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瓶子❤越南7城】一路向北丨Việt Nam!苦大仇深趕行程!二妮子6天7城全程靠大巴!



從舊火車站打的士到下一站—— 大叻 瑪麗修道院,共花費60,000VND的的士費。
Tips:很多停在舊火車站外的的士車,基本都是本著“宰外馬子”的心思去的,漫天要價。能稍微走出景區去打的的話會便宜不少。

大叻 天主教堂因為周六不對外開放,只有 大叻 瑪麗修道院是對外開放的,但是天公不作美,下雨了。經過我的發現,我覺得 越南 人民對天主教的信仰並沒有 柬埔寨 人民對佛教的信仰那般深刻,修道院內虔心祈禱的人並不多,反倒是獃在鏡頭後拍照的游客有很多。當然,即使是大雨,修道院旁的森林里,依舊能看到一位流浪漢睡在了有神庇護的長椅上,滴水不知,睡得安詳。



從酒店取到行李後,一個的士趕到了FUTA大巴站,60,000VND的的士費。拿到了票後就去旁邊站外的小攤子上買了Mini 法棍麵包,和咖啡廳的抹茶咖啡,統統打包帶走,結果就在跑進大巴站的時候,與16點發車開往 芽莊 的FUTA大巴失之交臂。 越南 的大巴絕對不會等客人,一般都會按照預計時間提前出發,再加上雨天,行走速度會放慢,所以基本不等人齊,哪怕取到了票也不會等人,就開走了,頭也不回地......我拿著法棍和咖啡,滿心歡喜的以為小跑回去能正好卡點上車,然並卵,好一個冷冷的大巴掌,讓我眼睜睜地看著這輛B1以及B4座位(第一排,司機後方的倆座位)空空的就上路了。看得那叫一個清清楚楚。其實,當初車從我面前經過的時間,真的該攔車,把它攔下來!!!


還好當初訂票的時候,我多了一個心眼,沒有買末班車,買的是倒數第二班車,於是錯過下午4點發車的,還有最後一個5點發車的末班車大巴開往 芽莊 ,於是立馬找售票處講明情況並改票下午17:00的大巴,還另外付了幾千 越南 盾的改簽費。
②能早上車就早上車,千萬別卡點到!
③別在趕路的時候,偷懶抱有僥幸心理,只為填滿口舌之欲。

D4: 芽莊 → 峴港
包車:11:30-18:30
芽莊 大教堂——龍山寺——鐘嶼石岬角——婆那加占婆塔——泥漿浴Mud spa——酒店
當地大巴 芽莊 18:45→次日6:00到 會安 →次日8:30 峴港 ,票價70元(夜宿大巴)

FUTA大巴差不多在晚上8點到達交通樞紐總站,我們等待了1小時,然後晚上9點搭乘公交車到達市中心,按照導航來到三星酒店。這家酒店在鬧市區,晚上9點後,街邊的小店就都不營業了,咖啡館變身成酒吧,吸引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來此期待艷遇。
肚子空空如也的我倆,只想找到一家能吃東西的地方。沿著主幹道走了3、4分鐘就在拐角處找到了夜市拍檔一條街,找到一家最熱鬧人最多的一家,就坐下了。老闆娘是一對胖黑黑的姐妹花,兩位都很熱情,喜歡開玩笑,一個勁給我們推薦好吃的,因為語言溝通困難,基本靠讀她的肢体語言和麵部表情來分辨串兒的味道好壞,不得已的時候乾脆就直接模仿動物的叫聲...
烤串很香,會連著檸檬草和竹子一起烤,有一股奇香,挑逗味覺和嗅覺。最推薦的就是椰奶西米芋頭露,濃醇冰爽甘甜,有一股穀物的香味,滿口都是綿密的口感加上冰碴子的爽脆。一頓夜宵一共164,000VND(約45元人民幣)

188元/晚
三星酒店的早餐, 越南 有些酒店的早餐是越式的,需要廚師現做,價格不等,但基本都可以接受,量也是剛剛好。天下沒有白給的餐 但是擺盤也味道是沒得挑的, 越南 人在運用調料和控制味道這一方面無疑是有夠講究的。黃油摸在小法棍上,切片吃也可以;或者夾著培根蛋茸一起吃也是一種吃法。
我們在 峴港 預定了海景房,所以 芽莊 酒店就在市區內找到了一家交通方便且性價比較高的星級酒店。房間雖小但五臟俱全,吹風機小冰箱衣櫃燈統統都有,最贊的是酒店內帶的旅行社,旅行社咨詢處的小姐姐,穿著奧黛接待旅客,戴著眼鏡耐心講解,標準美式英文發音,專業到不行~ 當天的包車游玩路線都是小姐姐幫忙規劃的,價格是800,000VND/天(約220元),人均RMB110元~ 另外,小姐姐還推薦了我們i-resort泥漿浴,酒店附送了5%的優惠券,我們到店後使用優惠券結賬是86元一次。我們也提前在郵件里拜托酒店幫訂 芽莊 去 峴港 的sleeping bus,也在這位奧黛小姐姐的幫助下完成, 越南 勞模很多哦~
地址[英]:23 (3D) Ly Tu Trong Street, Loc Tho, Nha Trang, Vietnam
地址[越]:23 (3D) Lý Tự Trọng , Phường Lộc Thọ, Lộc Thọ, Nha Trang, Việt Nam
電話:+84583522221
E-mail: info@tristarhotel.com.vn

