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在清華園,游在京冀晉:香山圓明園,山海老龍頭,雲岡懸空寺
↑香山公園
遠處的山頂,平臺上密集著游客。那一定是觀景的佳處。我便隨著人流而往。便見平臺上架起了“攝郎”的機器。他們在等待著夕 陽西 下,拍攝沉醉的西山。我雖帶著相機,很想和他們一起等待。可同伴的催促,讓我的到此一游又得錯過一次絕佳的拍攝。 ↑香山公園
站在 白玉 觀景平臺,西山美景盡在眼底。漫山遍野,綠的蒼翠,紅的艷麗,黃得輝煌。一條游道,纏繞山間,像一條玉帶在飄舞。 ↑香山公園
玉帶在山嶺間延伸,起伏蜿蜒的姿態,有如八達嶺長城的壯觀。它把西山切成了南北兩面。眺望遠方,一面是繁華都市,掩不住的繁忙喧囂;一面是鄉村田園,飄蕩著牧歌詩意。 ↑香山公園
玉帶束腰的 盤山 公路,扭動在幽谷峰巔。通達的交通,拉近了城市與山間,才有如今的百姓可以經常的上山賞景;哪如久遠,只有皇家重臣,才能有幸坐著轎子登臨香山。 ↑香山公園
當我還沉浸在美景的欣賞中時, 景洪 打來電話在把我尋找。不知何時,風景的牽絆,已把我們失散。他們已經走在了前面。我只得放棄留戀,去把他們追趕。
在重陽閣與香爐峰告別,我踏上了下山石徑。 ↑香山公園
步行下山,才是旅游香山的享受。滿山的油彩,競相舒展,道路兩旁,深淺不同的樹葉五彩斑斕,它們相伴著我的旅程,讓人感覺不到步行的勞累。 ↑香山公園
悠悠閑閑一路走去,滿目的蒼翠連綿, 還有不時聽到的游客的贊嘆與嬉笑。走走,停停,用眼睛欣賞,用鏡頭記錄。記憶了時間,不詢問去路。置身於滿是綠樹鮮花的海洋里,我被香山古老美麗而又人情味特濃的點點滴滴感動著。 ↑香山公園
濃密的樹葉,夕陽給它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格外的耀眼奪目。樹上的葉子鋪天蓋地,編織成一張金色的網,陽光照耀在這網上,顯得格外華麗貴氣。 ↑香山公園
枝頭的搖曳,褪盡鉛華,拋卻雜念,順一縷暖陽溫情脈脈的指引,在敞開心靈也可傾聽的山上,所有聲響和色彩都顯得自然柔和。林間落葉,飄零著,輕鬆隨意的姿態,天成的舞蹈。 ↑香山公園
陽光透過葉子,把葉脈照的涇渭分明,枝葉上細細的茸毛被照耀得根根鮮活,愈發讓人對這秋天有著一絲眷戀。 ↑香山公園
身臨其境於大自然的真實呈現,抽身離開自己固本扮演的角色,最終會帶來內心的靜謐。風景小物,滿溢暖意。 ↑香山公園 因為留戀,一路逗留,走著走著才發現隨著夜色的降臨,我已成為了孤獨的游子。剛纔似乎還熱鬧著的旅途怎麼突然之間成了我一個人的世界?
