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耳他 ~ 世界上最小卻最豪,最無色卻最好色的國家
馬耳他 , 地中海 的心臟!這個國土面積大約只有 海南 島的1%的小島國家,過去曾經是 地中海 周邊大國,乃至 英國 的領地,而現在據說也是倍受 歐洲 乃至全球富豪們親睞的地方。好奇心驅使我們在結束 意大利 之旅之後,利用僅有的40多個小時,來這裡一探究竟。 2019年11月4日中午,即將從 西西里 島的帕勒莫機場起飛。頂著 西西里 驕陽的灼熱,站在停機坪上看著眼前的AirMalta,心裡一直縈繞著一個疑惑:這趟航班,行李托運每件80歐,也不知道行李艙有空調躺椅和紅酒否? 無論怎樣,這行李托運費,反正是我曾經經歷過最霸道的了, 希望它們在行李艙享受到比我們更豪的待遇吧
順便提供一個信息: 馬耳他 航空允許手提15公斤行李登機,所以你可以儘量不托運。 下午2點半離開 西西里 ,航行在湛藍的 地中海 上。。。。。 白雲翻滾,好似棉花糖 不到1個小時,遠遠地就看見 馬耳他 島的港灣了! 基本準點降落,咋一看, 馬耳他 國際機場有點像阿拉伯建築? 首都瓦萊塔 - 一座歐洲紳士為騎士建的城馬耳他 全國由 馬耳他 島(Malta)、戈佐島(Gozo)、 科米諾島 (Comino)、 科米 諾托 和菲爾夫拉島五個小島組成,其中只有 馬耳他 島、戈佐、 科米 諾 三島 有人居住。國土總面積約315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最大的 馬耳他 島約245平方公里。首都 瓦萊塔 就位於 馬耳他 島東部的一個小半島上,是 馬耳他 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瓦萊塔 擁有320座具有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的古建築,可以說整個城市都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所以聯合國於1980年將 瓦萊塔 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瓦萊塔 (Valletta)據說是由 聖約翰 騎士團第六任首領 瓦萊 特帶領 馬耳他 擊破 土耳其 的入侵後建立的 新城 ,所以也用他的名字命名。當時的 歐洲 各國為了祝賀 馬耳他 保衛戰贏得全面大捷,紛紛向騎士團捐款建城,所以 瓦萊塔 又被稱為 “紳士為紳士建的城”,我覺得叫“紳士為騎士建的城” 好像更恰當?
瓦萊塔 城是由米開朗傑羅的助手弗朗西斯科·拉帕萊利設計,於1566年開始 新建 ,用了5年時間建成,並於1571年正式定為 馬耳他 首都。 瓦萊塔 也是 歐洲 最早有設計圖紙的首都,整個城市街道佈局整齊,是 巴羅 克式建築風格與 馬耳他 當地建築形式的協調融合。
瓦萊塔 城內最主要的街道叫做 共和 國大道(Republic Street)。在這條總長不足1公里的步行街上分佈著 馬耳他 主要的銀行,商店,餐廳和咖啡館,還有主要的觀光景點。我們的酒店就在 瓦萊塔 城牆邊上,所以這幾天幾乎天天在這條大街上晃悠,從進城門往海邊走,就可以打卡 瓦萊塔 主要的觀光景點:
(一)三精衛噴泉 (The Triton Fountain) 我們到達的第一天晚上,從我們入住的酒店過馬路,就看到這個著名的三精衛噴泉了。 這個噴泉位於 瓦萊塔 城門前面,是三個精衛青銅像托著一個大盤,據說是為了象徵 馬耳他 和大海密切相連。 一輪玄月高掛在噴泉上
終於把噴泉拍出我想要的感覺了 離開噴泉徑直往前走就是 瓦萊塔 城門,兩旁是高大結實的城牆。
