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EBC+Cho La, Gokyo(Ri), Renjo Pass 2017.04.28啟



第三天晚上在Dingboche認識的新的小組成員第四天到達營地後加入——劍琦,來自 廣州 ,雖然中間穿越Cho La Pass那天我們暫時分開過,但又令人驚喜的重新匯合,在最後一天從南池到 盧卡拉 的行程他先走一步,趕買飛機票。
Mike (來自 香港 )和尤越(來自 新加坡 )在第6天下午於Lobuche 相遇,一起走完EBC和Kala Pathar後第八天中午離開Gorak Shep一段後分開。
Gadi(來自 以色列 的希伯來人。希伯來人就是猶太人。猶太人有自己的語言,希伯來語),在第6天下午於Lobuche結識,雖然沒有一隊走,但很多時候都是一起,也於第8天中午於Gorak Shep 分開。

左起後排依次:背夫 Pasan, 我 (玉兒),劍崎,尤越
左起前排依次:Mike, Gadi, DJ
第三章 出發前序 (一)上山前的準備去年經常去登山,平均幾乎每隔一周就去登一次山,幾乎都是需要露營的那種。還有幾次長路線的登山。這次路線所需要的裝備我都有,都是些經常用的,已經磨合好了。添置了太陽能充電板,牛肉乾,換了充電式頭燈(春節期間借回國的機會在某寶買的)
出發前負重在附近的某個小島上徒步露營演練了下,但出發前2個周末比較忙,沒有時間出去MacRitchie - Bukit Timah徒步,於是背著負重每個拜六在居民樓里爬樓梯,搭電梯從一樓爬到15樓再搭電梯下到一樓,如此往複5次,但是這樣練習的強度感覺不如徒步3個小時15公里的距離。
(二)踐行出發前有山友小谷號召設宴送行(約飯腐敗)。約在了一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酒莊”飯館。DJ帶了一瓶白酒,另外一個小家碧玉的女孩子不喝酒,和小谷我們三個三下五除二,把酒言歡,喝了個精光。雖然我喝的比較少,卻也算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正兒八經的喝白酒。那白酒酒精濃度40°多,喝起來有點微甜,還不錯。貼心的小谷還送給我們高反藥,我以為是幾粒的那種小瓶,誰知一拿到手卻是一大瓶。(話說不知道DJ下山後有沒有把剩下的半瓶高反藥還給他,繼續饋贈給後來人)。





(三)抵達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隔天(14/04/2017)中午抵達 尼泊爾 首都 加德滿都 (以後都會說加都, Kathmandu),這裡由於春季乾旱,再加上一段時間沒有下雨,市區籠罩著一層霧矇矇的灰白,飛機降落前就像在太空中看圍繞著地球的大氣層一樣。DJ晚上10:30才會到。我們會在第二天(15/04/2017)早晨搭小飛機從加都去往登山的起始點: 盧卡拉 (Lukla 2,810m)。

在熱鬧的泰米爾市區隨處可見戴口罩隔離灰塵的游客。問在這裡駐扎快3個月之久的地陪——小光光,他說一直都這樣,不論下不下雨。他在自助看世界旅行:就是自己邊看世界邊賺錢,邊賺錢邊旅行。由於在這裡時間獃的久,每當有從我大天朝來的人路經此地投靠他時,他都搖身一變!瞬間成了當地地陪:陪吃,陪喝,陪逛,最後上山前不需要的東西還可以先放他那裡,真的賺到了!小弟(小光光最近貌似是又去支教還是哪裡了(這是我準備時,現在他好像去了 雲南 某地))

(四)晚飯在DJ起飛前我發給他酒店地址,約好他到加都後和小光光一起吃晚飯。於是我們從估計他落地的那一刻開始,就在等他的信息。終於等他到了酒店安頓下來,手機連上酒店的網才後我們才等到他的消息。他下飛機後沒有買當地電話卡,沒有意識到機場會有免費無線網,他也就沒嘗試連網找我們。叫他一起吃完飯,我們在等他一起吃完飯呢。他說不要了,因為太晚了,不想出去了。好吧,年紀大的人有資本任性。我們特意等他等到那麼晚他居然理由充分的放鴿子。我幫他打包回去(我買飯帶回去給DJ吃的意思)。
那時都已經是夜裡11:30多了,在一個早睡的城鎮,大部分人都已經睡了,還營業的餐館少之又少。好在朋友已在當地長期駐扎,他想到了一個地方:川菜館。但是他自言自語了一句:但是吃完那個地方的東西拉肚子。那麼晚了我也餓了,這句話完全沒放心上。這裡去廁所不容易,沒有商場什麼的,賣東西的都是一間間小店鋪。剛好離小弟住的地方不遠,跑去那裡解決內急,那裡的男女廁分別在不同的樓層,收拾的很乾凈。順便在那裡休息等DJ的工夫下了場陣雨,路上有很多泥窪,我穿的小布鞋不能過了。小光光說如果我走過去的話我的鞋就會變成“布靴子”了。剛好在他的住處附近,我說你還是幫我拿雙拖鞋吧,這鞋我是打算在上山營地休息時穿的。(結果在開始登山的第4天發生了一起懸案:小布鞋在營地/客棧(Guest House)離奇般的丟了。)穿著拖鞋,夜裡趟過過腳面的、冰涼的雨水奔向餐館。就我們兩個,大快朵頤的吃了個痛快。點餐時想叫多兩樣菜帶回去給DJ吃,後來說等我們吃完再讓廚師做吧,DJ就可以吃到熱的。等我們快走時再請廚師做,這樣DJ就可以舒服的吃熱飯了。可是我們來的時間太晚了,結果後來人家打烊了我們不得不走時才想起來給DJ做菜的事情,廚師都已經回家了。只能委屈DJ了,好在有一份“麻婆豆腐”幾乎沒動。

