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緬甸】佛心佛行之蒲甘2天怒刷38處佛塔和波帕山









【轉自網絡】佛塔內精美的壁畫長捲,但內部無法拍照,需借助電筒光才能看得清楚。
古表基寺以其保存完好的豐富壁畫而出名,在寺院門口有專門的人員守護,並且提醒進入的游客不可以拍照,驃族風格的有孔窗戶,分為方孔和圓孔不同,寺內光線昏暗,必須使用手電筒才可以看清楚牆上的繪畫,壁畫前有鐵絲網格阻攔保護,防止游客觸碰,這些壁畫表現了佛祖生活及佛教集會的場景。 壁畫至今被完好的保護著,光線雖然昏暗,還是能清晰看到細膩的線條。
門口看護的老人似乎是華裔,會說幾句中文:不要拍照 ,指著他身後的牆壁讓我們看:千手觀音。
真的是千手觀音,在 緬甸 的寺廟裡第一次見到。
我拿出手機他以為我要拍照,連連擺手說不要拍照,其實我是給他看我的手機壁紙就是千手觀音,老人高興的雙手捧過手機,仔細觀看,連連贊嘆。






蒲甘 最怪異的寺廟,所有佛像與房間等高,產生莫名的壓迫感 與它精緻優雅的外觀相比,裡面實在太表裡不一了
【轉自網絡】馬努哈寺(Manuha Paya)由被 蒲甘 王朝擄為人質的驃國王子所建,是 蒲甘 最重要的寺廟之一,最令人難忘的是三尊巨大的佛像(一尊卧佛,兩尊坐佛),特別是卧佛。這尊巨大卧佛極有個性,磚牆內除了一座卧佛外幾無可插足之處,游人只能側身而過,一種巨大的逼仄感迎面而來,讓人能想見修塔的王子是怎樣的一腔鬱悶之氣呀!而卧佛涅槃的嘴角那一絲笑容仿佛就是王子所想望的自由。如果沿著一座座塔追尋過去,便能窺見一個王朝的背影,以及那些塔的後面又曾是怎樣的鐵馬金戈和刀光劍影。

這是對面的幾座佛塔








【轉自網絡】“Dhamma”在巴利文中是“法”的意思,而“Dhammayazaka”則是“一切歸於大法”。拿那拔地薛胡王雖說夠狂妄,但是在蓋塔方面的確有其狂妄的資本,起碼達馬亞茲卡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在建成Sulamani佛塔後16年即1197年, 斯裡蘭卡 的國王獻上四枚佛舍利作為貢品,拿那拔地薛胡在次年(1198)建成達馬亞茲卡來供奉聖骨。達馬亞茲卡佛塔從結構上是 蒲甘 佛塔群中的奇葩。通常佛塔的底座是四方形的,而達馬亞茲卡卻是五邊形。中央是一座金色的鐘形大塔,塔外建有階梯。挨著 金塔 的五邊各建了一座寺廟,供奉佛像。通常四面安佛的時候比較簡單,依方位分別供奉北方拘留孫佛、東方世拘那含牟尼佛、南方迦葉佛、西方釋迦牟尼佛四位現世大佬即可。現在是五面,多出一個位置怎麼辦?最後只好拿未來佛充數, 彌勒 菩薩 (Metteyya)以候補的身份提前擠上了主席台。達馬亞茲卡的塔身環繞著一圈完整的本生故事,塔上的雕飾也非常精美。 這是一座五角星形的寺廟,五角上分別是五座佛殿,轉了一圈努力尋找那個上位的 彌勒 佛,但是有的殿沒有開放,最終也沒有辨認出哪個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