【Vinamilk】
越南 Vinamilk牛奶公司成立於1976年。Vinamilk公司是牛奶加工行業的龍頭企業。目前在 越南 占據75%的牛奶市場。Vinamilk產品還出口到 美國 、 法國 、 加拿大 、 波蘭 、 德國 、 中東 、 東南亞 等等。經過30年的發展,已成為 越南 乳製品行業的佼佼者。Vinamilk的產品包括:牛奶、酸奶、煉奶、奶粉和營養粉、冰淇淋、飲料等。基本在這一家店裡面都能夠找到這些產品。值得一提的是,Vinamilk也是17年 亞洲 300榜單前十強企業的唯一一個食品與飲料企業。

越南 地漏咖啡,咖啡界的混血兒。 越南 人愛喝咖啡,就像 中國 人愛喝茶。 越南 的咖啡文化早在殖民時期就已形成。 越南 咖啡是在1860年左右,由 法國 耶穌會傳教士帶到 越南 的,近150年的歷史里, 越南 逐漸發展出自己特有的咖啡文化。 越南 的咖啡不是用煮的,是用滴漏的。咖啡杯底部加上一層煉乳,上面淋上一壺鋁製滴漏器,讓咖啡精華一滴一滴滲透出來,再滴入杯中。加上冰塊,就是冰咖啡。
雖然 越南 早在還是法屬 印度 支那時期就開始種植咖啡,但咖啡產業卻是直到最近的20年才突飛猛進,目前緊隨 巴西 ,成為全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國,尤以製成三合一速溶咖啡的Robusta(羅布斯塔)為主,產量幾乎占全球的1/4。
越南 咖啡的特殊風情還在於他繁複的沖泡過程,一個簡易的滴漏壺,滴漏時就像沙漏在計時一樣。
"在 法國 ,我只看過祖母用這種滴漏壺喝咖啡",這是一個有感而發的 法國 人如是說。

越南 地理位置十分有利於咖啡種植, 越南 南部屬濕熱的熱帶氣候,適合種植ROBUSTA咖啡,北部適於種植ARABICA咖啡。
中原咖啡是 越南 國產品牌,聽聞是全 越南 最好的咖啡連鎖店。 店內的氣氛典雅寧靜,適合大家小憩或發獃,最經典的滴漏咖啡,一杯122,000VND(約37元),可以耗上半天時間在這裡品咖啡。漫步街頭,常常可以在路邊看到或堆或簇的帆布棚、遮陽傘,下麵是面向馬路的躺椅或吊床甚至是小板凳,一旁的矮桌上放著簡易的鋁製滴漏器。

①首先在杯子里導入適量煉乳。
②接下來把滴漏壺的底座放在杯子上,取20g咖啡粉倒入滴漏壺杯,輕輕將其平整的鋪在底層。
③接下來將熱水倒入滴漏壺內,讓它慢慢滴下去。
④靜置三分鐘左右的時間,咖啡與煉奶攪拌融合
⑤再杯上少許冰塊或碎冰待用,一杯 越南 滴漏咖啡就基本完成。

當時給這位大叔拍照的時候,特別害怕被他發現,還輕聲輕語地從他身邊走過,偷偷拿出相機,來不及多想就是咔嚓一聲,後來大叔就從小憩中驚醒了過來。
偶然一次機會,我參加了 法國 攝影師 多米尼克 ·洛瑞的個人攝影展,鬍子拉碴的,跟他討論我的這張數碼攝影作品,他說色彩太鮮艷了,除此之外,他個人很喜歡。
多米尼克 說當你的鏡頭要拍人的時候,千萬不能表現出害怕,如果直接上去拍人被拒絕的話自己當即離開就好,但是一定不能猶豫不決,自己一猶豫,對方就有了由頭去拒絕自己。
“You need to be calm and that's not a big deal. If they say 'NO' then you leave”

三星酒店幫我們預定的包車,準時在11:30到酒店門口等著我們了,結果是一輛婚車......司機小哥也是一位 越南 芽莊 婚慶公司的小哥,汽車不光接送新人,也還接送游客,閑置資產經濟價值最 大化 。一路上,司機小哥,用手機放了不少 越南 流行歌曲,再一次刷新了我對 越南 流行音樂的看法,抒情也是真抒情,聽著聽著居然也有了共鳴,甚至差一點感動落淚。

芽莊 位於 越南 南部海岸線最東端的地方,是眾多濱 海城 市中一個較為僻靜的海邊小城,與海上七大奇觀的下龍灣相比較, 芽莊 的恬靜內斂漸漸受到更多外國游客的關註,並具有東方小 馬爾代夫 之稱。
這裡擁有全 越南 最好的海灘,綿延數公里,同時也是 越南 最適合潛水的旅游目的地。早在越戰時期, 芽莊 就成為美軍的度假勝地,隨著歷史的發展,如今已成為集休閑、娛樂、運動、溫泉於一體的世界著名度假勝地。你可以在遍佈珊瑚礁和海洋生物的海中暢游和浮潛,在壯闊風光的占族遺址和佛塔中遊蕩,或者在富含礦物質的泥漿浴里放鬆一下,去海邊曬曬太陽隨意發獃,這些,都是最棒的享受!

