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佛塔,三千世界】忘不了的金色緬甸(曼德勒、蒲甘、仰光含詳細攻略、原創地圖)
↑蒲甘 ↑蒲甘 (這輛不知什麼品牌的廠商看到了記得給廣告費)
騎車就可以隨走隨停,拍到一些生活畫面
晨間在田野勞作的農人,裹著頭巾,這畫面讓我想到米勒的《拾穗者》
↑蒲甘 這兩位在用木棍敲打樹枝,好讓果子掉下來讓羊吃 ↑蒲甘 牛車是 蒲甘 最主要的務農交通工具,牛是 緬甸 人的好伙伴,很多民族都不吃牛肉 ↑蒲甘 塔拉巴門 Tharaba Gate沿著Lanmadaw公路一路向西,當通過這道城門後,你就進入老 蒲甘 了。若你是沿著南邊的Anawrahta公路走,則不會看到城門。 ↑蒲甘 達賓紐寺 Thatbyinnyu Pahto進入老 蒲甘 ,我看到的第一眼就是這座佛塔。它像一座巨型的堡壘守護著老 蒲甘 城。事實上,高67米的達賓紐寺是整個 蒲甘 最高最顯眼的佛塔,幾乎登上任何一座佛塔都能看到它的英姿。它的立面是兩個疊在一起的 大方 塊,兩層方塊設計很有特點,就像在底座之上又建了一座新塔,這樣的設計使得它在叢林之上更加突出。 ↑蒲甘 說真的,第一眼看到它,我被它巨大的體量震撼到了,足足仰頭膜拜了2分鐘。照片無法還原它的巍峨。舉個例子,它最下方的大門,至少有10米高,而第二層方塊,足足能容納6層樓。建築線條簡練挺拔,裝飾不多,充滿滄桑感,像是一座巨人的城堡。
“達賓紐”意為“無所不知的佛”,是阿隆悉都王(Alaungsithu)於1144年下令修建的。內有五層結構,一層矗立著一座磚砌佛像,建築內壁刻有巴利文長頌石刻。這裡曾經是觀看日出日落的絕佳之地,網上流傳的許多角度極好的“毒”片,都是在它上面拍攝的。可惜目前已禁止攀登。 ↑蒲甘 在“許三多”上看達賓紐寺
瑞谷易寺 Shwegugyi Temple位於達賓紐寺的背面,爬上一段狹窄的階梯到達正門。瑞谷易寺是可以爬上去的,在二層的平臺向南望去,達賓紐寺赫然在目。 ↑蒲甘 ↑蒲甘 佛塔的一層有一尊佛像,雙眼微開,嘴角微揚,表情生動傳神,和 緬甸 別處佛像刻板的面部刻畫很不一樣。佛像身上,甚至台基上都貼滿了金箔。角落裡有個老婆婆在賣什麼東西,走近一看,果然是賣金箔。她見我靠近,遞給我一支金箔簽,1000甲。不貴,我要了一支,打算體驗為佛像貼金的過程。 ↑蒲甘 金箔就藏在竹簽上的兩張紙中間,薄如蟬翼的一層。我踩著婆婆的小桌子,剛好能夠到佛像的膝蓋。貼金時先在佛像上塗一層桐油製成的膠水(圖中小瓶里),然後就像貼藥膏一樣把金箔附到膠水上,最後小心翼翼撕下紙。揭紙的時候,殘留了一部分金片,我就用手指把它按到佛像上,弄得滿手金燦燦的。 ↑蒲甘 摩訶菩提寺 Mahabodhi Temple這座充滿 印度 風格的佛塔仿造了聖地菩提伽葉的摩訶菩提寺,由修建了悉隆敏羅寺的狄羅明洛王在他登基那年建造的,寺外還特地種植了菩提樹。 ↑蒲甘 佛塔側面開鑿了無數佛龕 ↑蒲甘 高道巴林寺 Gawdawpalin Temple高道 巴林 寺也叫葛道帕林寺或喬多波陵寺,因為 蒲甘 還沒有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國人瞭解較少,所以許 多佛 塔都還沒有統一的譯名。
這座佛塔是 蒲甘 第二高佛塔,有55米高,和第一高的達賓紐寺風格類似,但裝飾得更為精巧秀致。是由狄羅明洛王的父親拔地薛胡王始建,狄羅明洛王繼任那年才完工,這座寺廟建成後,狄羅明洛王緊接著開始修建摩訶菩提寺和悉隆敏羅寺。