建議來這裡登山的朋友們做些慈善。
把不背上山的東西轉交給小光光後把東西都打包到登山包里。臨行前查看一次明早的機票,結果發現定的是早上8點的,而我通知DJ的是早上7點。眼看凌晨2點了,DJ應該已經睡了。便萌生出寫紙條通知他的念頭,當我費力的往DJ房間的門內塞紙條時,把DJ吵醒了。告訴他是8點飛機,樓下餐廳結合時間延後後後才安穩的躺下,這一夜註定睡眠不足。 第四章 正文-行程 一 第一天 KTH --> Phakding (2,610m) (一)出發早飯時得知DJ沒有換當地尼幣,只昨天晚上在機場換了100美元的尼幣。可是今天早晨太早,去機場路上沿途也沒有發現開張的換錢店鋪,我說南池也能換。接下來的整個上午我們都窩在加都國際機場旁邊飛往 尼泊爾 其他地區的簡易機場里了,漫長的等待。。。DJ拿著我們的護照去辦理登機手續,他在櫃臺前排了好久工作人員一直不受理,(櫃臺其實就是一個櫃臺高的小桌子,再在桌子上按上視線高的架子,把航空公司告示牌貼在架子上)他不高興了和我說因為我們是散客,他們優先受理那些旅行團的顧客,唉,好吧,哪裡都這麼勢利。那些組團人多有嚮導背夫帶的的確早早的就去了候機廳。
我只好拿著我們的機票和護照禮貌的去櫃臺前等候,假裝禮貌的問一下還需要等多久。半小時後終於放我們進了候機廳。候機廳里很滿,每一個位子上都坐著等飛機的登山客。這裡各種山峰密佈,沒有火車,公共交通就是長途大巴。據說坐一天的大巴猶如在風口浪尖上搖晃一樣,估計道路設施非常不完善。從加都需要搭乘簡易的小飛機越過一些雪山才能到達徒步路線的起始點。螺旋槳的小飛機受天氣影響嚴重,每天滯留的大量的登山客都是家常便飯。最近聽說那邊由於天氣原因,登山客被滯留了1周之久。
(二)推薦登山季每年的4月和5月是這裡的春季,雨少,是最好的登山季節。6,7,8月是雨季,是不建議來登山的季節,在海拔4,000m 到3,000的地方可以看到很多盛開的高山杜鵑。9,10月份是秋天去的最好時節,所有結冰的高原湖都化了,被雨季滋潤的植被看上去更美。11月到次年的3月份是冬季,也都可以去爬山,只是相較4,5 和9,10月份,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高山雪景,而且在山上也會更冷。而在4, 5月份中,4月底到5月中下旬堪稱是最好的季節,尤其是像選擇poonhill 或ABC這種大部分路段都處在海拔4,000以下的路線,有非常美的高山杜鵑盛開。沿途有很多花的海洋。

但是4, 5月份天氣相較9,10月份而言,沒有那麼秋高氣爽,時常從中午12點,或下午一兩點後起雲、風、大霧、甚至下雪。在Tokyo-Ri 那個觀景台,一上午都是大晴天,中午開始登山時開始有雲了,等爬到上面2/3的高度時,山頂幾乎被厚厚的雲層完全覆蓋住了。那次就沒有看到遠方的山峰。但是9, 10月份卻好得多,下午不容易起雲。尤其是10月份,看到珠峰的幾率會高一些。
溫度:我在出行前特別關心當地山裡的實際溫度。在accuweather查了下,說-5℃。結果到了那裡下雪天真特麽的超冷。在高海拔的地方覺得溫度都有在零下15-20℃。


