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傳說與海口民間故事(海口7日游)
對 海口 旅游有任何問題的小伙伴都歡迎在本游記下方留言、評論哦,秒回:) 提到「 海南 」,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 三亞 」,那裡有天涯海角、 亞龍灣 、 大東海 ,沙灘是多麼的潔白,海水是多麼的湛藍。尤其到了冬天,北方下起了大雪,南方下起了凍雨, 三亞 卻依然陽光和煦,溫暖宜人,許多“候鳥”飛到 三亞 享受陽光沙灘,待北方冰雪消融、氣溫回暖再走。有些人甚至以為 三亞 是 海南 省省會,殊不知在 海南 島最北端的「 海口 」才是真正的省會。 海口 對我而言,卻是一座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說熟悉是因為我在這裡長大,在她的陽光雨露下度過了十餘載年少時光,說陌生是因為上大學之後返鄉的機會寥寥,漸漸地竟成了故鄉的過客,遠方的歸人。時常有朋友問我, 海口 好玩嘛?都有哪些景點?安排多少天合適?夏天來會不會太熱? 海口 有啥好吃的,海鮮貴嗎,會不會被宰? 海口 跟 三亞 比哪個更好玩?雖然我可以將所知的 海口 與朋友們悉數分享,但卻愈發覺得自己的回答陳年乏力。是啊,我對自以為熟悉的故鄉竟已越來越陌生,只知往昔,不知她今時的模樣。 帶著兒時的記憶以及對 海口 的思念,今年六月份,我與 海口 的朋友用7天的時間,把 海口 尋了個遍,走了個遍,嘗了個遍,追憶兒時印象中的 故城 ,也感受她如今的脈動。隨著我的腳步重新踏過 海口 的一寸寸土地,一些問題也逐漸有了答案。個人覺得除了沙灘、海水等自然風光略微遜色於 三亞 之外(真是沒法比), 海口 的歷史人文、城市面貌、坊間美食和生活氣息都比 三亞 有魅力太多了,而且 海口 的食、宿、行、游等旅游開銷也比 三亞 低得多。來,搬好小板凳,聽阿哥給你講一講 南海 傳說與 海口 的民間故事,慢慢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海口 市目前沒有AAAAA級景區,但有4個AAAA級景區——火山口國家地質公園、假日海灘度假區、 海南 熱帶野生動植物園、觀瀾湖旅游度假區,以及5個AAA級景區——萬綠園、五公祠、騎樓老街、騎樓小吃街、 白沙 門公園,均在我的行程列表。在國內旅游,景區等級是一個很重要的參考標準。 按照距離景點的遠近和可達交通的便捷程度, 海口 適合游客選擇的酒店可以分為6個區域——騎樓老街區域、海甸島區域、 海口 灣區域、西海岸區域、觀瀾湖區域和 東海 岸區域,每片區域本身就是一個大景區,風光秀美,環境宜人,有數家代表性的酒店,從青旅、民宿到五星級酒店不等。某些攻略和游記中常常推薦的“國貿商圈”酒店和“明珠廣場商圈”酒店在我看來是不太適合游客的,過於喧鬧嘈雜,而且前往 海口 市的主要景區交通並沒有他們所說的那麼方便(公交線路是很多,但都是方便市民的)。 海口 市的老字號小吃主要集中在騎樓老街和海甸島區域,其他居民區當然也有非常經典的老字號美食,但它們遠離 海口 市的主要景點和住宿區域,對於游客而言專程前往非常不方便。凡是傳統 海口 小吃,無一例外都能在騎樓老街區域和海甸島區域找到有代表性的小店。
攝影:佳能700D套機(EF-S 18-55mm)+ iPad mini 4
後期:Lightroom 5 + Corel VideoStudio Pro + Photoshop CS5