高道 巴林 寺在1975年地震中受損非常嚴重,經過多年修複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也許是因為修複工作扎實,去年的地震幾乎沒對它造成影響。
↑蒲甘 ↑蒲甘 ↑蒲甘 這座塔沒有腳手架,就多放幾張照片
在老 蒲甘 逛著,不知不覺就騎到一條下坡的砂石路,騎到盡頭,視野豁然開朗, 伊洛 瓦底江像一幅畫捲一樣展開在眼前。 ↑蒲甘 這裡仿佛不再是 蒲甘 ,沒有一座佛塔,沒有一個游客,只有那些黝黑的面孔和江邊亘古不變的平凡生活。我把車停在路邊,穿過一群席地而坐的年輕船工,在女孩們好奇目光註視下走到岸邊。
岸邊擱置著一艘艘小船,都是綠色的,偶有一些木條被刷成紅色。這樣鮮明的撞色還挺好看,在灰濛蒙的江面上是一道奪目的風景。
一位穿著籠基的男人在為一口油桶加柴火,桶里熬著類似樹脂或油脂的東西,男子不時去攪拌桶里的木棍。而一邊的女子,大概在替船身上油吧。 ↑蒲甘 伊洛 瓦底江是 緬甸 境內第一大河,流經67%的國土,串起了 密支那 、 曼德勒 、 蒲甘 、 卑謬 、央冬等重要城市。對於當地居民來說, 伊洛 瓦底江不僅為河谷兩岸的水稻種植提供了豐富水源,也為 緬甸 內陸航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北部 撣邦 開采的玉石和翡翠原石,依靠 伊洛 瓦底江運往全國各地。對外貿易中的主要產品如稻米、柚木和石油,也是通過 伊洛 瓦底江運輸到港口,銷往世界的。在受到西方國家製裁的20年裡, 伊洛 瓦底江支起了 緬甸 經濟的一片天,養育了龐大水系內的無數百姓,無愧是 緬甸 人的“母親河”。 ↑蒲甘 ↑蒲甘 在砂石堆上撿石頭的女孩,手上捧著的白色鵝卵石可是她挑出來的“寶貝”。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經常去河邊撿石頭,撿回來裝在家裡的抽屜里。父母過年帶我去親戚家吃飯,我卻惦記著遛到後山尋找水晶和黃鐵礦 ↑蒲甘 卜帕耶寺 Bupaya Pagoda卜帕耶寺立於 伊洛 瓦底江邊,像一個鈴鐺。這種形式的佛塔是 蒲甘 早期建築,於公元850年左右由驃族人所建,是從 斯裡蘭卡 式佛塔到形成 蒲甘 自己風格之間的過度產物。很多當地人在這裡拍照留念,傍晚可以欣賞 伊洛 瓦底江美麗的日落。 ↑蒲甘 在卜帕耶寺外的路邊小飯館解決了午飯,這是在 緬甸 吃的唯一一頓緬餐。緬餐的特色就是你只點了一個雞肉,老闆卻上了七碗八盤,擺了整整一桌。 緬甸 人愛吃各種醬,特別是右上角那碗黑乎乎的蝦醬。蔬菜都是生的,秋葵豆芽啥的還能忍,可茄子生的什麼鬼?那盤巨大的不知名的菜葉也好難吃。不過雞肉不錯,那碗湯也很好喝。吃完了照片上的一大盆米飯還另加了一碗,餓的恨不得把醬料都吃完 ↑蒲甘 一些寺廟外的樹上掛著提線木偶,木偶的手指、腳趾、頭頸、背部等地方都連著麻線,能靈活運動。木偶的形象也千姿百態,有舞女、官人、僧侶、士兵等。
緬甸 的木偶戲源於11世紀,從 印度 和 泰國 流傳而來,內容圍繞神話故事為主。到了16世紀 緬甸 的木偶藝術達到高峰,題材也突破了神話,加入了平民生活和社會時事,讓生動詼諧的木偶劇充分融入當地人的日常文化娛樂中。各國木偶戲都是木偶模仿真人的動作,然而在 緬甸 ,卻是“戲劇源於木偶”,意思是,人的肢体表演要模仿木偶。 緬甸 舞就是一大例證,舞者頸部、肩部和手臂僵硬而略顯詭異的舞姿,就和木偶的動作非常相像。
