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無限可能之大陸”——肯尼亞(含自由行最詳細攻略)
↑肯尼亞國家博物館 整個博物館逛下來,我的手機里一堆鳥的照片(攤手) ↑肯尼亞國家博物館 也是怪自己淺薄吧,此前時常在小說里看到一些鳥類名稱,字是認識的,但是那名詞所代表的是怎樣一個活潑而美麗的小生命,就無從想象了。看展覽時,邊看邊翻譯,才總算將好幾個此前只見其名不知其相的鳥給對上號,遇到好幾個“原來那種鳥就長這樣啊”的鳥。(不過現在又忘了,有認識這些鳥的朋友歡迎留言對名字喲) ↑肯尼亞國家博物館 ↑肯尼亞國家博物館
雖說世界很大,都想到處去看看。但是在去到更廣闊的世界之前,我們對於自己常年生活的小天地又瞭解幾分呢?有多少人能辨認出每天清早六點就開始嘰嘰喳喳叫的鳥兒是什麼鳥?有多少人能說出上班路上搖曳在道路兩旁的 大樹 名稱以及圍在它腳下的花朵的名字?有多少人能準確形容傍晚回家路上的晚霞的顏色?
*****馬賽馬拉在 內羅畢 晃悠了兩天后,終於踏上了尋找 非洲 神奇動物的旅程。第一站是 馬賽 馬拉。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位於 肯尼亞 西南部與 坦桑尼亞 交界地區,與 坦桑尼亞 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該保護區始建於1961年,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其間有綿延起伏的山丘,也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那些從前只聞其名不見其身的動物便以這裡為家園,在這裡繁衍生息。
馬賽 馬拉國家公園在 肯尼亞 眾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中,堪稱"園中之冠"。保護區內動物繁多,數量龐大,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很難同時看到的 非洲 五霸:大象、 獅子 、豹子、犀牛和水牛經常在這裡出沒,尼羅鱷和河馬隱居在馬拉河中,更有難以計數的羚羊、長頸鹿、河馬、狒狒和狼日夜在草原上徘徊。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裡是動物最集中的棲息地和最生機勃勃的荒原。一望無垠的草地上散佈著成群的斑馬、長頸鹿、羚羊和轉角牛羚,樹從中隱匿著豹子、鬣狗和猴群。 大象和 非洲 水牛悠悠然散著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在這裡,大地撫育了萬物,而萬物為大地帶來生機,一切都是自然原初的樣子。身處都市太久的人,應該來一趟 肯尼亞 ,暫時忘卻那些人類社會附加的條條框框,重新回到自然,感受與自然最原初的連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在 肯尼亞 參加Safari,一般司機即嚮導,保護區內沒有固定的游覽線路,有的地方甚至沒有路,所以有一個駕駛技術高超、有動物知識儲備、經驗豐富、認真負責的司機就很重要,他會認真為你講解各種動物的習性,憑著豐富的經驗快速找到各種鮮少在“公共場合”露面的動物。
有一次,司機載著我們轟轟轟往前沖,突然又慢下來,開始倒車,待車停下,往車窗外一看,一頭在打盹的 獅子 就在路旁。那是第一次看到活的 獅子 ,嚇得我趕緊把車窗拉上。又有一次,司機載著我們在保護區晃悠,經過一棵樹下司機又倒回車來,讓我們往樹上看,一隻貓頭鷹,始終想不通他是怎麼發現那隻貓頭鷹的。後來受這個嚮導的影響,我們也開始不自覺的用雙眼搜尋各種動物,但終究經驗不夠,有時把一隻 獅子 誤認為是一堆乾草,有時又把一個石頭認成了一頭牛。
司機為了讓我們在行程中儘量看完該看的動物(公司倒是沒有保證一定要讓我們看多少種動物,可能在他看來,所有 肯尼亞 有名的動物都改讓我們看到才是),每天天不亮就帶著我們出發,晚上天要黑了才回到營地,有一次為了讓我們看一隻豹子,直找了兩個多小時,把車開到了 肯尼亞 與 坦桑尼亞 邊境。▼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殺一頭獅子作為成人禮的馬賽人馬賽 馬拉不僅是動物的家園,更是 馬賽 人的家園,在所住的 馬賽 馬拉營地不遠處,有一個 馬賽 人村, 馬賽 馬拉行程的第三天一早,營地的嚮導帶我們來到了村裡,觀看 馬賽 人的生活方式。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進到村裡,穿著花格子披風的 馬賽 人先是在我們一行游客面前跳起來他們特色的舞蹈表示歡迎(就是那個不彎曲膝蓋直上直下地跳,比誰跳得高的舞蹈),接著又表演了流傳已久的鑽木取火。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之後,每隊游客被邀請進一戶 馬賽 人家,觀看他們的室內生活空間,這些房子據說由牛糞砌成,房內沒有通電,一點柴火的火光試圖在衝破這個小小空間內濃重的黑暗。