終於登機了,我們起飛時大概是當地時間下午1點了。地勤人員先裝了很多貨物到小飛機上,包括一些鋼筋。隨後的十名乘客才上飛機。這是一個可以乘坐17名乘客的小飛機,由於實際登機人數沒有那麼多,後面的一些座位被收起來了,給貨物騰出空間。除乘客外,還有一名機長和一位空乘人員。空姐給每人分發一粒糖果,說是在飛機飛行過程中需要吃的,以此緩解耳膜/耳壓平衡。空姐站到前面,頭幾乎貼到頂棚,做了簡短的講解就坐到後面的座位上了。沒有隔音設備,聽著馬達轟隆的聲音離開安全的地面,飛入佈滿危險的氣流中。飛行過程中飛機有幾次顛簸,不過還可以。顛簸的程度不足以把所有的頭都伸向窗外的好奇的人拉回來。高山、雪山,都在拍照,甚至錄視頻。半小時後,平安抵達 盧卡拉 (Lukla,2,810m)一下飛機,馬上感到像從夏初的 雲南 來到 東北 的初秋,一股涼爽撲面而來,趕緊加外套。
(四)尋背夫計划到了 盧卡拉 再找背夫。據說通過中介請背夫會比較貴,原因是中介會額外收取一部分佣金。機場果然有個小哥兒在尋找他的客人。我們抵達機場後他便用著蹩腳的英文和我們攀談。(雖然我的英文也挺蹩腳的)得知我們需要請背夫後他馬上魔術般的變出來一封感謝信,而且還是用中文寫的。是他在2016年10月份帶的一個顧客。他開始銷售他自己,以前的登山客多麼喜歡他,他多麼盡職盡責(自誇這門課始終是我需要好好修的一門課),我很高興的決定請他,順便大致說了下我的行程,看樣子他也沒心思詳細聽我的行程計劃,只要拉到客兒了,啥都說好。
DJ說:還需要請背夫嗎,我自己的我可以自己背著走完!我默默地不做聲(內心獨白:我就靜靜的看你背17-18公斤從海拔2,200一直背到海拔5,500。我可是需要請背夫,沒有背夫一路會非常辛苦,也沒精力賞湖鑒山。(備註:DJ曾經在去年爬過一座難度很高的山,有兩天大部分的路程幾乎是攀岩的程度,而且全程負重,在山裡走了8天8夜。他當時已經52歲了。那次爬山我也參加了,但是那座山海拔低,是從零海拔開始,最高海拔才2,300不到,完全不用顧慮會高反。)
小哥兒把我們帶到了一間餐館,點餐間他拿出他的隨身背包給我看,發現太小!計劃需要背夫背的東西完全不能塞進他那很幼的32L包里。溝通中發現語言水平受限,我萌生了想再去附近找找有沒有其他背夫的想法。DJ說到時就給他二十塊錢(我們換了背夫後)。我不明白了:為什麼一來他就想著給背夫錢?他只是陪同我們一下子而已,還誤我的時間呢。來不及吃飯,我跑出去找背夫。
在一個規模比較大的餐館里找到老闆,請他給我介紹背夫:要英文好一些的。他問了幾個人,貌似都沒在,告訴我當天那個時間找不到了。很多進山的早上都已經出發了。我就跑到剛剛的簡易機場(就是一塊比較空曠的平地。話說在那麼密集的山裡能找到那一塊空曠的平地已經實屬不易了。)從餐館過去走路5分鐘就到。剛下飛機時還有幾個當地人在那裡站著,現在也沒有了。等等看是不是有新的飛機落地,又會有在等客人的背夫。在我們之後已經有兩架飛機先後落地了,暫時看不到要抵達的飛機了。又繞了一圈看到一家人的院子里3、5個年輕人圍站一團在商量著什麼,旁邊還有背的東西,心想這裡可不可以找到背夫,誤打誤撞的闖進去了。問有沒有背夫,幾個人互相傳了話後一個會講英文的走過來:我問他這裡可不可以找得到背夫,他搖頭。
憂愁莫展之際,突然想起之前聯繫過的一個當地山導,本來打算9人行時請他帶隊的。(幸好事先以防萬一,存了幾個這邊的電話號碼。)於是電話聯繫,說明我的來意。他在加都,讓我彆著急,他請他朋友幫我。讓我去一個店里找,我哪裡知道店在哪兒呀。他問我當時所在的位置,叫我不要動,他會讓他的朋友去找我。我心裡想終於踏實了:可以找到合適的背夫了。等了一會,有人跑來找我:天王蓋地虎,寶塔斬蛇妖!暗號準確無誤,就是加都朋友派來急救的人。我被引到一個客棧。我一看,這不就是剛剛我來問的那間店麽。老闆又說了:要不是我朋友穿越時空遙控我,我才懶得搭理你呢。呸!不是。因為我朋友特別叮囑,所以我一定努力幫你請到合適的背夫。一 邊和 我談價錢,一邊打電話吆喝著誰誰還在,叫他來做我們的背夫。和他談著價錢,折扣後他給的價錢還是比機場變出感謝信那位魔術師高出許多。但是他幫請的背夫也是只有同那位魔術師一樣的迷你背包,我才意識到自己忘了一條信息:需要給背夫提供背包。很多人有提到這件事。請了新背夫也是一樣的背包,而且溝通能力也是半桶水,和誰過不去不要和錢過不去麽,我還沒大款到一來就把20美元先甩到人臉上的程度。雖然接下來半個月的行程和魔術師深度交流是不可能了,但是基本溝通沒有問題。還是魔術師吧!於是和老闆道謝。餐館外飯後一支煙的DJ煙也抽完了等不及了來找我。陰郁的一張臉,說:不然就用這個背夫吧,時間不早了。用那隻有男人才會用的簡單粗暴說:不行你就讓他(魔術師)背著你的包,你背著他的包。(內心獨白:我謝謝您嘞,給我出了這麼個餿主意。)
登山的禁忌是不能互換背包的。我自己的背包早都已經背了很多次,也都磨合好了。怎樣背最適合我,只有我自己最清楚。第一次背別人的包一是沒有磨合,還要在肩帶和腰扣上調整:其次這不是短途休閑游,隨便一個包就可以。背著這麼多重東西還要不斷的攀升,本來就有難度,背著陌生的包更有難度,很容易因為包不舒服累到肩痛背痛的,很容易成會為接下來的行程填負擔。這才剛剛開始呀。當即打算到了南池後給背夫買一個包。沒轍了,吃完了入山前序曲的超級乾、不合胃口的蛋炒飯,後面背著背夫的包,前面背著裝滿東西的沖頂包,走完了前兩天的行程。第一天只走了大約3個小時的路程,到Phakting時還好。第二天可就不行了,海拔攀升很多,還有個大上下坡。全天大概走了6-7小時。走到南池時肩膀非常痛。

