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三國之行(埃塞,肯尼亞,坦桑)
“菜鳥拍鳥,全憑感腳”。第一次正式打鳥,打的上打不上主要看緣份。日頭正烈,光潔無比的湖面成了怒大的一面反光鏡。熱的不行的我脫了防曬衣,可不到兩分鐘胳膊上已是火辣辣的一片紅。母上大人及時的提供了全方位的後勤服務,這一幕被同去的 南通 攝影大哥捕捉到,發到群里,大家好一陣艷羡,如今身兼助理的模特可是不好找了。
便是再執著的攝影愛好者,在這沒遮沒檔的暴曬下也堅持不了1個小時。約摸拍了40分鐘的樣子,雖然不舍,大家還是長槍短炮的入了庫,逃回車上降溫,那些不愛攝影的團友們則更是先我們一步回了車。這地方不用擔心給不足游覽時間,大自然會主動權退你的...
離開博格裡亞,我們去旁邊的一家溫泉酒店吃了午餐,據說這家溫泉spa非常不錯,可惜我們還有有4個小時的車程去納瓦沙.... 納瓦 沙湖 的寂靜與生機
顛簸了4個多小時,其中經歷了一次爆胎和一次走錯路,落日前我們終於趕到了納瓦 沙湖 。納瓦 沙湖 ,大裂谷中海拔最高的湖(1900米)最深處20米,面積約為260平方公里。這裡棲息著千餘頭河馬和不計其數的鳥類,是 肯尼亞 知名的“打鳥聖地”。湖中間有一個彎彎的小島名為“新月島”,是個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同樣是《走出 非洲 》的拍攝地。據說當時為了拍這個片子,攝製組把 非洲 草原的 獅子 ,長頸鹿,大象,斑馬什麼的都運到了島上,如今是 肯尼亞 為數不多可以徒步safari的地方。導游說上島是自費項目,中午團里的7,8個成員報名。
抬頭看天,如今的光線已經無法允許“打鳥”了,好處是避免了中午的暴曬。與博格裡亞湖的遠觀不同,我們要與納瓦 沙湖 有一次親密的接觸,坐船游湖。2號車的我們最後一波兒登船,團友看著夕陽下光潔的湖面忍不住吐槽道:“哪兒有東西啊。”船邊一隻鸕鶿緩緩走過,丟下一個白眼... 且不說此後我們見到了魚鷹狩獵,白鷺,鸕鶿等一大撥水鳥以及傳說中的“河馬之吻”,還提前看到了本應在 馬賽 馬拉登場的角馬等一眾草食動物,但就納瓦沙的水上風光來說足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排不知名的水生喬木錯落的分佈在岸邊,傍晚的餘光將它們的身影投下,於是水中有了另一個世界。一邊清晰,一邊搖曳。鸕鶿毫無預兆的游了過來,那水下的善見城就此消失不見,化作了一片漣漪。水鳥意識到自己的莽撞,歉意的飛上了水中的一根木樁。它歪著頭觀察著腳下的水面,不多時那片城再次出現,而它歡喜的張開了翅膀,撲棱棱的向空中飛去... 入住酒店時已是天星斗,去新月湖的團友們還沒有回來。高原湖泊的夜還是蠻冷的,手機顯示氣溫7°c。吃了晚飯和母上大人徒步回房間,一路上總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花香。一路看動物,我們竟忘了這裡也是植物的天堂,可惜天氣太冷,我們沒有了散步的心情,一路小跑的回到房間。在被窩裡發現了酒店提供的斑馬紋暖水袋,太有愛了。還有,朋友們 非洲 朋友也是用暖水袋的哦~~現在的我反爾懷疑他們是否真的用過空調了...
至此 肯尼亞 的行程過半,接下來則是重頭戲 馬賽 馬拉的safari。一場與野生動物面對面的交流,是否能打破“鄰裡間的隔閡”,我很期待... 《東非之行-肯尼亞篇》(下半部)寫在前面:
來 非洲 的主要目的是看動物,但仔細想想也不盡然。上文說過心心念念來這裡是為了體會一種“融合”,有讀者不解問“何言融合?”怪我寫東西太意識流,有些話心裡明白卻表述模糊。
很小的時候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當時覺得大象很可憐無緣無故的被摸來摸去。長大了,讀了些哲學的書,三分明白,七分糊塗的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那頭“無辜”的大象。被時空禁錮住的人類,如同矇住雙眼的“大明白”,各自解釋著他所瞭解的植根末節,全是“象“卻又不是”全部的象“。有了這個念頭,在”不可知論“的陷坑邊緣徘徊了好久的我終於被理想主義拯救,想著若是這些盲人雖”盲“卻不”啞“,若肯互相溝通一下,說不定能拼湊出一張完整的”象圖“。於是我收了那份與人爭辯的心,試著接受別人心中的”大象“,久而久之那頭”大象“徹底的碎片了起來,變成空中的一朵雲彩,時有時無,無相無形。
失敗的我突發奇想,那其他動物心中的”大象“又是怎樣?遺憾的是我身邊的動物們太低調,他們從不叫囂:“我懂了!我明白!!!“每次當我想與我家”柚子君“溝通交流一番時,我能接受的信號只有:”你在吃什麼?“”我也想吃!“或者”我要去尿尿,帶我下樓!“寵物們已經離開自然太久了,便是他們想要表達,或許也忘了自然是什麼樣子。
