭除了很深的旋轉樓梯之外,也都有電梯上下,當然那主要是給自行車用的,我懶得爬了就騎在幾個騎車的之間蹭上了電梯。 河對岸的風景確實不錯,而且知道這裡的人相對較少,坐在河邊吹吹風,看著易北河上繁忙來往的船隻發獃……過一會兒要原路返回對岸。
又是一陣強烈的壓抑感,據說當地人還曾經把這條隧道整個包下來,然後在裡面開Party。河底隧道大趴踢,聽著都憋悶的慌……還是趕緊撤退為妙!
晚上我來到 漢堡 另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方——繩索街(Reeperbahn)。這裡是全 歐洲 第二大的紅燈區,但是我來並不是要去體驗紅燈區,咳,咳,我這麼陽光正經的好少年,是吧。
我今天來還真是另有目標:這裡據說就是著名的“甲殼蟲樂隊”當年最早發跡的地方。
為了紀念他們,在Reeperbahn和GroßeFreiheit的交叉路口,立著樂隊的金屬輪廓像,地上印著巨大的唱片,上面標明瞭他們每張專輯的名字。 甲殼蟲樂隊的主唱約翰•列儂曾說過,“I might have been born in Liverpool – but I grew up in Hamburg.”(我雖然生在 英國 利物浦 ,但是 漢堡 讓我真正成長)可見 漢堡 對他們有多重要。
樂隊創建的初期並不叫The Beatles,也不是後來的這四位成員組合。當時 英國 的酒吧通常晚上7點就關門了,所以能給幾個人的演出時間很少。而 漢堡 作為港口城市,幾乎每天都有大量外國海員到紅燈區來喝酒消遣。那會兒 美國 已經開始流行搖滾樂,但 德國 很難找到玩搖滾樂的人,於是這些酒吧老闆就從海對岸的 英國 找了一些年輕人過來,一是因為能演出搖滾樂,二來這些小年輕也比較便宜。於是作為酒吧駐場樂隊的約翰•列儂小哥幾個就從 英國 老家來到了 漢堡 。樂隊來到這裡以後,幾乎每天都能從晚上一直唱到清晨,天天連續8小時的演出時間讓他們得到了高強度的鍛煉,並且迅速成長了起來。 這個酒吧就是1960年樂隊剛到 漢堡 時演出的地方,時至今日仍然在營業。因為這附近居民投訴他們太吵鬧,酒吧老闆只好把他們轉移到自己在附近街角開的另一家酒吧——Kalser Keller演出。也正是在這間半地下的酒吧里,約翰•列儂他們認識了當時樂隊的第五人,當時還在為另一支樂隊打鼓的林格•斯塔爾——他後來成為了甲殼蟲樂隊的鼓手。 現在雖然樂隊已不在,但這裡還保留著很多他們的痕跡。如果對他們感興趣的話,可以參加本地音樂家Stefanie Hempel組織的“甲殼蟲之旅”,一邊游覽樂隊當年戰鬥過的那些地方(很多現在仍在營業),一邊欣賞尤克裡里現場彈唱。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甲殼蟲鐵粉,每到一個地方,她就會演唱當年甲殼蟲在這裡唱的第一首歌,非常有意境。她還會給你講很多小八卦,還有在那段充滿激情的瘋狂歲月里,甲殼蟲成員們那些不為人知的小故事。 英國國王竟然不會說英文,他他他是德國人!從 漢堡 乘坐DB的高鐵,只要1個半小時,就能到達 漢諾威 。 從火車站一齣來就看到一位雄赳赳氣昂昂騎在馬上的雕像,這就是著名的厄內斯特•奧古斯特(Ernest August),當年算是 漢諾威 第一任真正意義上的統治者。這裡也是 漢諾威 一個經典地標,如果你問當地人,通常他們約人見面,不是約在這裡,就是約在附近步行街上的大鐘旁邊。 放了行李簡單收拾過後,就直奔今天的第一站:海恩豪森王家花園。從這個名字大概就能猜出來,這座叫海恩豪森的花園,也許是隔壁老王家的……開個玩笑,這裡算是整個 漢諾威 最有名的景點啦,而且這裡的故事還真有點引人入勝。 在很久很久以前,整個 漢諾威 還是一座自由的城邦。一直到1635年,剛纔車站前面那位奧古斯特他老爸 喬治 公爵舉家搬到此地。估計看這風水不錯,老爺子當時就決定在此定居,並開始在萊納河邊建造自己的豪宅,不過這時候他只是一個公爵。
