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靜,那麼美,那麼囧,北歐三國初冬自駕(丹麥-瑞典-挪威)
↑奧斯陸
但是歐若拉女神從來沒有把這個孩子忘記。1969年12月23日這一天 挪威 中了天大的彩票,因為他們在 北海 發現了石油。石油被譽為液體黃金, 挪威 也因此從一個貧困的農村大媽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主要石油輸出國。國家富強後,一系列豐厚的福利待遇相繼出台,18世紀的下半葉,曾經在世界各地漂泊的海外藝術家,有識青年紛紛回來報效祖國。所以屬於 挪威 的文藝復興,應該建國後起了萌芽,發現石油後才真正興起。
↑奧斯陸 人往往是缺什麼就越想炫什麼,很多國家在成為暴發戶後都是會一反常態的 大興 土木搞土地建設,力爭世界第一的建築博人眼球。 比如 同一時期發現石油的 阿聯酋 迪拜 ,迅速做了轉換,把 迪拜 打造出 中東 的土豪國。
↑奧斯陸 但 挪威 並沒這麼做,一點暴發戶的心態都沒有,好像他們在精神的層面本身就是億萬富翁,從天而降的這筆橫財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得益於先祖做海盜時候保留下來的有福同享,利益均沾的海盜精神, 挪威 政府把石油賺來的錢全部用來搞社會福利,還是一如既往的不鋪張,不搞門面建設,一如既往的簡約,一如既往的 北歐 style,而這個就是令人佩服的地方。 ↑奧斯陸
↑奧斯陸
↑奧斯陸
↑奧斯陸大教堂 🚼夜訪維格蘭
說完了 挪威 曲折的歷史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歷史上他們有名藝術家屈指可數了。所以 挪威 貢獻給世界知名的藝術家並不多,最有名氣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畫家愛德華·蒙克的,他的作品《吶喊》相信大家在書本裡面都有看過,對他感興趣的可以直接去 奧斯陸 的蒙克博物館看看他的作品。另外一個人就是寫《玩偶之家》的戲劇大師亨利克·易卜生, 奧斯陸 國家劇院門口是立著他的雕像,雖然藝術家的藝術和藝術家的人品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易卜生的人品我確實十分的討厭。
而維格拉不是國際知名的雕塑家,他是 挪威 本土的一個藝術家。他花了20年的功夫完成了維格蘭雕塑公園的作品,這個公園也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
當地時間晚上5點多,就天色已經黑了,雪花沒完沒了的在飄落,加上陣陣海風的侵襲,體感的溫度大在零下5度左右。我沒帶手套,所以雙手扛相機拍照的時候,不一會就被凍的生疼。來這裡的原因是今天三大美術館一個沒去成,但是維格拉公園是全天免費開放的,即使半夜過來也能進去。公園特別的大,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路燈,我們摸著黑在公園裡面走了好一段才找到位置。 ↑維格蘭雕塑公園 黑燈瞎火的好處就是一個人影都沒有,拍照是很好的,不用做後期去p人。
這個公園裡面大大小小的雕像很多,如果按照順序歸類,主要分為四類:生命之橋、生命之泉、生命之柱和生命之環貫穿,也是作者想講述關於人的一生中,從孩時、青春、中年以及到老年的千姿百態。
由於天氣真的很冷,我們從 哥德堡 過來的時候壓根沒加衣服,所以凍得瑟瑟發抖,加上黑燈瞎火的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欣賞這些雕塑的時候,我們是開了手機的閃關燈來看的,大晚上的和做賊似的。 ↑維格蘭雕塑公園 當然看歸看,照片還是要拍的,所以我們只能打卡式的直奔最精華的部分,象徵中年的第三階段,生命之柱。這是公園裡人物最多也最具有震撼力的一組雕塑,是公園的制高點,由三位工匠歷經14年完成。
作者的本意是想表達人們在努力前往天堂時候的悲歡離合,但是我看的這個時候想到的是人到了事業的上升期,不管是職場還是商業戰場,很多時候往上爬都是踩在了別人頭上。最終能被人所看到的都是最終登頂的,但是是否 成功 登頂又如何,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最終還是得一起進入歷史塵埃。 🌸昨夜的雪鋪滿了清晨