深秋的天色黑了快。路上的燈光忽明忽暗。有些驚慌的找尋同伴們,他們早已在山下等候著我。腳步有些慌亂的加快,耳畔似有冷蕭的風聲,也像是有人在後面追趕。有些慌不擇路,只能從隱約的山形中辨認著下山路。路過一些看不太清楚的亭台樓宇,根本不敢去作任何的打探。好不容易才遇到了一個路人,是景區的環衛工人,才長長的舒了口氣。問尋,是下山的路嗎?還有多遠到景區門口?然後,又一頭投入到夜色中……
秋夜宿北戴,海冷心不寒——北戴河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的逃課之旅。與福久一道,在 北京 朋友處借了一輛車,導航帶路,在暮色中踏上行程,往夢寐以求的 北戴河 而去。
到達 北戴河 已是晚上,看不到海,也聽不到濤聲。開著車去找尋這個號稱東方 夏威夷 的名貴符號。冬季的 北戴河 ,死一般的沉寂, 北戴河 的街頭已經基本看不到游人。四處的冷清,正好給我們更寬的道路和視野了。我們胡亂的穿行在路路相通的島嶼之上,打量著半明半昧的招牌和建築。這些老房子多達幾百座,各式各樣,構成了“萬國別墅”。
在酒店住下後,開著車在寒風中四處尋找填肚子和增加體溫的食店。很費勁,終見還未打烊的一個小店。升火,點了熱騰騰的羊肉湯鍋,再上了一瓶高度數的二鍋頭。
二麻二麻的回到酒店,酒後的睡眠正好,一覺睡到大天亮。 很快的退房、出發,海風吹在臉上乾冷並有著刺痛感,但仍擋不住我們要一睹冬日陽光下的 北戴河 風采。迎著帶鹹味的海風出了大門,才發現了昨晚夜色中看不清楚的風景。原來我們的身邊是好多的別墅小院。紅牆綠瓦,樹林籬笆,都有品味。據說,在 北戴河 ,各種各樣的別墅建築有三千多棟,真是建築的博物館。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已故詩人海子最為著名的詩篇,它表達了人們對海濱生活的嚮往,這種美好的海濱生活自然也包括 北戴河 。這裡的別墅、療養院、小旅館,它們如花團錦簇,薈萃成面朝大海的春暖花開地帶。這些老房子,讓建築詩意地棲居,也讓來來往往的過客詩意的棲居。
這是 北戴河 最清靜的時季。完全可以開著車在街頭和道路上散步。慢悠悠的打望風景,沿著海風來的方向前往海邊。海水拍打著周邊,只是獨自的聲響,幾乎沒有人聆聽,沒有人回應。岸邊,只有幾個人影,漫不經心的,他們,是 北戴河 的本地居民。沒有游客的季節,是他們可以閑適的日子。
然後,沿著海岸平整的大道前行。路上有三兩個的游客在騎車或者散步,都十分愜意。我們驅車走走停停,享受著冬季才有的寧靜。據說,在夏季時,這裡一天到晚都是熱鬧和喧囂。
隨便逛逛,也有興緻。駕著車沿著海邊駛離。車開得很慢,車覽也是一種觀光方式。見到有塊牌子的指引,七月海攝影基地。便隨之而往。 ↑北戴河
是一片寧靜的小海灣。很靜,連海的聲音都聽不到。漁船安歇在輕輕的波浪里,搖晃也是慢悠悠的。有船夫在小船上。織網?曬太陽?聽海的歌吟? ↑北戴河
是那些飛翔的精靈,讓早晨的 北戴河 岸熱鬧了起來。像是一場表演,飛起,落下,曲線的滑翔,優雅的騰空。振翅間發出一聲清脆的鳴叫,或者駐到船頭撲愣著翅膀……即使落在船夫的邊上,也不驚慌,也許,你們之間,已經是熟識的朋友。 ↑北戴河
有更遠的翱翔,那是對湛藍的嚮往。確實,看過了 三亞 ,沐浴過 青島 ,戲水在 大連 ,還有 廈門 , 海口 , 北海 ……真沒見過這樣的藍,藍得迷人,藍得透亮。海鳥騰飛又落下,換著角度在欣賞這份藍色的韻致。 ↑北戴河
似有彩虹,吸引著海鳥的飛越。它飛向虹的七彩,飛向七彩的光環。光環把天宇抹得絢麗,也染鮮了海的色彩。也有和我們一樣在岸邊靜觀的島,三三兩兩,駐足礁石,聽風,看海,觀風景——海鳥是我眼中的風景,我也成了海鳥的風景。 ↑北戴河
海灘上,泊著漁船。海枯的日子,它也可以歇歇。人生也如此,要懂得忙碌之後的休閑。所以,旅游是人生的樂趣,是健康的方式。秋天的晨光中,這隻船,給了我啟迪。 ↑北戴河