一路上路過好多轉經筒,DJ興奮的轉著拍照,開始還轉成逆時針了,糾正他轉經筒應該順時針方向轉。

下午5:40多到了Phakding 2,610m(帕丁),來到了秋高氣爽的深秋。風很大,空氣也很乾燥,帶的生雞蛋在去加都的路上碎了一顆,蛋清流到準備山裡休息站穿的衣服上了。我就把衣服洗了晾在用石頭砌成的半人高的圍牆上風乾,壓兩塊小石頭不要被風吹走了。在加都那晚把可以清理的都清理了,唯獨衣服沒有辦法洗。
坐在房間的床上,抬頭窗外就是一座雪山,示意給DJ看,禁不住“哇!”的一聲。豁然開朗!心曠神怡!
老闆很用心的裝飾她的Dinning Room(餐廳),還有外面臺階上放的精心打理的一盆盆2,700米海拔寒風中嬌弱、惹人的胡姬花。

很少人在這裡停留,和早上狹小卻又擁擠的機場相比,格外冷清。太陽下山後,溫度馬上驟降!一個父親帶著三個女兒走完了下山路經此地,在這裡留宿。父親地震那年(2015)走過。當時發生非常嚴重的雪崩,很多登山客的靈魂永遠的留在了他們熱愛的那片雪山上。
DJ沖的冷水澡,一開水龍頭直聽他自己在受虐一般的亂叫喚。我只用那裡的涼水抹身了,啊!好冰!
早晨打包時聽隔壁爸爸一直在敲門叫女兒起床,足足敲了20分鐘。
一個加利福尼亞的商務人士的趕腳,她說她只能走到Chhukung就要回來,因為只有7天的徒步時間。
我發現水袋完全用不到,就放在了店里,回來時再取。臨行前開心的和老闆合照,也是唯一一次和入住老闆在客棧臨行前拍照。

二 第二天 Phakding 2,610m>Namche 3,440m清晨溫度低,涼,早晨出發時我就穿著滑雪褲和抓絨衣,走會兒熱了就把滑雪褲和抓絨衣脫下來,穿上皮膚風衣。因為我身體較弱,非常怕涼,一路以來我上身穿的最少都是速乾衣+皮膚風衣的。皮膚風衣是用來擋風,隔溫防止體溫下降的。在這段,幾乎都是走熱了後就只穿一件速乾衣,但還得把皮膚風衣圍在肚子上,不然我會因肚子著涼又會肚子痛的。
今天天氣特別好,海拔逐漸開始上升,紫外線強度也開始變的好起來。我把準備好的面具帶上了。

在途徑的村莊停下來吃午飯。我擔心路上沒有食欲,帶了一些和自己胃口的陸糧。DJ開始沒有食欲了。才知道他是一累了就沒有食欲,那完了,這一路不把他累扁才怪呢。但是酒和可樂類對他絕對是魅力無窮的,不論到了哪裡只要有一點小酒,哇,那簡直是太美了。什麼都不吃都可以,但不能沒有酒。他歡快的點了珠穆朗瑪酒和披餅,擺出喝酒小憩的事態,有滋有味的吃起來。

起始階段基本設施都還不錯,廁所外還有個洗手的自來水池子,水 池上 方視線的高度還周到的安了片鏡子。DJ的手機電不多了,縱然把所有的各種無線信號等都關了,但他的手機電流失很快,吃飯間用我的太陽能充電板沖電。電衝得特別快,吃飯工夫充了大半。旁邊一個陽剛的 歐洲 帥哥看到太陽能充電板好奇起來,一直問我是什麼牌子的,哪裡可以買得到,說幾句玩笑話。問他是上去(大本營)還是下來。他指著自己的臉說:你看我的臉,都成這樣了能是上山麽?我哪見過您上山前的臉呀(白眼)。給我看他們到達大本營的照片,他到大本營那天天氣特別好。
午飯出發了,DJ要繼續給他的手機充電,要把充電板綁在登山包的外面,但是他只把3板連一起的太陽能充電板掛在登山包上,兩側沒有加以固定。結果上包時就把充電板甩到一側。每走一步充電板就有節奏的跟著搖擺,估計就這麼搖擺著,不需要擺多久最上面的那顆扣估計就會掉了。但他當時不想停下卸包固定充電板,就把充電板從他包上拿下來遞給我,不給手機充電了。我停下來,把充電板重新裝好。
沿途有很多村莊,DJ就出發時只帶少量的水,沿路買。100尼頓一瓶, 800ml的容量。大部分時候我還是得喝我壺裡帶的熱水。
沿途有很多村莊,DJ就出發時只帶少量的水,沿路買。我也會和他分一點。100尼幣一瓶, 800ml的容量。大部分時候我還是得喝我壺裡帶的熱水。
今天走了很多個鐵索橋,居民比較多,在山谷中間河兩岸修了鐵索橋。到了高海拔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不論翻多深的山谷,都要走到谷底再翻上去。橋很窄,兩個人並行雙向還可以通過。但如果對面是駝著物資的氂牛隊或者馬隊,那麼很抱歉,不論你已經在橋上走了多遠了,哪怕馬上就要走出橋口了都要原路返回,給氂牛和馬隊讓路。它們可不像人這麼懂秩序,上鐵索橋前不會看對面的橋上有沒有人才決定過橋。我們今天就遇到這麼一波氂牛,不得不返回。

DJ的面具是這樣的。但他海拔4,000以上就沒有再帶了,估計是高海拔氧氣稀薄的情況下帶這個會有憋氣的感覺。走到一個能看到珠峰的平臺。也不知道是還是不是,在觀景台咔嚓一張照片。這裡有個補水點,可以喝的那種水,做成自來水的出口。估計是山上融化的冰川水。到了南池的check point.到這裡算是正式進入Sagarmatha(薩加瑪塔)國家公園了,會有高反產生了。登記。看到一個關於20歲出頭的小伙子失蹤的通告。