清晨起床,大概8點左右,天矇矇亮,推開公寓的露臺,一把小驚艷,目之所及處皆是薄薄一層的棉花團似的細雪。顧不得零下5°外加凌冽海風,趕緊咔咔的先記錄下來。
用手末了一把小圓桌上的小棉花,然後用手指戳了一下兩把椅子上附如細塵的綿雪。感嘆大自然的藝術,似乎是提前已經用稱計算好了一樣,把每個地方的雪撒的都如此均勻,給你的就是薄薄的一塊,不多不少,不深不淺。 ↑奧斯陸 慶幸自己昨天把車子停進了地庫,不然這樣銀裝素裹的包裝還真的捨不得拆開。 ↑奧斯陸 喜歡這樣即將破曉,帶些許冷色調的淡藍天空,伴隨著被白色粉飾過的潔白屋頂和地面,加上錯落有致的金黃色燈光作為點綴的冷暖交織畫面。 ↑奧斯陸 ↑奧斯陸 ↑奧斯陸 ↑奧斯陸 興奮過後,突然覺得瑟瑟發抖。極北的冬天真的是發自肺腑的冷。這種冷和 北海道 溫和的冷完全不同。我記得上次去 北海道 的時候,一件保暖內衣加一件外套就搞定了,秋褲什麼的不存在的。當時為了顯個,衣著特講究的,穿的還是七分褲,照樣雪地里撒歡兒。
而現在,我套兩件保暖內衣加一件加絨的長袖,一件加絨的秋褲,最後蓋上一件厚實的衝鋒衣,這樣體溫才回歸到正軌。而兩雙襪子一件完全抵禦不住大地傳來的冰冷,只能殺幾隻暖寶寶來祭天了。值得一提的是,南極人的這款暖足貼,說是發熱6小時,實際上是根據室外溫度來決定的,在 奧斯陸 ,它的熱只能持續2小時左右,所以我接下來一段時間很搞笑的就是每過一段時間就要脫鞋子換貼貼。 ↑奧斯陸 ↑奧斯陸 收拾完行李,準備出發 斯塔萬格 ,迎接 奧斯陸 昨天留下的第一場大雪。雪不厚,剛剛好把腳掌埋沒,喜歡感受踩在新鮮的雪地上感受嘎吱嘎吱的特有的踩雪的聲音。 ↑奧斯陸 ↑奧斯陸 這個大叔拿著一個巨大的刷子嫻熟的在車上來回幾下,雪殼就被他撥開了。我突然意識我們並沒有配備這樣掃雪的刷子。我們帶的只有牙刷,看來接下來過夜的時候只能把車子停到地庫裡面了。 ↑奧斯陸 我們大概是9點左右上路的,當時輔路上的雪已經被過往的車輛壓平了許多,所以當我們上路的時候,就是在積雪比較厚重的幾塊地方感覺到車子滑了下,因為就發生那一下,沒有別額外的感覺,認為是雪地行車的正常現象所以我們 三都 沒在意,興奮的繼續上路了。就是因為這一下疏忽,後面險些陷入窘境。就這樣我們踏上了前往 斯塔萬格 的路上。 ↑奧斯陸 Ⅳ挪威-斯塔萬格丨中世紀古城當天安排⬆⬆⬆⬆⬆⬆⬆⬆
從 挪威 前往 斯塔萬格 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直接從中部橫插過去,另一條是沿著大西洋沿岸的濱海公路過去。
奧斯陸 市區的道路的積雪已經被車流衝來,留下渾濁的泥水和冰渣,這樣和旁邊的白雪格格不入,讓這個年輕的城市又蒼老了幾分。 ☠那些在挪威的囧途,序幕,進退兩難在 北歐 開車,紅綠燈少,除非必要的情況,否則當地交叉路口的設計都是用環島來代替的。進去環島的時候需要停下來讓左邊的車流先走,直到左邊車子都行駛完了才能小心駛入。 因為是第一場雪吧。當我們離開 奧斯陸 前往 斯塔萬格 的時候,當地的掃雪車還沒來得及作業。一路上看到好幾輛車站衝出了高速,陷入了旁邊的雪地里。但這裡熱心的人很多,總有幾輛路過的車子停下來,搭上繩子施以援手。
高速屬於車流較為密集的道路。所以只要老老實實沿著前車走過的路開,和在夏天行駛的感覺是一樣的。
我幾次變道,後輪接連打滑的情況,剛剛開始我們覺得是正常的現象,還在相互打趣,因為沒有雪地行車的經驗。直到有一次向右變道,車速過快,後輪打滑,險些漂移出右邊的路障後,大家嚇出了一身冷汗,然後馬上開始百度後才知道可能是輪胎的問題。
這個時候,老周拿出來租車的單子看了才發現我們用的輪胎是夏天使用的輪胎,並沒更換雪地專屬的雪地胎。
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出了3小時的車程。和客服溝通後,租車公司的意思是只能去他們就近的門店更換輪胎。但是最近的門店在 奧斯陸 機場。
是原路返回還是繼續前進?
考慮到行程和路途,抱著僥幸的心裡,我們沒有回頭。大家相互安慰,只要沿著前車開出來的路走,不變道,速度慢一點,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搞笑的事情發生了。
先介紹一下 挪威 的高速道路普遍比較窄,和國內打底2車道不同,當地一般是1至2道變換交叉的,具體看路段。
當我們的速度從120降到80的勻速運動後,剛剛好過了一段很長的1道高速,因為高度緊張,所以沒怎麼註意後面。直到老周提醒我才發現在我們車後已經長長的跟了一列後視鏡望不頭的車流了。
這個時候相信會有人問 北歐 人民都不按喇叭的嗎?