站在海邊,眺望大海。清淺晶亮的海水隨風蕩漾,臨岸的建築沐浴著陽光,靜靜的海灣里還泊著一艘艘的漁船,這樣的 北戴河 增加了許多的休閑氣息。 向陽的方向,海灣的另一面,有瓊樓般的建築和我相對而視。沒有去細細打聽那叢林中的琉璃瓦檐下,是仙寺?是華宇 ?應當是 北戴河 一個起眼的景觀。會有重來的時候,我會和它重逢並相識的。 ↑北戴河
七月海,我是在十一月到來。然後離開,繼續著海邊大道的車覽。剛纔在七月海所見的那片建築也在身後了。回望,一片灘塗,像是機器平整過的土地。那個山丘,擋住了 朝陽 ,卻留下了一個奇妙的剪影——像仰卧的一位仙人,神清氣定,護佑著這片寧靜;像緩慢爬行的神龜,朝著大海的方向而去。至於 北戴河 的官方或民間如何給這道風景定義,真沒找到機會尋問。也許,不一樣的人,看到的會的不一樣理解的風景。 ↑北戴河
北戴河 ,臨近的還有 南戴河 。來去匆匆,在秋 陽高 照的時光里與之告別。過 秦皇島 市區,前往 山海關 。路邊,題名為“京東第一民俗園”的紅門關著。向著門口的兩頭 石獅 招招手,告訴它,這裡,我來過。當然,只是路過。 ↑北戴河 登臨城樓,山海入懷——山海關萬里長城,關隘重重,西起 嘉峪關 ,東到 山海關 ,是最重要的關口之一。華夏處處是關口,每個關口都有說不盡的故事。而最東端的 山海關 ,既為兵家必,也是商貿集散。既有刀光劍影,也曾商旅繁華。而今,更是旅游勝地,懷古勝景。
天下第一關,充滿了神秘意義。這份神秘吸引著我和福久的到來。車子直接抵達關城腳下。高高城牆,足夠我們仰止觀望。 ↑山海關
還在途中,我們就在回憶各自對 山海關 的相識。關於 山海關 ,從我記事起,就零星的聽聞。那些傳奇的故事,那些不朽的詩句,在 山海關 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也涌入我的腦海。像這汪潭水,源源不斷。而此刻,才發現,故事與詩行,幻化為現實。 ↑山海關
一斷高牆,承載了萬千歷史烽煙。一塊石碑,喚起了一段千古絕唱。孟姜女,哭長城,這裡,凝固成美麗的傳說故事。 ↑山海關
山海關 是 秦皇島 市的下轄區,看似一處平靜無奇的市鎮,卻是 中國 歷史上和 嘉峪關 、居庸關、雁門關齊名的四大著名關隘,許多歷史人物的命運和它緊密地捆綁在一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與橫征暴斂,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悲壯真情,還有袁崇煥,還有吳三桂,還有……磊磊石堆,是悠悠歷史的累積。 ↑山海關
東城牆的護城河,靜若止水,一片祥和秀麗的園林風光,代替了昔日古戰場的戰火與硝煙。這段城牆,以及向遠方的延伸,李自成與吳三桂之戰、軍閥馮國璋與軍閥張作霖之戰、 東北 抗日聯軍抗擊 日本 侵略者等等都發生在此。 ↑山海關 ↑山海關 ↑山海關 ↑山海關
好學與博聞的福久,與導游小妹談笑風生,共鳴在垂柳依依,趣談在秋高氣爽。我也偶有所問,關註著 山海關 一來龍去脈。年輕的導游在我們面前盡顯博學,與我們娓娓道來: 山海關 位於 河北 省 秦皇島 市以東10多公里處。 秦皇島 不同尋常,它可是 中國 封建社會唯一一座歷經了340位皇帝而未曾更名的城市。早在公元前225年, 中國 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巡至此,並派盧生、韓終為他入海求仙人及長生不老之藥, 秦皇島 因而得此名。
“是誰選擇的 山海關 ,又是誰在此築的城呢?”小妹給我們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朱元璋做了大明皇帝,他派元帥徐達和軍師劉伯溫到京城以北邊塞之地圍城設防。要講築城,徐達是外行,而劉伯溫則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到了 山海關 ,劉伯溫對徐達說:“元帥,你看這地方,北邊燕山連綿,南邊渤海漫天,在此築起雄關,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徐達素知軍師謀略高,就問:“軍師想修個什麼樣的?”劉伯溫說:“這座城要比別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 連城 、城套城、樓對樓、樓望樓,築一座鐵壁金城。”他們上報朝廷後,幹了整整一年零八個月。關城竣工,劉伯溫請示朱皇帝給城命名,朱元璋見這座城,北倚燕山,南連渤海,真可謂山海之關, 山海關 就此叫了六百多年。