直到這位奧古斯特後來也成為了公爵,並從他老爸那繼承了一部分的土地和權利。奧古斯特比較能折騰,當年神聖 羅馬 帝國的皇帝利奧波德一世跟 土耳其 人打仗,他不僅全力支持,還捐了350 萬塔 拉,就相當於現在的……不少錢。於是在1692年,大皇帝欽賜,奧古斯特從公爵變成了選帝侯。
他老婆蘇菲,也跟著從公爵夫人跟著變成了選帝侯夫人。這座花園就是蘇菲一手督建的。 幹部升遷還得分更大的房子漲基本工資什麼的,更別說是人家選帝侯了。花園的始建年代不可考,大概是從1683年,蘇菲開始對它進行更大規模的翻 新和 擴建。她非常喜歡花園,把花園做成了巴 洛克 風格,每個地方都有固定的規格和尺寸。又因為她是 荷蘭 人,所以把自己曾經在 法國 荷蘭 所見識到的園藝風格等等也融入了進去。 所以花園當年可以說是非常新潮了!上流社會結交的人也都不一樣。 比如 漢諾威 還有一位非常有名的數學家,叫萊比尼茲(Leibniz)。這名字也許陌生,但他的成就幾乎奠定了當今計算機世界的基礎——這就是著名的二進制算法(0和1)。蘇菲因為仰慕他的才華,所以經常邀請他來花園聊天,他們是很好的朋友。 據說當年蘇菲想在花園外面挖河道,就問她老公要了很多士兵來挖,士兵們前後挖了一年半的時間才完成。可挖河道的工作實在太過無聊,於是好心的蘇菲竟然找來了樂隊現場給他們奏樂,讓他們邊聽音樂邊挖土。據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士兵甲回憶:挖溝比打仗幸福多了~ 花園中有個露天劇場,是300年前建成的,舞臺的縱深感非常明顯。 舞臺兩邊放有很多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像,這些雕像曾在二戰時期一度消失。因為花園周邊有很多兵工廠,所以人們都以為雕像被用來做彈葯了。 沒想到在戰後的60年代,人們在一個破舊的倉庫里發現了15個雕像,才知道這些並沒有被毀。於是重新刷了金漆又擺了回來。 據說當年奧古斯特有好多好多女朋友,所以蘇菲一開始並不願意嫁給他。那時候他的若干女友中還有一個有情夫,結果奧古斯特得知以後,就秘密地把這個情夫殺了,還把那個風流女友流放了。
花園裡有一所用來做舞廳的房子,本來是放檸檬樹的,結果因為設計的太好看所以用來當了舞廳。蘇菲非常喜歡這裡,再加上不願意看見他老公的那些女友,所以最後乾脆搬到這裡來住。直到現在這裡仍然可以租借當作舞廳來用。 當然,奧古斯特家裡的故事還遠遠沒講完。他們家要只是修了座花園的話,肯定不會讓他站在火車站門口……
故事還要從蘇菲說起,話說這蘇菲也不是普通人,她可是當時 英國 皇室 斯圖爾特 家族的,是 英國 國王詹姆斯一世的外孫女。不過人家皇室人口也多,雖然從理論上講,蘇菲也是有可能繼承皇位的,但她當時的大排位在第57名。所以除非您前面56個都統統掛了要不然幾輩子也輪不上你繼位。
可是無巧不成書,當時 英國 皇室內部局勢也不穩定,在倆皇后都無子嗣的情況下。議會為了防止皇位落到異教徒手裡(就是天主教),專門頒佈了一項新的繼承法,意思就是如果現任國王或王后的嫡系傳人都早早夭折,就只許把皇位傳給新教教徒。結果這麼一篩,蘇菲前頭55位全都是天主教徒,她就直接變成了候選人第2位!
不過很可惜,蘇菲在當時的皇后安妮駕崩前兩周就先死了。安妮沒子嗣,這樣就只能把皇位傳給了蘇菲的下一個繼承人,他兒子 喬治 •路德 維希 (GerogeLudwig)。所以蘇菲和奧古斯特的兒子,一個地地道道的 德國 小朋友,後來竟然成為了 英國 國王!也就是我們後人知道的: 喬治 一世。 1714年 喬治 一世正式成為 英國 國王,可是他一句英語都不會說。國王嘛必然還是要上朝的,但是聽不懂英語真的很麻煩,所以就新增了一個叫“首相”的職位幫著翻譯也順便處理些日常事務和問題。之後“首相”一職就漸漸在 英國 發展開來——所以首相其實最初是因為國王聽不懂英語而設立的!