答案真的是如此。除非特別緊急的情況,否則當地人是不會隨意用喇叭BB提醒前車的。所以以至於後來全程我都特別留意街道,高速的喇叭聲,但是全程下來就只聽到一聲-自己失手下意識按的。
回想起這些天當地各 大城 市開車,十字路口沒一個探頭。道路兩旁停車井然有序。大街小巷都騎著二八大桿單車飛馳的身影,在這個凜冽的寒風中。
老外的傻憨是千百年的積澱,只是我們忽略了太多的規矩。
守規矩這一點,太值得國人學習,真話。 有的時候就是這樣,運氣好的時候,都是接二連三的好事連連。運氣背的時候,禍不單行。
谷歌地圖在導航過程中,如果它發現了更快的路線,會提醒你是否切換。
在開了4個多小時路後的你,如果看到導航提示有更近的路線肯定是毫不猶豫的點擊切換過去。
接下來就這個德行了。
我們開進了一天人跡罕至的省道。地面上因為沒有大量的車流經過,所以雪覆蓋了路面,形成了厚實的冰凍層,而且路面比較狹窄的原因,掃雪車也進不來。
原本以為就是一小段的路,沒想到足足開了30分鐘還是沒有到頭。因為怕打滑我們全程保持了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但是機關算盡還是棋差一步,我們開到一個估計有30度傾斜的半山坡的地方,沒想到坡度太陡,車子後輪打滑根本上不去,下車後嘗試人力去推,可惜油門一踩,車子就開始不住的往後退,積雪已經成冰,路面太滑了。 ↑斯塔萬格
接下來就把行李卸下來,減輕了重量繼續努力,可是不但沒有任何效果,車子反而往右邊打滑了一段距離,剛剛好我們是處在沒有護欄的一段路。因為怕滑出路面,所以只能停下來,找了一些泥巴把後輪稍微墊了下防止繼續向後滑動。
這個時候,天空還下著米粒大的小雪,我們開始快速頭腦風暴,閃過了很多念頭, 比如 這個時候要有把工兵鏟我們就開始鏟雪了,可惜我只有三把 中國 製造的勺子,琢磨了一下鏟雪的速度應該比不上下雪的速度。在討論完沒別的辦法後,最終決定,原路退回去,走回大路。
↑斯塔萬格
下坡退回去的路有將近100多米,我們只能緩緩的向後慢慢退。最後足足退了20多分鐘才下來。
右邊是沒護欄的山坡,在後面看著老周神技術的倒車,油然而生對100w公里老司機的敬重。
道路狹窄,我們又耗時太久了,後面陸續出現了好多車輛。這個時候我們都不住的緊張了起來,因為我們已經妨礙了交通了。
可是幾個路過的熱心 挪威 bro看到我們陷入麻煩,還駐車下來幫我們指揮交通,一個開著大 皮卡 的大叔還問我們是否需要他用繩子帶我們走一段。後來的幾輛車也不約而同的靠邊讓路給我們。這個要是換在國內估計就被後面車輛的喇叭聲給轟下來了吧。現在回憶起來真的十分感激那幾個好心人。
那個時候,記憶猶新,不禁想念只有夏天和春天,沒有冬天的大 福州 。
總結完,各位如果有計劃在 北歐 冬天自駕的南方蜂蜂,務必在提車的時候特別看下雪地胎的那一欄。 就這樣來回折騰了一下,我們在順利返回主路後天色已經黑了。看了下導航還有2個小時的路,面對未卜的前途,忽明忽暗的路燈,結冰的路面,不住打在擋風玻璃上的雪。這段時間,車內空氣都凝結了,大伙不約而同的沉寂下去。我能感受到,除了我,他們兩個人的精神也是高度緊張的。 ↑斯塔萬格 有的時候除了緯度,洋流也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之前看到洋流這種神秘力量都是來自於地理課本。這次是親身經歷了洋流帶來的溫暖。
靠近大西洋一側的 歐洲 沿岸深受 墨西哥 暖流的影響,所以即使在高緯度地區的沿 海城 市,溫度也能常年保持在0°以上左右。
斯塔萬格 也是受益城市之一。在我們即將抵達 斯塔萬格 的時候,室外溫度慢慢從從零下4度上升到了5度左右,而道路上的積雪也漸漸的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
當導航顯示抵達酒店的時候,我們三下車,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相擁而泣。這次算是共過生死了。此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多。
原計划下午抵達後游 斯塔萬格 老城區,但是猝不及防的意外讓我們行程打亂了。