↑山海關
話說之間,城門已在面前。這是東門,從此可入城池。 山海關 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城高14米,厚7米,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是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 山海關 ,高大巍峨,海、關、山,膀挨膀,肩靠肩。它的關城有兩翼,一為南 翼城 、一為北 翼城 ;還有東 羅城 、西 羅城 、 寧海 樓、威遠城;城上有牧營、臨閭、奎光、 澄海 等城樓,另有很多箭樓。
遠處的山頂,平臺上密集著游客。那一定是觀景的佳處。我便隨著人流而往。便見平臺上架起了“攝郎”的機器。他們在等待著夕 陽西 下,拍攝沉醉的西山。我雖帶著相機,很想和他們一起等待。可同伴的催促,讓我的到此一游又得錯過一次絕佳的拍攝。 ↑香山公園
站在 白玉 觀景平臺,西山美景盡在眼底。漫山遍野,綠的蒼翠,紅的艷麗,黃得輝煌。一條游道,纏繞山間,像一條玉帶在飄舞。 ↑香山公園
玉帶在山嶺間延伸,起伏蜿蜒的姿態,有如八達嶺長城的壯觀。它把西山切成了南北兩面。眺望遠方,一面是繁華都市,掩不住的繁忙喧囂;一面是鄉村田園,飄蕩著牧歌詩意。 ↑香山公園
玉帶束腰的 盤山 公路,扭動在幽谷峰巔。通達的交通,拉近了城市與山間,才有如今的百姓可以經常的上山賞景;哪如久遠,只有皇家重臣,才能有幸坐著轎子登臨香山。 ↑香山公園
當我還沉浸在美景的欣賞中時, 景洪 打來電話在把我尋找。不知何時,風景的牽絆,已把我們失散。他們已經走在了前面。我只得放棄留戀,去把他們追趕。
在重陽閣與香爐峰告別,我踏上了下山石徑。 ↑香山公園
步行下山,才是旅游香山的享受。滿山的油彩,競相舒展,道路兩旁,深淺不同的樹葉五彩斑斕,它們相伴著我的旅程,讓人感覺不到步行的勞累。 ↑香山公園
悠悠閑閑一路走去,滿目的蒼翠連綿, 還有不時聽到的游客的贊嘆與嬉笑。走走,停停,用眼睛欣賞,用鏡頭記錄。記憶了時間,不詢問去路。置身於滿是綠樹鮮花的海洋里,我被香山古老美麗而又人情味特濃的點點滴滴感動著。 ↑香山公園
濃密的樹葉,夕陽給它披上了金色的外衣,格外的耀眼奪目。樹上的葉子鋪天蓋地,編織成一張金色的網,陽光照耀在這網上,顯得格外華麗貴氣。 ↑香山公園
枝頭的搖曳,褪盡鉛華,拋卻雜念,順一縷暖陽溫情脈脈的指引,在敞開心靈也可傾聽的山上,所有聲響和色彩都顯得自然柔和。林間落葉,飄零著,輕鬆隨意的姿態,天成的舞蹈。 ↑香山公園
陽光透過葉子,把葉脈照的涇渭分明,枝葉上細細的茸毛被照耀得根根鮮活,愈發讓人對這秋天有著一絲眷戀。 ↑香山公園
身臨其境於大自然的真實呈現,抽身離開自己固本扮演的角色,最終會帶來內心的靜謐。風景小物,滿溢暖意。 ↑香山公園 因為留戀,一路逗留,走著走著才發現隨著夜色的降臨,我已成為了孤獨的游子。剛纔似乎還熱鬧著的旅途怎麼突然之間成了我一個人的世界?
深秋的天色黑了快。路上的燈光忽明忽暗。有些驚慌的找尋同伴們,他們早已在山下等候著我。腳步有些慌亂的加快,耳畔似有冷蕭的風聲,也像是有人在後面追趕。有些慌不擇路,只能從隱約的山形中辨認著下山路。路過一些看不太清楚的亭台樓宇,根本不敢去作任何的打探。好不容易才遇到了一個路人,是景區的環衛工人,才長長的舒了口氣。問尋,是下山的路嗎?還有多遠到景區門口?然後,又一頭投入到夜色中……
秋夜宿北戴,海冷心不寒——北戴河在清華大學學習期間的逃課之旅。與福久一道,在 北京 朋友處借了一輛車,導航帶路,在暮色中踏上行程,往夢寐以求的 北戴河 而去。