Nha Trang Cathedral
芽莊 大教堂周圍地勢較高,可以一覽整個 芽莊 。在喧鬧繁雜的街頭,高地之上佇立有一座哥特式的新教堂,教堂的修建1928-1933年,歷時5年。雖然不像 歐洲 那些動輒百年才修建 成功 的教堂來說, 芽莊 大教堂算是小巫見大巫了,但仍然是 越南 境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建築。高大的鐘樓氣勢恢宏,牆體有雕花圖案,繪滿《聖經》故事的天窗玻璃美如錦花。當屋外的陽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教堂宛如一座色彩斑斕的宮殿,石頭建造的內部牆壁也為人們帶來清涼之意。與 大叻 粉藍教堂、胡志明紅教堂和粉紅教堂不一樣的是, 芽莊 教堂是純粹的灰色石頭顏色,沒有任何繽紛的顏色裝飾卻顯得很雄偉大氣。教堂外是繁雜吵嚷的街頭,教堂內則靜謐 平和 ,儼然另一個世界。每天早晚都會舉行彌撒活動,我們到的時候正好趕上了中午12點的 越南 語彌撒,伴隨著莊嚴的誦經聲,讓人的心變得格外平靜,雨後濕潤的空氣中也散髮著花的芬芳。
門票:免費
地址:Nguyem Trai, Phuoc Tan

教堂都是免費參觀的,結果山腳下教堂入口的 越南 大叔卻攔住我們,看見我們是自由行的 中國 人張口要10,000VND的門票!正好旁邊有一個 中國 旅行團經過,一問導游他說旅行團不要錢,但個人進去的就要收費。這種強行收費景區門票的行為無疑是可恥的,而且太有針對性了,簡直有辱聖輝,再一次體會到了一種深深的惡意。
其實,一樣的,國民的潛在行為,可能在自家人看來也見怪不怪了,但是就會對外國人造成負面印象。我的一位 意大利 友人,來 北京 讀書,就因為某知名地產公司三番五次逼他在短短半年時間里搬家了3次,而對 中國 人的印象分降到了不能再低的臨界線,以至於後來我們每次吃飯都在他對我國城市租房問題的憤恨吐槽中結束,可想而知,等他回到 意大利 後會怎麼宣傳他在 中國 的遭遇。



偶然間搜到不少的評論吐槽說, 芽莊 這個城市很排擠我國人一樣,對國人的印象很差,說 芽莊 大教堂不對 中國 人開放,看門的老大爺不放 中國 游客進入其中觀覽。還有游客吐槽, 中國 人不給進,外國人就放的情況,對此,我只能說一句話:窮山惡水出刁民。

芽莊 是以海島著名,然而在這座小小的城市中,除了海的美麗,還有著體現不同宗教文化的獨特建築群。 法國 殖民期間建起的基督教建築 芽莊 大教堂, 印度 教建築婆那加占婆塔,擁有大坐佛雕像的佛教建築龍山寺以及城市裡仍然存留著的不少法式風格建築,這就是 芽莊 多種宗教文化匯聚並存和衝突的代表。

相比 歐洲 百年大教堂, 佛羅倫薩 的聖母百花大教堂、 德國 科隆 大教堂、 威尼斯 聖馬可大教堂、 米蘭 Duomo主教堂、 巴黎 聖母院以及 巴塞羅那 的聖家堂等等, 芽莊 大教堂的教徒數量和建築體量都是比不了的,但是卻看到了一種宗教文化的“侵入”也好,“融合”也罷。

Hon Chong Promontory
第一次認識 越南 是通過一部叫《情人》的影片,由梁家輝和 法國 女演員珍·瑪奇主演。影片中有很多大尺度鏡頭,在92年那個時代,梁家輝的這些鏡頭都是在他太太的監督下完成的。影片鄰近尾聲時,男女主角站在海邊的礁石旁,做最後的道別。而那一幕的拍攝地,就是 芽莊 的鐘嶼石海灘,這裡有多處巨大的花崗岩海角直指 南海 之中。影片是根據 法國 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同名自傳小說改編而成,講述一 法國 少女與 中國 闊少在西貢發生的凄涼動人的愛情故事——門不當戶不對的跨國忘年戀。
門票:22,000VND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