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站:站在門口拍照的你,究竟錯過了怎樣的米蘭大教堂


我想了好幾天,到底用什麼角度來介紹 米蘭 大教堂;一個教堂,對於沒有基督教信仰的人實際上又有什麼意義?
2014年,我來到 雅典 ,那是我第二次進入 歐洲 ,也是第一次自由行。被美麗的建築外表吸引,對宗教幾乎沒有任何瞭解的我,走進了一座正在做彌撒的教堂。雄渾的唱詩在高高的穹頂中盤旋縈繞,讓我想起了多年前看的一部電影——《耶穌受難》。
即使語言不通,文化不同,人性卻是相通的,善惡卻是相通的,世間的公理卻是相通的。
教堂不僅僅是西方歷史和藝術的最直觀表示,也是每個人尋找內心寧靜與初心的最佳場所,而 米蘭 大教堂,更彰顯了政治與宗教無處不在的聯姻。
這是任何人決定去一個景點的前提。如果把 米蘭 大教堂的關鍵詞從頭到尾說一遍,可能會因為文字太多影響我文章的閱讀量了:
世界第二大教堂
改變整個 歐洲 的《 米蘭 敕令》頒佈的地方 保存著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的聖釘
拿破侖在這 裡加 冕稱帝
修建工程歷時5個世紀
......
僅僅是這些一百度一大堆的歷史名詞就足以證明這座教堂在整個 歐洲 的歷史地位,然而,我不想用今天的篇幅來普及這些乾枯的歷史知識,不如就跟著心靈的感受,用腳步和雙眼去丈量這座美麗而偉大的教堂吧。



二者渾然一體,又相互排斥,一個象徵神權,一個代表世俗,體現著西方公共建築的不同功用。

參觀 米蘭 大教堂,時間的把握重於一切。
之前做了無數攻略,為了避免排隊,決定趕在早上參觀 米蘭 大教堂,後來發現,事情並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
接下來奉上終極整理,讓你無需排隊,3小時游遍大教堂每一個角落。
你一定會驚嘆, 一個教堂需要看三小時?
我們先來看看 米蘭 大教堂的游覽圖。

1、早8:30去售票處買票,並參觀教堂主廳,這個時間人很少,基本不會有排隊現象。
2、早9:30在教堂內部租用中文語音導覽(語音導覽開放的最早時間,須押護照)跟隨導覽依次參觀主廳、地下洗禮堂、地下墓穴。
3、10:30(帶語音導覽)登頂參觀,參觀後從主廳的出口進入還語音導覽器。
4、11:00參觀大教堂博物館,千萬不要錯過博物館中的小禮拜堂。








人心是一個很好玩的東西,大眾心理則是人心中更複雜有趣的集合,統治者們總是絞盡腦汁,通過控制和擺佈人心達到目的,這種能力也就如同英雄電影里的雙刃劍,放在好人手裡就能拯救世界,放在壞人手裡就只能毀滅世界了。好在美第奇一直保持著剛正不阿的家風,才得以在如今的意大利隨處可見家族的遺跡吧。


右耳堂的盡頭,一尊駭人的雕像高高聳立,他雖然也擁有文藝復興時期 羅馬 雕塑兼顧完美與寫實的人體,卻青筋暴出,肌肉紋理清晰得詭異。仔細一看,這個手握聖經的人左肩上正搭著一張人皮。
這張人皮正是這位叫做聖巴多羅買的人自己的皮。為了向他人傳道,聖巴多羅買被迫害者活剝人皮並處死,在古 羅馬 鎮壓基督教時期,對於基督教徒的此種酷刑比比皆是。
諷刺的是,正是在這一系列不斷的施暴中,起初猶疑的 羅馬 人,上到國王,下到百姓,都震驚於這些異教徒的忘我與虔誠:是啊,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讓人不畏懼死亡?
這些以殉道為手段的堅持如同血淋淋的宣言,教徒們追隨著他們的主的足跡,展現著對人世驚人的寬容與耐心。
他們最終換來了人們的頂禮。

時至今日,拿破侖被當做戰神為自己的國家稱道,甚至得到了對手們永世的尊重。
拿破侖的一生,可以說得到了最完整的歷史保留。
在 中國 的史書中,往往是成者王侯敗者寇,我們的史書聽起來宏偉悲壯,實則更像是一部小說,而 歐洲 的歷史,有時看似兒戲,講述的卻往往是更加寫實的人生。

這是一項何其艱辛的工程,看看複雜的尖頂雕花和內部巨大的 石柱 即可獲知。在最後一扇銅門上,從大主教在市民的呼聲下決定開始修建,到整個過程採石場和工人們勞作的場景,都被永恆的浮刻,從第一幅圖到最後一幅圖,中間竟然隔了500多年。
任何一座偉大的教堂,都是一首未完待續的樂章。

那麼 米蘭 大教堂外立面的浮雕,則是樂章中最強的音符。
藝術家們用雕塑講述生動的故事,塑造高尚的神明,俯仰之間,是人與神最切近的對視。

如果說,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那麼 米蘭 大教堂的尖頂,則是它最炫技的華彩。



沒錯, 米蘭 大教堂的穹頂,是建築大師的視覺游戲,散髮著無窮無盡的靈動。

那麼一座偉大的教堂,則是一首永遠無法停止譜寫的樂章。


大教堂內部,還有兩處極易錯過的看點:

大主教的真身已經在這裡安放了600年,而 米蘭 大教堂,就是這位大主教最華麗的棺槨。

米蘭 大教堂正門的地下,是古老洗禮池的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