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哥本哈根之行,我在大狗子🐶Geo家做了八頓飯@論如何在高物價國家“經濟實用”游💰💰





路邊草叢裡有很多蘑菇,很多都長開花了,好想以身試毒 傻狍子驚恐的一把拉住我











這三天我一路過超市就各種全方面“視察”,幾乎總結出來一套在 哥本哈根 解決飲食的“經濟適用”方案。 哥本哈根 Irma和Netto兩家大型超市很多,Irma略貴一點但是貨物種類齊全一些,Netto門店多價格適中。我們門口的Fakta是廉價小超市,貨品不太全但是也足夠日常用度,可以Google查詢門店,或者可以詢問當地人或者民宿主哪裡有Fakta或者此類似廉價超市。Norrebro區這類的移民聚集區物價要低很多,可以在這邊吃飯和購買食材。Norrebro地鐵站附近就有很多穆斯林館子和移民開的雜貨店,可以適當在這邊“備貨”帶回民宿存著。
真的要感謝大狗子Geo家有個好廚房,恰好我不是頑固的中餐追隨者,我很愛做融合菜,歐式竈具廚具也沒有限制我的發揮。 北歐 的食材品質都特別棒,肉蛋奶和盛產的少數菜蔬很便宜,類似芒果和很多綠葉菜這種不應季不盛產的比國內要貴一倍或者更多了。這三天下來,我倆開放 三明 治也吃到了,咖啡和蛋糕也嘗到了,雖然沒有下館子燭光晚餐,但是在民宿做的這幾頓飯,讓我倆更覺得賞心悅目有能滿足口腹之欲。很多微信好友都以為我曬的這些圖是餐廳的餐點,直到我發了民宿做菜總結的這條朋友圈,才知道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 此處實力自誇一下,哈哈哈!
“哇! 哥本哈根 的餐廳嗎?”
“對呀!我在 哥本哈根 民宿開了三天的餐廳!”

今年八月我朋友開了家咖啡店,行前他托我帶一些 北歐 烘焙的咖啡豆回來,併在這邊探探店拍點照,算是 中歐 “學術交流”一下。我便萌生了一個在所有路過好看的咖啡店門口拍照打卡的想法,每張照片都會把印了我們店名Dacade的帆布包一起入鏡,讓本來就很international的Decade更international。雖然這麼做好像顯得做作又矯情,但是旅行中抱有一點點小執念和使命感,也是一個無來由的小趣味。
就像我剛開始旅行的那幾次,我突發奇想想要搞一個“9 Hugs”計劃,也就是和每次旅行偶遇的旅伴擁抱合照。後來旅行的多了就漸漸忘了這個“使命”的存在,同時更多更新鮮的念頭又占據了我的心頭。去 印度 給小孩發糖,去各種地標做我的“招牌動作”,在 高加索 隨身帶麵包為流浪狗,發願旅行中全程吃素等等。這些看似無意義的小事,也構成了我回味旅行的很多談資,並且是只屬於我的獨特經歷,這可比“雪地代寫XX愛XX”酷多了
來自Decade榮譽店長Rocco不切實際的鼓勵。撒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