而 非洲 ,那些在草原上奔跑的羚羊斑馬,那些在雨林里上躥下跳的狒狒藍猴,那些在山崖上伺機而動的花豹猞猁沒準”有話要說。“於是,我來了。走進他們的視野,融合進他們的”象圖“,雖然瘋狂卻也有趣。
\---我是時間分割線(7月30日的太陽升起來啦)---
馬賽 馬拉的“四輪獸”
從納瓦沙酒店出發到 馬賽 馬拉的路是我有生以來經歷過最難忘的道路之一。那種顛簸與《命運交響曲》同頻,“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然後就是前奏加快節奏的循環往複。若只是顛簸還好承受,最可怕的是灰塵。全程都是土路,被車輪捲起的灰塵如同一張黃色的苫布,鋪天蓋地的蒙下來,瞬間你的呼吸系統報警。你拉上防塵圍脖負隅頑抗,而那些細小的灰沙,如同有著生命般執著的響應著你的呼吸的召喚,爭先恐口的撞擊著你的防線。無奈的我只好採用”節儉呼吸法“,”小吸大呼“直到缺氧........不敢抱怨,如同去 西藏 必定要體驗高反,去南極一定要暈一天的船,這小小的歷練權當 東非 給你的”入關通行證“好了。 下午4點,我們終於看到了 馬賽 人的村落。那種心情就像是入藏時見到了 唐古拉山 ,感覺好日子就要來了。入住的酒店叫“獵豹營“,老闆是一對 江西 夫婦。多年前他們發現了 東非 旅游的商機,毅然決然的來了這裡開始創業。兩口子開店難免有爭吵,但在他們之間是不存在的。據說他倆一爭吵就會主動和好,因為在這個地方,真鬧掰了,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
酒店雇佣的都是附近的 馬賽 族人。最早聽到 馬賽 族是一次看記錄片,講 馬賽 男子必須要獵殺一頭 獅子 以證明自己已然成年。很多人死在了 獅子 的爪下,而勝利者則會用 獅子 的名字為自己命名。貌似殘忍,但 馬賽 人除了 獅子 從不獵殺其他野生動物,他們信仰萬物有靈,吃的肉都來自於他們養的牛羊。近些年隨著動物保護主義的興起,很多 馬賽 人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一部分人不再獵殺 獅子 證明自己,而是從狩獵者手中拯救 獅子 。他們會給 獅子 起自己的名字,然後用一生守護它們。 簡單修整了一下,再次上了車。車頂已經打開,或許是原始記憶被喚醒的緣故,我抱著手中的100-400大長焦,心中竟真的有了一種獵手出發的興奮感。同車的攝影愛好者竹子和崔姨也是長槍短炮,一車三個攝影愛好者,一路上忙的不亦樂乎,上躥下跳的充滿了歡樂。
車子開出10分鐘左右到了園區大門口,導游領隊去換票,一群 馬賽 婦女立刻就圍了上來兜售她們的工藝品。仔細觀察他們雖比不上埃塞美女的五官周正,但皮膚是真的好。崔姨看上了她們手中的一個木雕,兩邊開始砍價。崔姨說:“多錢?“她說:”10刀“。崔姨說:”2刀。“她說:”4刀。“崔姨堅持:”2刀“。她說”4刀。“崔姨繼續堅持:”2。“她說:”4。“接下來就是近5分鐘左右的”2,4,2,4“。我看的幾乎困倦,突然她點了頭說:”ok,Tow.“,然後換了個手遞過來個項鏈,崔姨險些中招,畢竟在這裡說了買就是買,不然便會不愉快。機敏的崔姨慌忙擺手,指著那個木雕繼續說:”2“,她笑了,非常有耐心的換過木雕的手繼續道:“4.” 於是這場循環有了新的參與者那條2美金的項鏈... 終於進了 馬賽 馬拉草原,日頭已經偏西,光線不是很好。但在鋼筋水泥中長大的我還是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開闊視野。“吃雞”的技巧在這裡被全面的發揮了出來,盯緊地平線,發現移動的小黑點,鎖位開鏡,瞄頭...沒有槍響,取而代之的是噼噼啪啪的快門聲。初見草原生物的我們,像極了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只要車一停,馬上就是一頓連珠炮式的發問:“看見什麼了?在哪兒?”然後就是三個攝影愛好者脫鞋上椅子,三個大炮全方位的掃。若有人先看見了,必定遭受同伴的靈魂追問:“在哪兒!!!哪兒!!!標點!標點!!!”等三人都找到了,就是一陣陣的贊嘆:“哇~~長頸鹿!!”“哇~~斑馬~~”“哇~~大象~~~”“哇!角馬~~~”,嘴上贊嘆著,手不閑著,噼啪的一嗵拍。雖然知道短時間內很難抓到動物最理想的姿態,卻又怕一直蹲點錯過了其他動物,糾結中只好在“豁車小王子”的催促下,坐回原位,再次出發。 不多時我們又邂逅了 非洲 五霸之一的“野牛”。 非洲 五霸: “大象, 獅子 ,野牛,犀牛,豹(花豹,獵豹)”,想不到五個裡三個都是食草動物。而面前的野牛看著憨厚,卻與 獅子 是死敵。近1噸的體重和占了半個頭的硬角是他的籌碼,小 獅子 死在他角下的不計其數。便是大 獅子 也是不敢招惹他們,除非採用群毆戰術。用長焦看野牛的眼睛,看不到半點霸主的殺氣,背上的紅嘴鳥嘰嘰喳喳的,搞的氣氛有些獃萌。心中默默發問:“敢問霸主大人,啥時候放下的身段,俯首甘為的?”對方重重的呼了口氣,起身離開,屁股對著我走了幾步,忽的回了頭給了我個“橫眉冷對”讓我自行體會...