瓦萊塔 整個城市都被這麼牢固的城牆包圍著,據說當時是為了防止 土耳其 再次入侵。這個城牆看上去不是一般的堅不可摧呀! 進了城門,裡面就是一派很文藝範兒的感覺了。 共和 國大街兩旁有好多古老的巴 洛克 式建築,帶著 馬耳他 獨有的漂亮陽臺。據說 馬耳他 整個國家的建築物都是採用當地取之不盡的這種米色石頭建造,所以遠遠看上去, 馬耳他 整個國家基本就是米色一片。但海島國家的人們終究是愛色的,所以他們就把門和陽臺油漆成自己喜歡的顏色。 瓦萊塔 的各種漂亮陽臺,不管是開放式的還是封閉式的,真的都很美! 這座 瓦萊塔 最現代的建築是 馬耳他 政府和議會辦公樓(New Parliament Building) ,由 意大利 著名設計師Renzo Piano設計,建於2011-2015年。據說這座大樓當時在 馬耳他 頗具爭議,因為它居然耗資達9千萬歐元!小國 馬耳他 果真是豪呀! 從另一個角度拍的這張大樓照片被印成很多明信片,果然是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出品,藝術範兒十足! 共和 國大街上很典型的一個街景:紅色電話亭,明顯的 英國 特色 ~ 當年曾經被 英國 占領過的歷史印記;咖啡館從早到晚飄著 意大利 的氣息;大街兩旁整齊的古老房屋和漂亮的陽臺,以及隨處可見的十字軍標誌和掛旗,則是只有 馬耳他 才有的特點! 這座看上去很普通的教堂,我覺得是我們這次在 馬耳他 最沒看夠的景點: 聖約翰 副主座大教堂。我們這次因為在 意大利 看了很多世界著名的教堂,所以並沒把這座教堂放在 馬耳他 游玩的重點,結果證明是個大失策!這座教堂是我們在 馬耳他 唯一付費參觀的景點,裡面的豪華真的可以比美我們在 意大利 看過的所有的教堂:因為它完全是用黃金堆出來的!!!我們真的是驚到了!拍了很多照片,後面單獨呈現。
科蒂納咖啡館Caffe Cordina)是 共和 國大街上最古老的咖啡館,已有180多年曆史了。 咖啡館內的水晶吊燈,鑲金頂和油畫,讓這家咖啡館顯得高級典雅。 牆上的裝飾也透出精緻和豪華的古典氛圍。 馬耳他 也是 地中海 游輪停靠的地方,這家咖啡館配合游輪的靠岸也推出了午餐和晚餐,據說基本中午以後樓上樓下都爆滿。 我們在 馬耳他 停留這兩天的早餐都在這兒享受當地的咖啡和點心,有咸有甜,感覺還不錯。 這家店的位置很適合在 共和 國大街逛累了的時候來休息一下,店里還可以外賣各種伴手禮。如果你也來 馬耳他 ,值得來看看。
離開 共和 國大街,我們往上 巴拉 卡花園方向走的路上,看到這個古老的巴 洛克 建築 ~原名“ 卡斯 蒂利亞騎士旅館”(Auberge de Castille), 歷史上拿破侖占領 馬耳他 後,曾把這裡作為法軍司令部。現在用作 馬耳他 的總理府。建築物頂上飄著 馬耳他 國旗,樓前的雕塑是彎曲打結的管子,類似 紐約 聯合國總部的“打結的槍管”,寓意反對暴力,主張 和平 。 總理府前面是個廣場,廣場上的這個抽象雕塑沒看懂是什麼
繼續往海邊走幾分鐘,我們就來到上 巴拉 卡花園 (Upper Barrakka Garden)。
順便提供一個信息: 馬耳他 航空允許手提15公斤行李登機,所以你可以儘量不托運。 下午2點半離開 西西里 ,航行在湛藍的 地中海 上。。。。。 白雲翻滾,好似棉花糖 不到1個小時,遠遠地就看見 馬耳他 島的港灣了! 基本準點降落,咋一看, 馬耳他 國際機場有點像阿拉伯建築? 首都瓦萊塔 - 一座歐洲紳士為騎士建的城馬耳他 全國由 馬耳他 島(Malta)、戈佐島(Gozo)、 科米諾島 (Comino)、 科米 諾托 和菲爾夫拉島五個小島組成,其中只有 馬耳他 島、戈佐、 科米 諾 三島 有人居住。國土總面積約315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最大的 馬耳他 島約245平方公里。首都 瓦萊塔 就位於 馬耳他 島東部的一個小半島上,是 馬耳他 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瓦萊塔 擁有320座具有建築藝術和歷史價值的古建築,可以說整個城市都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所以聯合國於1980年將 瓦萊塔 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
瓦萊塔 (Valletta)據說是由 聖約翰 騎士團第六任首領 瓦萊 特帶領 馬耳他 擊破 土耳其 的入侵後建立的 新城 ,所以也用他的名字命名。當時的 歐洲 各國為了祝賀 馬耳他 保衛戰贏得全面大捷,紛紛向騎士團捐款建城,所以 瓦萊塔 又被稱為 “紳士為紳士建的城”,我覺得叫“紳士為騎士建的城” 好像更恰當?