和 中國 的皮影戲一樣, 緬甸 傳統木偶戲也日漸衰落,如今在 仰光 和 曼德勒 仍有木偶表演,主要是針對外國人的演出,有興趣的不妨去看看。
古表基寺外樹上的木偶 ↑蒲甘 ↑蒲甘 阿南達寺北門餐廳布牆上掛的經典舞女木偶 ↑蒲甘 馬努哈佛塔 Manuha Temple快到明迦巴村的時候老遠就被電吉他聲音吸引過來,看到路邊搭了一個舞臺,一支當地樂隊正在表演。幾個 緬甸 小伙,一把電吉他,一把貝斯,一套架子鼓,演唱著偏金屬風格的搖滾樂,鼓點酣暢淋漓,一曲唱完,電吉他繼續支撐著長長的solo,好帶勁。
而舞臺一側就是馬努哈佛塔,這樣傳統與現代的激烈碰撞,在這裡竟也沒什麼不和諧,穿著籠基的男人拜了佛後出來跨上摩托,駐足在舞臺下,隨著節奏點著頭,聽完一曲再走。而女孩子們則在遠遠的地方看著,大概嫌舞臺下麵太吵吧。
↑蒲甘 馬努哈是直通國國王的名字,當年阿奴律陀滅了直通國後,把國王俘虜了帶回 蒲甘 軟禁了起來。而阿奴律陀竟然也能開明地讓馬努哈修建一座佛塔,並以自己名字命名,著實令人驚訝。
不過這座佛寺很小,顯然沒有撥足經費,造的很“憋屈”。正殿有三座坐佛,而背後的佛室中躺著一尊卧佛。空間非常小,像是被包裹在蠶繭里,都看不到佛像全身。而從這個角度看,佛像仿佛面帶憂愁,似乎很巧合地反映了這位直通後主“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的異國囚禁生涯。 ↑蒲甘 佛塔前面的參道上,放著一口巨大的金缽,絡繹不絕的當地人爬上梯子,往裡面看上一眼,摸上一把。我很好奇,看了一會兒也沒猜出他們在幹嘛,索性也排在他們身後,爬上梯子,原來是個積德箱,人們是在往裡邊捐款,我也捐了1000甲。 ↑蒲甘 那格雍寺 Nagayon Temple這座寺廟是江喜陀王主持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 蒲甘 風格寺廟
騎車就可以隨走隨停,拍到一些生活畫面
晨間在田野勞作的農人,裹著頭巾,這畫面讓我想到米勒的《拾穗者》
↑蒲甘 這兩位在用木棍敲打樹枝,好讓果子掉下來讓羊吃 ↑蒲甘 牛車是 蒲甘 最主要的務農交通工具,牛是 緬甸 人的好伙伴,很多民族都不吃牛肉 ↑蒲甘 塔拉巴門 Tharaba Gate沿著Lanmadaw公路一路向西,當通過這道城門後,你就進入老 蒲甘 了。若你是沿著南邊的Anawrahta公路走,則不會看到城門。 ↑蒲甘 達賓紐寺 Thatbyinnyu Pahto進入老 蒲甘 ,我看到的第一眼就是這座佛塔。它像一座巨型的堡壘守護著老 蒲甘 城。事實上,高67米的達賓紐寺是整個 蒲甘 最高最顯眼的佛塔,幾乎登上任何一座佛塔都能看到它的英姿。它的立面是兩個疊在一起的 大方 塊,兩層方塊設計很有特點,就像在底座之上又建了一座新塔,這樣的設計使得它在叢林之上更加突出。 ↑蒲甘 說真的,第一眼看到它,我被它巨大的體量震撼到了,足足仰頭膜拜了2分鐘。照片無法還原它的巍峨。舉個例子,它最下方的大門,至少有10米高,而第二層方塊,足足能容納6層樓。建築線條簡練挺拔,裝飾不多,充滿滄桑感,像是一座巨人的城堡。
“達賓紐”意為“無所不知的佛”,是阿隆悉都王(Alaungsithu)於1144年下令修建的。內有五層結構,一層矗立著一座磚砌佛像,建築內壁刻有巴利文長頌石刻。這裡曾經是觀看日出日落的絕佳之地,網上流傳的許多角度極好的“毒”片,都是在它上面拍攝的。可惜目前已禁止攀登。 ↑蒲甘 在“許三多”上看達賓紐寺