我們簡單商議後,決定在 斯塔萬格 多住宿一個晚上,明天晚上再游覽老城區。畢竟原定明天還要去此行的重點-佈道石頭,不能因此耽擱或者改變。說實話,作為一個徒步愛好者,來這裡就是為了這塊石頭而來的。
當我看電影《碟中諜6》阿湯哥徒手爬懸崖的時候,就被這個世界第一懸崖深深吸引,有生之年一定要爬上去感受下電影跌宕起伏的情節,而明天就是有生之年。
進房間後緊繃的狀態突然卸下,瞬間秒睡。 🗻跟隨碟中諜阿湯哥的佈道石當天安排⬆⬆⬆⬆⬆⬆⬆⬆
如果說來到 挪威 旅游的有三類人,第一類是為了首都打卡的團隊旅游者,第二類是為了去北部看追極光的追光者,那麼第三類人一定是來徒步的探險家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了 挪威 “峽灣之國”的美譽。只有感受到 挪威 峽灣的壯麗,才能真正撫摸到 挪威 美麗的臉頰。
早在冰川時期,因為冰川的侵蝕作用, 挪威 靠海的部分,就像玻璃被摔碎了一樣,到處都是陡峭山谷,懸崖峭壁。大地破碎後,海水倒灌,就形成了今天由無數冰河遺跡構築的峽灣風光。
在諸多峽灣天險絕壁之中,有三個懸崖峭壁蔚為壯觀,當地人稱之為 挪威 三大神石(山妖之舌,佈道石,奇跡之石)。
其中最為壯麗的莫過於山妖之舌(往返徒步8小時),最神奇的就是奇跡之石(往返徒步6小時),最親民的就是佈道石(往返徒步4小時)。如果在 挪威 能踏上這三塊石頭, 挪威 之行也就圓滿了。
做佈道石攻略的時候,當我看到另外兩個石頭也瞬間被吸引了,簡直就是大自然給 挪威 峽灣的代表作。攝影和徒步愛好者驚鴻一瞥後魂牽夢繞的地方。但是, 挪威 可能還是希望我們能再去一次吧,有遺憾的旅途才是完美的。山妖之舌和奇跡石每年冬天是下雪封山的,只有在夏天的時候開放。全年對外開放的石頭只有佈道石。
佈道石在 斯塔萬格 的 東北 方位,路程的話是40公里左右,中間需要搭乘一次輪渡。開車加上等輪渡的時間,大概是1.5小時可以到。也是從 斯塔萬格 往北開始的行程都是與輪渡結緣了。
當地政府認為輪渡的推廣和使用可以減少大量橋梁建造的經費,所以一些峽灣的交界處雖然距離很短,但是 挪威 人堅持用輪渡來完成兩點的交通。這樣雖然經費是節約了,而還能通過收取輪渡的擺渡費賺一筆。但是對於自駕的人來說確實是不方便的,經常一等就是15-30分鐘不等。
車子上船後,工作人員會過來收費,可以付現金也可以刷卡。可以把車挺穩熄火後上去輪渡的餐廳喝杯咖啡休息一下。一部車3個人,總共擺渡費154克朗,摺合人民幣大概是人民幣150元左右單程。
佈道石景區不用收費,抵達山腳後,山下有一個停車場,要收費停車費,一天是250克朗,萬惡的資本主義。停完車,看著路標就能直接開始徒步。
值得一提的是,停車場裡面有一個景區的服務台,可以裡面租一下抓地的釘鞋套,這個在冬天登山的時候還是有必要的,因為上面有很多段路面是結冰的,為了防滑穿一下釘鞋套還是比較安全的。我們因為沒用這個釘鞋,三個人在下山的過程中都先後滑倒了。
↑呂瑟峽灣 不用糾結是否會迷路,上下山的路只有一條,而且一路上的路標非常多,所以正常是不會迷路的。這個景點每年吸引的30萬左右的游客前來,即使是冬季,佈道石仍舊有人慕名而來,我們上山過程中陸陸續就 碰到了4個團體。
在上山路上大部分都是這樣怪石嶙峋的登山臺階,冬天的時候部分淌水的石階會被薄薄一層的細雪或者浮冰所覆蓋,所以走路的時候需要格外留意落腳點。上山沒有纜車,也沒有商店,洗手間,所以需要自備好水,乾糧,和雨具。山上有一個緊急避難的小屋,小屋是憑密碼進入的,如果在山上遇到緊急的情況,打電話給警察,警察會告訴你入小屋的密碼。 ↑呂瑟峽灣 整體的徒步路線算是半人工的狀態,很多道路都是人為的修繕過,不是全部都按照最原始的蠻荒狀態來的,所以總體來並不難走。因此登山杖個人覺得其實沒有必要,對年輕人來說就是正常的徒步對待就好了。 ↑呂瑟峽灣
最前段部分,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路途都是這樣半人工修繕的路途,所以總體難度並不高。和正常逛公園爬樓梯一樣。我們 三都 是練家子,老周和我經常擼鐵,嵐子喜歡跑馬拉松,所以往返4小時的路程在我們輕盈的步伐下硬是游走了3個多小時就完成了,還是在部分路面結冰的情況。 ↑呂瑟峽灣 每隔一段都有類似這樣的標識提示你方向和到達山頂的距離。
