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一場偽文藝之夢
↑聖斯蒂芬大教堂 ↑聖斯蒂芬大教堂 Tips:
如果風大之日,就不要花5.5歐登北塔俯看 維也納 了。
除非你對自己的噸位十分有信心!反正我是快被吹走了!
從教堂沿著商業街,可以走到 霍夫 堡皇宮。這占地面積達二十四萬平方米的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冬宮見證了奧匈帝國由盛而衰的歷史。 霍夫堡皇宮&博物館區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與之隔街相望的是瑪麗亞·特蕾薩(奧匈帝國最傳奇的女王)廣場(Maria-Theresien-Platz)。找個長椅坐下,仰望 瑪利亞 ·特蕾西婭雕,感受左右兩邊自然史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散髮的氣息,直到夕陽撒落。 ↑維也納博物館區 ↑維也納博物館區 中央咖啡館對了,還記得被文藝青年標榜至極的“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麽?說的就是這家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19世紀的作家,音樂家們常常窩在這裡談天說地,汲取靈感。 席勒,弗洛伊德,貝多芬,舒伯特,這些名字不陌生吧? 當然,把對中央咖啡館最愛不能罷的當屬 奧地利 詩人Peter Altenberg。據說他把自己的郵件地址都改成了Café Central。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招牌蛋糕Torte配 奧地利 國粹咖啡“Melange”一定不能錯過 (總共10歐不到,夠良心!)。尋一個角落坐下,在鋼琴聲中默默地欣賞著堂皇的古典內飾。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至今我都記得那位服務生對我說的話:“Miss, You are on holiday. Take your time!” 當時立馬偽文藝之情涌上心頭。趕緊發個朋友圈告訴大家:“我仿佛穿越了!” 環城大道 ↑環城大道 到國家歌劇院對面的車站,上一列老舊的有軌電車,坐到終點後再坐回來,是我每晚結束旅行的儀式。經常到了最後兩三站,車上只有區區之眾,那種感覺孤寂又溫暖。 ↑環城大道 ↑環城大道 ↑環城大道 而我的一天都在卡爾廣場(Karlsplatz)地鐵站里這家外表普通卻同樣也有百年曆史的Anker咖啡館正式開始。每次周圍坐著的都是悠閑地喝咖啡,看報紙,或著會友聊天的的老年人。我的節奏也跟著他們慢了下來。旅行不就是該這樣麽?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市政廳磨蹭夠了,去看看傳說中的 維也納 市政廳吧。聽說當年教會還是城市的至上權勢,它規定所有非教堂建築的高度都不能超過100米。市政廳的正塔高98米,設計者就在塔尖加上了一尊3.4米高的“鐵人”,赤裸裸地向舊勢力發出挑戰。 ↑維也納市政廳 ↑維也納市政廳 沿著環城大道步行, 維也納 國會大廈便赫然在目。它面前的雕像是 雅典 娜女神。女神腳下的雕塑象徵了當年奧匈帝國四大河流: 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和 摩爾多瓦 河。 從 紐倫堡 到 維也納 ,眼前的建築不是哥特式就是巴 洛克 風,突然遇見這 希腊 復興款,花痴模式立馬啟動,邁不開腳步了。
奧地利國會大廈 ↑環城大道 金色大廳不過,還得去金色大廳呢! 除了觀看演出,它是不對個人開放的。游客只能參加白天的guided tour (6.5歐),由導游帶著走。13點是英文團,15點是 德文 團。每次45分鐘左右。每種語言每天就一場,馬虎不得!
大伙兒都在售票處等著入場。我和一位 山東 女生坐在地上,座位讓給了二位氣質優雅的 美國 奶奶們。對面說著閩南語的兩對 臺灣 夫婦正研究晚上勃拉姆斯廳的音樂會。不遠處的 韓國 小情侶貌似在鬧變扭。淡季人少,真好!
