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歡遠方,歡迎來到彩虹的國度

在酒莊的這個晚上,我們吃了許多的佳餚,也品了不少的美酒。

它有豐富的果香,也會很調皮地跳躍出木桶的影子,
仿佛是在提醒品嘗者,它的高貴的源自於 法國 的出身,
卻又明知道不該調皮,還是忍不住暴露出來圓潤與青春。

頭一天晚上的徹夜暢談,醒來時幾乎已經有點不記得聊過些什麼了。
朋友間的催化劑,有時候在於酒,又不僅僅是酒呢!

這一天我們需要騎著自行車穿 越南 非最著名的葡萄酒小鎮StellenBosch。
想要拜訪的知名葡萄酒產區,一般都會遠離城市中心。這個不奇怪,葡萄酒種植本身就是農產品的生產過程。特別是適合種植葡萄的產區,大多在山丘或林地,並不適宜步行參觀,依靠汽車代步也會使得游覽樂趣大打折扣。那麼,不如利用我們 中國 人最熟悉的自行車,深入葡萄酒產區,既健康又有趣。


沿線風光旖旎,其中大部分路段都是田間小路,仿佛就是一段從 歐洲 小鎮騎行到 歐洲 村落的路程。

但是,就是如此重要的一個產區,卻小而精緻。
時光與歷史留下的痕跡在此層層堆積,雖然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年,
卻漸漸地變得像詩歌一樣的精煉而意味深長。

葡萄田裡, 荷蘭 人、 法國 人、 英國 人都曾經留下過他們的故事。
無論歷史是與非,至少,我們今天還能夠品著酒調侃這裡珍貴的葡萄酒文化。
那樣,便是給後人留下的財富了!

這可是一家有著數百年悠久歷史的經典酒莊,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瓶品諾塔吉(Pinotage)葡萄酒的發源地。這也算是整個 南非 葡萄酒酒圈的鼻祖了吧!

為什麼?因為一個 法國 木桶價值上千歐元,有多少桶就意味著這個酒莊是多有錢!


這裡面,除了有 南非 自己獨有的PinoTage之外,也有不少國際品種的養成, 比如 赤霞珠、黑皮諾、 設拉子 ……
南非 西開普 省這一片沃土,有著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與氣候條件。
北面是乾燥的沙漠地帶,南面有與之隔海相望的 南極洲 ,東面有連綿不絕的山脈,
溫暖的 印度 洋洋流與寒冷的大西洋洋流在此交匯,從而讓此地的葡萄有著與眾不同的生長環境。



到底是保留PinoTage特有的風味,還是要跟其他品種混釀,讓其更接近於國際品種的口感?
這也許會是一件值得討論很久的話題,
不過,拋開這麼嚴肅的話題,作為一個游客,作為葡萄酒的愛好者,
不需要考慮這麼多複雜的問題啊,開心地喝酒就好啦!
簡簡單單地漫步在優美的田園風光中,品嘗一杯香氣四溢的葡萄酒,
這樣的“慢旅行”你喜歡嗎? 開普敦,上帝餐桌下的盛宴桌山
對於桌山,我仿佛是熟悉的。
因為要來 南非 ,我查閱過不少的資料,每一篇幾乎都是以“上帝的餐桌”作為開篇。
這座“山頂如刀削般異常平坦”的無峰之山之於 南非 ,幾乎就好像是自由女神之於 美國 , 巴黎 鐵塔之於 法國 , 悉尼 歌劇院之於澳洲,是這個國家的一個象徵了。



無不彰顯這家酒店在 開普敦 無法被撼動的領導位置。

當它真實地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就好像走進了地圖,走進了腦海中的黑白電影,
先是 葡萄牙 人,然後是 荷蘭 人,最後是 英國 人,乘著橫穿大西洋的輪渡,
來到這裡,望見平坦如刀削一般的山,被白雲籠罩,
就好像一個餐桌上鋪著的優雅的桌布。
船員們驚呼“Table of God”,然後從那一刻起,
桌山便成為了桌山,這是 開普敦 的起源,也是整個 南非 的發現故事。

桌山上依舊是雲霧籠罩,只是在斜陽的照射下變幻著五彩的顏色,
清晰與飄忽間,上演著最斑斕的色彩大戲。
坐在陽臺上看天看海,似乎已經成為了我最愛的旅行日常。
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打卡、景點,也沒有必要追趕行程,
旅行,不過是對平行世界生活的一種體驗。
在 南非 的這個晚上,我坐在陽臺上,對著繁忙的桌灣,心思放空……
復古的酒吧,深藍色的座椅,你可以蜷在其中,足以讓旅途中的疲憊在酒精的作用下揮散。



那是一首熟悉的曲子,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讓人感到一點點的溫暖。

豐富的果香與輕盈的酒體,可以溫柔地撫慰味蕾與脾胃,
再搭配烤得恰到好處的牛排,便是旅途中最治愈的一頓了!


可是,桌山要怎麼玩?
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登山,站在雲霧繚繞的山頂,俯瞰 開普敦 偶爾展現的容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