路上零星的偶爾一顆高山杜鵑開始開花了。從Phakhting 到南池要上一個大——————坡。前兩天海拔低,DJ幾乎沒有怎麼分東西給背夫背。我就還是一前一後的兩個包背著,仍然拉肚子,大姨媽還死皮賴臉的非要纏著我不肯走。我兩個人到南池後已經累得夠嗆。斜 陽西 照,到村莊南池Namche Barzar時已是當地時間下午5點多了。村口有個小孩子看到又有新的登山客來,伴著我們蹦蹦跳跳的走了好一段,到了他的家後才停下來。我也沒再有多餘的精力和他閑聊上幾句,以為住的地方一進村就到了,結果背夫領著我們走完了大半個南池,穿過那條最繁華的街道,又往上爬臺階,每看到一個客棧都想往裡走,怎麼背夫一直走都不停呢。當時那個感覺呀,盼著趕緊到休息棧把包放下。像進村後又走了半個世紀一樣才到住處,實際也就10多20分鐘。回程時又在那裡住的。
(一)南池的糾葛到了二樓房間卸下包。肩膀那個痛啊。稍微休整下太陽已經落山了,本來要去給背夫買包的,聽說明天一大早上鋪就會開門,我也累了,那就明天再買吧。餐廳在一樓。山裡也沒什麼好吃的,我們都叫了湯麵。讓店家給我和DJ各加了一個番茄做加餐。下樓前我重新查看了我帶的現金。尼幣不夠我們兩個人用,只能花到一半。新幣 和美 元倒是很多,可是山上都花尼幣,只有支付給背夫的薪水才是美元。DJ叫了瓶他最愛喝的可樂,說喝了那個覺得補充能量。問我要不要喝。我不要。我平時極少喝碳酸飲料。除非非常渴又沒有的選擇了。更何況喝完就沒有食欲了。我還是乖乖等吃正餐吧,登山不比平時消遣,吃不吃晚飯都沒關係,不吃飯我就沒力氣爬山了。等飯的工夫和DJ說只我自己的尼幣不夠,我只換了我的那部分,需要他去換尼幣。(DJ到加都後每在機場換錢,因為機場的匯率低。可是他到加都時已經晚上了,第二天一大早就出發了,完全沒有在當地換錢的計劃。出發前我沒有先從他那裡拿錢統一換登山需要的錢)行程中只有南池這裡可以換錢,再往前走就沒有換錢的地方了。他說花完了尼幣就花美元吧。我不確定人家收不收美元,所有的攻略里都沒提這個問題。倒是有人因為錢不夠走過了南池又返回去換錢的。他說應該可以。我說那這樣的話到時候賬目怎麼算呢,匯率不同不好算呀,誰多誰少的,所有和錢有關的事情都可能變複雜。(我換尼幣了,他花美元。)他帶著面部複雜的表情不說話了,氣氛十分詭異,貌似他的思緒轉移到另外一個陣地了。
加了番茄的湯麵端上來了。他不但不吃飯,喝完可樂一個人出去了,走前也沒有和我說他要幹嘛去。好像吵架一樣丟下我在那裡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看著他離去的背影。背夫也是覺察出神情不對的看看他,又看看我。好吧,不知道哪個小鬼兒臨時上身了,估計需要緩一緩。我餓了,需要吃飯。吃了一半,DJ回來了。他就問我需要多少錢。我說等下讓我吃完飯我算算,其實我是想等下回房間再算,大庭廣眾之下有很多其他人在場總感覺擺弄錢不大是那麼回事。他還在問需要多少,500美元夠不夠。停下晚飯大腦快速的計算著,需要40,000.00尼幣。他說“那不就是400美元嗎,我多給你一點,不要到時候又不夠。”我說我也會再換一點。他把500美元大鈔攤到桌子上。他把500美元大鈔甩到我臉上。“多給你100吧,萬一到時不夠。你去換(美元)吧”。(我讓他去換錢,他很聰明的,把錢丟給我讓我去給他換,瞬間變成成我的分內事了~這個,原來還可以這樣玩。可是我一萬個不是商業團隊呀。我的初心非常明確:出來走山,有喜歡爬山的,有登山基礎的一起同行。做計劃請背夫這些我都可以負責,可是寶寶完全沒有做保姆的心呀,寶寶完全沒有這個責任和義務當保姆哈。寶寶是女孩子,寶寶也很累,寶寶心裡很苦,寶寶沒出說,寶寶想哭 )
面煮的還沒有方便面好吃,我只能堅持吃著。他悄悄的又去無蹤了。等我吃完了,在餐廳休息會打算回房間時,整個房間連他的鬼影子都看不見,他的東西都丟在那裡,斜跨的錢包,登山高反藥。我便臨時客串,扮演起了貼身管家的角色,把高反藥和他的斜挎包拿回房間(挎包里放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呀)。
到南池時我也感覺頭暈暈的,像中暑一樣。猜想應該就是高反的一種反應。飯前吃了一顆藥。
和DJ商量著怎麼才3千多就開始高反呀,還有4000,5000呢,我們的路可長著呢。等明天起來後再看情況是不是要在南池停留一天適應高反acclimatization day。
DJ終於回來了,問我西太(一個來走過EBC的朋友)來走EBC那次同行的人有些不想走的,最後怎麼辦了。最後的答案是:不想走的還是繼續走完了,只有一個人身體狀況不好乘緊急直升飛機下山。他聽到故事的最終結局後默不作聲了。
出發前行程的路線和需要做的準備我提前幾個月就已經發出去了,白紙黑字清清楚楚的寫著要買緊急保險,而且勾選的是必選項。他想在他已有的普通保險的基礎上再加少部分錢添加一個臨時緊急保險的服務,不過在出發前由於一些原因他沒有能添加這項服務。直到在等去 盧卡拉 的飛機時(上午搭飛機,下午就開始真正進山徒步了。)我才得知他沒有買保險。那個時候我手機還有信號,我問他要不要我在網上給他買個保險,他沒有回答我。
DJ這次行程 中非 常重大的一個失誤是沒有買緊急保險:緊急保險包含緊急醫療保險和緊急撤離保險。一旦有緊急事情發生,可以第一時間調動資源並得到實時的救治。他沒買緊急保險這件事令我擔心了一路,接下來的行程具體怎麼安排都要看他的狀況,尤其是看他的心理狀態。我在山裡哪裡敢說他的舉措讓我心裡的那根弦一直揪著,很多時候他的情緒看起來很不穩定。一路上因他沒買保險這件事我自己心裡做了很多自我鬥爭,生怕他突然不舒服了,不能及時下山。據說如果沒有買保險的情況,搭一次直升機要幾千美元。哎呀,為這件事我真的是操碎了心。看來以後我帶隊再走這種具有一定危險繫數的路線,一定強制規定同行的隊友買緊急保險。不然的話拜拜了您內。不額外操心的旅行想怎麼放鬆就怎麼撒歡兒。
DJ說要不再多找一個背夫吧。我是因為前兩天拉肚子,背夫的背包包完全不合適我,一前一後兩個包背著,再加上大姨媽一直陪著我,再過一兩天我的狀態就會有所調整。更何況我們背的東西會越來越輕。一個背夫夠了。
他開始清理他帶的東西,說是要丟一些物品,不背上山了。說著還讓我也把我的東西清一清。我沒有東西要清了,現在背的都是必須品了,唯有水袋用不到,已經放在Phakting了。他這才想起來他落在樓下的保溫杯。我上樓時沒有看到他的杯子。他下去拿。讓他順便把面吃了,他說他不想吃,嘴裡還念念有詞的說浪費,還加了番茄。可不是呢麽,浪費的面我倒是不心疼,一兩塊錢而已。我心疼那辛辛苦苦從 新加坡 準備的、背來 尼泊爾 ,幾經周轉的番茄呀,還在山裡背了兩天了呢,這可是我精心挑選,打包,又搭了兩趟的飛機,背了兩天的番茄,背了兩天,兩天。。。
DJ說覺得頭有點疼,估計是高反的癥狀。跟我要高反藥。我讓他拿完藥後再放回我的包里。他這走到哪把東西落到哪的心大(不靠譜)小妹我真心擔待不了。高反藥這種東西在這裡可是很重要很寶貴的。