但是歐若拉女神從來沒有把這個孩子忘記。1969年12月23日這一天 挪威 中了天大的彩票,因為他們在 北海 發現了石油。石油被譽為液體黃金, 挪威 也因此從一個貧困的農村大媽搖身一變,成為世界上主要石油輸出國。國家富強後,一系列豐厚的福利待遇相繼出台,18世紀的下半葉,曾經在世界各地漂泊的海外藝術家,有識青年紛紛回來報效祖國。所以屬於 挪威 的文藝復興,應該建國後起了萌芽,發現石油後才真正興起。
↑奧斯陸 人往往是缺什麼就越想炫什麼,很多國家在成為暴發戶後都是會一反常態的 大興 土木搞土地建設,力爭世界第一的建築博人眼球。 比如 同一時期發現石油的 阿聯酋 迪拜 ,迅速做了轉換,把 迪拜 打造出 中東 的土豪國。
↑奧斯陸 但 挪威 並沒這麼做,一點暴發戶的心態都沒有,好像他們在精神的層面本身就是億萬富翁,從天而降的這筆橫財對他們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得益於先祖做海盜時候保留下來的有福同享,利益均沾的海盜精神, 挪威 政府把石油賺來的錢全部用來搞社會福利,還是一如既往的不鋪張,不搞門面建設,一如既往的簡約,一如既往的 北歐 style,而這個就是令人佩服的地方。 ↑奧斯陸
↑奧斯陸
↑奧斯陸
↑奧斯陸大教堂 🚼夜訪維格蘭
說完了 挪威 曲折的歷史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在歷史上他們有名藝術家屈指可數了。所以 挪威 貢獻給世界知名的藝術家並不多,最有名氣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畫家愛德華·蒙克的,他的作品《吶喊》相信大家在書本裡面都有看過,對他感興趣的可以直接去 奧斯陸 的蒙克博物館看看他的作品。另外一個人就是寫《玩偶之家》的戲劇大師亨利克·易卜生, 奧斯陸 國家劇院門口是立著他的雕像,雖然藝術家的藝術和藝術家的人品不能一概而論,但是易卜生的人品我確實十分的討厭。
而維格拉不是國際知名的雕塑家,他是 挪威 本土的一個藝術家。他花了20年的功夫完成了維格蘭雕塑公園的作品,這個公園也因此用他的名字命名。
當地時間晚上5點多,就天色已經黑了,雪花沒完沒了的在飄落,加上陣陣海風的侵襲,體感的溫度大在零下5度左右。我沒帶手套,所以雙手扛相機拍照的時候,不一會就被凍的生疼。來這裡的原因是今天三大美術館一個沒去成,但是維格拉公園是全天免費開放的,即使半夜過來也能進去。公園特別的大,但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路燈,我們摸著黑在公園裡面走了好一段才找到位置。 ↑維格蘭雕塑公園 黑燈瞎火的好處就是一個人影都沒有,拍照是很好的,不用做後期去p人。
這個公園裡面大大小小的雕像很多,如果按照順序歸類,主要分為四類:生命之橋、生命之泉、生命之柱和生命之環貫穿,也是作者想講述關於人的一生中,從孩時、青春、中年以及到老年的千姿百態。
由於天氣真的很冷,我們從 哥德堡 過來的時候壓根沒加衣服,所以凍得瑟瑟發抖,加上黑燈瞎火的真的是伸手不見五指,欣賞這些雕塑的時候,我們是開了手機的閃關燈來看的,大晚上的和做賊似的。 ↑維格蘭雕塑公園 當然看歸看,照片還是要拍的,所以我們只能打卡式的直奔最精華的部分,象徵中年的第三階段,生命之柱。這是公園裡人物最多也最具有震撼力的一組雕塑,是公園的制高點,由三位工匠歷經14年完成。
作者的本意是想表達人們在努力前往天堂時候的悲歡離合,但是我看的這個時候想到的是人到了事業的上升期,不管是職場還是商業戰場,很多時候往上爬都是踩在了別人頭上。最終能被人所看到的都是最終登頂的,但是是否 成功 登頂又如何,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瞬息即逝的現實,最終還是得一起進入歷史塵埃。 🌸昨夜的雪鋪滿了清晨
清晨起床,大概8點左右,天矇矇亮,推開公寓的露臺,一把小驚艷,目之所及處皆是薄薄一層的棉花團似的細雪。顧不得零下5°外加凌冽海風,趕緊咔咔的先記錄下來。
