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Myanmar ♡ 40度高溫下 一場赤足之旅的痛與快樂(仰光、茵萊湖、蒲甘、曼德勒)



當然,馬努哈王被俘虜後剛到 蒲甘 時馬努哈寺還並不存在,當時他先被關押在附近一座 印度 教寺廟——【Nanpaya Temple 南琶雅寺】
有鑒於此,這座寺廟實際上也是一座監獄。但是作為國王的監獄,還是與眾不同的,這座寺廟和馬努哈寺截然相反,看上去毫不起眼,裡面卻別有洞天。





被關在這個基本看不到天光的陰暗地方,心中抑鬱的馬努哈便向 蒲甘 王阿奴律陀申請建造馬努哈寺。阿奴律陀的思維也不是我們能理解的,一邊囚禁著鄰國的國王,一邊又允許階下囚以其名字建造寺廟(我很想知道這筆建設費用是誰出的 )。

吃過午飯,穿過茫茫 蒲甘 平原,去平原西南端尋找全 蒲甘 最“奇葩”寺院達馬亞茲卡寺。

“Dhamma”在巴利文中是“法”的意思,而“Dhammayazaka”則是“一切歸於大法”。還記的前面那位建造了蘇拉瑪尼塔的拿那拔地薛胡王嗎?在建成蘇拉瑪尼佛塔建成後16年即1197年, 斯裡蘭卡 的國王獻上四枚佛舍利作為貢品,拿那拔地薛胡在次年建成達馬亞茲卡來供奉聖骨。
這座佛塔從結構上來說堪稱 蒲甘 佛塔群中的奇葩。通常佛塔的底座是四方形的,而達馬亞茲卡卻是五邊形。中央是一座金色的鐘形大塔,塔外建有階梯。挨著金塔的五邊各建了一座寺廟,供奉佛像。
通常四面安佛的時候比較簡單,依方位分別供奉佛教界四位現世大佬即可。現在是五面,多出一個位置怎麼辦?最後只好拿未來佛充數,於是 彌勒 菩薩 以第一候補的身份提前擠上了“主席台”。










蒲甘 這部分游記絕對是最費腦細胞的,如果不是門口的牌子,一個正常人絕對記不住那些奇奇怪怪的寺廟名字 。順路帶順貨,跑這麼偏,把“奇葩”、“獨特”之類一網打盡才是
【PHAYA THON ZU PHAYA 巴耶通祖寺】
巴耶通祖寺俗稱三聖廟,建於13世紀後期,建築風格和 柬埔寨 有相似之處,三個佛塔互通的結構沿襲了 印度 尼泊爾 的佛教建築風格,這在 蒲甘 是比較少見的。





不能在廟內拍照,報複性反彈,這三個併列的塔尖拍拍拍





在谷歌上輸入英文名,我們去找f那座曾經出現在眾多 緬甸 旅游推薦中的佛塔。這也是最初打動我下定決心來 緬甸 的三副經典場景之一:單腳漁夫、奶油蛋糕塔,還有藏在這座不起眼的寺廟中的網格窗棱 。
【Tayok Pye Temple 塔約派依寺】
這座佛塔 蒲甘 末代國王那羅梯訶波帝的手筆,和 中國 也有點關係,Tayok的意思是 中國 ,佛塔名字就來自於國王的稱號——Tayok Pye(被 中國 人打敗的王)。~ 緬甸 人修史要不要這麼直接
據說這是周圍最大佛塔,二樓有很好的觀景台,但是現在已經不能上去了。好在一樓還可以參觀。好在我來這裡尋找的目標在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