地圖:OpenStreetMap + Google Earth + Visio 2013 1\. 認識海口先來認識一下 海口 吧,想必大多數沒來過 海口 的人都對這座城市感到陌生。那麼,阿哥我將先從歷史人文、城市掠影、自然風光、坊間美食和生活氣息五個方面為大家呈現我這趟旅途所看到的 海口 ,帶大家快速領略一下 海口 這座掌管著我國 南海 350萬平方公裡海域的省會城市的魅力,正好也把此行的主要景點 和美 食介紹了。 1.1. 歷史人文南海 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故事,而這一切要從盤古開天闢地說起。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有位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就這樣不知過多少年,天和地逐漸穩定了,盤古也最終體力不支倒了下來。盤古用盡了身體所有的能量,他呼出的氣息化作風和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頭顱和四肢,變成了五嶽群山;他的皮肉,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海。 據南朝《述異記》記載,盤古倒下之後的最後一滴淚流入 南海 ,海底有一座盤古墓,綿延三百餘里。海水蒸發,匯聚成雲,又下落成雨,回歸大海,如此輪迴。 時至今日, 南海 的漁民也傳說,在波詭雲譎的天氣變幻中常常可以窺見盤古巨人的身影,大家都相信這是盤古的真身顯靈,冥冥之中守護著 南海 的百姓蒼生。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命伏波將軍路 博德 領兵10萬,出征南越國, 平定 亂民。南越 平定 之後,漢武帝在其轄境內分置九郡,其中珠崖郡、儋耳郡位於 海南 島西部和北部,轄16縣。從此, 海南 島正式進入 中國 的版圖,「珠崖郡」由此成為 海口 區域最早的地名。「珠崖」,顧名思義,就像遠在天涯的一粒珍珠,美麗卻神秘。 漢武帝十分重視 南海 各國的朝貢貿易,開闢了一條從 中國 東南部沿海到 東南亞 地區的海上航線,後來人們把它稱為“海上 絲綢之路 ”。在唐朝中期以前, 中國 對外主 通道 是陸上 絲綢之路 ,後來由於戰亂及經濟重心轉移等原因,海上 絲綢之路 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交流主 通道 。 由於絲綢、瓷器和香料是我國古代海上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 廣州 、 泉州 、 寧波 相繼成為海上對外貿易的主要始發港口。千百年來,走於海上 絲綢之路 的商船無數,也有一些商船遭遇了熱帶風暴,沉船海底。光是從宋代沉船“ 南海 一號”打撈出來的金、銀、銅、鐵、瓷類文物就有4000多件,多數都是稀世珍品。 商船途徑 海南 島周邊海域直接開往 馬六甲 海峽,而 海南 島則少有商船問津,自漢昭帝始580多年間一直處於荒夷狀態。 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歷經梁、陳、隋三朝的朝廷女官冼夫人主動請命,在 海南 設置「崖州」並親自治理,才使 海南 島真正擺脫原始狀態,步入封建社會。 海南 的簡稱“瓊”來源於唐代的「瓊州」,往後歷朝歷代還用過瓊台、瓊崖、瓊山等地名。 冼夫人畢生致力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改善民生事業,周恩來總理稱譽她為“ 中國 巾幗英雄第一人”。千百年來,冼夫人被 海南 民眾敬封為女神,歌功頌德。傳聞在清朝道光年間,海盜經常侵犯瓊州沿海,敵強我弱,民不聊生。就在瓊州幾乎淪陷,千鈞一髮之際,冼夫人挾風雨自天兒降,狂風巨浪將海盜船隻盡數掀翻,溺敵無數,令海盜聞風喪膽。從此,海盜再也不敢來犯。 公元960年,宋朝 福建 莆田 的一個漁民家庭誕生了一位女兒——林默,她從小聰明穎慧,十幾歲就經常跟父親和哥哥出海。有一次在海上遇到了颱風,船翻了,林默奮不顧身救起了父親,還找回了哥哥的屍體,引起一方轟動。此後她樂善好施,濟世救人,尤其善於在海上拯溺救難,備受沿海鄉親和漁民的愛戴。 林默在年僅28歲的時候就身染重疾去世了。 福建 、 海南 等東南沿海漁民為紀念這位好心的姑娘,為她建宮立廟,尊稱她為天后“媽祖”娘娘,出海前後都要前來祭拜,求姻盼子也來祭拜。