用手末了一把小圓桌上的小棉花,然後用手指戳了一下兩把椅子上附如細塵的綿雪。感嘆大自然的藝術,似乎是提前已經用稱計算好了一樣,把每個地方的雪撒的都如此均勻,給你的就是薄薄的一塊,不多不少,不深不淺。 ↑奧斯陸 慶幸自己昨天把車子停進了地庫,不然這樣銀裝素裹的包裝還真的捨不得拆開。 ↑奧斯陸 喜歡這樣即將破曉,帶些許冷色調的淡藍天空,伴隨著被白色粉飾過的潔白屋頂和地面,加上錯落有致的金黃色燈光作為點綴的冷暖交織畫面。 ↑奧斯陸 ↑奧斯陸 ↑奧斯陸 ↑奧斯陸 興奮過後,突然覺得瑟瑟發抖。極北的冬天真的是發自肺腑的冷。這種冷和 北海道 溫和的冷完全不同。我記得上次去 北海道 的時候,一件保暖內衣加一件外套就搞定了,秋褲什麼的不存在的。當時為了顯個,衣著特講究的,穿的還是七分褲,照樣雪地里撒歡兒。
而現在,我套兩件保暖內衣加一件加絨的長袖,一件加絨的秋褲,最後蓋上一件厚實的衝鋒衣,這樣體溫才回歸到正軌。而兩雙襪子一件完全抵禦不住大地傳來的冰冷,只能殺幾隻暖寶寶來祭天了。值得一提的是,南極人的這款暖足貼,說是發熱6小時,實際上是根據室外溫度來決定的,在 奧斯陸 ,它的熱只能持續2小時左右,所以我接下來一段時間很搞笑的就是每過一段時間就要脫鞋子換貼貼。 ↑奧斯陸 ↑奧斯陸 收拾完行李,準備出發 斯塔萬格 ,迎接 奧斯陸 昨天留下的第一場大雪。雪不厚,剛剛好把腳掌埋沒,喜歡感受踩在新鮮的雪地上感受嘎吱嘎吱的特有的踩雪的聲音。 ↑奧斯陸 ↑奧斯陸 這個大叔拿著一個巨大的刷子嫻熟的在車上來回幾下,雪殼就被他撥開了。我突然意識我們並沒有配備這樣掃雪的刷子。我們帶的只有牙刷,看來接下來過夜的時候只能把車子停到地庫裡面了。 ↑奧斯陸 我們大概是9點左右上路的,當時輔路上的雪已經被過往的車輛壓平了許多,所以當我們上路的時候,就是在積雪比較厚重的幾塊地方感覺到車子滑了下,因為就發生那一下,沒有別額外的感覺,認為是雪地行車的正常現象所以我們 三都 沒在意,興奮的繼續上路了。就是因為這一下疏忽,後面險些陷入窘境。就這樣我們踏上了前往 斯塔萬格 的路上。 ↑奧斯陸 Ⅳ挪威-斯塔萬格丨中世紀古城當天安排⬆⬆⬆⬆⬆⬆⬆⬆
從 挪威 前往 斯塔萬格 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直接從中部橫插過去,另一條是沿著大西洋沿岸的濱海公路過去。
奧斯陸 市區的道路的積雪已經被車流衝來,留下渾濁的泥水和冰渣,這樣和旁邊的白雪格格不入,讓這個年輕的城市又蒼老了幾分。 ☠那些在挪威的囧途,序幕,進退兩難在 北歐 開車,紅綠燈少,除非必要的情況,否則當地交叉路口的設計都是用環島來代替的。進去環島的時候需要停下來讓左邊的車流先走,直到左邊車子都行駛完了才能小心駛入。 因為是第一場雪吧。當我們離開 奧斯陸 前往 斯塔萬格 的時候,當地的掃雪車還沒來得及作業。一路上看到好幾輛車站衝出了高速,陷入了旁邊的雪地里。但這裡熱心的人很多,總有幾輛路過的車子停下來,搭上繩子施以援手。
高速屬於車流較為密集的道路。所以只要老老實實沿著前車走過的路開,和在夏天行駛的感覺是一樣的。
我幾次變道,後輪接連打滑的情況,剛剛開始我們覺得是正常的現象,還在相互打趣,因為沒有雪地行車的經驗。直到有一次向右變道,車速過快,後輪打滑,險些漂移出右邊的路障後,大家嚇出了一身冷汗,然後馬上開始百度後才知道可能是輪胎的問題。
這個時候,老周拿出來租車的單子看了才發現我們用的輪胎是夏天使用的輪胎,並沒更換雪地專屬的雪地胎。
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出了3小時的車程。和客服溝通後,租車公司的意思是只能去他們就近的門店更換輪胎。但是最近的門店在 奧斯陸 機場。
是原路返回還是繼續前進?
考慮到行程和路途,抱著僥幸的心裡,我們沒有回頭。大家相互安慰,只要沿著前車開出來的路走,不變道,速度慢一點,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接下來搞笑的事情發生了。
先介紹一下 挪威 的高速道路普遍比較窄,和國內打底2車道不同,當地一般是1至2道變換交叉的,具體看路段。
當我們的速度從120降到80的勻速運動後,剛剛好過了一段很長的1道高速,因為高度緊張,所以沒怎麼註意後面。直到老周提醒我才發現在我們車後已經長長的跟了一列後視鏡望不頭的車流了。
這個時候相信會有人問 北歐 人民都不按喇叭的嗎?