金色大廳是 維也納 音樂協會(Wiener Musikverein)大樓的一部分。整棟大樓里都不允許拍照。進入這裡,導游讓大家坐在中部的位置,好好想象下這裡每年新年音樂會的盛況。大伙兒跟著導游手指的方向,全方位擺頭,瞪大雙眼,深怕漏了哪個細節。我雖也一起上下左右地看,但大腦是近乎空白。的確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坐在金色大廳,這個我中學時最嚮往的藝術殿堂。正準備在腦海裡給自己奏上一段《藍色多瑙河》,導游就喊我們去參觀樓下的排練室了。在離開大廳的那一剎那,我還是忍不住用手機偷偷地拍了張照片以作紀念。 ↑金色大廳 ↑金色大廳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整個 維也納 旅行的期許就剩下《麥克白》了。對於在“世界歌劇中心”的 維也納 國家歌劇院欣賞人生的第一部歌劇,個人表示“灰常激動”。出發前,我重溫了莎翁的戲劇本。到了 維也納 ,每天經過卡爾廣場地鐵站,我都到歌劇院對面望上一眼,YY一刻。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然而演出當晚我竟然在青旅和舍友聊天到忘記時間 !!!猛然醒悟,我以最快速度換好裙子,妝都沒化仔細,把高跟鞋塞到背包里,就往地鐵站狂奔。到了歌劇院,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節奏啊。白天關閉的拱門全部打開了,盛裝出席的人們絡繹不絕,好不熱鬧。走廊的牆壁上掛著許多油畫,好像都是歌劇的場面。匆匆瞥了兩眼,我趕快找地方換鞋子存包去了。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好險! 在歌劇開始的5分鐘前我坐到位置上了!噓!演出開始......原以為會是19世紀般的盛大場景,結果眼前上演的是一部現代裝版的《麥克白》。說實話,剛開始我有些小失落。不過,隨著劇情和音樂的發展,我還是被吸引了。最愛的就是“麥克白夫人”的天籟之嗓。後來的事實證明,用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來形容它一點也不為過!
中場休息時,我和身邊剛纔幫我弄臺詞提示器的老太太聊了起來。她是 澳大利亞 人,獨身從 澳大利亞 飛到 俄羅斯 ,然後一路坐著火車慢悠悠玩過來。她說遇見我像是和年輕時的自己重逢, 很高興。
如果風大之日,就不要花5.5歐登北塔俯看 維也納 了。
除非你對自己的噸位十分有信心!反正我是快被吹走了!
從教堂沿著商業街,可以走到 霍夫 堡皇宮。這占地面積達二十四萬平方米的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冬宮見證了奧匈帝國由盛而衰的歷史。 霍夫堡皇宮&博物館區 ↑霍夫堡宮 ↑霍夫堡宮 與之隔街相望的是瑪麗亞·特蕾薩(奧匈帝國最傳奇的女王)廣場(Maria-Theresien-Platz)。找個長椅坐下,仰望 瑪利亞 ·特蕾西婭雕,感受左右兩邊自然史博物館和藝術史博物館散髮的氣息,直到夕陽撒落。 ↑維也納博物館區 ↑維也納博物館區 中央咖啡館對了,還記得被文藝青年標榜至極的“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這句話麽?說的就是這家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19世紀的作家,音樂家們常常窩在這裡談天說地,汲取靈感。 席勒,弗洛伊德,貝多芬,舒伯特,這些名字不陌生吧? 當然,把對中央咖啡館最愛不能罷的當屬 奧地利 詩人Peter Altenberg。據說他把自己的郵件地址都改成了Café Central。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招牌蛋糕Torte配 奧地利 國粹咖啡“Melange”一定不能錯過 (總共10歐不到,夠良心!)。尋一個角落坐下,在鋼琴聲中默默地欣賞著堂皇的古典內飾。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中央咖啡館 至今我都記得那位服務生對我說的話:“Miss, You are on holiday. Take your time!” 當時立馬偽文藝之情涌上心頭。