此後,時有媽祖顯靈、護國庇民的故事流傳於世,自宋朝以來媽祖成為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海南 島四面環繞著廣闊而豐饒的 南海 ,自北宋開埠以來, 海口 港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孩子出生在漁民世家,追隨祖輩的腳步,以出海打魚為生。 勤勞勇敢的 中國 南海 漁民很早就具備了從事遠洋捕撈的造船工藝和捕撈技術。痴迷於大海的壯闊與浩瀚,習慣了乘風破浪、穿越重洋,於是越捕越遠,越捕越久。為了標記沿航往返經過的島礁,陸續給它們命名,後來又將它們按海域劃分,於是有了今天世人皆知的 西沙群島 、 中沙群島 和 南沙群島 ,散佈在遼闊的 中國 南海 。 按照傳統習俗,漁船出遠海捕魚,船上只有清一色的男人,短則數天,長則半月。帶著天后娘娘的庇佑,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漁夫們站在船尾與送行的親人互道珍重,漁船緩緩駛向汪洋大海。 漁夫的妻子和兒女則在岸邊依依不捨地目送漁船遠離,心裡默默祈禱著丈夫平安歸來。 海南 女性文化也是 海南 傳統漁民文化遺留的產物,男人出海打漁,披星戴月滿載而歸,女人則將丈夫打回的海鮮運到市場,賣個好價錢,勤懇持家,育子敬老。長久以往,便形成了 海南 女人堅韌、勤勞、賢惠、務實的品格。
攝影:佳能700D套機(EF-S 18-55mm)+ iPad mini 4
後期:Lightroom 5 + Corel VideoStudio Pro + Photoshop CS5
地圖:OpenStreetMap + Google Earth + Visio 2013 1\. 認識海口先來認識一下 海口 吧,想必大多數沒來過 海口 的人都對這座城市感到陌生。那麼,阿哥我將先從歷史人文、城市掠影、自然風光、坊間美食和生活氣息五個方面為大家呈現我這趟旅途所看到的 海口 ,帶大家快速領略一下 海口 這座掌管著我國 南海 350萬平方公裡海域的省會城市的魅力,正好也把此行的主要景點 和美 食介紹了。 1.1. 歷史人文南海 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故事,而這一切要從盤古開天闢地說起。 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片,有位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萬八千年。有一天,盤古突然醒了,他見周圍一片漆黑,就掄起大斧,朝眼前的黑暗猛劈過去。只聽一聲巨響,混沌漸漸分開了,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天和地分開以後,盤古怕它們還會合在一起,就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天每天升高一丈,盤古也隨著越長越高。就這樣不知過多少年,天和地逐漸穩定了,盤古也最終體力不支倒了下來。盤古用盡了身體所有的能量,他呼出的氣息化作風和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頭顱和四肢,變成了五嶽群山;他的皮肉,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海。 據南朝《述異記》記載,盤古倒下之後的最後一滴淚流入 南海 ,海底有一座盤古墓,綿延三百餘里。海水蒸發,匯聚成雲,又下落成雨,回歸大海,如此輪迴。 時至今日, 南海 的漁民也傳說,在波詭雲譎的天氣變幻中常常可以窺見盤古巨人的身影,大家都相信這是盤古的真身顯靈,冥冥之中守護著 南海 的百姓蒼生。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命伏波將軍路 博德 領兵10萬,出征南越國, 平定 亂民。