(100ml的洗發露雖然是賣的最小的旅行裝了,但是背著登山還是太大了。推薦帶那種20, 30ml裝的就不錯。通常買很多化妝品的時候有些地方有贈。(是不是不小心暴露個人生活習性了。)實在買不到或者沒有這樣的贈品的話可以用平時各種化妝品用下來的精巧的小容器裝一些。我就是用曾經用過的一款試用裝面膜的盒子盛洗發護髮,用了兩年多了。每次出去都是用ta, 甚至短期旅行也是,減少了化妝包的容量,很方便。)
DJ出去刷完牙回來又把那包煙裝回包里了,估計是刷著牙想了下覺得煙對他來說非常重要。後來在山上煙成了DJ的“氧氣”,他在路上不抽,但是一到了營地,煙就是他補充能量,補充養分,舒緩情緒,舒緩神經,緩解疲勞的最佳良藥。不過呢,玉兒還是藥認真的申明:對於戶外運動愛好者來說,吸煙雖然有對DJ上述各種效能,但那隻不過是暫時的。長期的副作用會導致身體的力量不如不吸煙者。我身邊就有這麼個真實的例子,那個朋友非常愛爬山,爬了十幾年了,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出去爬山,大山,小山,兩天露營,幾 天長 線露營都不在話下。但礙於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煙民,雖然他力量很大,非常能背,但和他自己的實際應有的體能還是略遜一籌。
拍雪後的字不小心一個煙民入鏡的照片。從照片里可以看得出當他吸完一口的那一剎那,如飄飄欲仙的感覺,腦海裡的精神層面如在另一個極樂世界一般,而非現實的冷。
我應該是第二天早晨出發前看到他拿出來一整包薑茶,不要帶上山了。我覺得薑茶在山裡非常重要,尤其在高海拔的山上,冷不說,還隨時下雨下雪的,很容易著涼。管家身份又上身,我就悄悄的拆開那包薑茶重新規整的打包到我的背包里了。山裡喝了很多次,當然有幾次拿給DJ喝,還有後來加入的隊友,但他並不知道喝的是他丟在南池的薑茶。雖然我已經帶了幾包,但分著喝還真是不夠,幸好又背著了。(旁白:回到南池後DJ再拿他的東西時也沒說發現少了薑茶。而我那時候早都已經把這事忘到十萬八千里遠了。現在要post到網上了才想起來)
收拾東西的當兒我試探性的跟DJ說明天早晨一起去買氣和給背夫的背包,另外換錢。他既不說自己太累了不要去,也不說讓我自己去吧。他的回答就是不講話。(我現在想想覺得當時的他好可愛,也好好笑,哈哈哈哈。)
走了兩天,我把襪子和衣服洗了。本來想掛房間里控水的,完全沒地方掛,只好把洗好的濕衣服裝在袋子里等明天看情況再說。
(二)南池的星空雖然調整了背夫的包,到適合我的程度,但架不住胸前還掛著另外一個包,一整天下來背得我一身酸痛。手上滴點精油揉揉酸痛的肩膀和小腿,還有腳。揉得渾身熱乎乎的,很舒服。突然想起來還沒有看到山上的星星呢。於是大半夜的又起來下樓去看星空。樓下所有的燈都關了,黑洞洞的,還點著腳尖避免發出響聲,輕輕的開門。這是一個沒有月亮的夜晚。滿天繁星,眨眨閃閃,清晰的銀河橫越整片天空。風很大,從一座座房屋的間隙中擠過呼嘯而去。冰涼乾爽的空氣中,所有的一切 都安 靜下來,整個南池也不發出一點響聲的休息了,只剩空中巍然不動的繁星在風中目不轉睛的凝視著這片土地,堅定的守望著這裡的人們,不論海枯石爛。