到達 北戴河 已是晚上,看不到海,也聽不到濤聲。開著車去找尋這個號稱東方 夏威夷 的名貴符號。冬季的 北戴河 ,死一般的沉寂, 北戴河 的街頭已經基本看不到游人。四處的冷清,正好給我們更寬的道路和視野了。我們胡亂的穿行在路路相通的島嶼之上,打量著半明半昧的招牌和建築。這些老房子多達幾百座,各式各樣,構成了“萬國別墅”。
在酒店住下後,開著車在寒風中四處尋找填肚子和增加體溫的食店。很費勁,終見還未打烊的一個小店。升火,點了熱騰騰的羊肉湯鍋,再上了一瓶高度數的二鍋頭。
二麻二麻的回到酒店,酒後的睡眠正好,一覺睡到大天亮。 很快的退房、出發,海風吹在臉上乾冷並有著刺痛感,但仍擋不住我們要一睹冬日陽光下的 北戴河 風采。迎著帶鹹味的海風出了大門,才發現了昨晚夜色中看不清楚的風景。原來我們的身邊是好多的別墅小院。紅牆綠瓦,樹林籬笆,都有品味。據說,在 北戴河 ,各種各樣的別墅建築有三千多棟,真是建築的博物館。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是已故詩人海子最為著名的詩篇,它表達了人們對海濱生活的嚮往,這種美好的海濱生活自然也包括 北戴河 。這裡的別墅、療養院、小旅館,它們如花團錦簇,薈萃成面朝大海的春暖花開地帶。這些老房子,讓建築詩意地棲居,也讓來來往往的過客詩意的棲居。
這是 北戴河 最清靜的時季。完全可以開著車在街頭和道路上散步。慢悠悠的打望風景,沿著海風來的方向前往海邊。海水拍打著周邊,只是獨自的聲響,幾乎沒有人聆聽,沒有人回應。岸邊,只有幾個人影,漫不經心的,他們,是 北戴河 的本地居民。沒有游客的季節,是他們可以閑適的日子。
然後,沿著海岸平整的大道前行。路上有三兩個的游客在騎車或者散步,都十分愜意。我們驅車走走停停,享受著冬季才有的寧靜。據說,在夏季時,這裡一天到晚都是熱鬧和喧囂。
隨便逛逛,也有興緻。駕著車沿著海邊駛離。車開得很慢,車覽也是一種觀光方式。見到有塊牌子的指引,七月海攝影基地。便隨之而往。 ↑北戴河
是一片寧靜的小海灣。很靜,連海的聲音都聽不到。漁船安歇在輕輕的波浪里,搖晃也是慢悠悠的。有船夫在小船上。織網?曬太陽?聽海的歌吟? ↑北戴河
是那些飛翔的精靈,讓早晨的 北戴河 岸熱鬧了起來。像是一場表演,飛起,落下,曲線的滑翔,優雅的騰空。振翅間發出一聲清脆的鳴叫,或者駐到船頭撲愣著翅膀……即使落在船夫的邊上,也不驚慌,也許,你們之間,已經是熟識的朋友。 ↑北戴河
有更遠的翱翔,那是對湛藍的嚮往。確實,看過了 三亞 ,沐浴過 青島 ,戲水在 大連 ,還有 廈門 , 海口 , 北海 ……真沒見過這樣的藍,藍得迷人,藍得透亮。海鳥騰飛又落下,換著角度在欣賞這份藍色的韻致。 ↑北戴河
似有彩虹,吸引著海鳥的飛越。它飛向虹的七彩,飛向七彩的光環。光環把天宇抹得絢麗,也染鮮了海的色彩。也有和我們一樣在岸邊靜觀的島,三三兩兩,駐足礁石,聽風,看海,觀風景——海鳥是我眼中的風景,我也成了海鳥的風景。 ↑北戴河
海灘上,泊著漁船。海枯的日子,它也可以歇歇。人生也如此,要懂得忙碌之後的休閑。所以,旅游是人生的樂趣,是健康的方式。秋天的晨光中,這隻船,給了我啟迪。 ↑北戴河
站在海邊,眺望大海。清淺晶亮的海水隨風蕩漾,臨岸的建築沐浴著陽光,靜靜的海灣里還泊著一艘艘的漁船,這樣的 北戴河 增加了許多的休閑氣息。 向陽的方向,海灣的另一面,有瓊樓般的建築和我相對而視。沒有去細細打聽那叢林中的琉璃瓦檐下,是仙寺?是華宇 ?應當是 北戴河 一個起眼的景觀。會有重來的時候,我會和它重逢並相識的。 ↑北戴河
七月海,我是在十一月到來。然後離開,繼續著海邊大道的車覽。剛纔在七月海所見的那片建築也在身後了。回望,一片灘塗,像是機器平整過的土地。那個山丘,擋住了 朝陽 ,卻留下了一個奇妙的剪影——像仰卧的一位仙人,神清氣定,護佑著這片寧靜;像緩慢爬行的神龜,朝著大海的方向而去。至於 北戴河 的官方或民間如何給這道風景定義,真沒找到機會尋問。也許,不一樣的人,看到的會的不一樣理解的風景。 ↑北戴河
