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南部環游—饕餮盛宴後的自駕自虐游
所有繪畫作品中,最為傑出、最受人矚目的自然是達· 芬奇 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傑作《蒙娜麗莎》。《蒙娜麗莎》被置放在盧浮宮二樓中間的一個大廳中(30年前可不是在大廳展示),外面用玻璃罩著,顯然是特別的保護。玻璃罩周圍射出的柔和的燈光,足以使觀眾看清畫面的各個細節。《蒙娜麗莎》又稱《永恆的微笑》,被認為是 西歐 畫史上首幅側重心理描寫的作品。它代表達 芬奇 的最高藝術成就, 成功 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 和美 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於畫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彆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係,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更奇妙的在於,在這幅名畫之前,不論你從哪個角度看,她那溫和的目光總是微笑地註視著你,生動異常,仿佛她就在你身邊。告別蒙娜麗莎後去 巴黎 聖母院。 巴黎 聖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位於塞納河所圍繞的西堤島(Cite)上,屬於市中心的“中心”。聖母院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哥特式建築形式,是 法蘭西島 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始建於1163年,是 巴黎 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 定興 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是天主教 巴黎 總教區的主教座堂。我相信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第一次知道 巴黎 聖母院一定是通過 法國 著名作家 維克 多·雨果(Victor Hugo)的《 巴黎 聖母院》,書中對聖母院作過最充滿詩意的描繪。所以 巴黎 聖母院也一定是到 巴黎 必選旅游地之一。 明明知道被燒毀也要來看看! 被燒毀的塔尖不知道何時能修複? 去年12月來 巴黎 聖母院時候正在維修,沒想到成了絕想。2019年4月15日傍晚, 法國 巴黎 聖母院主體建築發生嚴重火災。當晚, 法國 總統馬克龍宣佈將重建 巴黎 聖母院。5月10日, 法國 國民議會就重建 巴黎 聖母院通過一份議案,加速重建工程中的諸多程序,以確保5年內完成重建。 近看木質結構還是很多的啊! 現在 巴黎 聖母院已經被圍起來,不能近處參觀了。 去蓬皮杜藝術中心跨過塞納河路口就是警察局。 蓬皮杜國家藝術和文化中心(Le 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Pompidou,)是坐落於 法國 首都 巴黎 拉丁區北側、塞納河右岸的博堡大街的現代藝術博物館,當地人常也簡稱為"博堡"。因這座現代化的建築外觀極像一座工廠,故又有"煉油廠"和"文化工廠"之稱。 整座建築占地750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10萬平方米,南北長168米,寬60米,高42米,分為6層。大廈的支架由兩排間距為48米的鋼管柱構成,樓板可上下移動,樓梯及所有設備完全暴露。東立面的管道和西立面的走廊均為有機玻璃圓形長罩所覆蓋。文化中心的外部鋼架林立、管道縱橫,並且根據不同功能分別漆上紅、黃、藍、綠、白等顏色。蓬皮杜中心建築物最大的特色,就是外露的鋼骨結構以及複雜的管線。建築興建後,引起極端的爭議,由於一反 巴黎 的傳統風格建築,許多 巴黎 市民無法接受,但也有文藝人士大力支持。有人戲稱它是"市中心的煉油廠"。這種建築風格被稱為"高技派"(High-tech)風格。 去年來這裡被77級的師兄給上了一堂現代藝術課。不過現在又全交還了! 繼續在咱們陽臺拍 巴黎 日落。 以盧浮宮與塞納河的夜景作為結尾。 9月10日,告別 巴黎 ! 波爾多 還要去! 安納西 還要去! 普羅旺斯 還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