(三)正式入山前最後的準備一大早6:30不到醒了第一件事就跑出去買東西。走前發現太陽已經出來了,而且是個大晴天,就趕緊把昨夜洗的衣服全部拿出來曬。等吃完早飯出發時衣服和褲子已經全幹了,只剩棉襪子還沒有完全乾,我就把襪子系在包兩側的外掛上邊走邊曬。早晨涼衣服時看到DJ一到早起來先坐在牆角一支煙。
換錢的店鋪剛剛開門,幾個當地人圍在門口不知道幹嘛,換了錢,走了幾間找到最大的登山包砍完價20美元,店主開口說賣38美元。又去買了電池,是給我的備用小手電的備用電池。怕山上沒有電隨時需要用手電頭燈,帶夠充足的電源(我做計劃時有個游記說山上沒有電)然鵝整個行程幾乎沒有用到頭燈,更別說小手電了。那幾節電池算是白背了。聽到DJ開始咳嗽了,找到藥店買了咳嗽藥水,據來過的朋友說這裡的咳嗽藥水很好用。賣藥的店主問我是嚴重的咳還是輕微的咳,我說輕微的。果然,DJ喝了幾次後不咳了。結果我忘記買氣了,戶外用來煮飯燒水的氣罐。
牛非常嫻熟的用四隻蹄子走在石頭砌成的臺階上,前腳後腳從來都不會踩空,好奇它們的奇異技能。
買完包回來就重新打包,終於可以背我自己的包了。結果買的包太小,和我的55+10L的完全沒法比。加上DJ的東西,儘管已經把那個小包塞的滿滿的了,但我的包里還是有很多東西,而且很重,掂量著有15-17公斤。


開始的前一兩天每次停下來休息時DJ就熱情的拿出他的豬肉乾分享。以為背夫信仰的關係可能不吃豬肉,結果給他什麼他就吃什麼。豬肉乾,牛肉乾,某某牌香煙,他統統照單全收。
午飯出發後在路上發現了當地人凈化水的水車。好奇的拍了照片,覺得照片不給力,拍不下來轉的輪子,又拍了視頻。
因為Tengboche 的住處很有限。背夫擔心到達的太晚沒有住處,午飯出發後他先開路去搶地方了。開始DJ還走在我後面,結果後來都是上坡,他超了我一段後在前面等我。我知道自己背的重,速度一定會慢,就叫他先走了,不要等我。今天我的背包應該是全程中最重的一天,15-17kg。從出發以來直到今天上午還在半路拉肚子。結果這一天走的我非常累。上午走平路還可以。下午是上山,我逐漸的被甩在了後面。海拔超過3,400以後,上坡開始變得費力、耗氧。

圍著絲巾有時感覺吸入的氧氣不夠,但在風剛好吹過來時又覺得氧氣很充足。邊走邊試著慢慢放鬆自己的神經,隨著走路的節奏呼吸,即使絲巾蓋著鼻子也不覺的憋的慌了。可有時還是會覺得有憋氣的感覺,只好把絲巾往下拉一些直到鼻孔露出來。呼吸暢通無阻,哈哈!
一個人默默的,甩掉所有城市中的喧囂,帶著只有遠離城市才有的那片寧靜不停地邁著左右腳。我到營地時估計當地時間4:30。背夫說我晚他2小時,DJ說我晚他半小時到1小時。果然,背重了就是慢。
離天黑還早,四個早到的登山客圍坐在僅有的一張桌子周圍聊著天。一個高高的暖瓶立在桌子上。這裡天氣冷。吃東西,喝水都要熱的。所以喝茶的水都用暖瓶裝的。很多洗的衣服晾在兩顆樹間搭建的晾衣繩上。
我把背包放到狹窄的房間後,脫下厚重的登山鞋,換上輕便的布鞋,薄襪子休息。把鞋拿到外面去晾。襪子也掛到晾衣繩上晾一晾。DJ叫了他最喜歡的黑茶,讓我也喝。黑茶是當地的一種特有的茶。。(今天是行程中住的最擁擠的一次,房間非常窄,房門是往裡開的,房間小到連門都不能徹底打開,開到一半就被床擋住了。這是到了Tengboche後左手邊的第一間,再有來的建議去右手邊靠裡面一點的那間再看看。據說那邊寬敞些。我們住的那麼擁擠的那一晚右手邊那間客棧還有空房。)