遠遠的看了幾隻角馬,覺得不過癮,跟“小王子”商量想去看 獅子 。小王子頗為開心道:“I like lion too.”說罷,鼓搗了鼓搗手台。手台吱吱呀呀的幾聲,傳來了訊息。車子再次發動,一路疾馳而去。不多時遠遠的便看到了一堆越野車圍著一塊巨大的岩石,小王子找好位置停了車,指著最大的那塊岩石道:“Lion sleeping.” 第一次看到自然態下的 獅子 ,像極了一隻慵懶的大貓。整塊岩石被車輛圍得水泄不通,它就那麼躺著,時不時的用爪子扒拉一下糊了一臉的蒼蠅,只要它一動立刻耳邊就會想起暴雨傾盆般的快門聲。端著長焦的我,不斷地半按快門,直到胳膊酸痛。這家伙抬頭看了一眼車群,人群一陣騷動,我正要按快門,“轟“的一下那顆大腦袋又倒下去了,鏡頭裡只有它白花花的肚皮。 我被氣的笑了,作為一個”明星“你可不可以照顧一下粉絲們的心情,配合一下。轉念一想,它們已經不再是動物園裡被囚禁的活標本,而是這裡的住戶。講道理,一堆客人不請自來,還要求這要求那的,實在是過分了些。耗了5分鐘的樣子,一部分車輛默默散開,又有新的一批車輛向這裡集結。 離開 獅子 岩,再次上路拜訪其他“房客“,我們看到了散步的長頸鹿,聚餐中的禿鷲,趕著去飯局的鬣狗,當然最多的還是成群結隊的斑馬和角馬大軍。所有的動物幾乎都是屁股衝著車,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只有長頸鹿與大象偶而表現出一種好奇,湊過來觀察一下。
我試著融合到它們的思維中,看看它們眼中的我們的樣子。或許在他們看來草原上不知何時多了一群新的物種,從外形上姑且起名叫”四輪獸“好了。這種四輪獸體型夠大,跑起來也蠻快。它們跑起來的時候會發出”嗡嗡“的叫聲,很嚇人的。據碰過這群四輪獸的家伙們說,它的殼子硬硬的,雖然它們的頭頂和身上偶而會露出”肉肉“的觸手,貌似可以食用,但吃起來頗費周折,不如省些力氣。
久而久之,草原的”原住民們“觀察到了”四輪獸“的奇怪的習性。這個”游手好閑“的家伙,一天到晚的只是在草原上亂轉,既不吃草,也不捕獵。最喜歡的就是成群結隊的圍在 獅子 啊,豹子啊,大象啊,長頸鹿的身邊。好在它們沒什麼耐性,往往圍個10分,20分的也就散了。肉食動物對他們沒興趣,草食動物感覺不到威脅,既然如此,大家索性就接受了這個新住戶,貌似它們目前還沒有天敵,姑且給五霸加一霸就叫”六大爺-四輪獸“好了。 這樣一想,忽然覺得野生動物們好寬容。或許這種寬容的前提是他們單純的思維--生存。若你的行為不會影響它“活著“這個大前提,一切都可”有商有量“。而人類複雜的思維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堅守“。我們會為了一句”外地人都滾出去!“爭得面紅耳赤,我們會因為”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而棒打校園鴛鴦,我們會用自身的道德規範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該摒棄的,卻忘了大自然的試卷千萬張,發到了你的手中也發到了別人的手中,好好答題,千萬別說自己的才是標準答案。畢竟在人類的歷史上,自己打自己臉的行為太多了...... 特殊的晚宴
草原的落日來的很突然,意猶未盡卻對明天有了更多的期待。
回到酒店領隊神秘的招呼大家今晚7點務必準時參加晚餐。到了餐廳,這才知道原來是兩位團友任阿姨和李大夫剛巧今天過生日。旅行社貼心的安派了生日蛋糕, 江西 老闆知道這個消息,動員了酒店的 馬賽 服務生,準備來一場 馬賽 生日宴。
大家剛剛坐定,就聽見“蹭蹭蹭“有節奏的聲音傳來,十幾個 馬賽 服務生穿著部落服裝,魚貫而入,各個臉上帶著微笑。三巡過後,賀壽隊伍在餐桌前一字排開,先是贈送木珠項鏈的儀式。兩位壽星接過禮物,臉上綻放出最真的笑容。我被”鋥鋥鋥“的 非洲 律動洗了腦,身體不由自主的跟著晃動。不知哪位 馬賽 朋友起的頭, 非洲 特色的生日快樂歌響了起來:”Happy birthday !!@%#¥,Happy birthday!%#@@%#……“,英語本渣,斯瓦西里語全盲的我實在無法參加到合唱中,但情緒被完全帶動,跟著他們一起歡樂。說實話過生日這事兒,我自從18歲以後就沒啥興趣了。至於切蛋糕,吹蠟燭,唱生日歌這套流水作業,更是讓我一度摒棄。朋友們聚在一起,開心了就好,何必那麼多儀式感。在我看來生日這天,給母上大人父上大人送束花,感恩他們生下我,然後又多操了一年的心,多吵了一年的架才是正格。連自己生日都懶得開心的我,竟然在陌生的 非洲 ,在一個陌生人的生日宴會上(誠然,任阿姨和李大夫也不全算陌生人)體會到了一種”真實“的快樂。這種快樂來自於兩位壽星臉上綻放的笑容,更來自於淳樸的 馬賽 兄弟們的”愛的魔力轉圈圈“。 任阿姨把切下的第一塊蛋糕遞給了母上大人。母上大人接過來,切了一小塊,遞給了身邊的 馬賽 朋友,我竟有些感動。旅途中的人際關係其實很微妙,從全然陌生到成為親密的旅伴,並不需要查戶口,攀交情。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即可。這幾年暴走世界,景色固然難忘,而記憶里更多的是那些曾經一起行走過的人。一期一會讓這個世界再無盡頭,因為每個世界都會遇到不一樣的人,每個旅途都會響起不一樣的“生日快樂“。 \---我是日期分割線(7月31日的太陽升起來啦)---
一早出發去看角馬渡河,卻在進景區門的時候耽擱了快40分鐘。別問,問就是:“不知道。”好在可以跟景區門口的 馬賽 婦女們“2刀,4刀”的打發時間。一個歲數大些的 馬賽 阿姨敲了敲我的車窗,晃了晃手裡一串串的項鏈,我被她的大耳洞吸引了目光,但強忍著沒舉起手機。她笑著問:“你叫什麼?”我估計我的中文名字她一輩子也記不住,善意的說:“我叫yi。”
她模仿了一遍,發音超級標準。我倆都笑了,她說:“我叫Linda.”我點頭說:“你好Linda.”