瑞谷易寺 Shwegugyi Temple位於達賓紐寺的背面,爬上一段狹窄的階梯到達正門。瑞谷易寺是可以爬上去的,在二層的平臺向南望去,達賓紐寺赫然在目。 ↑蒲甘 ↑蒲甘 佛塔的一層有一尊佛像,雙眼微開,嘴角微揚,表情生動傳神,和 緬甸 別處佛像刻板的面部刻畫很不一樣。佛像身上,甚至台基上都貼滿了金箔。角落裡有個老婆婆在賣什麼東西,走近一看,果然是賣金箔。她見我靠近,遞給我一支金箔簽,1000甲。不貴,我要了一支,打算體驗為佛像貼金的過程。 ↑蒲甘 金箔就藏在竹簽上的兩張紙中間,薄如蟬翼的一層。我踩著婆婆的小桌子,剛好能夠到佛像的膝蓋。貼金時先在佛像上塗一層桐油製成的膠水(圖中小瓶里),然後就像貼藥膏一樣把金箔附到膠水上,最後小心翼翼撕下紙。揭紙的時候,殘留了一部分金片,我就用手指把它按到佛像上,弄得滿手金燦燦的。 ↑蒲甘 摩訶菩提寺 Mahabodhi Temple這座充滿 印度 風格的佛塔仿造了聖地菩提伽葉的摩訶菩提寺,由修建了悉隆敏羅寺的狄羅明洛王在他登基那年建造的,寺外還特地種植了菩提樹。 ↑蒲甘 佛塔側面開鑿了無數佛龕 ↑蒲甘 高道巴林寺 Gawdawpalin Temple高道 巴林 寺也叫葛道帕林寺或喬多波陵寺,因為 蒲甘 還沒有成為熱門旅游目的地,國人瞭解較少,所以許 多佛 塔都還沒有統一的譯名。
這座佛塔是 蒲甘 第二高佛塔,有55米高,和第一高的達賓紐寺風格類似,但裝飾得更為精巧秀致。是由狄羅明洛王的父親拔地薛胡王始建,狄羅明洛王繼任那年才完工,這座寺廟建成後,狄羅明洛王緊接著開始修建摩訶菩提寺和悉隆敏羅寺。
高道 巴林 寺在1975年地震中受損非常嚴重,經過多年修複才成為現在的樣子。也許是因為修複工作扎實,去年的地震幾乎沒對它造成影響。
↑蒲甘 ↑蒲甘 ↑蒲甘 這座塔沒有腳手架,就多放幾張照片
在老 蒲甘 逛著,不知不覺就騎到一條下坡的砂石路,騎到盡頭,視野豁然開朗, 伊洛 瓦底江像一幅畫捲一樣展開在眼前。 ↑蒲甘 這裡仿佛不再是 蒲甘 ,沒有一座佛塔,沒有一個游客,只有那些黝黑的面孔和江邊亘古不變的平凡生活。我把車停在路邊,穿過一群席地而坐的年輕船工,在女孩們好奇目光註視下走到岸邊。
岸邊擱置著一艘艘小船,都是綠色的,偶有一些木條被刷成紅色。這樣鮮明的撞色還挺好看,在灰濛蒙的江面上是一道奪目的風景。
一位穿著籠基的男人在為一口油桶加柴火,桶里熬著類似樹脂或油脂的東西,男子不時去攪拌桶里的木棍。而一邊的女子,大概在替船身上油吧。 ↑蒲甘 伊洛 瓦底江是 緬甸 境內第一大河,流經67%的國土,串起了 密支那 、 曼德勒 、 蒲甘 、 卑謬 、央冬等重要城市。對於當地居民來說, 伊洛 瓦底江不僅為河谷兩岸的水稻種植提供了豐富水源,也為 緬甸 內陸航運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北部 撣邦 開采的玉石和翡翠原石,依靠 伊洛 瓦底江運往全國各地。對外貿易中的主要產品如稻米、柚木和石油,也是通過 伊洛 瓦底江運輸到港口,銷往世界的。在受到西方國家製裁的20年裡, 伊洛 瓦底江支起了 緬甸 經濟的一片天,養育了龐大水系內的無數百姓,無愧是 緬甸 人的“母親河”。 ↑蒲甘 ↑蒲甘 在砂石堆上撿石頭的女孩,手上捧著的白色鵝卵石可是她挑出來的“寶貝”。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經常去河邊撿石頭,撿回來裝在家裡的抽屜里。