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留念】【月半夫婦】寫一篇秋的童話 ~法國人最愛的小眾西南線.多爾多涅河谷開荒攻略

這是一座悲傷的半身像。

在科托特街的盡頭是建於20世紀初的蒙馬特水塔。水塔和17世紀的老屋,交錯出歲月緩緩流淌的節奏。


葡萄園對面小小門臉的狡兔酒吧Lapin Agile Cabaret,從牆旁邊歷史紀念建築的牌子就知道它在蒙馬特的歷史上也留下重重的一筆。 雷諾 阿、畢加索、 圖盧茲 -洛特雷克……那些和蒙馬特聯繫起來的著名的名字都曾經是這個小酒吧的常客。



在蒙馬特還沒有劃歸 巴黎 市區之前,小丘就是蒙馬特村的主要廣場。廣場還可以找到蒙馬特村的舊“市政廳”。
如今這裡依然是 巴黎 最熱鬧的地點之一,小小的廣場擠滿了游客、街頭藝人和肖像畫家。現在已經沒有人指望在小丘廣場淘到什麼有藝術價值的作品,不過在廣場上找一個舒服的角落,看這些專業的、不專業的“畫家”一筆一筆畫出他們心裡的 巴黎 ,只有在蒙馬特才能找到這樣的樂趣。


1870年,因為拿破侖三世在普法戰爭中向普魯士投降,繼續抵抗的 巴黎 人在1870年的寒冬中被圍困達4個月之久。等到1871年協議停火時, 巴黎 公社 和政 府的矛盾已無法調和。隨後的幾個月爆發的 巴黎 公社運動,成為了 巴黎 最血腥和混亂的一段歷史。當時的蒙馬特作為 巴黎 公社的根據地,在1871年政府反攻中遭到了慘痛的打擊,許多 巴黎 公社的社員被活埋在高地下方的石膏礦里。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1873年,以“為 巴黎 贖罪”的名義,由 巴黎 市民捐款修建的聖心堂在蒙馬特的最高點上動工。雖然如此沉重的主題和蒙馬特的藝術氛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100多年來,聖心堂為 巴黎 贖罪從日到夜的禱告從來沒有停止過。



聖心堂前面的平臺是 巴黎 人喜歡的去處,天氣好的時候臺階上會坐得滿滿的一排又一排。初秋的清晨,遠處的 巴黎 還籠罩在一片霧矇矇里。不過要繼續飛往 裡斯本 的我們不得不離開了。


到達:
經過蒙馬特主要有兩條地鐵線,即如上圖所示的2號線和12號線。在這兩條線路上靠近蒙馬特一共有5個地鐵車站,分別是2號線Anvers、Pigalle和Blanche和14號線Abbesses和Lamarck-Caulaincourt,幾個車站的位置可以參考上面的地圖。
路線如下(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從 葡萄牙 波爾圖 飛往 圖盧茲 ,一下子就從夏天跳進了秋天。從機場叫了Uber,沿著加龍河Garonne River,很快進入粉紅色的 圖盧茲 老城。
作為 法國 第四 大城 市,提起 圖盧茲 大概立刻會想到空客。其實除了空客公司的總部之外, 圖盧茲 也是 歐洲 最大的航空工業中心。諸多航天和衛星公司都在 圖盧茲 安家,包括 歐洲 最大的太空中心 圖盧茲 空間中心Toulouse Space Centre(CST)。
而 圖盧茲 的另一面,創建於公元前8世紀,經歷了 羅馬 時期的繁華,公元5世紀, 圖盧茲 成為西哥特王國Visigoths的首都。6世紀初法蘭克人終結了西哥特人的統治,在經歷了8世紀穆斯林占領之後,公元13世紀宣佈臣服 法國 國王。1299年建立的 圖盧茲 大學是 法國 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作為前往 聖地亞哥 朝聖之路途中重要的城市, 圖盧茲 的聖塞寧大教堂Basilique Saint-Sernin是 歐洲 現存最大的 羅馬 式建築。除此之外,(敲黑板,劃重點) 圖盧茲 全城的建築都用粉紅色陶的磚塊建成,有一個浪漫的名字“玫瑰之城”la Ville Rose,每條街道都是少女心的淡粉色。
酒店訂在離河邊只隔了一個街區的庫特利埃街。16世紀一個染料商家族在加龍河附近建造了馬德萊娜大街,18世紀又買下了隔壁庫特利埃街上的旅館。1830年,現在酒店的創始人從顏料商家族接手酒店,按照當時流行的風格重新翻修,這就是現在的酒店的前身。順便提一句16到17世紀的圖魯茲是世界染料貿易的中心, 圖盧茲 人用出售染料和穀物的收入,建造了城裡那些保留至今的文藝復興風格宮殿。



“皇家廣場”、“自由廣場”、“市政廳廣場”……從17世紀下半葉開始建設到1850年完工,這個廣場被叫過很多不同的名字,每一個都映襯著當時的歷史背景。1970年代人們在修建廣場地下停車場時發現廣場下麵藏著 羅馬 時期的城牆和城門,人們才意識到從 羅馬 時期一直到中世紀,這裡都是進入 圖盧茲 老城的要道。
紅白條紋的市政廳,把 圖盧茲 的粉紅色風格發揮到了極致。整個廣場在20世紀被重新設計過,廣場周圍的建築充滿了工業革命之後工業化的不浪漫。只有市政廳保留了1750年的新古典主義風格正立面,成為廣場上最引人註目的建築。







在 法國 的西部和南部,有很多華麗的教堂,他們都因為奔赴 西班牙 聖地亞哥 Santiago de Compostela的朝聖路而生。隨著10世紀中期到11世紀朝聖的興起,聖賽寧大教堂從1080~1120年之間進行了重建。這座後來又經歷過數次擴建的大教堂,至今保留著11世紀流行的 羅馬 風格。要知道在作為哥特式建築的發源地的 法國 ,幾乎很難找到這樣幾乎是純 羅馬 式的建築。更何況聖賽寧大教堂還是 歐洲 現存最大的 羅馬 式建築。
圖盧茲 的大部分中世紀建築一樣,龐大的聖塞寧大教堂幾乎只用到紅色的磚塊。教堂的正面看起來傻獃獃的。因為12世紀初教堂接近完工時被升格成了修道院,工程隊放下沒建完的正立面開始建造修道院的迴廊,所以大教堂的這個正面一直都沒有完工。


遇到一些寫生的中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