答案真的是如此。除非特別緊急的情況,否則當地人是不會隨意用喇叭BB提醒前車的。所以以至於後來全程我都特別留意街道,高速的喇叭聲,但是全程下來就只聽到一聲-自己失手下意識按的。
回想起這些天當地各 大城 市開車,十字路口沒一個探頭。道路兩旁停車井然有序。大街小巷都騎著二八大桿單車飛馳的身影,在這個凜冽的寒風中。
老外的傻憨是千百年的積澱,只是我們忽略了太多的規矩。
守規矩這一點,太值得國人學習,真話。 有的時候就是這樣,運氣好的時候,都是接二連三的好事連連。運氣背的時候,禍不單行。
谷歌地圖在導航過程中,如果它發現了更快的路線,會提醒你是否切換。
在開了4個多小時路後的你,如果看到導航提示有更近的路線肯定是毫不猶豫的點擊切換過去。
接下來就這個德行了。
我們開進了一天人跡罕至的省道。地面上因為沒有大量的車流經過,所以雪覆蓋了路面,形成了厚實的冰凍層,而且路面比較狹窄的原因,掃雪車也進不來。
原本以為就是一小段的路,沒想到足足開了30分鐘還是沒有到頭。因為怕打滑我們全程保持了50公里每小時的速度。但是機關算盡還是棋差一步,我們開到一個估計有30度傾斜的半山坡的地方,沒想到坡度太陡,車子後輪打滑根本上不去,下車後嘗試人力去推,可惜油門一踩,車子就開始不住的往後退,積雪已經成冰,路面太滑了。 ↑斯塔萬格
接下來就把行李卸下來,減輕了重量繼續努力,可是不但沒有任何效果,車子反而往右邊打滑了一段距離,剛剛好我們是處在沒有護欄的一段路。因為怕滑出路面,所以只能停下來,找了一些泥巴把後輪稍微墊了下防止繼續向後滑動。
這個時候,天空還下著米粒大的小雪,我們開始快速頭腦風暴,閃過了很多念頭, 比如 這個時候要有把工兵鏟我們就開始鏟雪了,可惜我只有三把 中國 製造的勺子,琢磨了一下鏟雪的速度應該比不上下雪的速度。在討論完沒別的辦法後,最終決定,原路退回去,走回大路。
↑斯塔萬格
下坡退回去的路有將近100多米,我們只能緩緩的向後慢慢退。最後足足退了20多分鐘才下來。
右邊是沒護欄的山坡,在後面看著老周神技術的倒車,油然而生對100w公里老司機的敬重。
道路狹窄,我們又耗時太久了,後面陸續出現了好多車輛。這個時候我們都不住的緊張了起來,因為我們已經妨礙了交通了。
可是幾個路過的熱心 挪威 bro看到我們陷入麻煩,還駐車下來幫我們指揮交通,一個開著大 皮卡 的大叔還問我們是否需要他用繩子帶我們走一段。後來的幾輛車也不約而同的靠邊讓路給我們。這個要是換在國內估計就被後面車輛的喇叭聲給轟下來了吧。現在回憶起來真的十分感激那幾個好心人。
那個時候,記憶猶新,不禁想念只有夏天和春天,沒有冬天的大 福州 。
總結完,各位如果有計劃在 北歐 冬天自駕的南方蜂蜂,務必在提車的時候特別看下雪地胎的那一欄。 就這樣來回折騰了一下,我們在順利返回主路後天色已經黑了。看了下導航還有2個小時的路,面對未卜的前途,忽明忽暗的路燈,結冰的路面,不住打在擋風玻璃上的雪。這段時間,車內空氣都凝結了,大伙不約而同的沉寂下去。我能感受到,除了我,他們兩個人的精神也是高度緊張的。 ↑斯塔萬格 有的時候除了緯度,洋流也是一個很神奇的存在。之前看到洋流這種神秘力量都是來自於地理課本。這次是親身經歷了洋流帶來的溫暖。
靠近大西洋一側的 歐洲 沿岸深受 墨西哥 暖流的影響,所以即使在高緯度地區的沿 海城 市,溫度也能常年保持在0°以上左右。
斯塔萬格 也是受益城市之一。在我們即將抵達 斯塔萬格 的時候,室外溫度慢慢從從零下4度上升到了5度左右,而道路上的積雪也漸漸的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
當導航顯示抵達酒店的時候,我們三下車,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相擁而泣。這次算是共過生死了。此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多。
原計划下午抵達後游 斯塔萬格 老城區,但是猝不及防的意外讓我們行程打亂了。
我們簡單商議後,決定在 斯塔萬格 多住宿一個晚上,明天晚上再游覽老城區。畢竟原定明天還要去此行的重點-佈道石頭,不能因此耽擱或者改變。說實話,作為一個徒步愛好者,來這裡就是為了這塊石頭而來的。