南越 平定 之後,漢武帝在其轄境內分置九郡,其中珠崖郡、儋耳郡位於 海南 島西部和北部,轄16縣。從此, 海南 島正式進入 中國 的版圖,「珠崖郡」由此成為 海口 區域最早的地名。「珠崖」,顧名思義,就像遠在天涯的一粒珍珠,美麗卻神秘。 漢武帝十分重視 南海 各國的朝貢貿易,開闢了一條從 中國 東南部沿海到 東南亞 地區的海上航線,後來人們把它稱為“海上 絲綢之路 ”。在唐朝中期以前, 中國 對外主 通道 是陸上 絲綢之路 ,後來由於戰亂及經濟重心轉移等原因,海上 絲綢之路 取代陸路成為中外貿易交流主 通道 。 由於絲綢、瓷器和香料是我國古代海上對外貿易的主要商品, 廣州 、 泉州 、 寧波 相繼成為海上對外貿易的主要始發港口。千百年來,走於海上 絲綢之路 的商船無數,也有一些商船遭遇了熱帶風暴,沉船海底。光是從宋代沉船“ 南海 一號”打撈出來的金、銀、銅、鐵、瓷類文物就有4000多件,多數都是稀世珍品。 商船途徑 海南 島周邊海域直接開往 馬六甲 海峽,而 海南 島則少有商船問津,自漢昭帝始580多年間一直處於荒夷狀態。 直到五代十國時期,歷經梁、陳、隋三朝的朝廷女官冼夫人主動請命,在 海南 設置「崖州」並親自治理,才使 海南 島真正擺脫原始狀態,步入封建社會。 海南 的簡稱“瓊”來源於唐代的「瓊州」,往後歷朝歷代還用過瓊台、瓊崖、瓊山等地名。 冼夫人畢生致力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和改善民生事業,周恩來總理稱譽她為“ 中國 巾幗英雄第一人”。千百年來,冼夫人被 海南 民眾敬封為女神,歌功頌德。傳聞在清朝道光年間,海盜經常侵犯瓊州沿海,敵強我弱,民不聊生。就在瓊州幾乎淪陷,千鈞一髮之際,冼夫人挾風雨自天兒降,狂風巨浪將海盜船隻盡數掀翻,溺敵無數,令海盜聞風喪膽。從此,海盜再也不敢來犯。 公元960年,宋朝 福建 莆田 的一個漁民家庭誕生了一位女兒——林默,她從小聰明穎慧,十幾歲就經常跟父親和哥哥出海。有一次在海上遇到了颱風,船翻了,林默奮不顧身救起了父親,還找回了哥哥的屍體,引起一方轟動。此後她樂善好施,濟世救人,尤其善於在海上拯溺救難,備受沿海鄉親和漁民的愛戴。 林默在年僅28歲的時候就身染重疾去世了。 福建 、 海南 等東南沿海漁民為紀念這位好心的姑娘,為她建宮立廟,尊稱她為天后“媽祖”娘娘,出海前後都要前來祭拜,求姻盼子也來祭拜。此後,時有媽祖顯靈、護國庇民的故事流傳於世,自宋朝以來媽祖成為歷代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海南 島四面環繞著廣闊而豐饒的 南海 ,自北宋開埠以來, 海口 港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孩子出生在漁民世家,追隨祖輩的腳步,以出海打魚為生。 勤勞勇敢的 中國 南海 漁民很早就具備了從事遠洋捕撈的造船工藝和捕撈技術。痴迷於大海的壯闊與浩瀚,習慣了乘風破浪、穿越重洋,於是越捕越遠,越捕越久。為了標記沿航往返經過的島礁,陸續給它們命名,後來又將它們按海域劃分,於是有了今天世人皆知的 西沙群島 、 中沙群島 和 南沙群島 ,散佈在遼闊的 中國 南海 。 按照傳統習俗,漁船出遠海捕魚,船上只有清一色的男人,短則數天,長則半月。帶著天后娘娘的庇佑,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漁夫們站在船尾與送行的親人互道珍重,漁船緩緩駛向汪洋大海。 漁夫的妻子和兒女則在岸邊依依不捨地目送漁船遠離,心裡默默祈禱著丈夫平安歸來。 海南 女性文化也是 海南 傳統漁民文化遺留的產物,男人出海打漁,披星戴月滿載而歸,女人則將丈夫打回的海鮮運到市場,賣個好價錢,勤懇持家,育子敬老。長久以往,便形成了 海南 女人堅韌、勤勞、賢惠、務實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