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寮國)泰國(暹羅)柬埔寨(真臘)一個人的東南亞自行車騎行日記






D14 順能縣---考艾國家森林公園118KM2月10日 D14 順能縣(素銀縣) 考艾國家森林公園 118 #76578585
(今天所有照片丟失)我對國家公園是有情懷的,說來慚愧,在我去過世界上的許多地方,國家公園是機會每個國家和民族所必有,尤其是 美國 的國家公園系統,我在很多地方都不喜歡也不看好 美國 ,但是這方面的確很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我游歷了 美國 各州大大小小許多國家公園,不說 美國 這個發達國家了, 泰國 經濟水 平和 發展程度總不能說比我們好吧,而人家有正兒八經的國家公園。 中國 這麼大的國家,至今仍然沒有真正的“國家公園”,我們總是把什麼自然保護區叫國家公園, 比如 三江 源國家公園,太奇怪了,國家公園不是把一個地方封閉保護叫國家公園,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公園必須將人與自然結合起來,必須要提供人與自然互動的機會,既能保護生態,同時又能提供公民基本的休閑娛樂功能,也要承擔自然教育的職能。
中國 至今沒有任何自然保護區有設置類似徒步的小徑,露營營地,自行車小徑等,要麼就是那種無聊的自然風景區,要麼就是自然保護區,雖然自然風景區那些修好的樓梯和過度商業化的設施滿足了大部分國內游客需要,但只有游客的需要,而 中國 這麼多驢友應該去哪裡?於是他們只能偷攀,“非法進入”,自己開闢路線,這種路線往往危險性很高,隨意性大,對驢友的行動缺乏有效管理,一旦出事很難第一時間得到有效救援,於是乎,當發生什麼事情之後,有關部門和社會輿論非常憤怒,便要譴責罰款這些“不守規矩、破壞法律”的驢友,然後將這整個區域一閉了之。。。可這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大禹治水的故事很早就告訴我們,堵住 黃河 長江水是很難的,必須要疏導,戶外運動在全世界的範圍是存在的,在 中國 就更應該存在,如果說我們的人文素養和發展水平不如歐 美國 家,那 泰國 呢?關於對國家公園的思考,我寫在這篇文章《淺談建設 中國 特色的國家公園---基於 美國 國家公園體系的設想》 https://user.qzone.qq.com/395053002/infocenter 。

在這裡我請了一位小哥幫忙拍照,後來抵達游客中心後碰到了他,他主動給我介紹我擔心的營地問題,後來我們遍認識了,他們截止我寫這篇游記的時候還在繼續騎行。原來他也是 德國 人,居然也叫尼克,居然也在 中國 ,不過是在北外讀研究生,顯然他的中文沒有之前在 上海 工作的尼克那麼好,但是他很健談而且性格很好,也是一個有思想的人,但這一切真的是太有緣了,我們一同沿著景區的一條專門的自行車小道來到一處專門的營地。這條自行車道非常美麗,很快就抵達了2號營地,我自然也放棄去前面1號營地的念頭。在他的幫助下我租好了和搭好了帳篷,一起聊天並且認識了他的朋友,我們三一起去尋了晚飯---沒有飯店,於是我們都泡了泡麵,我非常驚訝他們居然不會吃泡麵,(キ`゚Д゚´)!!驚獃了,看來 德國 確實不流行泡麵,我們回到營地找到一處有燈的平臺,這時候我也沒有什麼存糧了,一個甜甜圈麵包還有一個榨菜,大家一起吃泡麵就是我們的豪華晚餐了,我們邊吃邊聊,吃完後回到營地我又和尼克聊了很久,聊到深夜,我們才各自洗漱,回帳篷睡覺,這真是美妙的經歷。
D15 考艾國家森林公園---那空那育 58.98KM2月11日 D15 考艾國家森林公園 那空那育 58.98 #76578574