父母過年帶我去親戚家吃飯,我卻惦記著遛到後山尋找水晶和黃鐵礦 ↑蒲甘 卜帕耶寺 Bupaya Pagoda卜帕耶寺立於 伊洛 瓦底江邊,像一個鈴鐺。這種形式的佛塔是 蒲甘 早期建築,於公元850年左右由驃族人所建,是從 斯裡蘭卡 式佛塔到形成 蒲甘 自己風格之間的過度產物。很多當地人在這裡拍照留念,傍晚可以欣賞 伊洛 瓦底江美麗的日落。 ↑蒲甘 在卜帕耶寺外的路邊小飯館解決了午飯,這是在 緬甸 吃的唯一一頓緬餐。緬餐的特色就是你只點了一個雞肉,老闆卻上了七碗八盤,擺了整整一桌。 緬甸 人愛吃各種醬,特別是右上角那碗黑乎乎的蝦醬。蔬菜都是生的,秋葵豆芽啥的還能忍,可茄子生的什麼鬼?那盤巨大的不知名的菜葉也好難吃。不過雞肉不錯,那碗湯也很好喝。吃完了照片上的一大盆米飯還另加了一碗,餓的恨不得把醬料都吃完 ↑蒲甘 一些寺廟外的樹上掛著提線木偶,木偶的手指、腳趾、頭頸、背部等地方都連著麻線,能靈活運動。木偶的形象也千姿百態,有舞女、官人、僧侶、士兵等。
緬甸 的木偶戲源於11世紀,從 印度 和 泰國 流傳而來,內容圍繞神話故事為主。到了16世紀 緬甸 的木偶藝術達到高峰,題材也突破了神話,加入了平民生活和社會時事,讓生動詼諧的木偶劇充分融入當地人的日常文化娛樂中。各國木偶戲都是木偶模仿真人的動作,然而在 緬甸 ,卻是“戲劇源於木偶”,意思是,人的肢体表演要模仿木偶。 緬甸 舞就是一大例證,舞者頸部、肩部和手臂僵硬而略顯詭異的舞姿,就和木偶的動作非常相像。
和 中國 的皮影戲一樣, 緬甸 傳統木偶戲也日漸衰落,如今在 仰光 和 曼德勒 仍有木偶表演,主要是針對外國人的演出,有興趣的不妨去看看。
古表基寺外樹上的木偶 ↑蒲甘 ↑蒲甘 阿南達寺北門餐廳布牆上掛的經典舞女木偶 ↑蒲甘 馬努哈佛塔 Manuha Temple快到明迦巴村的時候老遠就被電吉他聲音吸引過來,看到路邊搭了一個舞臺,一支當地樂隊正在表演。幾個 緬甸 小伙,一把電吉他,一把貝斯,一套架子鼓,演唱著偏金屬風格的搖滾樂,鼓點酣暢淋漓,一曲唱完,電吉他繼續支撐著長長的solo,好帶勁。
而舞臺一側就是馬努哈佛塔,這樣傳統與現代的激烈碰撞,在這裡竟也沒什麼不和諧,穿著籠基的男人拜了佛後出來跨上摩托,駐足在舞臺下,隨著節奏點著頭,聽完一曲再走。而女孩子們則在遠遠的地方看著,大概嫌舞臺下麵太吵吧。
↑蒲甘 馬努哈是直通國國王的名字,當年阿奴律陀滅了直通國後,把國王俘虜了帶回 蒲甘 軟禁了起來。而阿奴律陀竟然也能開明地讓馬努哈修建一座佛塔,並以自己名字命名,著實令人驚訝。
不過這座佛寺很小,顯然沒有撥足經費,造的很“憋屈”。正殿有三座坐佛,而背後的佛室中躺著一尊卧佛。空間非常小,像是被包裹在蠶繭里,都看不到佛像全身。而從這個角度看,佛像仿佛面帶憂愁,似乎很巧合地反映了這位直通後主“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的異國囚禁生涯。 ↑蒲甘 佛塔前面的參道上,放著一口巨大的金缽,絡繹不絕的當地人爬上梯子,往裡面看上一眼,摸上一把。我很好奇,看了一會兒也沒猜出他們在幹嘛,索性也排在他們身後,爬上梯子,原來是個積德箱,人們是在往裡邊捐款,我也捐了1000甲。 ↑蒲甘 那格雍寺 Nagayon Temple這座寺廟是江喜陀王主持建造的,是一座典型的 蒲甘 風格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