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一座低調的南洋世遺古城(+旅行書分享)






下午的地理學家咖啡店很清靜,適合打發時間,讀本好書,或寫寫東西。晚上的地理學家就很熱鬧,有請當地的現場樂隊演出,還有喝酒喝到興起的人們隨樂起舞,很有閑適的情調。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六10:00-次日1:00;周日8:00-次日1:00。

馬六甲 河並不大,但確是殖民時期海岸向內陸挺進的重要路線。故河口一帶有比較多的防禦設施。去 馬六甲 玩,可以坐游船游河,觀賞 馬六甲 的景色,最好的時間是黃昏或晚上。黃昏的 馬六甲 是最美的時候,燈火闌珊,也不象國內某些景點那樣過份招搖。河邊 大樹 上總是聚集了無數的烏鴉,河邊建築外牆上的美麗塗鴉。



開放時間:07:00 - 19:00
網址: ******


三保廟Cheng Hoon Teng/Temple of Bright clouds
馬六甲 城內有一條三保街。沿著這條街走去,就到了著名的"三保廟"(Cheng Hoon Teng/Temple of Brightclouds)。它是為了紀念1405年至1435年間七次下西洋的 中國 明朝三保太監鄭和而建的。鄭和曾七次到過 馬六甲 。
三保廟內香火旺盛,大殿上有鄭和的牌位,匾額上寫有“福佑一方”。庭院內有一尊石刻的鄭和雕像,還有出名的“三保井”。三保井又名“漢麗寶井”,傳說是當年鄭和護送漢麗寶公主下嫁 馬六甲 蘇丹 時挖掘的,井水清甜,且從未乾涸。如今的三保井已經被封了起來,並且變成了許願井。
三 保山 (Bukit China)
又稱 中國 山,相傳鄭和當年常到此登山散步,遠眺海天,於是後人就在鄭和駐足之處修建了一座三 保亭 。
雞場街JonkerStreet / Jonker Walk雞場街是 馬六甲 中心最熱鬧的街,尤其適合夜幕降臨後過來活動。Jonker一詞源自 荷蘭 語onkvrouw,意為 荷蘭 貴族,所以直譯街名的話為“ 荷蘭 貴族街”。華人講的 馬六甲 的雞場街、古董街、會館 街、 荷蘭 街都是指的這裡。曾經的雞場街,住的都是 馬六甲 有錢有勢的峇峇娘惹(Baba、Nyonya,15世紀初期定居在 馬六甲 、印尼和 新加坡 一代的明朝後裔,是 中國 人和馬來人結婚後所生的後代)。沿街的一排排大房子里,格局、擺設、傢具和建築材料全是由 中國 運來。
















雞場街最有魅力是在周末華燈初上之時。此時,雞場街禁止機動車通行,狹窄的老街兩邊擺滿各式各樣的攤子,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林林總總的商品讓人目不暇接,各種膚色各種裝扮的游客熙熙攘攘。很多平時沒見過的小吃飲品,叫不出名的水果,會不斷地帶給你驚喜。順著人流走到雞場街的盡頭,那裡搭有一個舞臺,有活動的晚上,附近社區的居民經常聚集到這裡來,愛唱歌的人會登臺一展歌喉,聽眾們坐在臺下的塑料椅上,喝著飲料品著小吃欣賞,那份愜意才是生活的味道。
雞場街最讓人流連忘返的還有各式糕餅手信。街頭入口處的三叔公糕點鋪,以獨特的手藝製成的糕點,成了人們從 馬六甲 購買手信的不二選擇。還有 海南 雞飯粒、娘惹糕、 馬六甲 白咖啡等等,都是旅行者們在雞場街的最愛。
3、馬六甲美食我們在 馬六甲 只待了半天,吃到的美食品種不多,但總的印象還是挺滿意的。儘管是晚上11點到達 馬六甲 ,賓館入住、洗澡、睡覺己是12點多了,由於是第一次出國,而且是第一晚,大家都很興奮,早上六點大家都起床了。
我們8點興發茶歺室吃了雲吞面、然後在雞場街吃了個很小的椰漿粽、9點半在中華茶室吃了 海南 雞飯、回程時在雞場街吃了榴蓮泡芙。 海南雞飯海南 雞飯是到 馬六甲 必吃的美食。飯是用雞湯熬煮後,將其搓成乒乓球大小,食用時常常配以燒雞或者白雞,附上湯以及辣椒於其他香料製成的醬料。比較推薦的餐廳為:Chung Hua Hainanese Chicken Rice中華茶室 海南 雞飯、Famosa Chicken Rice Ball古城雞飯粒,都位於雞場街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