瓦萊塔 城是由米開朗傑羅的助手弗朗西斯科·拉帕萊利設計,於1566年開始 新建 ,用了5年時間建成,並於1571年正式定為 馬耳他 首都。 瓦萊塔 也是 歐洲 最早有設計圖紙的首都,整個城市街道佈局整齊,是 巴羅 克式建築風格與 馬耳他 當地建築形式的協調融合。
瓦萊塔 城內最主要的街道叫做 共和 國大道(Republic Street)。在這條總長不足1公里的步行街上分佈著 馬耳他 主要的銀行,商店,餐廳和咖啡館,還有主要的觀光景點。我們的酒店就在 瓦萊塔 城牆邊上,所以這幾天幾乎天天在這條大街上晃悠,從進城門往海邊走,就可以打卡 瓦萊塔 主要的觀光景點:
(一)三精衛噴泉 (The Triton Fountain) 我們到達的第一天晚上,從我們入住的酒店過馬路,就看到這個著名的三精衛噴泉了。 這個噴泉位於 瓦萊塔 城門前面,是三個精衛青銅像托著一個大盤,據說是為了象徵 馬耳他 和大海密切相連。 一輪玄月高掛在噴泉上
終於把噴泉拍出我想要的感覺了 離開噴泉徑直往前走就是 瓦萊塔 城門,兩旁是高大結實的城牆。
瓦萊塔 整個城市都被這麼牢固的城牆包圍著,據說當時是為了防止 土耳其 再次入侵。這個城牆看上去不是一般的堅不可摧呀! 進了城門,裡面就是一派很文藝範兒的感覺了。 共和 國大街兩旁有好多古老的巴 洛克 式建築,帶著 馬耳他 獨有的漂亮陽臺。據說 馬耳他 整個國家的建築物都是採用當地取之不盡的這種米色石頭建造,所以遠遠看上去, 馬耳他 整個國家基本就是米色一片。但海島國家的人們終究是愛色的,所以他們就把門和陽臺油漆成自己喜歡的顏色。 瓦萊塔 的各種漂亮陽臺,不管是開放式的還是封閉式的,真的都很美! 這座 瓦萊塔 最現代的建築是 馬耳他 政府和議會辦公樓(New Parliament Building) ,由 意大利 著名設計師Renzo Piano設計,建於2011-2015年。據說這座大樓當時在 馬耳他 頗具爭議,因為它居然耗資達9千萬歐元!小國 馬耳他 果真是豪呀! 從另一個角度拍的這張大樓照片被印成很多明信片,果然是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出品,藝術範兒十足! 共和 國大街上很典型的一個街景:紅色電話亭,明顯的 英國 特色 ~ 當年曾經被 英國 占領過的歷史印記;咖啡館從早到晚飄著 意大利 的氣息;大街兩旁整齊的古老房屋和漂亮的陽臺,以及隨處可見的十字軍標誌和掛旗,則是只有 馬耳他 才有的特點! 這座看上去很普通的教堂,我覺得是我們這次在 馬耳他 最沒看夠的景點: 聖約翰 副主座大教堂。我們這次因為在 意大利 看了很多世界著名的教堂,所以並沒把這座教堂放在 馬耳他 游玩的重點,結果證明是個大失策!這座教堂是我們在 馬耳他 唯一付費參觀的景點,裡面的豪華真的可以比美我們在 意大利 看過的所有的教堂:因為它完全是用黃金堆出來的!!!我們真的是驚到了!拍了很多照片,後面單獨呈現。
科蒂納咖啡館Caffe Cordina)是 共和 國大街上最古老的咖啡館,已有180多年曆史了。 咖啡館內的水晶吊燈,鑲金頂和油畫,讓這家咖啡館顯得高級典雅。 牆上的裝飾也透出精緻和豪華的古典氛圍。 馬耳他 也是 地中海 游輪停靠的地方,這家咖啡館配合游輪的靠岸也推出了午餐和晚餐,據說基本中午以後樓上樓下都爆滿。 我們在 馬耳他 停留這兩天的早餐都在這兒享受當地的咖啡和點心,有咸有甜,感覺還不錯。 這家店的位置很適合在 共和 國大街逛累了的時候來休息一下,店里還可以外賣各種伴手禮。如果你也來 馬耳他 ,值得來看看。
離開 共和 國大街,我們往上 巴拉 卡花園方向走的路上,看到這個古老的巴 洛克 建築 ~原名“ 卡斯 蒂利亞騎士旅館”(Auberge de Castille), 歷史上拿破侖占領 馬耳他 後,曾把這裡作為法軍司令部。現在用作 馬耳他 的總理府。建築物頂上飄著 馬耳他 國旗,樓前的雕塑是彎曲打結的管子,類似 紐約 聯合國總部的“打結的槍管”,寓意反對暴力,主張 和平 。 總理府前面是個廣場,廣場上的這個抽象雕塑沒看懂是什麼
繼續往海邊走幾分鐘,我們就來到上 巴拉 卡花園 (Upper Barrakka G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