當我看電影《碟中諜6》阿湯哥徒手爬懸崖的時候,就被這個世界第一懸崖深深吸引,有生之年一定要爬上去感受下電影跌宕起伏的情節,而明天就是有生之年。
進房間後緊繃的狀態突然卸下,瞬間秒睡。 🗻跟隨碟中諜阿湯哥的佈道石當天安排⬆⬆⬆⬆⬆⬆⬆⬆
如果說來到 挪威 旅游的有三類人,第一類是為了首都打卡的團隊旅游者,第二類是為了去北部看追極光的追光者,那麼第三類人一定是來徒步的探險家了。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賦予了 挪威 “峽灣之國”的美譽。只有感受到 挪威 峽灣的壯麗,才能真正撫摸到 挪威 美麗的臉頰。
早在冰川時期,因為冰川的侵蝕作用, 挪威 靠海的部分,就像玻璃被摔碎了一樣,到處都是陡峭山谷,懸崖峭壁。大地破碎後,海水倒灌,就形成了今天由無數冰河遺跡構築的峽灣風光。
在諸多峽灣天險絕壁之中,有三個懸崖峭壁蔚為壯觀,當地人稱之為 挪威 三大神石(山妖之舌,佈道石,奇跡之石)。
其中最為壯麗的莫過於山妖之舌(往返徒步8小時),最神奇的就是奇跡之石(往返徒步6小時),最親民的就是佈道石(往返徒步4小時)。如果在 挪威 能踏上這三塊石頭, 挪威 之行也就圓滿了。
做佈道石攻略的時候,當我看到另外兩個石頭也瞬間被吸引了,簡直就是大自然給 挪威 峽灣的代表作。攝影和徒步愛好者驚鴻一瞥後魂牽夢繞的地方。但是, 挪威 可能還是希望我們能再去一次吧,有遺憾的旅途才是完美的。山妖之舌和奇跡石每年冬天是下雪封山的,只有在夏天的時候開放。全年對外開放的石頭只有佈道石。
佈道石在 斯塔萬格 的 東北 方位,路程的話是40公里左右,中間需要搭乘一次輪渡。開車加上等輪渡的時間,大概是1.5小時可以到。也是從 斯塔萬格 往北開始的行程都是與輪渡結緣了。
當地政府認為輪渡的推廣和使用可以減少大量橋梁建造的經費,所以一些峽灣的交界處雖然距離很短,但是 挪威 人堅持用輪渡來完成兩點的交通。這樣雖然經費是節約了,而還能通過收取輪渡的擺渡費賺一筆。但是對於自駕的人來說確實是不方便的,經常一等就是15-30分鐘不等。
車子上船後,工作人員會過來收費,可以付現金也可以刷卡。可以把車挺穩熄火後上去輪渡的餐廳喝杯咖啡休息一下。一部車3個人,總共擺渡費154克朗,摺合人民幣大概是人民幣150元左右單程。
佈道石景區不用收費,抵達山腳後,山下有一個停車場,要收費停車費,一天是250克朗,萬惡的資本主義。停完車,看著路標就能直接開始徒步。
值得一提的是,停車場裡面有一個景區的服務台,可以裡面租一下抓地的釘鞋套,這個在冬天登山的時候還是有必要的,因為上面有很多段路面是結冰的,為了防滑穿一下釘鞋套還是比較安全的。我們因為沒用這個釘鞋,三個人在下山的過程中都先後滑倒了。
↑呂瑟峽灣 不用糾結是否會迷路,上下山的路只有一條,而且一路上的路標非常多,所以正常是不會迷路的。這個景點每年吸引的30萬左右的游客前來,即使是冬季,佈道石仍舊有人慕名而來,我們上山過程中陸陸續就 碰到了4個團體。
在上山路上大部分都是這樣怪石嶙峋的登山臺階,冬天的時候部分淌水的石階會被薄薄一層的細雪或者浮冰所覆蓋,所以走路的時候需要格外留意落腳點。上山沒有纜車,也沒有商店,洗手間,所以需要自備好水,乾糧,和雨具。山上有一個緊急避難的小屋,小屋是憑密碼進入的,如果在山上遇到緊急的情況,打電話給警察,警察會告訴你入小屋的密碼。 ↑呂瑟峽灣 整體的徒步路線算是半人工的狀態,很多道路都是人為的修繕過,不是全部都按照最原始的蠻荒狀態來的,所以總體來並不難走。因此登山杖個人覺得其實沒有必要,對年輕人來說就是正常的徒步對待就好了。 ↑呂瑟峽灣
最前段部分,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路途都是這樣半人工修繕的路途,所以總體難度並不高。和正常逛公園爬樓梯一樣。我們 三都 是練家子,老周和我經常擼鐵,嵐子喜歡跑馬拉松,所以往返4小時的路程在我們輕盈的步伐下硬是游走了3個多小時就完成了,還是在部分路面結冰的情況。 ↑呂瑟峽灣 每隔一段都有類似這樣的標識提示你方向和到達山頂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