屋子在外面看去只是小小一間,裡面卻功能全備。村裡的嚮導向我們介紹到,房間正中是客廳,也是廚房,燒著柴火,家裡來了客人,就在這裡招待,客廳四周的隔牆則被作為卧室,主人的,孩子的,甚至還有一間留給初生的牲口的。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期間,講解人暗示我,如果我想,我是可以在屋子裡與跟他們來個合影啥的。想起崔娃的一個脫口秀,講他作為一個 非洲 人去印尼旅行被帶去看當地原住民的故事,很搞笑很滑稽。我跟講解人擺擺手,不用了。只是沒敢跟他說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對貧窮並不懷有獵奇心。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不過能瞭解到這世界上還生活著這樣一個群體也算是一種收穫吧。
馬賽 人(Maasai),這個人口不到100萬的部族, 是 肯尼亞 最具代表性的原始部落住民,他們藐視邊境概念,隨季節變換沿 肯尼亞 和 坦桑尼亞 邊境放牧牲口。傳統上看不起農業和土地所有權,理想境界是與自然和諧共處。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實際上他們也是這麼執行的,這個 馬賽 人村就在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附近,我們去拜訪的當天早上,正好碰到村裡有人出門放牧,只見牛群中一頭牛腹部一個碗口大的血口。進到村裡才得知,昨晚有 獅子 來偷襲過村莊,那血口便是 獅子 的罪證。不過據說 獅子 並沒有得逞。畢竟對抗的是 馬賽 人。
村裡會說英文的 馬賽 人告訴我們, 馬賽 男孩在十來歲的時候會離家住到山野里幾年,在那裡學習關於自然的知識以及練習如何殺死一頭 獅子 。直到他殺死一頭 獅子 ,從 獅子 身上取下任一部位作為證據即可回鄉,完成自己從男孩到男人的蛻變。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獵殺一頭 獅子 是每個 馬賽 男人必經的成人禮。 獅子 必須是公獅,不過可以幾人合伙殺一隻。
在 馬賽 人的思維里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是他們的故土。無論走哪, 馬賽 人都披一件花格子的披風,隨身攜帶一根圓木、長矛和佩刀以用於防身、趕牛。但他們秉承絕不狩獵的習俗,幾百年來一直與野生動物在 非洲 草原上和諧共存。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是也是 非洲 很神奇的一個現象——時常能在離人家戶不遠的地方看到只有動物園裡才能看到的動物。斑馬,長頸鹿,羚羊之類的。他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里,人不打擾動物的生活,動物們也不介意人的存在,仿佛是一個群體的。
想想挺奇怪的,有時身為同一個物種的人反倒因為面貌有別,生活方式有差異等因素倒是像不同物種那樣競爭,廝殺。 比如 ,黑人與白人的鬥爭,基督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的鬥爭。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納庫魯第二站來到了 納庫魯 。
納庫魯 是 肯尼亞 裂谷省 首府。在西南部高原上,梅南加伊火山口南麓。1900年作為 蒙巴薩 \- 烏干達 鐵路要站興起。現在的 納庫魯 因為有 納庫魯 公園而逐漸成為旅游度假區,不僅是外國人的觀光目的地,生活在 肯尼亞 的人也喜歡來這裡度假。 ↑納庫魯 納庫魯 國家公園(NAKURU) 坐落在 裂谷省 的 納庫魯 鎮,占地面積188平方公里,海拔1753-2073,是為保護禽鳥專門建立的公園。也是 非洲 第一個保護鳥類的國家公園。 納庫魯 湖以火烈鳥聞名於世, 湖處於火山帶,湖水鹽鹼度較高,適宜作為火烈鳥主食的浮游生物生長。由於車道與湖相距較遠,當時又沒帶相機,所以沒拍照片。
↑納庫魯
此外,園中有約450種禽鳥,公園中除鳥類還有多種大型動物,如疣猴、跳兔、無爪水獺、岩狸、黑犀牛等。
納庫魯 公園就游了半日,看的動物大都在 馬賽 馬拉看過,所以沒正經拍照,錄了幾個小視頻,都編輯在前面的視頻里了(41秒至55秒)。
在小城 納庫魯 住了一晚,傍晚時,和小伙伴在酒店周邊閑逛了一會兒,本想找家理髮店編個臟辮,但問了兩家,老闆都表示對我們的軟直發沒有辦法,只好作罷。走在路上,不時碰到正好放學回家的學生,他們都穿著周正的英式校服,不時對我們這兩個外國人投來好奇而友好的目光。
雖說世界很大,都想到處去看看。但是在去到更廣闊的世界之前,我們對於自己常年生活的小天地又瞭解幾分呢?有多少人能辨認出每天清早六點就開始嘰嘰喳喳叫的鳥兒是什麼鳥?有多少人能說出上班路上搖曳在道路兩旁的 大樹 名稱以及圍在它腳下的花朵的名字?有多少人能準確形容傍晚回家路上的晚霞的顏色?