老張和劍崎說要去附近走一走,看一看。問我要不要同去,我又忙起了我的個人清潔。忘了什麼時候老張看到我說:“這個爬山啊,海拔上升的太快是禁忌!我相信你們一定懂這些。一定要慢,不要太快,給身體一個適應、緩衝的時間。海拔上升太快是戶外登山的禁忌。你們也應該慢一點上升。”我禮貌的答應著。心想我不是時間不多麼。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已經安排的在海拔攀升階段攀升的很慢了。(這段話朋友們且看著呢哈,沒到最後還真不能判定誰就是那個攀升快的。)不久後雲就突然上來了,溫度馬上降下來。但是這霧時有時無,完全看心情。
這裡地方有限,人就變得多。晚飯時間都在餐廳里圍著爐子取暖。不怎麼大的餐廳靠牆四周滿滿的坐了一屋子人,中間是旺盛的爐火,還有一些背對著爐子面對著桌子坐著。互相聊著天,玩著游戲,格外熱鬧。這裡結識了一個三人組的團,現在老化的腦袋實在想不起他們是來自哪個國家了。 歐洲 一個足球很厲害的國家,DJ說了個那個國家的球星的名字,我什麼球迷都不是,完全沒印象了。那個熱情、帥氣的男生說他特別喜歡 中國 ,曾經在 內蒙古 , 西安 工作過,是飛行員教練。還會講很多中文,甚至用中午和DJ交流。他說因為 中國 內地很多人不會英文,自己只好學了些(普通話)。問坐在我旁邊的DJ是不是我爸爸嗎(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什麼表情),我說不是,他又問是我男朋友嗎,我說也不是。是partner( )他好奇的看著我。(好吧 ,partner這個廣義詞的意思實在是太多)我又解釋,是teammate. mountain climbing teammate. (隊友,登山的隊友)。他和我們都是同樣的路線方向,隔天都要去Dingboche.
劍崎和老張是在一個同去EBC的群里認識的。劍崎是很早以前就定下了這個行程的機票,做了完整的計劃,一個人走,沒有請背夫和嚮導。老張是退休後在 印度 玩了一個月後又飛到加都。老張從國內出發前任何登山的裝備都沒有帶,估計是覺得 尼泊爾 距離 印度 那麼近,乾脆去走個EBC再回國。老張有沒有爬山基礎我不大清楚,沒有深聊。老張和劍崎相約在加都,買了所有這次所需要的登山裝備,老張搭飛機從 盧卡拉 開始走,請了一個背夫。老張的背夫看上去40多歲,幾乎一句英文都不會,但卻是一個心地特別善良的人,很多事情他都盡心儘力的幫老張。他們之間的溝通完全靠表情和當時的情境。背夫也很意會。 (一·一)不用搭小飛機的alternative路線劍崎早老張出發兩天,一大早坐了大半天的巴士把屁股都快做掉了才晃到Phaplu(帕普魯),他的徒步起始點。第一天快腳從帕普魯走到Jubing。 第二天從Jubing 走到Lukla. 第三天從Lukla走到南池,在這裡和老張匯合。接下來的路線就和我們的一樣了。也就是說如果選擇走安全的陸路,單程需要多2天的時間。如果是往返的話最少需要多加4天的時間。
劍崎的登山鞋放了好久沒有穿了,走了一段發現開膠了,於是在Lukla找到鞋匠沿著鞋幫縫了一圈。這樣接下來EBC的行程就不需要擔心鞋廢在半路了。劍崎是一個很活躍,擅長自誇(哈哈,這個優點非常好,我也要學習。),戶外經驗豐富,深懂戶外配合,善於迂迴的一個高情商戶外玩家(後來總結出來的)。他說他已經有10年的戶外經營了,主要的戶外項目是爬山和騎腳踏車。他的所有裝備都從最初始的狀態換到了現在的輕量化。看了他的很多包裝,的確是很輕。雖然我的登山杖用得被很多人刮目相看,但他又傳授了我幾個更優化的方法。
結識了一對情侶。女生是 西班牙 人,男生是 法國 人。兩個人都是標準的瘦高身材。(PS: 走EBC的都是標準身材,像DJ這種算是體格健碩的了,哈哈,那你開涮。)他們是這間店里最晚到的一批。女生帶著著鼻環。他們已經在這條路線上走了將近一個星期,接下來的行程也和我們的方向相似,奔著大本營方向。我當時不知道在接下來的行程中我會與他們多次相遇。
另外一排桌上吃完飯後開始玩起了游戲。
我和DJ的高反現象在海拔攀升後不但沒有加重,反而緩解了,我們打算隔天繼續走,不在這裡停留。我完全沒有了頭暈的癥狀。是不是背的重走的慢的原因呢。還是身體就是在3,400左右會出現癥狀,過了那個高度後反而適應了,是這樣嗎?
我請店家用我自己帶的乾面,一粒番茄,一粒雞蛋和牛肉乾煮了湯麵。前一天的晚餐也是這麼吃的。
我煮了些開水裝到DJ和我的保溫壺裡。想洗臉刷牙,結果店家做的簡易自來水的容器是裝過柴油的油桶,不論他們給我換了多少次水,那水依舊是有柴油味道的。沒轍了我跑去廚房和他們要了些做飯的水,配我煮的開水洗漱。那種簡易自來水就是在塑料桶側面,靠近底端的地方鑽一個洞,再在那裡裝一個自來水開關的閥門。桶里裝滿水,把桶放到洗臉盆的高度,簡易版自來水大功告成。從Tengboche的海拔及以上,用的都是這樣的設備。方便又清潔,不用每個人拿著臉盆去洗臉。這樣的設備在那樣高海拔的、沒有交通的山裡算起來已經很奢侈了。
只不過這裡的廁所太簡陋了,廁所小到關上門臉幾乎貼到門上去了,這裡沒有抹身。晚上睡覺周圍都是鼾聲,在此起彼伏的鼾聲中睡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