她指了指前面20多輛等著入園的車隊說:“哈庫拉,瑪 塔塔 ...“
再次進入 馬賽 馬拉,我們都成了一回生二回熟的“持證獵人“。斑馬,羚羊再也無法製造出尖叫聲,遇到大象,鴕鳥,長頸鹿的時候,脫鞋上椅子的動作明顯的熟練起來。路過” 獅子 岩“,又有一群車圍在那裡,看來附近的 獅子 們定期都回來睡覺。我們淡定的舉起相機,完成任務般的拍了六七張,主動對小王子說:”Go!” 一條花豹尾巴
穿過一片香腸樹林,前面又聚集了一大片車,我問小王子是不是 獅子 ,小王子搖頭道:“不是 獅子 ,是花豹。“頓時我們三個跟打了雞血一樣的竄到了車頂,要知道在 東非 最難見到的就是”花豹“和”犀牛“。犀牛罕見是因為本來就瀕危,唯一的300多頭都被運到了 坦桑尼亞 的恩戈羅火山口,在 肯尼亞 見到犀牛幾乎是奢望。
作 非洲 五霸中唯一的兩種食肉動物,這裡有必要科普一下花豹和 獅子 的差別。同樣的貓科動物,花豹與 獅子 大為不同。 獅子 往往白天狩獵,且採取群毆的方式,弄死了獵物後,當場用餐,吃多吃少看胃有多大,剩下得留給鬣狗和禿鷲。它們吃一頓,可以撐七天,七天后就在去草原上晃悠,沒有獵物,也就只好餓著。而花豹不同。花豹喜歡獨居,單打獨鬥型的。夜晚捕獵,白天睡覺。它們會上樹,抓到的獵物一般不會馬上食用,而是拽到高高的樹杈上,分批次享用,妥妥的旱澇保收。因為一對一狩獵的難度,花豹往往採取隱蔽戰術,上風口的樹杈與岩石是他們最好藏身之所,正因如此見到花豹的幾率極低。
被弔足了胃口的我們爬上車頂,順著所有車輛人們的目光尋找傳說中的花豹,結果卻是頗為尷尬。吃雞游戲中常見的一幕再次上演,我不停的問:“在哪兒呢?在哪兒?誰看見了?“這回連眼神最好的竹子都沒法回答,直到小王子手把手的指向最高的一個樹杈,我才看到了它...準確的說是它的尾巴,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它模糊的尾巴...
圍在樹下起碼有三十多輛車,所有人都在看那條“珍貴“的尾巴,誰也不肯離開。那場景很頗為有趣,若我是那頭花豹可能還會覺得有些滑稽。要知道人類”老成持重,心思縝密“的外表下還是有那麼顆孩童般的好奇心的,我們不會費盡心思去看麻雀烏鴉,因為它們比比皆是。雖只是一條尾巴,畢竟罕見。所以請”花霸主“原諒我們的少見多怪,啥時候等我們也晝伏夜出了,大家還有緣再見。
車邊的 獅子
離開花豹尾巴,手台又傳來了聲音,小王子說又有 獅子 了。講真, 非洲 草原上 獅子 的保護現狀還是很不錯的,回顧這次 東非 之行,算是坦桑那一段,除了斑馬角馬,見的最多的就是 獅子 。見得次數多了,對他的各種姿態都有了瞭解,一隻的什麼樣,兩隻什麼樣,三隻什麼樣,一群什麼樣,各不相同全是故事。
今天見到的這一對如今正懶懶的倚在一輛safari車邊,百無聊賴的看著圍觀的車輛。我第一次知道人和 獅子 可以離得這麼近,以至於我的長焦在100端都收不下它的整個身軀。我們的車停在了離他不到8米的位置上。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看 獅子 ,內心還是有些小忐忑的。畢竟車窗沒關,車頂大敞,它要是撲過來我,只有“哎呀媽呀”的份兒,兩三天后就會變成草原上的一坨便便。前座的崔姨比我“剛”的多,一邊拍照一邊小聲喊:“來!過來!過來寶貝。” 獅子 撇了我們一眼,似乎對目前的位置頗為滿意,轉過頭不再看我們。 我對它依靠的那輛車望去, 馬賽 司機窗戶大敞的玩著手台,估計在呼叫其他車輛。車裡坐著一男一女兩位 歐洲 朋友,車窗緊閉。我對后座的那位女士豎了豎大拇指,她看到了,無奈的聳了聳肩。心疼他們一秒吧,畢竟在他們的位置估計啥也看不到,為了大家能近距離觀賞到 獅子 ,他們的車又不敢動。只好這麼候著,啥時候 獅子 大爺想換地兒了,他們才能得到解放。再次對焦到 獅子 的身上,我看到了動物園裡 獅子 絕不可能有的眼神,淡定悠閑。那條大尾巴一甩一甩的敲打著身後的車箱,似乎在說:“有的自由了,有的就該不自由了...”