*****馬賽馬拉在 內羅畢 晃悠了兩天后,終於踏上了尋找 非洲 神奇動物的旅程。第一站是 馬賽 馬拉。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Masai Mara National Reserve)位於 肯尼亞 西南部與 坦桑尼亞 交界地區,與 坦桑尼亞 塞倫蓋蒂動物保護區相連。該保護區始建於1961年,面積達1800平方公里。其間有綿延起伏的山丘,也有一望無際的草原。那些從前只聞其名不見其身的動物便以這裡為家園,在這裡繁衍生息。
馬賽 馬拉國家公園在 肯尼亞 眾多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中,堪稱"園中之冠"。保護區內動物繁多,數量龐大,約有95種哺乳動物和450種鳥類,是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之一。很難同時看到的 非洲 五霸:大象、 獅子 、豹子、犀牛和水牛經常在這裡出沒,尼羅鱷和河馬隱居在馬拉河中,更有難以計數的羚羊、長頸鹿、河馬、狒狒和狼日夜在草原上徘徊。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裡是動物最集中的棲息地和最生機勃勃的荒原。一望無垠的草地上散佈著成群的斑馬、長頸鹿、羚羊和轉角牛羚,樹從中隱匿著豹子、鬣狗和猴群。 大象和 非洲 水牛悠悠然散著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在這裡,大地撫育了萬物,而萬物為大地帶來生機,一切都是自然原初的樣子。身處都市太久的人,應該來一趟 肯尼亞 ,暫時忘卻那些人類社會附加的條條框框,重新回到自然,感受與自然最原初的連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在 肯尼亞 參加Safari,一般司機即嚮導,保護區內沒有固定的游覽線路,有的地方甚至沒有路,所以有一個駕駛技術高超、有動物知識儲備、經驗豐富、認真負責的司機就很重要,他會認真為你講解各種動物的習性,憑著豐富的經驗快速找到各種鮮少在“公共場合”露面的動物。
有一次,司機載著我們轟轟轟往前沖,突然又慢下來,開始倒車,待車停下,往車窗外一看,一頭在打盹的 獅子 就在路旁。那是第一次看到活的 獅子 ,嚇得我趕緊把車窗拉上。又有一次,司機載著我們在保護區晃悠,經過一棵樹下司機又倒回車來,讓我們往樹上看,一隻貓頭鷹,始終想不通他是怎麼發現那隻貓頭鷹的。後來受這個嚮導的影響,我們也開始不自覺的用雙眼搜尋各種動物,但終究經驗不夠,有時把一隻 獅子 誤認為是一堆乾草,有時又把一個石頭認成了一頭牛。
司機為了讓我們在行程中儘量看完該看的動物(公司倒是沒有保證一定要讓我們看多少種動物,可能在他看來,所有 肯尼亞 有名的動物都改讓我們看到才是),每天天不亮就帶著我們出發,晚上天要黑了才回到營地,有一次為了讓我們看一隻豹子,直找了兩個多小時,把車開到了 肯尼亞 與 坦桑尼亞 邊境。▼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殺一頭獅子作為成人禮的馬賽人馬賽 馬拉不僅是動物的家園,更是 馬賽 人的家園,在所住的 馬賽 馬拉營地不遠處,有一個 馬賽 人村, 馬賽 馬拉行程的第三天一早,營地的嚮導帶我們來到了村裡,觀看 馬賽 人的生活方式。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進到村裡,穿著花格子披風的 馬賽 人先是在我們一行游客面前跳起來他們特色的舞蹈表示歡迎(就是那個不彎曲膝蓋直上直下地跳,比誰跳得高的舞蹈),接著又表演了流傳已久的鑽木取火。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之後,每隊游客被邀請進一戶 馬賽 人家,觀看他們的室內生活空間,這些房子據說由牛糞砌成,房內沒有通電,一點柴火的火光試圖在衝破這個小小空間內濃重的黑暗。屋子在外面看去只是小小一間,裡面卻功能全備。村裡的嚮導向我們介紹到,房間正中是客廳,也是廚房,燒著柴火,家裡來了客人,就在這裡招待,客廳四周的隔牆則被作為卧室,主人的,孩子的,甚至還有一間留給初生的牲口的。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期間,講解人暗示我,如果我想,我是可以在屋子裡與跟他們來個合影啥的。想起崔娃的一個脫口秀,講他作為一個 非洲 人去印尼旅行被帶去看當地原住民的故事,很搞笑很滑稽。我跟講解人擺擺手,不用了。只是沒敢跟他說我也是農村出來的,對貧窮並不懷有獵奇心。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不過能瞭解到這世界上還生活著這樣一個群體也算是一種收穫吧。
