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闢蹊徑,從東京到北海道,一路向北!




日光 的最主要景點,我已經整理到下圖中,供大家參考。
更多 日光 的旅行信息還可以參考 日光 市觀光協會網站:
http://nikko-travel.jp/jianti/

“時間比較緊張,就去 日光 東照宮吧, 日光 的其他景點暫時放棄”。
在JR 日光 站門口的公交站牌處等了十多分鐘,上車後其實也不清楚要在哪一站下車,只能盯著手機上的Google地圖App,生怕坐過了站。

“他們可能是住在這裡哪個旅館的游客吧,不然不可能這麼早就在巴士路線中途的站點上車。看來這一帶也有不少適合住宿的地方,以後如果要專門來 日光 玩,可以找個民宿住住。”我心裡想著。
坐不久,大概就十多分鐘,在車經過時看到路邊的硃紅色“神橋”之後,我們就在下一站下了車,繼續照著地圖順著坡度並不大的路走去東照宮。





神道教是 日本 本土發展出來的宗教,認為自然界萬物皆有神。《 日本 書紀》中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首次出現了“神道”這個稱呼。皇室,氏族的祖先與已故的偉人英雄之靈魂是神,值得尊敬的山嶽,樹木,狐狸等動植物與大自然的靈也是神。因此,神道教中的神號稱八百萬之多。神社作為祭祀神靈的場所,在 日本 約有85000個,可謂隨處可見。
東照宮的門票價格非常不便宜:普通門票1300日元,東照宮+寶物庫套票2100日元。
東照宮開放時間: 8:00-17:00(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為16:00閉館,15:30即停止入內),全年無休
宮內的幾大看點在門票背後的地圖上已經標明,分別是:三猿、陽明門、本地堂(鳴龍)、眠貓。




再往前走幾十米就到了陽明門。這棟建築剛剛在2018年底完成了維護和休整,重新開放在游客面前。門上被各種雕刻所覆蓋,包括植物、舞女、神獸、 中國 古代賢達,加上紅、藍、綠和耀眼的金色,讓它看起來流光溢彩,極盡奢華。為了不因為過於華美而遭到神明的嫉妒,建造者還將其中一根柱子上下顛倒,故意造成一點“不完美”的瑕疵效果。



穿過陽明門就是東照宮的內庭,在其右側的通路上可以看到門上面的“眠貓”木雕。據說其意義在於表達“德川家康創造了江戶時代的太平盛世,連小貓都可以悠閑地酣然入睡”。


穿過這道門,沿著兩旁遍佈高聳入雲的雪松的小徑上山,就進入了“奧宮”(即內宮的意思),也就是德川家康之墓。


“人生如負重而行遠,欲速則不達”--這正是德川家康的人生格言。
織田信長以短暫的49年人生,開闢出 日本 戰國時代的安土盛世。但是,信長的生命之火燃燒得太過猛烈,一往無前,甚至沒有給家人子孫留好退路,就在本能寺的火光中化為了灰燼。
豐臣秀吉這個平民出身的男子,沒有任何家族背景,依靠智慧與手腕走出了一統天下的輝煌之路。但是他的基業如同沙塔般風吹即散。秀吉晚年自大,冒失出兵 朝鮮 妄圖入侵華夏,使得政權內部出現裂痕,其政權最終隨著他的去世而完全奔潰,其家族轉眼間滅族絕後。
與信長和秀吉在壯年便將生命能量發揮到極致,一時間呼風喚雨的快意人生相比,德川家康70多年的人生中,有50年是以人質、臣服者、協作者的身份度過。與以上身份相伴的還有無盡的屈辱和無奈,甚至連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妻子與致愛的 長子 都要被迫割捨,可謂壓抑至極。但是,德川家康以他忍耐50年而積累起江戶幕府的300年太平基業,給子孫後代帶來了長久榮華。


其實關於 日光 東照宮的類似評價早在明治時代就有了。在 日本 文化中,神社真正的美在於寧靜和簡潔。而 日光 東照宮的富麗堂皇恰恰就和 日本 文化形成了衝突。這可能是神佛混淆的結果,它的設計中加入了當時從 中國 傳來的佛教理念。 中國 的寺院,金佛加身是表達對神明的尊重,而 日光 東照宮的華麗卻失去了 日本 人喜歡的朴素清凈之美,變成了既不像 日本 神社又不像 中國 佛寺的矛盾產物。
從 日光 回到宇都宮不到11點,在JR票務窗口換好了 東北 新乾 線的指定席票,開始繼續向北方前進。





由於這兩處同在JR仙山線上( 仙台 到山形),所以原定計劃為從 仙台 先去“山寺”游覽,然後再到作並,入住事先預定好的“一之坊”溫泉旅館。但是早起加上一路上看不到雪景的緣故,此時情緒比較低落,疲憊感不斷來襲,已經對去“山寺”爬山沒有興趣,更何況很可能看到的只是冬 日光 禿禿的只有枯葉的山,所以只想去作並到旅館辦理入住好好休息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