喬治 一世去 英國 當國王以後,日子過得並不順心。本來就聽不懂人家說話, 英國 那些手下心裡不願意接受他,但是又迫於沒有別的繼承人,所以只能讓他當國王,估計態度也好不到哪去。再加上 英國 那邊的天氣總是陰雨綿綿的,跟 漢諾威 的陽光完全沒法比。所以 喬治 一世乾脆當了個甩手掌柜的, 英國 事務全權交給首相。但 漢諾威 這邊他卻堅持一切大小事物親歷親為。
喬治 一世中年才當上的 英國 國王,到他駕崩一共也沒幾年。這其間一共回了 漢諾威 三次,每次一待就是半年……不過之後他兒子 喬治 二世就只回來過一次,再之後,就再也沒有人回來過 漢諾威 這座花園了。 這座建於17世紀的皇家園林二戰期間基本被全部炸毀,直到2013年才按照各種歷史資料原樣重建出來。但是很多沒有被戰火殃及的老物件仍然保留著17、18世紀時候的原貌。著名的奧古斯特和蘇菲,一直就埋在海恩豪森王家花園旁邊,他們的墓地也在二戰中幸免於難。
話說 喬治 一世本姓路德 維希 ,可他爸姓奧古斯特,然後他爺爺姓 喬治 ,這……貴族起名字還真是隨意啊,是什麼時髦姓什麼嗎?他們真的不怕這孩子是隔壁老王的嗎……總之,來 漢諾威 一定要去看看這座著名的:“王”家花園。 漢諾威:一條穿越時空的“紅線”想要玩轉 漢諾威 ,推薦買一張 漢諾威 卡,就是相當於公交卡一樣的通票,市內公共交通基本全都能坐。
不過說實話,一般自己出來旅行的同學們,要是想把 新城 老城這麼多景點一次全玩遍還真要提前做很多功課才行。 漢諾威 在這方面做得就特別到位,你也不用做什麼準備,只要準備好相機,在地上找這條“紅線”就行了。
這條4公里長的紅線串聯了 新城 老城30多處景點,起終點都在火車站對面的游客信息中心——就是奧古斯特騎馬雕像那一帶。
當然,誰也沒有規定一定得把這4公里全線走完嘛,有地圖在手,你也完全可以按著自己喜好規划行進線路,遇上附近線路有折返的地方,也可以從中間切線直接走過去嘛……大不了就是走丟了唄。
反正我就喜歡直奔主題,上來就按著地圖線路直接切到新市政廳。 此時應該有出場放光五毛特效加上“噹噹當黨”這種音樂吧我感覺! 雖然叫“新”市政廳,但這僅是因為它比建於中世紀的老市政廳年輕而已,這新市政廳也有100多年曆史啦! 這市政廳是上世紀初期建造的,那時候據說因為建市政廳所在的這塊地方泥濘不堪,像是沼澤地一樣沒辦法打地基。他們前前後後一共打了6026根山毛櫸木樁子,這才穩固了整個地基。我想這要是在國內一些地方,估計隨便打幾個樁子就開始蓋了,反正埋在地底下的也看不見,過些年就算真有什麼問題,也不關蓋房子的人什麼事。畢竟是6000多根看不見的木樁,這得多花多少錢啊!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 德國 人在 青島 修的地下水道,到現在100多年了,仍然十分有效;反觀國內很多 大城 市,一下雨就積水,真是因為雨太大了麽。其實原因很簡單,看不見的,就沒有人願意多花錢,非要修一堆比人還高的下水道有什麼用?
從這點上來看, 德國 人可真“傻”,還是咱們國人“精”。當然,後面下大雨內澇造成的財產損失人員傷亡我們就不計較了,反正跟當年修下水道的人沒什麼關係,要賴你賴老天爺去。 從盤旋的樓梯能一直爬到塔樓的頂部,每年3月到10月這裡都對游客開放。 登上最高的穹頂,那裡有觀景台能欣賞到全 漢諾威 市區360度全景。因為我上去的時候正好趕上風暴來襲所以照片什麼的就不放啦人都差點給吹回 漢堡 去我的天吶!
從穹頂下來的時候,一定要坐那個玻璃底的電梯,相當刺激! 看看,這就是從電梯底下看到的樣子。不僅全透明,而且,這電梯的軌道是彎的!據說總共43米高的電梯井,竟然有17度的傾斜,在全 歐洲 絕對是獨一無二的!這技術……我剛誇完 德國 人幹活認真,就來這麼一個斜的電梯,不知道他這麼修到底有什麼神奇的原因。
下到一樓大廳,這裡修得富麗堂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