便是再執著的攝影愛好者,在這沒遮沒檔的暴曬下也堅持不了1個小時。約摸拍了40分鐘的樣子,雖然不舍,大家還是長槍短炮的入了庫,逃回車上降溫,那些不愛攝影的團友們則更是先我們一步回了車。這地方不用擔心給不足游覽時間,大自然會主動權退你的...
離開博格裡亞,我們去旁邊的一家溫泉酒店吃了午餐,據說這家溫泉spa非常不錯,可惜我們還有有4個小時的車程去納瓦沙.... 納瓦 沙湖 的寂靜與生機
顛簸了4個多小時,其中經歷了一次爆胎和一次走錯路,落日前我們終於趕到了納瓦 沙湖 。納瓦 沙湖 ,大裂谷中海拔最高的湖(1900米)最深處20米,面積約為260平方公里。這裡棲息著千餘頭河馬和不計其數的鳥類,是 肯尼亞 知名的“打鳥聖地”。湖中間有一個彎彎的小島名為“新月島”,是個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也同樣是《走出 非洲 》的拍攝地。據說當時為了拍這個片子,攝製組把 非洲 草原的 獅子 ,長頸鹿,大象,斑馬什麼的都運到了島上,如今是 肯尼亞 為數不多可以徒步safari的地方。導游說上島是自費項目,中午團里的7,8個成員報名。
抬頭看天,如今的光線已經無法允許“打鳥”了,好處是避免了中午的暴曬。與博格裡亞湖的遠觀不同,我們要與納瓦 沙湖 有一次親密的接觸,坐船游湖。2號車的我們最後一波兒登船,團友看著夕陽下光潔的湖面忍不住吐槽道:“哪兒有東西啊。”船邊一隻鸕鶿緩緩走過,丟下一個白眼... 且不說此後我們見到了魚鷹狩獵,白鷺,鸕鶿等一大撥水鳥以及傳說中的“河馬之吻”,還提前看到了本應在 馬賽 馬拉登場的角馬等一眾草食動物,但就納瓦沙的水上風光來說足以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排不知名的水生喬木錯落的分佈在岸邊,傍晚的餘光將它們的身影投下,於是水中有了另一個世界。一邊清晰,一邊搖曳。鸕鶿毫無預兆的游了過來,那水下的善見城就此消失不見,化作了一片漣漪。水鳥意識到自己的莽撞,歉意的飛上了水中的一根木樁。它歪著頭觀察著腳下的水面,不多時那片城再次出現,而它歡喜的張開了翅膀,撲棱棱的向空中飛去... 入住酒店時已是天星斗,去新月湖的團友們還沒有回來。高原湖泊的夜還是蠻冷的,手機顯示氣溫7°c。吃了晚飯和母上大人徒步回房間,一路上總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花香。一路看動物,我們竟忘了這裡也是植物的天堂,可惜天氣太冷,我們沒有了散步的心情,一路小跑的回到房間。在被窩裡發現了酒店提供的斑馬紋暖水袋,太有愛了。還有,朋友們 非洲 朋友也是用暖水袋的哦~~現在的我反爾懷疑他們是否真的用過空調了...
至此 肯尼亞 的行程過半,接下來則是重頭戲 馬賽 馬拉的safari。一場與野生動物面對面的交流,是否能打破“鄰裡間的隔閡”,我很期待... 《東非之行-肯尼亞篇》(下半部)寫在前面:
來 非洲 的主要目的是看動物,但仔細想想也不盡然。上文說過心心念念來這裡是為了體會一種“融合”,有讀者不解問“何言融合?”怪我寫東西太意識流,有些話心裡明白卻表述模糊。
很小的時候聽過盲人摸象的故事,當時覺得大象很可憐無緣無故的被摸來摸去。長大了,讀了些哲學的書,三分明白,七分糊塗的覺得,這個世界就是那頭“無辜”的大象。被時空禁錮住的人類,如同矇住雙眼的“大明白”,各自解釋著他所瞭解的植根末節,全是“象“卻又不是”全部的象“。有了這個念頭,在”不可知論“的陷坑邊緣徘徊了好久的我終於被理想主義拯救,想著若是這些盲人雖”盲“卻不”啞“,若肯互相溝通一下,說不定能拼湊出一張完整的”象圖“。於是我收了那份與人爭辯的心,試著接受別人心中的”大象“,久而久之那頭”大象“徹底的碎片了起來,變成空中的一朵雲彩,時有時無,無相無形。
失敗的我突發奇想,那其他動物心中的”大象“又是怎樣?遺憾的是我身邊的動物們太低調,他們從不叫囂:“我懂了!我明白!!!“每次當我想與我家”柚子君“溝通交流一番時,我能接受的信號只有:”你在吃什麼?“”我也想吃!“或者”我要去尿尿,帶我下樓!“寵物們已經離開自然太久了,便是他們想要表達,或許也忘了自然是什麼樣子。
而 非洲 ,那些在草原上奔跑的羚羊斑馬,那些在雨林里上躥下跳的狒狒藍猴,那些在山崖上伺機而動的花豹猞猁沒準”有話要說。“於是,我來了。走進他們的視野,融合進他們的”象圖“,雖然瘋狂卻也有趣。
\---我是時間分割線(7月30日的太陽升起來啦)---
