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攻略——古老和現代並存的亞洲大都市
景福宮的正殿勤政殿是 韓國 古代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物,是舉行正式儀式以及接受百官朝賀的大殿。1867年由興宣大院君重建。殿前方的廣場就是百官朝會之地,廣場的地面鋪以花崗岩,分三條道路。中間的道路稍高、稍寬,是國王走的路,兩側的稍低一些,是文武百官走的路,此外還有品階石分列於廣場兩側。 因為景福宮今天的游客實在太多了,頗有國內國慶節景點人滿為患的感覺。所以我們走馬觀花,很快來到位於勤政殿 西北 邊的慶會樓。這是一幢兩層樓閣,建於1412年,燒毀於壬辰倭亂,重建於1867年。它是國家每逢喜事時或迎接外交使節時舉行宴會的地方,建於一個池塘之上,造型很獨特。 六角形的香遠亭是位於寢殿後面的後院,坐落於景福宮後苑蓮池中央的小島上,建造時將人工建築完全融入自然之中。遺憾的是,這段時間蓮池維修,香遠亭被圍蔽了起來,不得入內。 位於景福宮內的國立民俗博物館,是最具代表性的 韓國 生活文化博物館,開館於1945年。館內數千件藏品展示了韓民族生活、 韓國 農業、 韓國 人生活等內容。因為時間所限,我們就沒有入內參觀了。除此之外,景福宮還有國王的辦公地點思政殿、王太后和王妃的寢殿慈慶殿和交泰殿、學者讀書的圖書室修政殿、高宗和夫人明成皇后(閔妃)的居所乾清宮等建築。 從景福宮北面的神武門走出景福宮,正對著的是北岳山和山腳下的 韓國 總統官邸——青瓦臺,這裡象徵著 韓國 的政治中心。青瓦臺因傳統 韓國 特色主樓的青瓦得名,也有人把這裡叫做“藍宮(The Blue House)”。儘管這裡是總統辦公的地方,但是可以入內參觀,但是必須要提前21天在網站上提出申請,等到收到答覆郵件以後,才可以如期進入。 沿景福宮神武門東側的道路下坡,便是三清洞,這是一個融合了傳統建築和現代文化的街區。三清洞有古香古色的傳統韓屋、畫廊、餐館和咖啡店,在這裡享受寧靜的下午茶時間是再好不過。 我們去了一家叫BEANSBINS COFFEE的店,店里充滿了文藝氣息,這裡的明星賣品是顏質爆棚華夫餅與自家烘焙的咖啡豆。三清洞這家是老店,後來在明洞和弘大各開了一家分店。 北村韓屋村緊鄰三清洞,位於景福宮、昌德宮和宗廟之間,是一處在 首爾 有著六百年悠久歷史的 韓國 傳統居住區。 朝鮮 王朝時代,以清溪川為中心,位於筆洞和北倉洞下麵的地區稱為“南村”,位於嘉會洞和三清洞上面的地區稱為“北村”。這裡曾經是王室高官或貴族們居住的高級住宅區,如今依然保留了傳統的面貌。 北村韓屋村占地很大,並有“北村八景”。因為我們是從三清洞這頭開始游覽北村,順序是反過來的,所以首先到達是八景:三清洞石階路。景觀其實也並沒有很奇特,只不過這條石階路是以一整塊大石頭雕琢而成,而不是由一塊塊石階拼接起來。 走到臺階路上端,視野豁然開朗。往下方眺望可以看到北岳山、我們剛剛走過的三清洞街區,以及西南方向的景福宮和國立民俗博物館。 北村七景嘉會洞31號,這是一條安靜、朴素的小巷。北村的韓屋,全部都是磚牆青瓦,至今依然以居民居住比較多,所以我們在北村也看到有告示,為保持北村韓屋村的環境與氛圍,請游客在參觀時儘量避免大聲喧嘩,以免為當地居民造成不便與困擾。 北村六景與五景,實際上是位於嘉會洞的同一條巷弄,這裡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北村六景則是站在小巷的高處往低處看,而北村五景則是站在小巷的低處往高處看。得益於積極的巷弄保護政策,這一帶的韓屋較好的保留了原有的風貌。在錯落有致的韓屋屋檐間,還能看到N 首爾 塔等市區景觀。 北村四景是嘉會洞31號丘陵,位置不太好找,要從一條極為狹窄的小巷進入。在這裡可以把嘉會洞一帶的韓屋盡收眼底,在這裡可以拍攝到密集的韓屋屋頂,遺憾是近處的電線稍顯雜亂,有點干擾。 好巧的是,在這裡碰到了以前在螞蜂窩擔任編輯的志文。當年我的《途搭川藏》游記在螞蜂窩榮登蜂首之後,就和他加了微信,不過從未見過面。這次竟然在 首爾 的北村相遇,也算是有緣。 從四景下來,下坡,穿過一條大馬路北村路,再上坡,就到了嘉會洞11號。北村三景就位於這附近,除了可以觀賞的傳統韓屋之外,這裡還有幾處博物館和工坊,可以進去體驗或參觀韓屋內部的結構。 從三景去二景的途中,會經過中央高中學校。且不說它是韓劇《冬季戀歌》和《鬼怪》的取景地,單是這裡建於二十世紀初的西洋式建築,也足以使校園成為一個旅游景點。 中央高中正門對著的路,可以通往 安國 地鐵站。我們沒有走這條路,而是從中央高中正門處繼續往東走,先上坡再下坡,去北村二景。 北村二景是苑西洞工坊街,因為距離北村的核心區有點遠,所以來二景的游客特別少。因為是中秋節假期,所以這些工坊大多都沒開門。我們隨意逛了一下,便沿著昌德宮後苑的圍牆一直向南走。 我們一直走到了隱隱約約的看到有宮殿出現的地方,這便是到了北村一景——昌德宮全景。透過低矮的圍牆可以看到昌德宮的仁政殿,若是踩著路邊的石頭墩,則可以看到更多的一些宮殿,不過也僅僅是屋頂。不過,圍牆、宮殿、參天 大樹 ,湊在一塊,倒也是一個不錯的構圖。 走出北村,我們先不急著回明洞,而是先步行去了附近的仁寺洞。這裡是 首爾 的一個重要商圈,但是與明洞卻風格截然不同。仁寺洞在古代是 朝鮮 兩班(官宦士大夫階層)居住之地,隨著 朝鮮 王朝的沒落,許多陷入窘迫的兩班把家中收藏的古玩字畫拿出來賣錢,仁寺洞就這樣發展成古董街。現今的仁寺洞聚集了充滿設計感的小店,包括眾多畫廊、美術館和特色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