趕緊發個朋友圈告訴大家:“我仿佛穿越了!” 環城大道 ↑環城大道 到國家歌劇院對面的車站,上一列老舊的有軌電車,坐到終點後再坐回來,是我每晚結束旅行的儀式。經常到了最後兩三站,車上只有區區之眾,那種感覺孤寂又溫暖。 ↑環城大道 ↑環城大道 ↑環城大道 而我的一天都在卡爾廣場(Karlsplatz)地鐵站里這家外表普通卻同樣也有百年曆史的Anker咖啡館正式開始。每次周圍坐著的都是悠閑地喝咖啡,看報紙,或著會友聊天的的老年人。我的節奏也跟著他們慢了下來。旅行不就是該這樣麽?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市政廳磨蹭夠了,去看看傳說中的 維也納 市政廳吧。聽說當年教會還是城市的至上權勢,它規定所有非教堂建築的高度都不能超過100米。市政廳的正塔高98米,設計者就在塔尖加上了一尊3.4米高的“鐵人”,赤裸裸地向舊勢力發出挑戰。 ↑維也納市政廳 ↑維也納市政廳 沿著環城大道步行, 維也納 國會大廈便赫然在目。它面前的雕像是 雅典 娜女神。女神腳下的雕塑象徵了當年奧匈帝國四大河流: 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和 摩爾多瓦 河。 從 紐倫堡 到 維也納 ,眼前的建築不是哥特式就是巴 洛克 風,突然遇見這 希腊 復興款,花痴模式立馬啟動,邁不開腳步了。
奧地利國會大廈 ↑環城大道 金色大廳不過,還得去金色大廳呢! 除了觀看演出,它是不對個人開放的。游客只能參加白天的guided tour (6.5歐),由導游帶著走。13點是英文團,15點是 德文 團。每次45分鐘左右。每種語言每天就一場,馬虎不得!
大伙兒都在售票處等著入場。我和一位 山東 女生坐在地上,座位讓給了二位氣質優雅的 美國 奶奶們。對面說著閩南語的兩對 臺灣 夫婦正研究晚上勃拉姆斯廳的音樂會。不遠處的 韓國 小情侶貌似在鬧變扭。淡季人少,真好!
金色大廳是 維也納 音樂協會(Wiener Musikverein)大樓的一部分。整棟大樓里都不允許拍照。進入這裡,導游讓大家坐在中部的位置,好好想象下這裡每年新年音樂會的盛況。大伙兒跟著導游手指的方向,全方位擺頭,瞪大雙眼,深怕漏了哪個細節。我雖也一起上下左右地看,但大腦是近乎空白。的確不太敢相信自己真的坐在金色大廳,這個我中學時最嚮往的藝術殿堂。正準備在腦海裡給自己奏上一段《藍色多瑙河》,導游就喊我們去參觀樓下的排練室了。在離開大廳的那一剎那,我還是忍不住用手機偷偷地拍了張照片以作紀念。 ↑金色大廳 ↑金色大廳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整個 維也納 旅行的期許就剩下《麥克白》了。對於在“世界歌劇中心”的 維也納 國家歌劇院欣賞人生的第一部歌劇,個人表示“灰常激動”。出發前,我重溫了莎翁的戲劇本。到了 維也納 ,每天經過卡爾廣場地鐵站,我都到歌劇院對面望上一眼,YY一刻。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然而演出當晚我竟然在青旅和舍友聊天到忘記時間 !!!猛然醒悟,我以最快速度換好裙子,妝都沒化仔細,把高跟鞋塞到背包里,就往地鐵站狂奔。到了歌劇院,真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的節奏啊。白天關閉的拱門全部打開了,盛裝出席的人們絡繹不絕,好不熱鬧。走廊的牆壁上掛著許多油畫,好像都是歌劇的場面。匆匆瞥了兩眼,我趕快找地方換鞋子存包去了。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 好險! 在歌劇開始的5分鐘前我坐到位置上了!噓!演出開始......原以為會是19世紀般的盛大場景,結果眼前上演的是一部現代裝版的《麥克白》。說實話,剛開始我有些小失落。不過,隨著劇情和音樂的發展,我還是被吸引了。最愛的就是“麥克白夫人”的天籟之嗓。後來的事實證明,用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來形容它一點也不為過!
中場休息時,我和身邊剛纔幫我弄臺詞提示器的老太太聊了起來。她是 澳大利亞 人,獨身從 澳大利亞 飛到 俄羅斯 ,然後一路坐著火車慢悠悠玩過來。她說遇見我像是和年輕時的自己重逢, 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