馬賽 馬拉的“四輪獸”
從納瓦沙酒店出發到 馬賽 馬拉的路是我有生以來經歷過最難忘的道路之一。那種顛簸與《命運交響曲》同頻,“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duang~~~“然後就是前奏加快節奏的循環往複。若只是顛簸還好承受,最可怕的是灰塵。全程都是土路,被車輪捲起的灰塵如同一張黃色的苫布,鋪天蓋地的蒙下來,瞬間你的呼吸系統報警。你拉上防塵圍脖負隅頑抗,而那些細小的灰沙,如同有著生命般執著的響應著你的呼吸的召喚,爭先恐口的撞擊著你的防線。無奈的我只好採用”節儉呼吸法“,”小吸大呼“直到缺氧........不敢抱怨,如同去 西藏 必定要體驗高反,去南極一定要暈一天的船,這小小的歷練權當 東非 給你的”入關通行證“好了。 下午4點,我們終於看到了 馬賽 人的村落。那種心情就像是入藏時見到了 唐古拉山 ,感覺好日子就要來了。入住的酒店叫“獵豹營“,老闆是一對 江西 夫婦。多年前他們發現了 東非 旅游的商機,毅然決然的來了這裡開始創業。兩口子開店難免有爭吵,但在他們之間是不存在的。據說他倆一爭吵就會主動和好,因為在這個地方,真鬧掰了,連個能說話的人都沒有。
酒店雇佣的都是附近的 馬賽 族人。最早聽到 馬賽 族是一次看記錄片,講 馬賽 男子必須要獵殺一頭 獅子 以證明自己已然成年。很多人死在了 獅子 的爪下,而勝利者則會用 獅子 的名字為自己命名。貌似殘忍,但 馬賽 人除了 獅子 從不獵殺其他野生動物,他們信仰萬物有靈,吃的肉都來自於他們養的牛羊。近些年隨著動物保護主義的興起,很多 馬賽 人也加入了這個行列,一部分人不再獵殺 獅子 證明自己,而是從狩獵者手中拯救 獅子 。他們會給 獅子 起自己的名字,然後用一生守護它們。 簡單修整了一下,再次上了車。車頂已經打開,或許是原始記憶被喚醒的緣故,我抱著手中的100-400大長焦,心中竟真的有了一種獵手出發的興奮感。同車的攝影愛好者竹子和崔姨也是長槍短炮,一車三個攝影愛好者,一路上忙的不亦樂乎,上躥下跳的充滿了歡樂。
車子開出10分鐘左右到了園區大門口,導游領隊去換票,一群 馬賽 婦女立刻就圍了上來兜售她們的工藝品。仔細觀察他們雖比不上埃塞美女的五官周正,但皮膚是真的好。崔姨看上了她們手中的一個木雕,兩邊開始砍價。崔姨說:“多錢?“她說:”10刀“。崔姨說:”2刀。“她說:”4刀。“崔姨堅持:”2刀“。她說”4刀。“崔姨繼續堅持:”2。“她說:”4。“接下來就是近5分鐘左右的”2,4,2,4“。我看的幾乎困倦,突然她點了頭說:”ok,Tow.“,然後換了個手遞過來個項鏈,崔姨險些中招,畢竟在這裡說了買就是買,不然便會不愉快。機敏的崔姨慌忙擺手,指著那個木雕繼續說:”2“,她笑了,非常有耐心的換過木雕的手繼續道:“4.” 於是這場循環有了新的參與者那條2美金的項鏈... 終於進了 馬賽 馬拉草原,日頭已經偏西,光線不是很好。但在鋼筋水泥中長大的我還是體會到了從未有過的開闊視野。“吃雞”的技巧在這裡被全面的發揮了出來,盯緊地平線,發現移動的小黑點,鎖位開鏡,瞄頭...沒有槍響,取而代之的是噼噼啪啪的快門聲。初見草原生物的我們,像極了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只要車一停,馬上就是一頓連珠炮式的發問:“看見什麼了?在哪兒?”然後就是三個攝影愛好者脫鞋上椅子,三個大炮全方位的掃。若有人先看見了,必定遭受同伴的靈魂追問:“在哪兒!!!哪兒!!!標點!標點!!!”等三人都找到了,就是一陣陣的贊嘆:“哇~~長頸鹿!!”“哇~~斑馬~~”“哇~~大象~~~”“哇!角馬~~~”,嘴上贊嘆著,手不閑著,噼啪的一嗵拍。雖然知道短時間內很難抓到動物最理想的姿態,卻又怕一直蹲點錯過了其他動物,糾結中只好在“豁車小王子”的催促下,坐回原位,再次出發。 不多時我們又邂逅了 非洲 五霸之一的“野牛”。 非洲 五霸: “大象, 獅子 ,野牛,犀牛,豹(花豹,獵豹)”,想不到五個裡三個都是食草動物。而面前的野牛看著憨厚,卻與 獅子 是死敵。近1噸的體重和占了半個頭的硬角是他的籌碼,小 獅子 死在他角下的不計其數。便是大 獅子 也是不敢招惹他們,除非採用群毆戰術。用長焦看野牛的眼睛,看不到半點霸主的殺氣,背上的紅嘴鳥嘰嘰喳喳的,搞的氣氛有些獃萌。心中默默發問:“敢問霸主大人,啥時候放下的身段,俯首甘為的?”對方重重的呼了口氣,起身離開,屁股對著我走了幾步,忽的回了頭給了我個“橫眉冷對”讓我自行體會...