在租來的帳篷里休息的也挺不錯,只是早上的時候感覺非常的冷,在 東南亞 有這種感受真是難以置信,當然,還有小小的麻煩是可能會有一些野鹿來騷擾你,昨晚的和尼克聊天的時候幾頭鹿就直接鑽到我的帳篷里翻東西了,還趕不走,就瞪著我半天,這裡的動物都是老爺自居的,一大早又碰到一隻猴子,我手裡領了一袋食物,它居然齜牙咧嘴要來奪我的食物,這隻大師兄還四處搗亂,故意把餐廳的凳子打翻,又跑到別的帳篷去翻東西。我的帳篷是扎在一個小湖邊的,夜晚我總是聽到某種動物呼吸的聲音,早上起來果然有所收穫,這是某種大型的蜥蜴,我在岸邊發現了它,它在湖中游動的時候可以偽造為是 尼斯 湖的水怪了,只是這水怪的身軀實在太小,突然它在水面上不見身影了,我和你尼克的朋友焦急尋找半天,突然有冒出來,原來是潛到水底去捕魚了!只見這會它已叼著一條肥魚上岸,耀武揚威的吃了起來,準確的說是吞了下去。然後,又接著鑽到 水裡 去捕魚了。
我去中餐的小店拿回我的自行車和相機把錢給了他,回去換衣服洗漱了一下繼續前進,有60KM的路抵達那空那育,而前半段是30KM的下坡為主的起伏路,剛出去的一段路還是比較空曠的,有湖泊 和田 野的道路,非常美麗,而後面路的兩旁已都是密林,這裡的樹很高,你很期待是否會有一些象群的出現。這裡的上下坡起伏比昨天更誇張,騎到一個坡頂看下一個坡頂的時候非常震撼,誇張的幅度如同過山車的道路一般,而在這種路段我的速度似乎起不來,雖然下坡可以獲得很高的速度,但是上坡同樣也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最糟糕的是,我的體力在緊張的徒步中消耗太大,路過一個瀑布我也無力參觀,最後一段路下坡為主,也好在是下坡不然真的沒有力氣,抵達了公園的南門,這個南門寒酸了許多,我往右拐,這是一條鄉間小道,一直到我抵達那空那育為止,路面平緩,景色宜人,至少我的體力也能支持的住,在一個奶茶店稍微休息一下繼續前進,這裡主要是田園風光, 恰好又夕 陽西 下,我記得在一條白色開花的樹前拍了幾張照片,到了一個路標到水庫的路我右拐,這裡的田園景色國家豁達了,而且還出現了騎行綠道的地面,果然我看到了不少騎行者,還有一位主動與我打招呼用泰語,很顯然,我被當成 泰國 人了,不過他很快就發現我是老外,於是就用英語問我要去哪裡,我說去那空那育,他告訴我怎麼怎麼走,可惜相遇太短暫,我便與他道謝,告別。最後一段路,還是比較輕鬆的,天色漸漸黑,我已經熟悉了,或者適應了 泰國 的鄉村,偶爾有些美麗的寺廟建築沒有特意來拍了,抵達那空那育,喝了杯菠蘿果汁以及最安全的食物炒飯,我找到了一家以為很貴的旅館,沒想到最便宜的只要250泰銖,然而便宜的代價是居然沒有空調,最糟糕的是,這裡不知道為什麼突然非常的悶熱,打開窗戶太吵,關掉太悶,一個小小的電風扇搞得我還是有些中暑。
D16 那空那育--大城府 95.48KM2月12日 D16 那空那育 大城 府 95.48 #76578581
大城 府國家博物館(Chao Sam Phraya National Museum)
Wat Phra Ram 遺跡
Wihan Phra Mongkhon Bophit寺
Historic City of Ayutthaya 大城 府遺址
Ayutthaya Technical College
Wat Worachettharam遺址
Wat Lokayasutharam 卧佛遺址
瑪哈泰寺(樹抱佛頭)
夜市
大城 是 泰國 的舊都,前文已說,每一個地方都有一 個舊 的都城, 泰國 自然也不例外了,只不過 泰國 的舊都名氣沒有這麼大了,我下午2、3點的時候就已經抵達了,這樣留了半天的讓我快速的瀏覽 大城 。
大城 最初吸引我的是地圖上它被水四面環繞,我想象著那是一個 威尼斯 一樣的水上城市,後來我發現我想多了,這不過是一條護城河,包括裡面的皇宮的二重護城河,不過護城河可以讓你非常容易的判斷出曾經的城池格局,我的第一站旅館非常糟糕,主人很不熱情,看到我就故意帶上口罩,態度惡劣,難怪沒有人住這裡,後來連空調都不給我開晚上我只能憤怒的換了一個地方住。我暫且只把行李先放那裡,第一站是當地的歷史博物館,坐落在一個帶湖的院落里,建築風格也是有些法式的,博物館兩層樓,比我在 披邁 看的要小一些,主要是兩個唯一有空調的展廳,裡面擺放著從 大城 出土的金器,走馬觀花,感嘆一下華麗二樓的走廊擺放著一些古錢幣,而一樓還是一些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