北戴河 ,臨近的還有 南戴河 。來去匆匆,在秋 陽高 照的時光里與之告別。過 秦皇島 市區,前往 山海關 。路邊,題名為“京東第一民俗園”的紅門關著。向著門口的兩頭 石獅 招招手,告訴它,這裡,我來過。當然,只是路過。 ↑北戴河 登臨城樓,山海入懷——山海關萬里長城,關隘重重,西起 嘉峪關 ,東到 山海關 ,是最重要的關口之一。華夏處處是關口,每個關口都有說不盡的故事。而最東端的 山海關 ,既為兵家必,也是商貿集散。既有刀光劍影,也曾商旅繁華。而今,更是旅游勝地,懷古勝景。
天下第一關,充滿了神秘意義。這份神秘吸引著我和福久的到來。車子直接抵達關城腳下。高高城牆,足夠我們仰止觀望。 ↑山海關
還在途中,我們就在回憶各自對 山海關 的相識。關於 山海關 ,從我記事起,就零星的聽聞。那些傳奇的故事,那些不朽的詩句,在 山海關 出現在我眼前的時候,也涌入我的腦海。像這汪潭水,源源不斷。而此刻,才發現,故事與詩行,幻化為現實。 ↑山海關
一斷高牆,承載了萬千歷史烽煙。一塊石碑,喚起了一段千古絕唱。孟姜女,哭長城,這裡,凝固成美麗的傳說故事。 ↑山海關
山海關 是 秦皇島 市的下轄區,看似一處平靜無奇的市鎮,卻是 中國 歷史上和 嘉峪關 、居庸關、雁門關齊名的四大著名關隘,許多歷史人物的命運和它緊密地捆綁在一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與橫征暴斂,孟姜女哭倒長城的悲壯真情,還有袁崇煥,還有吳三桂,還有……磊磊石堆,是悠悠歷史的累積。 ↑山海關
東城牆的護城河,靜若止水,一片祥和秀麗的園林風光,代替了昔日古戰場的戰火與硝煙。這段城牆,以及向遠方的延伸,李自成與吳三桂之戰、軍閥馮國璋與軍閥張作霖之戰、 東北 抗日聯軍抗擊 日本 侵略者等等都發生在此。 ↑山海關 ↑山海關 ↑山海關 ↑山海關
好學與博聞的福久,與導游小妹談笑風生,共鳴在垂柳依依,趣談在秋高氣爽。我也偶有所問,關註著 山海關 一來龍去脈。年輕的導游在我們面前盡顯博學,與我們娓娓道來: 山海關 位於 河北 省 秦皇島 市以東10多公里處。 秦皇島 不同尋常,它可是 中國 封建社會唯一一座歷經了340位皇帝而未曾更名的城市。早在公元前225年, 中國 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東巡至此,並派盧生、韓終為他入海求仙人及長生不老之藥, 秦皇島 因而得此名。
“是誰選擇的 山海關 ,又是誰在此築的城呢?”小妹給我們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話說朱元璋做了大明皇帝,他派元帥徐達和軍師劉伯溫到京城以北邊塞之地圍城設防。要講築城,徐達是外行,而劉伯溫則表現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到了 山海關 ,劉伯溫對徐達說:“元帥,你看這地方,北邊燕山連綿,南邊渤海漫天,在此築起雄關,真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啊!”徐達素知軍師謀略高,就問:“軍師想修個什麼樣的?”劉伯溫說:“這座城要比別的地方的城都要大要高,要城 連城 、城套城、樓對樓、樓望樓,築一座鐵壁金城。”他們上報朝廷後,幹了整整一年零八個月。關城竣工,劉伯溫請示朱皇帝給城命名,朱元璋見這座城,北倚燕山,南連渤海,真可謂山海之關, 山海關 就此叫了六百多年。
↑山海關
話說之間,城門已在面前。這是東門,從此可入城池。 山海關 的城池,周長約4公里,城高14米,厚7米,整個城池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是一座防禦體系比較完整的城關。 山海關 ,高大巍峨,海、關、山,膀挨膀,肩靠肩。它的關城有兩翼,一為南 翼城 、一為北 翼城 ;還有東 羅城 、西 羅城 、 寧海 樓、威遠城;城上有牧營、臨閭、奎光、 澄海 等城樓,另有很多箭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