遠遠的看了幾隻角馬,覺得不過癮,跟“小王子”商量想去看 獅子 。小王子頗為開心道:“I like lion too.”說罷,鼓搗了鼓搗手台。手台吱吱呀呀的幾聲,傳來了訊息。車子再次發動,一路疾馳而去。不多時遠遠的便看到了一堆越野車圍著一塊巨大的岩石,小王子找好位置停了車,指著最大的那塊岩石道:“Lion sleeping.” 第一次看到自然態下的 獅子 ,像極了一隻慵懶的大貓。整塊岩石被車輛圍得水泄不通,它就那麼躺著,時不時的用爪子扒拉一下糊了一臉的蒼蠅,只要它一動立刻耳邊就會想起暴雨傾盆般的快門聲。端著長焦的我,不斷地半按快門,直到胳膊酸痛。這家伙抬頭看了一眼車群,人群一陣騷動,我正要按快門,“轟“的一下那顆大腦袋又倒下去了,鏡頭裡只有它白花花的肚皮。 我被氣的笑了,作為一個”明星“你可不可以照顧一下粉絲們的心情,配合一下。轉念一想,它們已經不再是動物園裡被囚禁的活標本,而是這裡的住戶。講道理,一堆客人不請自來,還要求這要求那的,實在是過分了些。耗了5分鐘的樣子,一部分車輛默默散開,又有新的一批車輛向這裡集結。 離開 獅子 岩,再次上路拜訪其他“房客“,我們看到了散步的長頸鹿,聚餐中的禿鷲,趕著去飯局的鬣狗,當然最多的還是成群結隊的斑馬和角馬大軍。所有的動物幾乎都是屁股衝著車,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只有長頸鹿與大象偶而表現出一種好奇,湊過來觀察一下。
我試著融合到它們的思維中,看看它們眼中的我們的樣子。或許在他們看來草原上不知何時多了一群新的物種,從外形上姑且起名叫”四輪獸“好了。這種四輪獸體型夠大,跑起來也蠻快。它們跑起來的時候會發出”嗡嗡“的叫聲,很嚇人的。據碰過這群四輪獸的家伙們說,它的殼子硬硬的,雖然它們的頭頂和身上偶而會露出”肉肉“的觸手,貌似可以食用,但吃起來頗費周折,不如省些力氣。
久而久之,草原的”原住民們“觀察到了”四輪獸“的奇怪的習性。這個”游手好閑“的家伙,一天到晚的只是在草原上亂轉,既不吃草,也不捕獵。最喜歡的就是成群結隊的圍在 獅子 啊,豹子啊,大象啊,長頸鹿的身邊。好在它們沒什麼耐性,往往圍個10分,20分的也就散了。肉食動物對他們沒興趣,草食動物感覺不到威脅,既然如此,大家索性就接受了這個新住戶,貌似它們目前還沒有天敵,姑且給五霸加一霸就叫”六大爺-四輪獸“好了。 這樣一想,忽然覺得野生動物們好寬容。或許這種寬容的前提是他們單純的思維--生存。若你的行為不會影響它“活著“這個大前提,一切都可”有商有量“。而人類複雜的思維讓我們有了更多的”堅守“。我們會為了一句”外地人都滾出去!“爭得面紅耳赤,我們會因為”不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都是耍流氓“而棒打校園鴛鴦,我們會用自身的道德規範什麼是需要的,什麼是該摒棄的,卻忘了大自然的試卷千萬張,發到了你的手中也發到了別人的手中,好好答題,千萬別說自己的才是標準答案。畢竟在人類的歷史上,自己打自己臉的行為太多了...... 特殊的晚宴
草原的落日來的很突然,意猶未盡卻對明天有了更多的期待。
回到酒店領隊神秘的招呼大家今晚7點務必準時參加晚餐。到了餐廳,這才知道原來是兩位團友任阿姨和李大夫剛巧今天過生日。旅行社貼心的安派了生日蛋糕, 江西 老闆知道這個消息,動員了酒店的 馬賽 服務生,準備來一場 馬賽 生日宴。
大家剛剛坐定,就聽見“蹭蹭蹭“有節奏的聲音傳來,十幾個 馬賽 服務生穿著部落服裝,魚貫而入,各個臉上帶著微笑。三巡過後,賀壽隊伍在餐桌前一字排開,先是贈送木珠項鏈的儀式。兩位壽星接過禮物,臉上綻放出最真的笑容。我被”鋥鋥鋥“的 非洲 律動洗了腦,身體不由自主的跟著晃動。不知哪位 馬賽 朋友起的頭, 非洲 特色的生日快樂歌響了起來:”Happy birthday !!@%#¥,Happy birthday!%#@@%#……“,英語本渣,斯瓦西里語全盲的我實在無法參加到合唱中,但情緒被完全帶動,跟著他們一起歡樂。說實話過生日這事兒,我自從18歲以後就沒啥興趣了。至於切蛋糕,吹蠟燭,唱生日歌這套流水作業,更是讓我一度摒棄。朋友們聚在一起,開心了就好,何必那麼多儀式感。在我看來生日這天,給母上大人父上大人送束花,感恩他們生下我,然後又多操了一年的心,多吵了一年的架才是正格。連自己生日都懶得開心的我,竟然在陌生的 非洲 ,在一個陌生人的生日宴會上(誠然,任阿姨和李大夫也不全算陌生人)體會到了一種”真實“的快樂。這種快樂來自於兩位壽星臉上綻放的笑容,更來自於淳樸的 馬賽 兄弟們的”愛的魔力轉圈圈“。 任阿姨把切下的第一塊蛋糕遞給了母上大人。母上大人接過來,切了一小塊,遞給了身邊的 馬賽 朋友,我竟有些感動。旅途中的人際關係其實很微妙,從全然陌生到成為親密的旅伴,並不需要查戶口,攀交情。大部分情況下,一個動作,一個表情即可。這幾年暴走世界,景色固然難忘,而記憶里更多的是那些曾經一起行走過的人。一期一會讓這個世界再無盡頭,因為每個世界都會遇到不一樣的人,每個旅途都會響起不一樣的“生日快樂“。 \---我是日期分割線(7月31日的太陽升起來啦)---
一早出發去看角馬渡河,卻在進景區門的時候耽擱了快40分鐘。別問,問就是:“不知道。”好在可以跟景區門口的 馬賽 婦女們“2刀,4刀”的打發時間。一個歲數大些的 馬賽 阿姨敲了敲我的車窗,晃了晃手裡一串串的項鏈,我被她的大耳洞吸引了目光,但強忍著沒舉起手機。她笑著問:“你叫什麼?”我估計我的中文名字她一輩子也記不住,善意的說:“我叫yi。”
她模仿了一遍,發音超級標準。我倆都笑了,她說:“我叫Linda.”我點頭說:“你好Linda.”