馬賽 人(Maasai),這個人口不到100萬的部族, 是 肯尼亞 最具代表性的原始部落住民,他們藐視邊境概念,隨季節變換沿 肯尼亞 和 坦桑尼亞 邊境放牧牲口。傳統上看不起農業和土地所有權,理想境界是與自然和諧共處。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實際上他們也是這麼執行的,這個 馬賽 人村就在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附近,我們去拜訪的當天早上,正好碰到村裡有人出門放牧,只見牛群中一頭牛腹部一個碗口大的血口。進到村裡才得知,昨晚有 獅子 來偷襲過村莊,那血口便是 獅子 的罪證。不過據說 獅子 並沒有得逞。畢竟對抗的是 馬賽 人。
村裡會說英文的 馬賽 人告訴我們, 馬賽 男孩在十來歲的時候會離家住到山野里幾年,在那裡學習關於自然的知識以及練習如何殺死一頭 獅子 。直到他殺死一頭 獅子 ,從 獅子 身上取下任一部位作為證據即可回鄉,完成自己從男孩到男人的蛻變。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獵殺一頭 獅子 是每個 馬賽 男人必經的成人禮。 獅子 必須是公獅,不過可以幾人合伙殺一隻。
在 馬賽 人的思維里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是他們的故土。無論走哪, 馬賽 人都披一件花格子的披風,隨身攜帶一根圓木、長矛和佩刀以用於防身、趕牛。但他們秉承絕不狩獵的習俗,幾百年來一直與野生動物在 非洲 草原上和諧共存。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是也是 非洲 很神奇的一個現象——時常能在離人家戶不遠的地方看到只有動物園裡才能看到的動物。斑馬,長頸鹿,羚羊之類的。他們共同生活在一個環境里,人不打擾動物的生活,動物們也不介意人的存在,仿佛是一個群體的。
想想挺奇怪的,有時身為同一個物種的人反倒因為面貌有別,生活方式有差異等因素倒是像不同物種那樣競爭,廝殺。 比如 ,黑人與白人的鬥爭,基督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的鬥爭。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納庫魯第二站來到了 納庫魯 。
納庫魯 是 肯尼亞 裂谷省 首府。在西南部高原上,梅南加伊火山口南麓。1900年作為 蒙巴薩 \- 烏干達 鐵路要站興起。現在的 納庫魯 因為有 納庫魯 公園而逐漸成為旅游度假區,不僅是外國人的觀光目的地,生活在 肯尼亞 的人也喜歡來這裡度假。 ↑納庫魯 納庫魯 國家公園(NAKURU) 坐落在 裂谷省 的 納庫魯 鎮,占地面積188平方公里,海拔1753-2073,是為保護禽鳥專門建立的公園。也是 非洲 第一個保護鳥類的國家公園。 納庫魯 湖以火烈鳥聞名於世, 湖處於火山帶,湖水鹽鹼度較高,適宜作為火烈鳥主食的浮游生物生長。由於車道與湖相距較遠,當時又沒帶相機,所以沒拍照片。
↑納庫魯
此外,園中有約450種禽鳥,公園中除鳥類還有多種大型動物,如疣猴、跳兔、無爪水獺、岩狸、黑犀牛等。
納庫魯 公園就游了半日,看的動物大都在 馬賽 馬拉看過,所以沒正經拍照,錄了幾個小視頻,都編輯在前面的視頻里了(41秒至55秒)。
在小城 納庫魯 住了一晚,傍晚時,和小伙伴在酒店周邊閑逛了一會兒,本想找家理髮店編個臟辮,但問了兩家,老闆都表示對我們的軟直發沒有辦法,只好作罷。走在路上,不時碰到正好放學回家的學生,他們都穿著周正的英式校服,不時對我們這兩個外國人投來好奇而友好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