她指了指前面20多輛等著入園的車隊說:“哈庫拉,瑪 塔塔 ...“
再次進入 馬賽 馬拉,我們都成了一回生二回熟的“持證獵人“。斑馬,羚羊再也無法製造出尖叫聲,遇到大象,鴕鳥,長頸鹿的時候,脫鞋上椅子的動作明顯的熟練起來。路過” 獅子 岩“,又有一群車圍在那裡,看來附近的 獅子 們定期都回來睡覺。我們淡定的舉起相機,完成任務般的拍了六七張,主動對小王子說:”Go!” 一條花豹尾巴
穿過一片香腸樹林,前面又聚集了一大片車,我問小王子是不是 獅子 ,小王子搖頭道:“不是 獅子 ,是花豹。“頓時我們三個跟打了雞血一樣的竄到了車頂,要知道在 東非 最難見到的就是”花豹“和”犀牛“。犀牛罕見是因為本來就瀕危,唯一的300多頭都被運到了 坦桑尼亞 的恩戈羅火山口,在 肯尼亞 見到犀牛幾乎是奢望。
作 非洲 五霸中唯一的兩種食肉動物,這裡有必要科普一下花豹和 獅子 的差別。同樣的貓科動物,花豹與 獅子 大為不同。 獅子 往往白天狩獵,且採取群毆的方式,弄死了獵物後,當場用餐,吃多吃少看胃有多大,剩下得留給鬣狗和禿鷲。它們吃一頓,可以撐七天,七天后就在去草原上晃悠,沒有獵物,也就只好餓著。而花豹不同。花豹喜歡獨居,單打獨鬥型的。夜晚捕獵,白天睡覺。它們會上樹,抓到的獵物一般不會馬上食用,而是拽到高高的樹杈上,分批次享用,妥妥的旱澇保收。因為一對一狩獵的難度,花豹往往採取隱蔽戰術,上風口的樹杈與岩石是他們最好藏身之所,正因如此見到花豹的幾率極低。
被弔足了胃口的我們爬上車頂,順著所有車輛人們的目光尋找傳說中的花豹,結果卻是頗為尷尬。吃雞游戲中常見的一幕再次上演,我不停的問:“在哪兒呢?在哪兒?誰看見了?“這回連眼神最好的竹子都沒法回答,直到小王子手把手的指向最高的一個樹杈,我才看到了它...準確的說是它的尾巴,更準確的說應該是它模糊的尾巴...
圍在樹下起碼有三十多輛車,所有人都在看那條“珍貴“的尾巴,誰也不肯離開。那場景很頗為有趣,若我是那頭花豹可能還會覺得有些滑稽。要知道人類”老成持重,心思縝密“的外表下還是有那麼顆孩童般的好奇心的,我們不會費盡心思去看麻雀烏鴉,因為它們比比皆是。雖只是一條尾巴,畢竟罕見。所以請”花霸主“原諒我們的少見多怪,啥時候等我們也晝伏夜出了,大家還有緣再見。
車邊的 獅子
離開花豹尾巴,手台又傳來了聲音,小王子說又有 獅子 了。講真, 非洲 草原上 獅子 的保護現狀還是很不錯的,回顧這次 東非 之行,算是坦桑那一段,除了斑馬角馬,見的最多的就是 獅子 。見得次數多了,對他的各種姿態都有了瞭解,一隻的什麼樣,兩隻什麼樣,三隻什麼樣,一群什麼樣,各不相同全是故事。
今天見到的這一對如今正懶懶的倚在一輛safari車邊,百無聊賴的看著圍觀的車輛。我第一次知道人和 獅子 可以離得這麼近,以至於我的長焦在100端都收不下它的整個身軀。我們的車停在了離他不到8米的位置上。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看 獅子 ,內心還是有些小忐忑的。畢竟車窗沒關,車頂大敞,它要是撲過來我,只有“哎呀媽呀”的份兒,兩三天后就會變成草原上的一坨便便。前座的崔姨比我“剛”的多,一邊拍照一邊小聲喊:“來!過來!過來寶貝。” 獅子 撇了我們一眼,似乎對目前的位置頗為滿意,轉過頭不再看我們。 我對它依靠的那輛車望去, 馬賽 司機窗戶大敞的玩著手台,估計在呼叫其他車輛。車裡坐著一男一女兩位 歐洲 朋友,車窗緊閉。我對后座的那位女士豎了豎大拇指,她看到了,無奈的聳了聳肩。心疼他們一秒吧,畢竟在他們的位置估計啥也看不到,為了大家能近距離觀賞到 獅子 ,他們的車又不敢動。只好這麼候著,啥時候 獅子 大爺想換地兒了,他們才能得到解放。再次對焦到 獅子 的身上,我看到了動物園裡 獅子 絕不可能有的眼神,淡定悠閑。那條大尾巴一甩一甩的敲打著身後的車箱,似乎在說:“有的自由了,有的就該不自由了...”